〈梁評貴《風化台北》對那些「被」看不見人們的關懷〉

2023/09/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曾想過,有些人是故意「被」看不見的。


在梁評貴的《風化台北》一書中,就書寫著這樣的人群。台北作為台灣的首都,總是以光鮮亮麗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這裡是政治、經濟的核心區塊,許多事情的發生與演變,可以說是都由此走在其他地區的前端,向未來邁開步伐。


在台灣,那些最新穎的概念,最進步的思維都聚集在這個地區。作家書寫,往往寫台北的美,城市生活的流麗,或是個人作為巨大都市的一份子,如何在這樣的環境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但梁評貴的《風化台北》卻一反常態,他去看城市裡最破敗的角落,書中描述城市底層的性工作者們,並將這個龐大的產業分門別類,說明光是台北一座城市,裏頭就至少有五種不同的性產業型態。這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性工作族群,其中由消費者、仲介、工作者組成一條產業鏈,卻很少被置入文學的視野中討論,現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都在此書中被一一揭露出來。


人們也許願意承認人性中的慾念,卻不一定承認這份慾念可以用於消費交易,或者說,至少人們更傾向於撇過頭,不去正視這個龐大的產業結構,就身處於你我的生活中。


書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敘事手法,作者梁評貴在書寫的掌握上,通過那些繁複的技術,已融合成一種魔幻的敘事,整座城市瀰漫著光暈之霧,而霧裡有人。人性,才是評貴最關心的根本。那些被隱藏在城市暗角底層的人們,不會因為不看就不存在,透過梁評貴的描寫,這個世界在若隱若現的迷茫中被他召喚出來,他要我們去看人性中原始的意識,光明與黑暗,求生與欲望,這是他對人性的關心,也是一位書寫者,不再去過度關注自己的文藝腔調,轉而與現實結合,把對人的關懷拉到最檯面,這就是梁評貴的《風化台北》,所到達的另一個層面。


根據書中的創作動機,評貴認為,風化有兩種含意,一種是物理學上的風化,另一種則是「風化產業」,這兩者語意脈絡都有所不同,兩者本身有別,但透過評貴的巧思,把兩種不同的意義聯繫在一起。形象化的比喻了在這座城市工作的女子們,他們是怎麼飄散到這裡來,又是藉由怎麼樣的方式落地生根,透過性交易活動,找到屬於自己生存的空間。


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社會科學性質的書,但書中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反而直擊讀者的感官,這些性工作者不再是躺在論文裡的數字,或是新聞媒體中的固定化形象。透過評貴的書寫,這些有血有肉的人們,才直挺挺的站在讀者眼前,而不是硬板板的學術論述。


例如書中〈牆壁裡的巨人〉一文,以老年的站街工作者為主題,正當情節發展將老者逼入接近死亡的絕境時,他寫下那句老者的獨白:「為了活,就用了好多力氣,所以怎能輕易死?」活下去這個理由,不僅僅是這篇故事中從事性產業工作的老者,更是書中其他從業者的核心概念,不只得活下去,還得活得好,只是這個世界,有時並不容許我們這麼順利。


又例如〈養生主〉中那位靦腆的博士生,小心翼翼帶著自己第一次踏入色情按摩業,當中遇到一位為了養家活口而在此工作的紅牌小舞及她的女兒。在這些故事中沒有「好人」、「壞人」,若真要說,大抵所謂的「壞人」,在評貴的認知裡,就是歧視與偏見,書中不斷強調,撕去外相,這些性工作者不過也只是與你我一樣的人,平平凡凡,沒有特別崇高,也不會特別低賤。而我們的社會,更應該做的是,創造一個讓「人」能夠生存的環境。


書中並沒有宣揚崇高的理念,評貴不加評斷的將故事直白寫出,讓人物自己自行演譯,而讀者可以將自己帶入書中,隨著故事中的主角,走完一篇又一篇的風化產業之旅。文學的本質,在於揭露人性,這本書選擇以故事的方式,揭露這座城市裡的慾望,有關性、金錢、產業鏈等,讓我們理解在台北的其他角落,還有很多不曾被人們正視的地方,而這些地點雖然會隨著時代遷移,產業型態也會變化,但本質仍然不變。只有等我們提供給性產業工作者更公平的環境,才能讓她們免於剝屑,而這僅僅只是撕去歧視標籤的第一步而已。


你最想看到的社會觀察者
你最想看到的社會觀察者
我是一位社會角落的觀察家,帶你看見台灣看不見的角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