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又強推的教育政策成為孩子學習的絆腳石

綠園嬿語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2023/09/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教育部於2021年推動雙語教育政策,造成教育界諸多亂象;更可怕的是,這不當又強推的政策,將培育出一群「中英文都不行」的新生代。當孩子語文能力出問題,學習高階知識和終身學習能力也會出問題,進而導致孩子學什麼都不精,大大減損國家未來整體的競爭力。

我國的教育部是一個很奇特的部會。長期以來,其推動的諸多教育政策,不是膚淺,就是製造更多教育問題。

教育部要培養走向世界的人才是對的,但是,要走向世界的人才所需的關鍵能力不是雙語(國語和英語),而是開闊的心胸和視野、變通性、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造力。

目前許多老師為了服膺教育部推動的雙語教育生活化,在課程、作業、聯絡簿中夾雜中英文,也就是變成晶晶體;不少老師甚至在上課時,將上課內容用英文說一遍,中文說一遍,不僅浪費時間(國小一堂課40分鐘、國中45分鐘),反而讓本來可以很有趣的授課內容,變得枯躁乏味,讓老師本來可以加深加廣,甚至給孩子個別指導的時間,被那一段英語授課的過程給佔據了(註1)。

看到教育部推動的教育政策,真的讓人很懷疑教育部的政策前瞻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化,每個人的手機就是一台翻譯機,不要說英文了,法文、德文、荷蘭文、印尼文、芬蘭文…等文章內容,都可以輕鬆透過翻譯軟體理解八、九成,未來可能會精準到9成5以上。Google網站若遇到非中文的網頁,還會詢問是否要轉成中文繁體。請問,在語言翻譯越來越如家常便飯的年代,孩子一定要學會英語才能走向世界嗎?

或許,教育部應該要用心的是發現「社會發展、國家方向、世界趨勢」推出能夠有效配合的、進步的、專業的教育政策,讓下一代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面對社會、生存、生活、競爭的各項能力。

比如說:

當學歷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教育部該怎麼辦?

當機器人取代越來越多人力,連護理師、藥劑師的工作機會都日益減少,許多法律及稅務人員的工作也逐步被軟體取代,連公家機關所發出的公文、制定的法律文件都可以用軟體審查,請問教育部,未來的教育該走向哪裡?(註2)

還有,當家庭和社區的功能不斷消失,家庭、社區與學校的支持關係日益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恐龍家長的橫行,老師動輒得咎,面對無止境的投訴和訴訟。(註3)請問教育部,當孩子受教育的三大支撐點:家庭、學校和社區無法攜手合作,甚至失去功能,該如何用教育政策解決問題?

上述這些教育問題也許不夠民粹,不夠受歡迎,但是,卻是孩子目前所面對的關鍵教育問題,難道教育部不要面對並好好解決嗎?

俗話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部是否了解學習現場急需解決的問題,並制定出能有效解決的政策?

好好想想:

如何才不會讓孩子的成長之路越走越黑暗?

如何才能讓孩子真正習得面對未來的能力?

懇請教育部,拿出專業部會應有的實力,面對現實、面對問題,務實地提出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政策來,不要再跟隨民粹、犧牲專業,制定傷害教育又勞民傷財的顢頇政策了!

註1:雙語政策翻車!家長PO孩子聯絡簿 崩潰喊:根本晶晶體(中時新聞網)

註2:摘自《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Alissa Quart著)

註3:摘自《一個稱為學校的地方》第一章(John Goodlad著)





52會員
127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