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3個生活常見例子,你也是這樣嗎? (上)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對某件事充滿了理想,但當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現實和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你對某個人或某個地方抱著憧憬,但當你真的見到他們的時候,卻感到失望?有時你對某件事情沒有太多期待,但當你體驗到它的時候,卻意外的超出了你的期待?



理想與現實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自媒體工作者,希望能夠用文字或影音影響人心,用故事傳遞經驗,靠分享啟發想法,完善自我同時幫助他人。

我之前的工作都是餐廳服務生,每天要處理的工作內容和我的理想,似乎沒有任何關聯,甚至有時候還會讓我覺得懷疑和無趣。


也是因為如此,才會促使我想要擺脫現況,開始想大膽嘗試以前從未走過的路。我利用休假的時間,寫一些文章、錄podcast,分享我的經驗和想法,發表在IG跟Podcast上。


我也會學習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內容,像是【啟點文化】、【SBD怪獸講堂】等,有關身心健康議題的內容,並學習他們的技巧和風格。


後來,我覺得應該是階段性的時候到了,冥冥中有股推力,讓我意識到對於現在的工作,我發現我已經無法得過且過的忍受下去。


中間我離職後,有先試著找兼職,慢慢嘗試重心多放在創作內容,但我在一個月後,決定還是裸辭,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嘗試能走多遠。


恐懼的拉扯


因為當我開始體驗更多的創作生活後,在兼職工作的期間,感受到特別強烈的難以忍受,覺得自己在浪費、消耗時間。我知道看到這裡的朋友,一定會說,工作就是這樣,不喜歡也得忍受,為了生存沒辦法。


我也是這樣在內心跟自己拉扯了很久,但我發現其實是大腦基於恐懼的機制,為了保護我們,在阻止我們跨出舒適圈,去讓你覺得新的嘗試與未知很危險,會讓你生存不下去,最現實的就是怕沒錢嘛。(但事實上要馬上餓死窮死或無家可歸是很難的)


我剛開始也是因為出於這樣的恐懼與匱乏心態,想要找兩份打工,怕自己沒收入就會死掉(?),也許聽起來有點誇張,但當你是當事人的時候,你就是會被這樣的心態綁架而不自知。


我後來也慢慢自我調適與對話,去核對與評估我現實中的經濟與資源,實際上的數量,與預期需要的量,大概是多少。心裡有個底之後,其實你的焦慮與恐懼就會降低不少,

因為我們害怕的有時候是來自我們的想像而非事實。


所以我後來發現,其實我因為之前有存錢和投資理財,至少能維持一年沒有收入的生活,是絕對沒問題的。

最壞的打算就是把股票投資的那些賣掉,再重新回去工作,錢再賺就有了,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與嚴重。


裸辭的生活


於是我裸辭後,到現在也有五個月了。雖然收入是零,也還沒做出什麼成績,但我的生活除了考驗我的自律能力之外,也因為有了很多時間,很多東西都要自己學習、整理、規劃、剪輯、拍攝等等,生活反而很充實,很有成就感與意義。


同時因為我平常是把身心健康把第一優先,所以在工作創作之餘也要達到身心靈的平衡,既不過度追求工作也不過度縱慾(?),其實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


因為以前當員工時,有人會監督你,但現在平常一人工作時,只有你自己能自我監督與執行,所以並不是說離職後做自由業就一定沒有煩惱與壓力,只是在不同的面向而已。


自我懷疑


坦白說到現在,有時還是會有遲疑跟自我懷疑、害怕的時候,像是 :「不一定要裸辭啊!」,「工作跟創作是可以兼顧並行的啊!都沒收入如果這一年都還是沒做起來,那不就浪費時間了?」等等的聲音與想法。


但是說真的,相信有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的想法雖然聽起來很合理也正確無誤,也相對安全。因為你進可攻退可守,副業做不起來至少還有正職穩定收入,不影響生活對吧?


但實際上當你在工作後,好不容易休假或有空的時候,要你特別的花時間去創作與學習內容,不是說不可能或不行,而是會相對考驗你的執行力。


因為有時你不是不想,而是會因為工作已經消耗了許多精力與時間,本能的你不會想再去花腦力去創造與學習,只想好好的放空休息,享受僅存的除了睡覺以外的個人時間,並準備迎接隔天及接下來的工作挑戰。


我知道有些人是可以做得到兩者兼顧,甚至多者,而且都能達到卓越的成就。所以我們會預期自己應該也要能做到,但這就是我們往往會忽略的點,我們會過度高估自己的能力。


這裡並不是指看自己沒有(不是要否定自己無能),而是要充分認識並了解自己現實中的能耐大概在哪裡,不是理想中的自己應該到哪裡。


因為我是無法一心二用的人,所以我清楚知道,我無法兩者兼顧,反而顧此失彼,兩個都想要,反而會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真正的現實情況就是,權衡利弊後,理性的做出選擇,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多少時間、多少金錢、多少精力,願意放棄多少薪水等等的成本...


並不是盲目的橫衝直撞,只一股腦地想著裸職做自媒體,事前沒有做任何的評估風險與心理建設。


生活舉例


接下來我也會分享3個生活例子,幫助大家更能體會理想與現實的差異:


例子一:


小明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他一直夢想著成為一名作家。他認為作為一名作家,他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力,並且可以得到讀者的認可和欣賞。


他決定放棄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寫作。他每天都會在電腦前寫上好幾個小時,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他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出版自己的小說,並且成為暢銷作家。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他的理想發展。他發現寫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常常會遇到靈感枯竭、文筆不順、情節不合理等問題。


他也發現出版界並不是他想像中的那麼美好,他的作品被很多出版社拒絕了,即使有幾家出版社願意接受他的作品,也給了他很低的稿費和很少的宣傳。


他的小說在市場上沒有引起任何反響,銷量很低,讀者評價也很差。小明感到非常失望和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選錯了職業。



例子二:


小華是一個已婚的女性,她一直渴望著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她認為作為一個妻子和母親,她應該盡力地照顧好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並且讓他們感到快樂和滿足。


她每天都會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學,然後去上班。下班後,她還要買菜做飯,打掃家務,陪孩子做功課,陪丈夫聊天。她期待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能夠感激她的付出,並且給她足夠的關愛和支持。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她的理想發展。她發現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並不是她想像中的那麼完美,他們常常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問題。


她的丈夫經常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她,有時還會和她吵架。她的孩子也不是很聽話,有時還會和她頂嘴。小華感到非常委屈和無助,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過得不幸福。



例子三:


小芳是一個喜歡旅遊的女孩,她一直想要去歐洲看看。她認為歐洲是一個充滿了文化和風情的地方,她可以在那裡欣賞美麗的風景,品嘗美味的食物,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


她決定為自己規劃一個完美的歐洲之旅,她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查找資訊,訂票訂房,安排行程。她期待著自己能夠在歐洲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並且拍下很多美好的照片。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照她的理想發展。她發現旅遊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她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意外。


她的飛機延誤了,行李丟了,飯店不乾淨,景點人擠人,食物不合胃口,語言不通順。小芳感到非常疲憊和失落,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以上這些例子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問題: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這些問題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失望、無力、自責等負面情緒。但是,我們是否真的要被這些問題所困擾呢?


認知的影響


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對於理想與現實之間關係的看法,來減輕這個問題帶來的影響,藉由區分可控因素與不可控因素。


在心理建設方面,做好最好的打算與最壞的打算的準備,時常去核對想法與現實狀況是否一致,還是只是單純的恐懼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而因此困擾著自己。


這並不容易,有時我們會難以區分,時好時壞,是正常也自然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並不會因為經驗或年齡而就完全能避免這些感受與經歷,我也是在學習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下集我將來分享與探討關於理想與現實的常見3個迷思,喜歡這則內容的朋友,也請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幫助更多人,也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謝謝你,下週見!


7會員
18內容數
Hi!歡迎來到好想來!在這裡我們會赤裸的週更關於個人成長、經驗分享、投資理財、健身、生活心態等,希望藉此能觸及影響更多人,一起成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追求內心的理想很自私嗎?很自私吧-《月亮和六便士》有一個人生的永恆問題,問的是要經歷怎麼樣的人生,才算是不枉費來到這個世界?是要所謂理想的「月亮」還是溫飽的「六便士」?我們該怎麼跟自己內心那些才華的騷動來溝通?該怎麼樣的保持所有關係的平衡而不顯得自私?又或者,我們該怎麼痛快的接受這樣「自私」的自己? 又或者,我們該怎麼痛快的接受這樣「自私」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不小王子
2023-09-06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身邊朋友 有很多人有很多的理想 其中有人會說到做到(真的很棒啊! 有些人則是從以前說到現在仍在原地 當然會做事的人比不做事的人來的好 但劇本不會造著自己想法走 總在跌跌撞撞中學會成長 縱使現實很殘酷 也不要放棄希望
avatar
想飛的魚❤️
2023-07-26
Chapter 4. 一直很害怕|《我的理想世界好像是一個平行宇宙》很久沒有深受感動到有些熱淚盈眶的感覺,資訊、故事、社會實驗無所不在,也無遠弗屆,不論真真假假,情緒卻是實實在在。 之所以被撥動,或許那部隨機的短影片觸及到我內心所嚮往的世界樣貌,而那樣的振動也許早就存在於我的時空之中,只是我沒有仔細觀察。 由於我認為自己的力量太過渺小,亦無龐大資源可提供給他人使用,
Thumbnail
avatar
布蘭達&維尼
2023-02-28
《舞妓さんちのまかないさん》舞伎家的料理人|人生不一定要追求成功,普通卻適合自己的理想也很好!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小山愛的同名漫畫《舞伎家的料理人》,講述從日本東北青森遠赴京都學藝的兩名16歲少女,原夢想成為藝妓的一對好友,最後僅有小菫如願成為舞伎;反之,較不擅長舞蹈才藝的季代則轉任料理人的身分,因理解人心而製作出暖心料理,在如同舞伎宿舍的「屋形」裡,與京都祇園各種角色人物的生活日常故事。
Thumbnail
avatar
Celine 寫在這裡
2023-01-25
設立「理想」很好,但小心這副作用!您喜歡自己嗎?假如答案是「是」的話,那可以跳過此篇文章,假如「不是」的話,建議您讀讀此篇文章。
Thumbnail
avatar
穗波心理師
2023-01-08
【今日自由書寫】莫忘初衷.沒有理想的飯很難吃.沒時間想負面  一早同學急Call,問我:「在忙嗎?打字太慢,用講得比較快。」   「剛吃完早餐,在醞釀今天的自由書寫,條列了幾個不錯的主題――」   「你昨天寫的那篇我看了,寫得不錯。還記得大學時你就喜歡寫東西,還說想當作家,寫散文或詩什麼的。經過這些年,還想當嗎?」   「順著流走。抱著『可以有激情,但是不
Thumbnail
avatar
蘇世堃
2022-11-09
《小女子》Ep.1-10: 聚焦女子的複雜性,但是劇中男人好像都很理想和簡單化 這些女子們都不曾被單一的個性和設定綁住,都被刻意安排多面稜角,來呈現人的複雜性和挑戰觀眾的喜愛度。 總之,編劇花了很多工夫去塑造各式女性角色,卻好像忘記了男生。。。
Thumbnail
avatar
莫絳珠
2022-10-08
說實話,我很討厭下午和陽光。(徵文:100種理想下午)  曾幻想過最理想的下午是,躺在草地,有樹蔭遮蔽大部分的陽光,感受著微風吹過,聽著被吹擺的青草,直至夕陽西下。但事實上,我很討厭下午和陽光。
Thumbnail
avatar
伊豆 見
2021-01-29
理想中的夢土似乎還很遙遠。在看完《抵達夢土通知我》之後抵達夢土通知我,臥斧。 這本書的書名是一首歌,〈Call Me Up In Dreamland〉收錄在Van Morrison於1970年發行的專輯。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找了這首歌來聽,不過因為個人閱讀習慣偏向視覺和純文字,要邊聽歌邊看書還是有點困難。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0-04-11
理想很重要 但知道目前自己的位置更難你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嗎?這個位置跟你目前的社會地位、名聲或者薪水無關,而是你跟你的理想中間的距離
Thumbnail
avatar
紫米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