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加萊回歸」是後世常賦予各種宗教意味的數學結論之一,最浪漫的說法是「宇宙在經過足夠長度時間的演化之後,會恢復成原狀」,大致上就是跟永劫回歸、輪迴等等概念連結;但如果從真正的數學角度來說,其實不是如此。
龐加萊回歸的數學證明,用白話來說大概是這樣:
有一個「有體積的球」,在「有限大小的盒子」裏運動。這個球的「運動方式」是「可以變形或縮小,而永遠隨機移動到未曾佔領過的盒內空間」。但是因為盒子的大小是有限的,所以:要嘛(1)這個球一定回到曾經佔領的地方;要嘛(2)在一定的移動次數之後,球的體積最後要縮到無限小,才能永遠不回到任何佔領過的地方。在(1)的狀況就是狀態重現;在(2)的狀況,這個「無限小途徑」雖然在「實際上存在」,但在機率的角度是「永遠不回到任何佔領過的地方的機率為零」。
更精簡來說就是:
在有限的大前提下,世界的狀態「『不回歸』到某些特定狀態的『集合』」,其機率為零;既然「不回歸的機率為零」,那說明「機率上必然回歸」。
如果從上面的論證,其實會發現兩件事
1、龐加萊回歸只保證回歸到「特定的狀態的集合」,但不保證「一定回歸到某一個唯一的特定的狀態」。
2、只有「世界的大小」跟「世界演化模式的集合」是「有限的」,才有可能得出這個結論。
也就是說,這個論證還有兩個延伸討論:
一個是「世界的變化真的是有限的嗎?」,純哲學的討論。至少有關於「意義」這個向度,我們都可以為每一次的回歸賦予不同的名字,這超出龐加萊回歸的預設(「賦予意義」這件事並不全然是數學),但也當然的說明了世界並不純然數學。
另一個是「如果只是回歸到特定的模式的集合,但這個集合的內在也還是可以蘊含無限」。
一樣要先強調的是,這篇文章並不是要為易卦占卜建立一個數學性或科學性基礎,而是一種不同思考範疇之間的比較與比喻。
兩者比較之下,或許可以這樣說:在易經的邏輯體系而言,易卦占卜這件事所想要達到的,並不是「預測一個唯一的狀態點」,而是「狀態的集合」。
更直接的,這就可以對應到常說的易學三原則:「變易、不易、簡易」。
對易經的理路來說,世界是變易的(變化映射),但其中有不變易的地方(回歸集合),而梳理出這種不變易可以是基於單純的方法(設定範圍限制、推算不變易的類型)。
當然,這樣的討論方向捨棄了絕對的精確性留下不少模糊空間,但關於易經,或許仍然要回歸那個非常基礎的發展跟原則:易經的本質是一種古老的自然哲學思想,而不是超自然理論,應該將之視為其中一種探究與認識世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