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寫作策略,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模糊性——MyGO動畫總評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13話本質是預告片,作為Ave Mujica的預熱,可說是給足了風頭,但嚴重壓縮了MyGO的情節。作為結尾其實是弱的,應該說,從第10話結束後就一路弱下去,緩和了。第12話結尾和第13話後半,則是為下一季做鋪墊。

第13話標誌著MyGO故事的暫時完結,現在我比較想來談談整部作品令我印象深刻的點。

MyGO這部作品,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模糊性。

在綾奈老師和武田老師的對談中,裡面提到一個點是,武田老師在寫小說時,通常不會在人物的動作後面描寫人物的表情和想法,而會試圖留下模糊性,讓這地方有更多解釋空間。

這一句話似乎在冥冥之中貫穿了整個MyGO,也啟發了我對作品中的「模糊性」是如何影響整個故事的發展的靈感。

再結合整場會談,這是否啟示了我們,作為創作者在描寫人物間關係,尤其是人際關係時,可以增加更多模糊性,允許溢出,允許更多的不成熟?

於是結合MyGO作品,和她們的對談,我在這裡粗淺地歸納了幾個關於人際關係的寫作方式:




1盡可能讓人物的語言不那麼確切直接,不讓對話表達時有特定的情感指定。

當我們作者在寫對話或互動時,內心自然會有一個明確的自知,知曉這段的人物實際心理是什麼?他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更曲折地寫,不解釋,讓作者的實際意涵與觀眾接受到的表層語言,微妙地留下一段距離,一片空白。

raw-image

從作者角度看,這種寫法也同樣保留了一段安全距離。模糊的對話互動,讓人物的性格變得難以捉摸,當作者寫到最後發現原本預想的人物寫崩了,需要重新依據先前情節塑造一個新的合理的人物性格時,模糊,正好派上了用場,讓人物性格的重塑規劃,有更寬鬆的限制。作為作者,你應該盡可能使人物的發展性和性格不要那麼限縮,保留一點模糊性,讓人物有空間伸展。

從讀者角度看,這種留白則可以塑造一種獨特的觀感體驗,體會一下在詳盡托出與完全封閉之間的語言的朦朧感,正因為人並非是單一面呈現的動物,他是由相衝突的無數面以某種險峻的方式,拉線支架,形成一種微妙恰好的和諧,如此搭築而成的一座怪異建築,所以對話之間的朦朧與心思才是被允許的。




2讓人物之間的關係不要定死,善惡兼容,在友好的關係間加入一些猜疑和矛盾,在對抗的關係間加入一些共性和理解。

模糊的關係,是一種不穩定狀態,具有更多的可能。它不是那種「引領者——試煉者」的關係,一旦誰的心結解開,它就充當起引領者,堅定不移地往前走,並且由他去化解下一個試煉者。最好的情況下是,所有人皆是試煉者,試煉者的成長並非是獨自受到啟發,獨自成長,而是在更多關係的對抗中,好幾個人在互動裡,各自理解了某種東西,彼此朝各自的方向成長。

即,成長的關鍵不是在於一個超然的旁觀者,作為引領者,去指點迷茫的孩子,而是由身在漩渦中的一群人,在互相對抗之中,發現了某種靈光一現的鑰匙,最終實現他們自己的自救。

raw-image

以MyGO為例,這裡要再次提及,MyGO是少見的以人物的情感為主,情節的發展全由人物來推動的作品。比起安排好人物之後會在什麼場景中發生什麼改變,對情節的每一幕如同緊緊咬合的齒輪一般嚴絲合縫地構思,作者更優先看重的是「如何為人物埋下某種不平衡的種子」,她允許創作上一種喘息的空間,一種不完備,一種預留,以一種實驗的態度去測試,看看「之後會發生什麼?」




3試著讓人物的表達產生誤解,讓人物的想法無法準確傳達給接收者,或表達偏頗;而在接收方,描寫不同人對同一句話的不同理解和反應,展示不同人對同一句話所側重的不同部分。

Ex:以MyGO第9集立希與樂隊眾人的對峙導致解散為例。或者,以祥子為例,自顧自地拋下一句話,讓樂隊不同人產生不同的見解,燈側重於解散是自己的錯,素世側重於這只是溝通不善的結果,大家都還保有回去的念頭。

raw-image

這種「表達偏頗——接收時側重不完全」的互動關係,經常在校園題材中以人際關係為主軸的故事裡見到,在京吹、岡媽的許多作品裡,這種脈絡早已出現,而這同樣可以套用在MyGO的劇情上(可以說展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正是「總是隔著一層心思地理解/揣測對方話語」,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傳達不完整的編碼,和對對方話語的解碼,在這些作品裡不斷上演,使得故事的推演變成一道道謎題遊戲,可以說,這種「編碼——解碼」過程中的迷惑與煩惱,才形成了青少年們那種模糊不成熟的醍醐味。




4情感中的不可靠敘事者。透過一個不可信的、帶有濾鏡的視角出發,讓觀眾一路跟隨著這樣的角度,以為兩人之間的關係真如角色所認為,直到真相揭露才發覺事情並非如自己所想。

根據武田老師的敘述,我們可以得到其中一個公式:一個人自顧自地扔下一句話,卻成為了某人改變一生的契機,但他錯誤地理解對方的用意,自顧自地期待和崇拜,最後得到的卻是對方輕飄飄的一句話:「我沒讓你這樣做啊」

此處要強調的是,在描寫人物關係時,除了某種蓄意欺騙所產生的反轉外,我們或許還可以,更多關注「因濾鏡而產生錯誤認知」這樣的反轉。角色因受限於自身視野,而對關係產生錯誤認知,這樣的劇情往往更有魅力,也對人際之間的幽微感情有更深地探討。

raw-image

Ex:這與祥子是極其相似的敘述。不經意間,沒有惡意地把別人的一切攪弄得亂七八糟,而他人卻對她產生本人也未想過的崇拜。素世眼裡,祥子是戴上濾鏡的存在,正因為對祥子的錯誤認知,所以才會以為對方也與自己一樣想要回到Crychic。




結語:

MyGO的劇本,從中折射出的模糊性,不穩定性,是它如此精彩一大特點,這本身也給創作者們有很大的啟發性,比起一步步按步就班地完成樣板戲,我更想看到角色之間在迷失之中的碰撞,讓他們多迷失一會,再迷失掙扎一下子,讓他們之間充溢更多模糊。

「在迷途之中切勿迷失」MyGO當初在5th live宣傳時所定下的標題,隨著劇情的發展,似乎也正暗合著腳本家的寫作策略。當我們試圖以「迷失」的態度去書寫人際關係時,整個故事會開始變得有趣,事物的發展也將更加別開生面,某種根植於角色之間的戲劇張力也會拉展得更強烈。

現在,截至完結的豐碩成果,說不定就是那份不迷失的印證。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影一方的沙龍
20會員
31內容數
關於影評、分析、美學的「非日常」切入。主為動漫心得影評,主觀美學體驗和感想。偶爾加入文本分析,試圖斜目而視,另闢蹊徑,在動漫的呈現基礎之上,發現嶄新的意義與闡釋。
文影一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5/04/03
充滿野心卻粗糙失控的邪典動畫。本文總評價Mujica的劇情、角色塑造、以及其大膽的演出方式,並分析其結局所帶來的空虛感與意猶未盡的感受,探討作者與讀者間權利讓渡的議題。Mujica的成功與否值得商榷,但其高熱度討論與兩極評價,已使其成為原創動畫史上的里程碑(正向抑或負向)。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9/03
如果創作一無是處,總是帶給人痛苦和孤獨,那為什麼要創作呢?藤本樹給的答案比起是樂觀,我更傾向於是一種無奈下的不得不然。正因為我們染上了名為創作的詛咒,所以才會捨棄玩樂的時光,捨棄與他人相處的時間,捨棄享受青春與悠閒的日子,埋頭進沒有盡頭的刻苦練習,在陰暗裡忍受無法與他人言說的孤獨。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2024/08/01
 這是Girls Band Cry 的分集評論集結: 作品本身的核心在於想要證明自己沒錯,即使不被認可離經叛道也決心堅持下去的叛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故事創作中,成長的關鍵不是在於一個超然的旁觀者,作為引領者,去指點迷茫的孩子,而是由身在漩渦中的一群人,在互相對抗之中,發現了某種靈光一現的鑰匙,最終實現他們自己的自救。
Thumbnail
故事創作中,成長的關鍵不是在於一個超然的旁觀者,作為引領者,去指點迷茫的孩子,而是由身在漩渦中的一群人,在互相對抗之中,發現了某種靈光一現的鑰匙,最終實現他們自己的自救。
Thumbnail
它的絢爛應該是在極其殘酷的血下逼出的生命的光輝,現在的演出方式倒呈現得像是某個結局的高潮
Thumbnail
它的絢爛應該是在極其殘酷的血下逼出的生命的光輝,現在的演出方式倒呈現得像是某個結局的高潮
Thumbnail
《偶然與想像》由《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再一次》三個短片構成,三個故事都透過大量的對話來推進情節及表述角色的內心,所以與其說是電影,它更像是短篇小說,給了觀眾一種閱讀式的觀影體驗,也讓觀眾能藉著對話的間隙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Thumbnail
《偶然與想像》由《魔法(也比不上的虛幻)》、《敞開的大門》、《再一次》三個短片構成,三個故事都透過大量的對話來推進情節及表述角色的內心,所以與其說是電影,它更像是短篇小說,給了觀眾一種閱讀式的觀影體驗,也讓觀眾能藉著對話的間隙去探索更多的可能。
Thumbnail
或許各位會好奇,小說都還沒寫,我那知道誰會想看? 讓我們回到第一堂課,各位會發現我一直提到第一堂課,是的,那個幻想是你的初心,我們會一直會去現場。 我們看見你站在講台上,手上拿著你的第一本書,你正準備要發表感言,而你逐漸理解手上的書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什麼故事,這故事真的棒呆了。 你的粉絲。
Thumbnail
或許各位會好奇,小說都還沒寫,我那知道誰會想看? 讓我們回到第一堂課,各位會發現我一直提到第一堂課,是的,那個幻想是你的初心,我們會一直會去現場。 我們看見你站在講台上,手上拿著你的第一本書,你正準備要發表感言,而你逐漸理解手上的書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什麼故事,這故事真的棒呆了。 你的粉絲。
Thumbnail
偶然既是一種脫軌,也是一種拓寬,得以打破既有的想像,卻又不會吞噬現實。導演濱口竜介,以緣分創造出契機,溫柔地推動角色直視自己埋得最深的課題,進而使人明白:無論是年少時的懊悔、情感的愧疚,抑或是自我價值的塌陷,都該有二次機會,好讓人贖回往昔的黯然片段,以便彌補,或說漆上煥然一新的生命構圖。
Thumbnail
偶然既是一種脫軌,也是一種拓寬,得以打破既有的想像,卻又不會吞噬現實。導演濱口竜介,以緣分創造出契機,溫柔地推動角色直視自己埋得最深的課題,進而使人明白:無論是年少時的懊悔、情感的愧疚,抑或是自我價值的塌陷,都該有二次機會,好讓人贖回往昔的黯然片段,以便彌補,或說漆上煥然一新的生命構圖。
Thumbnail
我們在人生當中遇到的偶然都會成為必然,電影則能把所有想像、所有那些心靈遁逃的出口變成真。而這也是一種魔法吧。 這樣說終究很俗濫吧但我真心覺得濱口龍介很愛人類,要如此愛人才能知道人的弱點和世界的殘酷。《偶然與想像》的每個故事裡都有悲傷的人,但他們都仍然盡可能地往下一個地方走去。
Thumbnail
我們在人生當中遇到的偶然都會成為必然,電影則能把所有想像、所有那些心靈遁逃的出口變成真。而這也是一種魔法吧。 這樣說終究很俗濫吧但我真心覺得濱口龍介很愛人類,要如此愛人才能知道人的弱點和世界的殘酷。《偶然與想像》的每個故事裡都有悲傷的人,但他們都仍然盡可能地往下一個地方走去。
Thumbnail
本系列作為作者的原創作品,前四章為情節完整的一個故事,約兩萬二千字左右。依作者要求,簡評會以角色設定跟人稱的敘述方式是否合理做為判斷重心。 另外,除了通篇共有的問題,我會再各別說明對此次四個篇幅的想法。
Thumbnail
本系列作為作者的原創作品,前四章為情節完整的一個故事,約兩萬二千字左右。依作者要求,簡評會以角色設定跟人稱的敘述方式是否合理做為判斷重心。 另外,除了通篇共有的問題,我會再各別說明對此次四個篇幅的想法。
Thumbnail
曾經聽過有人認為: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往往片面或是過於主觀,帶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像。反而是透過他者來觀看自己,才會得到正確或是所謂「真正」的看法與見解,甚至有人覺得自己往往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具有怎樣的性質?怎樣的內容?帶有怎樣的目的?而是自身週遭的朋友或是親人才是真正理解自身的人。而這樣的人們便
Thumbnail
曾經聽過有人認為: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往往片面或是過於主觀,帶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像。反而是透過他者來觀看自己,才會得到正確或是所謂「真正」的看法與見解,甚至有人覺得自己往往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具有怎樣的性質?怎樣的內容?帶有怎樣的目的?而是自身週遭的朋友或是親人才是真正理解自身的人。而這樣的人們便
Thumbnail
「把讀者帶到現場」就是與讀者一起「案件重演」,讀者並非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是故事中的一員,他可以觸摸和瞭解角色,以及置身在場景之中,沿著情節的高低起伏,感受故事的氛圍,用自己的角度領略故事的一切。
Thumbnail
「把讀者帶到現場」就是與讀者一起「案件重演」,讀者並非坐在觀眾席上的旁觀者,而是故事中的一員,他可以觸摸和瞭解角色,以及置身在場景之中,沿著情節的高低起伏,感受故事的氛圍,用自己的角度領略故事的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