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牙的寫作課006:關於讀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或許各位會好奇,小說都還沒寫,我那知道誰會想看?

讓我們回到第一堂課,各位會發現我一直提到第一堂課,是的,那個幻想是你的初心,我們會一直回去現場。

我們看見你站在講台上,手上拿著你的第一本書,你正準備要發表感言,而你逐漸理解手上的書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什麼故事,這故事真的棒呆了。

可是你被聚光燈照著,看不清楚台下有哪些人。

你的粉絲。

現在我們要讓你發言了,媒體閃光燈停了下來,你深呼吸了一下,讓眼睛適應光線,然後你看了一下台下有哪些人。

你看見了誰?

仔細想想你的書要給誰看?

我看見我自己。

是的,我第一個看到的是我自己,過去的自己,那個滿腦子故事,希望把故事記錄下來的自己。

各位,你的作品,第一個讀者就是你自己,哪怕像我被孩子拉著要進行即席創作,每天說睡前故事他們聽,但在話語出口之前,是在在我腦海中閃過的。

自己永遠都是第一個讀者。

請問個故事說服你了嗎?希望有,我知道很多人在這一關就過不了,但這不是你的錯,因為你還在想像階段,你大可走到台下,轉頭看著台上,會有另一個脫胎換骨的自己上台去的,假如你繼續上這堂課的話--當然,你得花上一點時間,畢竟一個禮拜才上一次。

自己喜歡自己的作品當然是好事,但我們的目標是出版,所以你還得讓編輯喜歡,再來是讓讀者喜歡。

編輯就先跳過去(這講出版的時候再來談),我們先理解一下你的故事最受到誰的喜愛。

通常我們都會說我們的書適合0-99歲……這是國家對於「普遍級」出版品的定義,但不會真的成為我們創作的目標。

我們大多會先設想這本書是要給誰看的,例如「歸途」原始目標觀眾就是高中以上(雖然我知道國小讀者還不少),而「光明繼承者LIKADO」則下降至國小高年級以上應該就看得懂,這當然會影響用字遣詞,以及涉及價值觀的複雜度。

比方說冰與火之歌跟三隻小豬,涉及的複雜程度差異就非常大,但就算是同一部作品,也可能在不同年齡層帶來不同觀點差異,比方說小王子或老人與海,在不同年紀看感觸都很不一樣(所以人家是世界經典名著)。

不過我們在這邊就用簡單一點的方式處理,畢竟只是示範,太複雜反而容易搞混。

所以我示範的部份是這樣的,我想寫個童話故事,目標是國小中低年級以下兒童,這會呼應到我上一堂課提到的價值觀,因為我不能在這裡講太過複雜的東西。

有關A跟B分離的故事,我希望呈現A的「專心一意」,但他並沒有因為急著要回到B身邊就放棄道德底限,A依然樂於助人,在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

這樣大概可以整理一下,A急著要回到B身邊,但遇見需要他幫忙的事情,他願意停下來,這代表的價值觀是「有些事比回家更重要」,簡單說,他不希望回到B身邊的自己是個羞愧的A,他寧願死也不願意侮辱自己人格。

對於我想遞給目標讀者的價值觀是這樣的,我們會努力讓自己完成想跟心愛的人在一起的目標,但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是個好人。

對了,傳給小孩子的價值觀,可以是這種「具體的模糊」,我沒說怎樣叫好人--而且故事裡我會寫得很直觀,但我會安排兒童可以理解的犧牲,畢竟在學校或家庭教育裡,孩子會在社會化過程中慢慢理解這些細節。

這其實也等於在做人物設定了,因為我們可以有那種除了回家這個目標以外不顧一切的角色(很多硬漢英雄故事都有這種設定,雖然他通常最後會被軟化,比方說「憤怒道」)。

好啦!因為這裡打算寫個童話故事就好,不會弄出很立體複雜的角色,畢竟示範用的故事篇幅不會太長,需要簡化一些東西。

故事規劃到了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更明確了,原來帶來感動的不單只是跟心愛的人在一起,還包含那種成長的過程,或者說,因為有這個過程所帶來的改變,我們才覺得感動。

這讓分離有了意義,壞事最終成就了好事(雖然還是壞事)。

請記住,沒有壞事就沒有故事。

我們再複習一次:

好的小說,作者會讓角色遇見壞事,並讓這個經歷意義,從而彰顯價值觀,把感動帶給讀者

好啦!現在各位想像過你的讀者了嗎?

還是不知道?

沒問題,這很自然,有時候我們不大清楚誰會喜歡自己的書,正如我寫的歸途,雖然我預設是給高中以上的孩子看,那知道會冒出國小的讀者。

這還是用年紀分的,假如今天你的讀者設定是女性、上班族、商務人士、單親家庭的孩子……

分類可以有很多種,你要怎麼會知道?或者說,你覺得你的書誰都可以看?

是嗎?你到書店理去的時候,每一本書你都想買嗎?不會吧?

或許你想得更清楚一點。

有個常用,但不完全適用的方式,就是先看你的主角是哪種人,因為在很多狀況下,跟主角類似的人會是第一個受到吸引的群眾。

比方說青少年小說的角色通常就是青少年,而現在常見的穿越小說常受到中年人喜愛,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穿越者一開始都是中人,只是穿越或轉生之後變年輕了。

去看看哈利波特,雖然第一集以兒童小說的狀態出現(畢竟角色也剛入學),但隨著角色成長,到最後完全是青年小說了(正好讓讀者陪著成長)。

所以,你想好台下站了那人嗎?很好,雖然到頭來喜歡你作品的可能是其他人,但請記住,這些人是你目前最希望「獻寶」的對象,好好的滿足他們吧!想好你該用哪種口氣跟他們說話,你總不會對每個人講話口氣都一樣吧?就算你是這種人好了,現在你可是推銷員,姿態給我擺低一點,好好思考什麼叫做禮節,然後介紹你的故事吧!

就用我示範的故事來做一次給大家看:

「各位小朋友,如果你跟你的好朋友分開了,會不會很難過?你會不會想要快點找到你的好朋友?接下來要說一個尋找朋友的故事,是一隻叫露露的貓咪不小心走丟了,想要尋找主人的故事,露露在尋找主人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危險挑戰,也會認識新朋友,很有趣喔!」

各位或許可以做得更好,但就先這樣示範……你說主角是貓?我沒說嗎?還真是抱歉,我這個有關分離的故事,A是貓,B是主人……對,露露是我家的貓,我已經為她編了幾十晚的故事,是我專用演員,謝謝。

對了,以前跟小孩說故事的時候,露露是極道梟雄,是全台灣三十五隻露露裡面最強的一隻……不過這次就不讓她當流氓貓了。

要請各位注意的點在於,上面的介紹口氣,將會是我描述故事時用的方式。

想想如果你今天是對一群文青介紹這個故事你會怎麼說: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我都曾遭遇過分離,有酸甜、有悲歡,有些無足輕重,有些影響深遠,但有些分離,會讓你心碎。在這裡,有個故事要介紹給各位(糟糕,我還沒想好書名,你看看跟小朋友講話多簡單)。故事是關於一隻貓跟主人分離的故事。可憐的露露意外走失,而為了回家,她付出許多代價,期間有遇到貴人、也有遇到災厄,但唯一不變得,是她對主人的愛。」

好吧!你可以不要那麼肉麻,不過你可以注意到講給小孩聽的文字簡單多了,而且也不用講太多,這跟你打算面對的對象有關係。

但不要誤以為童書比好寫,其實童書要寫好難度很高,當自己孩子睡前故事鬼扯一下很容易沒錯,但出版童書你會遇到更多專家審查……

總之,你得對你「期待中」的第一批讀者有點明確的想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5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2
上週我清了家裡大概兩千本書,請了舊書商來進行回收,帶走很多書(但還剩了兩三百本沒帶走),賣了一點錢(相較於原價,真的只是一點,但至少比送資源回收場多不少)。 對我而言這是個不容易的斷捨離,所以稍微紀錄一下。 是這樣的,我是個大書痴,除了超愛看,也超愛買,其實出社會後,我就給自己一個月薪水購書預算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2025/02/11
上週北上參加書展,不意外的聽到一推講員提到有關文化補助預算遭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惡意刪減的事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投資股市,就算沒有,至少也聽過台積電或者輝達股票如何的漲跌又如何影響國際經濟,大概多少知道一點關於股票的事情。 通常是這樣,買股票的人,的是這支股票「以後會漲」,對,「以後」,大家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為何而讀。』 覺得在這裡發表文章滿需要有個開場白,同時察覺自己好久好久沒有寫字了。文學之於自己,還是太太重要的存在,已經不只一次地這樣意識到。生活的浪潮裡不斷有些聲音在提醒自己:去寫字吧,該敘述了。這是身而為人,我們行走的痕跡。 所以想要用心正視這件事,好好的把想讓世界知道的話,用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為何而讀。』 覺得在這裡發表文章滿需要有個開場白,同時察覺自己好久好久沒有寫字了。文學之於自己,還是太太重要的存在,已經不只一次地這樣意識到。生活的浪潮裡不斷有些聲音在提醒自己:去寫字吧,該敘述了。這是身而為人,我們行走的痕跡。 所以想要用心正視這件事,好好的把想讓世界知道的話,用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推動「心願小王子-貧弱兒童資助培育計畫」,多年來持續在偏鄉推廣閱讀與寫作服務。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以第一人稱,小孩子的視角帶入整篇故事 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心理、壓力、懷疑 文字簡單,讀起來沒有負擔
Thumbnail
在現代如此進步的社會中,新聞媒體甚或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會不知不覺中就和孩子們定義了何謂「成功」?然而,在這眾說紛紜的世代,若是只在乎他人的評價及眼光,則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迷失了自我。因此,想藉由小毛線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原本的自己就很有價值!
Thumbnail
在現代如此進步的社會中,新聞媒體甚或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會不知不覺中就和孩子們定義了何謂「成功」?然而,在這眾說紛紜的世代,若是只在乎他人的評價及眼光,則很有可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迷失了自我。因此,想藉由小毛線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原本的自己就很有價值!
Thumbnail
或許各位會好奇,小說都還沒寫,我那知道誰會想看? 讓我們回到第一堂課,各位會發現我一直提到第一堂課,是的,那個幻想是你的初心,我們會一直會去現場。 我們看見你站在講台上,手上拿著你的第一本書,你正準備要發表感言,而你逐漸理解手上的書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什麼故事,這故事真的棒呆了。 你的粉絲。
Thumbnail
或許各位會好奇,小說都還沒寫,我那知道誰會想看? 讓我們回到第一堂課,各位會發現我一直提到第一堂課,是的,那個幻想是你的初心,我們會一直會去現場。 我們看見你站在講台上,手上拿著你的第一本書,你正準備要發表感言,而你逐漸理解手上的書長什麼樣子,可能有什麼故事,這故事真的棒呆了。 你的粉絲。
Thumbnail
還記得那個「棒呆了的故事」嗎?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故事的樣貌,或許有人覺得我們進度有點緩慢,相信你已經胡思亂想一大堆東西,怎麼毛毛牙老師還一直在扯那些有的沒的。 然後就沒有了,我只是去找下一本書來看…… 畢竟萬事互相效力。 讓我們開始編故事囉! <插圖> <插圖> 大家看過玩具總動員嗎? <插圖>
Thumbnail
還記得那個「棒呆了的故事」嗎? 不知道你心中有沒有故事的樣貌,或許有人覺得我們進度有點緩慢,相信你已經胡思亂想一大堆東西,怎麼毛毛牙老師還一直在扯那些有的沒的。 然後就沒有了,我只是去找下一本書來看…… 畢竟萬事互相效力。 讓我們開始編故事囉! <插圖> <插圖> 大家看過玩具總動員嗎? <插圖>
Thumbnail
2021 回到初衷.好書座談會 》張佳詩 X 學以致愛 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 這本書就是文字版的千樹成林,寫作的模式走向就是: 1. 故事 2. 討論 3. 引導 你先喜歡故事,就會願意看看這樣的故事是怎麼寫出來的,進入引導部分。 ■讓自己回到青少年的狀態,這本書的定位在青少年跟中學生。 定位
Thumbnail
2021 回到初衷.好書座談會 》張佳詩 X 學以致愛 看故事,學寫作2:技巧篇 這本書就是文字版的千樹成林,寫作的模式走向就是: 1. 故事 2. 討論 3. 引導 你先喜歡故事,就會願意看看這樣的故事是怎麼寫出來的,進入引導部分。 ■讓自己回到青少年的狀態,這本書的定位在青少年跟中學生。 定位
Thumbnail
【關於/寫故事\這件事】02.寫作的養分-從童年說起         接續著上一篇【關於/寫故事\這件事】01.我是誰?,國小學童們關於「寫作」的疑惑或好奇,不外乎是:  ☆您最喜歡哪一本作品? ☆您怎麼想出這些故事? ☆您怎麼有這些想像力?         最喜歡哪一本作品?我的第一部童書作品《別
Thumbnail
【關於/寫故事\這件事】02.寫作的養分-從童年說起         接續著上一篇【關於/寫故事\這件事】01.我是誰?,國小學童們關於「寫作」的疑惑或好奇,不外乎是:  ☆您最喜歡哪一本作品? ☆您怎麼想出這些故事? ☆您怎麼有這些想像力?         最喜歡哪一本作品?我的第一部童書作品《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