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與接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真的是一種矛盾且被制約很深的動物。

    從小自己就希望自己是個自由人,不僅希望心靈自由,也希望生活自由,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討厭被約束,總想著如果有一天,可以不用上學、不用上班,自己要如何安排這樣的生活。可是真的有一天可以過這樣的日子時,腦中反而會出現不知所措的恐懼感。

    兩週了,沒有任何外在的約束控制自己的生活,想望實現了,實際的生活卻不如想像中的美好。

raw-image

    首先,與自己相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一直以為自己很喜歡獨處,但是全天候的與自己相處,一點都不好了。這時候才更深切的體會到,這世界上最無法掌控,也最不了解的人竟然就是自己。

    腦袋總是不由自主地有許多莫名的想法出現,請「他」安靜一點,卻完全做不到。想法一直不停的出現來影響了情緒,整個人感覺像是鐘擺一樣,盪來盪去,十分的心慌意亂。

    接著,明明就希望可以自由,卻反而更在意時間,總是在有意無意中,要求自己要留意時間,如果晚起了或在某個時間沒有做什麼事,強烈的自責感,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人。

    最後,理論上來說,對自己而言,星期一和星期日應該沒有什麼不同吧,實際上心卻不是這樣的感覺。每到了星期五,會有隱隱的興奮的波動,到了星期日卻又會有莫名的憂鬱在攪擾。

    這些都讓自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一會兒爬升,又急速的向下衝。原來完全的當自己的主人,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與美好。

    面對這樣的狀況,該如何是好呢?沒有答案,只有對策。就是不斷不斷的告訴自己:面對與接受。不管出現任何負面的想法、情緒或感覺,都直視面對且接受,然後告訴自己沒關係,這樣很好,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就是有這些不舒服的想法、情緒與感覺,才會讓自己在狀態好的時候更能明顯覺察出來。不舒服不是不好,是要讓自己能更清楚什麼才是自己真的喜歡與覺得好的。所以,不但要心平氣和的接受,還要好好感謝。

    一開始,面對這些時,會隱隱的感到恐慌、憤怒、焦慮,甚至會想退縮。只是不斷的告訴自己,做得很好,別放棄。開始可以接受之後,改變就出現了。當情緒來時,想哭就哭,每一次哭完都覺得心鬆動一些;當疲累報到時,該睡就睡,每一次醒來都覺得身體輕盈一些;當疼痛出現時,就摸摸疼痛的位置告訴「他」,我很抱歉,沒有好好回應這樣的感覺。

    慢慢的,心還是會來回擺盪,但是幅度小了一點,照著鏡子看看鏡中的自己,突然對於過去感到很礙眼的白髮、皺紋、斑點,現在覺得都是美好的存在,因此非常接受且滿意自己現在的樣貌。

    這幾天每天睡覺前,會靜靜地坐在床邊回想一天的生活,然後平和地告訴自己說,做得真好,我真的好愛自己。這樣的儀式後,會發自內心感受到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喜悅油然升起,深沉且真切。未來會如何,依然是未知,只是現在好像從黑暗中透出了一道微弱的曙光,這讓自己對於生命有更的多期盼與信心。

喜歡我的作品嗎? 歡迎按讚分享與加入 "改造人生事務所"!
FB: 改造人生事務所
IG: changelifesolution
部落格:https://changelifesolution.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2會員
329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因為意識到過去因脆弱而表現出自大。改變自己比試圖改變別人更為重要,因此決定改名。新名字「寧閱療癒工作坊」除了有對閱讀和人類圖的熱愛,並強調陪伴他人自我探索的過程。這個名字還象徵著接受和臣服於生命,帶來更多可能性。改名也與寫作帶來的自我療癒過程相契合,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坊,陪伴更多人接受和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5/01/07
因為意識到過去因脆弱而表現出自大。改變自己比試圖改變別人更為重要,因此決定改名。新名字「寧閱療癒工作坊」除了有對閱讀和人類圖的熱愛,並強調陪伴他人自我探索的過程。這個名字還象徵著接受和臣服於生命,帶來更多可能性。改名也與寫作帶來的自我療癒過程相契合,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坊,陪伴更多人接受和理解自己。
Thumbnail
2024/12/31
      2024年即將結束,回顧一年的成就。這一年每天洗澡,保持清潔,完成了部落格週更五日的挑戰,共更新了257天。還完成了碩士學位,寫成了一篇自認「很厲害」的碩士論文。感謝身邊人的支持與包容,展望2025年,希望能保持清潔、繼續更新部落格以及維持良好的讀書習慣。
Thumbnail
2024/12/31
      2024年即將結束,回顧一年的成就。這一年每天洗澡,保持清潔,完成了部落格週更五日的挑戰,共更新了257天。還完成了碩士學位,寫成了一篇自認「很厲害」的碩士論文。感謝身邊人的支持與包容,展望2025年,希望能保持清潔、繼續更新部落格以及維持良好的讀書習慣。
Thumbnail
2024/12/24
與學生檢討期中考國語考卷的經歷。學生從五十多分進步到七十多分,讓他非常滿意。作者則從過去嚴厲批評轉變為耐心傾聽,幫助學生自我反思與改進。快速反應並不總是優點,有時反而是阻礙,學會放慢腳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空間。文章強調「人類圖」在發現天賦與處理內在衝突中的作用,以及旁觀者聆聽與陪伴對個人改變的幫助。
Thumbnail
2024/12/24
與學生檢討期中考國語考卷的經歷。學生從五十多分進步到七十多分,讓他非常滿意。作者則從過去嚴厲批評轉變為耐心傾聽,幫助學生自我反思與改進。快速反應並不總是優點,有時反而是阻礙,學會放慢腳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空間。文章強調「人類圖」在發現天賦與處理內在衝突中的作用,以及旁觀者聆聽與陪伴對個人改變的幫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那條拼盡全力奔跑的道路,有沒有走錯,有沒有走歪,或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奔跑,何時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的問自己。……獨處時問問,找找最接近的答案是什麼。
Thumbnail
從我們來到世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天起,「難處」就開始了。想要一直快樂的長大很難;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很難;想要跟家人好好相處很難;想要被理解、被關愛很難;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難;想讓自己的意見被聽見、被採納很難;想交到知心的朋友很難;想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很難;想遇見一位可以廝守終身的伴侶
Thumbnail
從我們來到世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天起,「難處」就開始了。想要一直快樂的長大很難;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生活很難;想要跟家人好好相處很難;想要被理解、被關愛很難;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很難;想讓自己的意見被聽見、被採納很難;想交到知心的朋友很難;想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很難;想遇見一位可以廝守終身的伴侶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