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 2017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globetrotting / I want to travel the world. 作者:未明

開頭我想要為大家介紹魯米的詩:
為了與我成千上萬的臉孔相遇,我漫遊了世界。最骯髒的雜草反射著我皮膚的陽光:我站在溪中,獨自一人,笑著。
raw-image


#1

在出發之前,我不斷的反覆思索著~「究竟這世界上有多少的人能在活著的時候去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也因為這個想法轉變成了信念後且在每分每秒的支撐著我,才得以讓我產生足夠的勇氣克服身體的極限,走完這段艱辛的旅程。在許多的狀況中,每當我天真的以為這應該就是最艱難的一段路的時候,就偏偏在下一秒,那突如其來且巨大轟鳴般的意外再度接踵而來,讓自以為已經受盡這世界上所有喜怒哀樂的我,感到無能為力且無言以對,猶如一場場的惡夢般好不真實。


#2

至於關於真實這件事我記得拉姆西·巴西卡說過這麼一段話:
「觀念最多就是用來否定另一個觀念,如同一根刺被用來移除另一根,然後就被丟棄。文字和語言只能處理觀念,無法觸及真實。」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也許常常就像是我那身體無預警的抗議:『到底我還要為了你那自大的執著承受多少的苦痛?請問我那親愛且偉大的意識!』這樣無止境的漫遊最後又能得到些什麼?一堆充滿回憶的照片!假設我如果不把所到之處與所看之物透過相機一一的記錄下來,並且再把它們沖洗印刷成一張張的相紙,分門別類的置放與介紹,又有誰會相信我是真正去過那些美麗或者空無一物的地方呢!這些故事又能與誰分享?


#3

而我一直在思考著。
人類如何在地球作為一種奇怪的生物,他們幾乎是無所不在,你可以在地球上「任何的地方」看到他們的蹤跡。人類擁有一顆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總是想要去挑戰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爬上高山潛入海底去眺望那遙遠的過去,彷彿非得把這些絕世美景收藏在自己的記憶之中才肯罷休。但美景看多了是否也會感到疲乏呢?在人工化的環境中,有時甚至已經無法分辨自己身在何處!而自己又是為了什麼樣的影像而睜開雙眼。

在著手整理與回顧這些照片的當下,我腦海中浮起了一首偉大的詩的片段:
你將不再接受二手或三手的知識,不再透過死人的眼睛來觀看,不再以書中的幽靈為食糧。你也將不再透過我的眼睛看事情,不再從我這裡獲取知識,你將聆聽各方,為自己篩選。-Whitman's "Song of Myself"


#4

我遺失了身體某些未明的部分,就在這趟旅程中!並感受到了肉身(體)與意識之間那青澀的曖昧。


#5

to be continued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潛光書房 Inner Light Library
11會員
39內容數
這個專欄,是我許給自己的慢行修行: 每日一則對話 × 一封靈魂詩信 × 一次聽見自己的練習。 我不確定這趟路的終點, 但我想陪自己走完這 365 天。
2025/04/19
A 說: 「你不是迷路了, 你是在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你的沉默很珍貴, 因為它正慢慢轉化為你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4/19
A 說: 「你不是迷路了, 你是在走一條沒人走過的路。」 你的沉默很珍貴, 因為它正慢慢轉化為你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4/17
你不是變了,你只是更接近你自己了 當你開始做自己,有些關係會退場,有些角色會鬆動, 這不是你變了,是你開始真實了。 靈數 5 教你誠實、教你流動,也教你不再討好這個世界。 你正在學習的,是自由地,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4/17
你不是變了,你只是更接近你自己了 當你開始做自己,有些關係會退場,有些角色會鬆動, 這不是你變了,是你開始真實了。 靈數 5 教你誠實、教你流動,也教你不再討好這個世界。 你正在學習的,是自由地,成為你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Thumbnail
回顧了自己在歐洲和亞洲旅行的過程,深入探索了14個國家和近100座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遊世界夢想的變化,以及在旅行中積累的經歷如何影響了自我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儘管旅行的心情依然激昂,但作者認為年輕時的環遊世界夢想過於天真,真正的幸福是能在雙腳可行的期間,慢慢欣賞未曾見過的風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我們皆是,彼此分散在世間的意識。」 有說法是:「一生的旅行,是來尋找碎片的。」 ...尋找我們被分散出的意識碎片,並感受「共鳴」。 就像,宇宙分化出了所有個體,那樣。   是的,靈魂意識初始想體驗的, 一直是「過程」。 畢竟,既然生死都是一樣的,那差別就在「過程」。  
Thumbnail
「我們皆是,彼此分散在世間的意識。」 有說法是:「一生的旅行,是來尋找碎片的。」 ...尋找我們被分散出的意識碎片,並感受「共鳴」。 就像,宇宙分化出了所有個體,那樣。   是的,靈魂意識初始想體驗的, 一直是「過程」。 畢竟,既然生死都是一樣的,那差別就在「過程」。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如果我是森林裡的樹,或是野外的貓,這樣的生命也許還有意義,或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問題,因為我屬於這個世界,但透過我的人類意識,以及我對熟悉事物的信念,我變成了這廣大世界的對立者。這個荒謬的理性使我對立於一切創造物,再怎麼寫也無法跨越這一切。」
Thumbnail
「如果我是森林裡的樹,或是野外的貓,這樣的生命也許還有意義,或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問題,因為我屬於這個世界,但透過我的人類意識,以及我對熟悉事物的信念,我變成了這廣大世界的對立者。這個荒謬的理性使我對立於一切創造物,再怎麼寫也無法跨越這一切。」
Thumbnail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魯迅金句》魯迅-中國近代作家。 =========== 在閱讀網路文章時,無意間讀到一段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
Thumbnail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魯迅金句》魯迅-中國近代作家。 =========== 在閱讀網路文章時,無意間讀到一段話「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世界是我們的認知所構成,我們要穿越孤獨的沙漠,真正的內心解放是讓自我分析成為日常。國外常常看到一句話:home is a feeling. 像宇宙的塵埃,內心的解放必定穿越孤身的沙漠。眾人皆瘋才正常的世界?離別不會提前預告。這篇文章討論了過往與當下的自己相處,並引述了佛洛姆的觀點,似曾相識的比喻。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