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trotting / I want to travel the world. 作者:未明
開頭我想要為大家介紹魯米的詩:
為了與我成千上萬的臉孔相遇,我漫遊了世界。最骯髒的雜草反射著我皮膚的陽光:我站在溪中,獨自一人,笑著。
至於關於真實這件事我記得拉姆西·巴西卡說過這麼一段話:
「觀念最多就是用來否定另一個觀念,如同一根刺被用來移除另一根,然後就被丟棄。文字和語言只能處理觀念,無法觸及真實。」
那麼什麼是真實的?也許常常就像是我那身體無預警的抗議:『到底我還要為了你那自大的執著承受多少的苦痛?請問我那親愛且偉大的意識!』這樣無止境的漫遊最後又能得到些什麼?一堆充滿回憶的照片!假設我如果不把所到之處與所看之物透過相機一一的記錄下來,並且再把它們沖洗印刷成一張張的相紙,分門別類的置放與介紹,又有誰會相信我是真正去過那些美麗或者空無一物的地方呢!這些故事又能與誰分享?
而我一直在思考著。
人類如何在地球作為一種奇怪的生物,他們幾乎是無所不在,你可以在地球上「任何的地方」看到他們的蹤跡。人類擁有一顆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總是想要去挑戰那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爬上高山潛入海底去眺望那遙遠的過去,彷彿非得把這些絕世美景收藏在自己的記憶之中才肯罷休。但美景看多了是否也會感到疲乏呢?在人工化的環境中,有時甚至已經無法分辨自己身在何處!而自己又是為了什麼樣的影像而睜開雙眼。
在著手整理與回顧這些照片的當下,我腦海中浮起了一首偉大的詩的片段:
你將不再接受二手或三手的知識,不再透過死人的眼睛來觀看,不再以書中的幽靈為食糧。你也將不再透過我的眼睛看事情,不再從我這裡獲取知識,你將聆聽各方,為自己篩選。-Whitman's "Song of Myself"
我遺失了身體某些未明的部分,就在這趟旅程中!並感受到了肉身(體)與意識之間那青澀的曖昧。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