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那麼苦,醉生夢死不好嗎?——讀《妄想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我是森林裡的樹,或是野外的貓,這樣的生命也許還有意義,或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問題,因為我屬於這個世界,但透過我的人類意識,以及我對熟悉事物的信念,我變成了這廣大世界的對立者。這個荒謬的理性使我對立於一切創造物,再怎麼寫也無法跨越這一切。」

看到卡謬所寫,我心有戚戚焉。人生總有那麼幾回,會好奇自己被丟到這個世界的意義何在,然而左思右想,卻沒有一個說服得了自己的答案。《博得之門3》的NPC,初始死亡之神耶各便曾說過:「……正如人生,荒謬的活著,靠譜的死去。

活著本身,就是荒謬的。但轉念一想,既已荒謬,那怎麼活還有差嗎?

讀《妄想的力量》

在這本書中,作者舉了很多實驗資料,列舉出「妄想」對於生活究竟有沒有好處。從多數實驗結果看來,妄想雖然可能使人對現實狀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讓人過度樂觀等等,但這種樂觀與自信,反而能使人創造動力,維持工作品質。

作者舉的例子很分散,在正向思考之後,還提及儀式感、理性思考根本很難履行的婚姻誓詞……每個章節都能獨立閱讀,與「妄想」的主題並沒有緊緊扣合,不過讀起來還算有意思,一邊讀也能一邊思考自己習慣的思維模式是否對生活造成壞影響。

後來我發現作者並沒有給出的結論。總之,平時生活態度上,盡量樂觀正向,即使有些妄想成分也無傷大雅;然而若是遇到人生重大轉捩點又或是緊急災情狀況時,戒慎恐懼,保持防禦性理性悲觀則比較安全。應該是說,結論就是:過猶不及。妄想與理性得相輔相成,才能創造出美好成功的人生。

我的醉生夢死

讀到這裡,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文章主旨似乎跟書搭不起來呀!對,我也那麼覺得,我打開書前的預判就是錯的,所以這本書於我可愛歸可愛,但搔不到癢處。

原本期待作者提出抱持「整個世界都是我的遊樂場」的態度生活的相關研究見解,結果沒提到多少,作者本人超理性,從字裡行間都能嗅到他的理性氣質。所以讀完這本書,想要的結果還是得自己參透。

正如作者對正向思考的看法,抱持樂觀態度,覺得世界充滿粉紅泡泡,覺得自己很幸運,覺得自己遇到的人事物都是正向且值得感恩的,可以維持自信與行動力,甚至收穫好人緣,在重大事件要記得理性一些就好。

另外,心存善良同時要愛護錢包,被騙點小錢沒關係,別將財產全數奉給詐騙份子。也要記得,正義必得伴隨理性,感性上頭站隊謾罵大可不必。

正如人生,荒謬的活著,靠譜的死去。既然都要荒謬,既然都要作夢,為什麼不做個自己很棒的美夢呢?有些時候,將每件事的計算得太清楚並不有利良好身心發展,我喜歡將世界蒙上一層濾鏡,永遠美好多彩,即使不是百分百真實又如何?

這,就是我的醉生夢死。

最後傷害一下康德

哲學家Clancy Martin說:「想要在生活中擁有愛,最好撒點謊,也最好相信一些謊言。」而我們都很熟悉的康德說:「撒謊是不可接受的行為。」所以康德終生未婚。

不知道為什麼,我在書裡看到這一段覺得很好笑,分享給大家。



妄想的力量:迷信、儀式感與過度樂觀的非理性心理學-灰熊iREAD

妄想的力量:迷信、儀式感與過度樂觀的非理性心理學-灰熊iREAD

《妄想的力量》:迷信、儀式感與過度樂觀的非理性心理學

The Uses of Delusion: Why It’s Not Always Rational to Be Rational

作者:史都華.維斯(Stuart Vyse)

譯者:劉宗為

出版:時報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ni同學,我很好奇
9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在人生這堂課中陪你學習思考成長的好同學Yuni 很高興跟你分享我的課堂筆記 希望能為你帶來一點點正面的幫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世堅無奇不有,如果以一種單一的方式存活,豈不是錯過很多種可能性?
Thumbnail
未曾身處地獄,如何識得天堂。 未竟人事的掙扎: 追尋人生意義 人生是否有意義這個哲學難題,總似詛咒般纏繞著那些企圖打破常規、追求進步的人。有時看似有意義,有時又似乎毫無意義。 漸漸地,我意識到答案本身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想追求答案的自己。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我開始思考人生有沒有意義?
Thumbnail
未曾身處地獄,如何識得天堂。 未竟人事的掙扎: 追尋人生意義 人生是否有意義這個哲學難題,總似詛咒般纏繞著那些企圖打破常規、追求進步的人。有時看似有意義,有時又似乎毫無意義。 漸漸地,我意識到答案本身並不重要,更應該關注的是想追求答案的自己。 什麼時候、什麼原因導致我開始思考人生有沒有意義?
Thumbnail
在面對失望和挫折後,通過與三位神祕面具人的對話,逐漸找到了成長和改變的答案,並準備從中獲得各種可能的收獲。
Thumbnail
在面對失望和挫折後,通過與三位神祕面具人的對話,逐漸找到了成長和改變的答案,並準備從中獲得各種可能的收獲。
Thumbnail
這本書利用生物學來探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作者以植物學者的身份,利用過往觀察自然生態的經驗,說明生存法則、挫折的正面價值及多樣性等,當失敗被視為改變策略的信號,可幫助人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這本書利用生物學來探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作者以植物學者的身份,利用過往觀察自然生態的經驗,說明生存法則、挫折的正面價值及多樣性等,當失敗被視為改變策略的信號,可幫助人找到符合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如果我是森林裡的樹,或是野外的貓,這樣的生命也許還有意義,或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問題,因為我屬於這個世界,但透過我的人類意識,以及我對熟悉事物的信念,我變成了這廣大世界的對立者。這個荒謬的理性使我對立於一切創造物,再怎麼寫也無法跨越這一切。」
Thumbnail
「如果我是森林裡的樹,或是野外的貓,這樣的生命也許還有意義,或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問題,因為我屬於這個世界,但透過我的人類意識,以及我對熟悉事物的信念,我變成了這廣大世界的對立者。這個荒謬的理性使我對立於一切創造物,再怎麼寫也無法跨越這一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