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同階段的選擇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婚姻這個狀態,有很多無形的枷鎖,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對一個雙方的責任。有些人想到的沉重其實比快樂還要多;婚後的規劃是甚麼?以前一個人規畫就好,現在兩個人規劃了,多一個變數,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單親的家長怎麼辦?還需要考慮長輩一個人的生活嗎?

再來,還要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經營這段感情: 要符合長輩的期待生小孩嗎?

 

我跟一位朋友聊天,覺得他的想法很成熟也很前衛。是說長輩提出來的意見可以參考,畢竟是他們人生走來的心路歷程。但也別忘了,他們的心路歷程中,也有可能部份也是包含了他們上一輩對他們的期待所以下了決定,裡面也含有照著做就是”孝順”的想法。如果依照他們的想法,生了小孩,以後我後悔了,指責叫我生小孩的人。但就算指責了,也不能改變事實,他們也只能像吃瓜群眾說,這是你的決定。反而說回來,這是一個用孝順來包裝選擇的問題。答應要順從長輩的想法去執行下一個動作叫孝順的話,真的把孝順的定義給狹隘了。所以生不生小孩這個面向的議題跟孝不孝順是兩個不一樣的問題。

 

不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是甚麼,蒐集完所有建議,也好好的分析自己可以選擇的是哪一種答案,並帶著這個答案看不到的責任往前走。你的答案才是答案。

也許問意見只是想得到長輩支持,但“長輩不認同你的決定”卻是人生常見的事。最完美是當然希望每個想法都得到支持與鼓勵。認同後發現是錯誤判斷會比起一開始就被否認的挫折感還少一些,我們就是為了要減少這些挫折感才會對下決定如此糾結!

 

最後,要抉擇的事情太多了,難免會有要修正的時候,在這個時刻,請珍惜那些願意在你跌倒或是判斷錯誤後依然給你微笑和陪伴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望者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希望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9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2024/06/09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2023/11/11
今天要分享一位小男孩把玩具用換很自責的故事... 有一天早上,阿嬤送小男孩一台玩具卡車。小男孩玩得很開心,但他玩到不小心把卡車摔到地板,然後卡車就壞掉了。小男孩傷心地自責地哭了起來,說他自己浪費阿嬤的錢,還不停地罵自己。 這時,在旁邊的你,會怎麼回應小男孩呢? 我給他了一個選擇的問句,我說:
Thumbnail
2023/11/11
今天要分享一位小男孩把玩具用換很自責的故事... 有一天早上,阿嬤送小男孩一台玩具卡車。小男孩玩得很開心,但他玩到不小心把卡車摔到地板,然後卡車就壞掉了。小男孩傷心地自責地哭了起來,說他自己浪費阿嬤的錢,還不停地罵自己。 這時,在旁邊的你,會怎麼回應小男孩呢? 我給他了一個選擇的問句,我說:
Thumbnail
2023/10/13
跟一位身經百戰的朋友聊聊天,分享到她原本以前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是在一個家庭裡相夫教子的母親,工作方面沒有太多設限。而到現在,她反而在工作中找到熱情,並可以很坦然地可以跟任何人說她喜歡這份工作。至於感情的部分,還在等待最好的相遇。因為這樣的轉折,以前對感情的得失心重,現在反而不如預期,職場方面,原本
Thumbnail
2023/10/13
跟一位身經百戰的朋友聊聊天,分享到她原本以前想像自己未來的樣子,是在一個家庭裡相夫教子的母親,工作方面沒有太多設限。而到現在,她反而在工作中找到熱情,並可以很坦然地可以跟任何人說她喜歡這份工作。至於感情的部分,還在等待最好的相遇。因為這樣的轉折,以前對感情的得失心重,現在反而不如預期,職場方面,原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到了,自己會想結婚與生小孩的議題,身邊的人也開始會討論。就發現了每個人擁有的「決策系統」真的很不一樣。面對結婚,面對生子,你有什麼標準嗎~?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到了,自己會想結婚與生小孩的議題,身邊的人也開始會討論。就發現了每個人擁有的「決策系統」真的很不一樣。面對結婚,面對生子,你有什麼標準嗎~?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 結了婚後,女生嫁去男生家 要面對男生家長的給的生活壓力 做家事是應該 挺老公也是應該 結了婚生小孩家事還是要照做 還有更多的教育問題也會在小孩子出生後慢慢出現 這時候的老婆可能會跟老公抱怨 你去跟你媽說… 但男生其實也是會有長輩壓力的 最近工作還好嗎? 你們倆結
Thumbnail
很多人都說 結了婚後,女生嫁去男生家 要面對男生家長的給的生活壓力 做家事是應該 挺老公也是應該 結了婚生小孩家事還是要照做 還有更多的教育問題也會在小孩子出生後慢慢出現 這時候的老婆可能會跟老公抱怨 你去跟你媽說… 但男生其實也是會有長輩壓力的 最近工作還好嗎? 你們倆結
Thumbnail
婚姻這個狀態,有很多無形的枷鎖,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對一個雙方的責任。有些人想到的沉重其實比快樂還要多;婚後的規劃是甚麼?以前一個人規畫就好,現在兩個人規劃了,多一個變數,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單親的家長怎麼辦?還需要考慮長輩一個人的生活嗎? 再來,還要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經營這段感情:
Thumbnail
婚姻這個狀態,有很多無形的枷鎖,不僅是法律上的責任,更是對一個雙方的責任。有些人想到的沉重其實比快樂還要多;婚後的規劃是甚麼?以前一個人規畫就好,現在兩個人規劃了,多一個變數,是助力還是阻力?如果是單親的家長怎麼辦?還需要考慮長輩一個人的生活嗎? 再來,還要再考慮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經營這段感情: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聽我朋友說,她先生思想很老舊,為了傳宗接代,就一直逼兒子要生小孩。 因此,現在兒子都不太喜歡回家,怕回家之後,會遭受到父親的壓力。所以,搞的父子之間,就產生了一些隔閡。 她有對她的先生說,既然孩子都說,他們已經有在處理了,你就再暫緩一下吧!不要把孩子逼急了,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Thumbnail
今天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聽我朋友說,她先生思想很老舊,為了傳宗接代,就一直逼兒子要生小孩。 因此,現在兒子都不太喜歡回家,怕回家之後,會遭受到父親的壓力。所以,搞的父子之間,就產生了一些隔閡。 她有對她的先生說,既然孩子都說,他們已經有在處理了,你就再暫緩一下吧!不要把孩子逼急了,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Thumbnail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Thumbnail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Thumbnail
奉子成婚,在我們這個世代已經見怪不怪, 甚至很多交往多年、原本不打算結婚的情侶, 最後都是因為不小心懷孕而決定走入婚姻, 但是,兩個人有了小孩之後, 真的就一定要結婚嗎? 或者可以這麼問, 「結婚是附屬在生小孩之下的決定嗎?」
Thumbnail
奉子成婚,在我們這個世代已經見怪不怪, 甚至很多交往多年、原本不打算結婚的情侶, 最後都是因為不小心懷孕而決定走入婚姻, 但是,兩個人有了小孩之後, 真的就一定要結婚嗎? 或者可以這麼問, 「結婚是附屬在生小孩之下的決定嗎?」
Thumbnail
從他們的互動和規劃共同帶小孩之中,我發現現在有些人的結婚、生孩子,不是以前那麼理所當然,以男生來說,要找到 1。彼此都喜歡, 2。女生又願意懷孕生小孩的,是不容易的事情;再來,就是願意生小孩,也要看她 3.願意帶小孩嗎? 4.會(有能力)帶嗎? 哇!這4點要同時成立,是很不容易
Thumbnail
從他們的互動和規劃共同帶小孩之中,我發現現在有些人的結婚、生孩子,不是以前那麼理所當然,以男生來說,要找到 1。彼此都喜歡, 2。女生又願意懷孕生小孩的,是不容易的事情;再來,就是願意生小孩,也要看她 3.願意帶小孩嗎? 4.會(有能力)帶嗎? 哇!這4點要同時成立,是很不容易
Thumbnail
最近與好久不見的朋友到咖啡館敘舊,這位朋友雖小我6歲,但對於人生的領悟及觀點卻非常的早熟。 記得我們在談論一個話題,我問他「你對於婚姻的看法是什麼?兩個人若相愛真有需要婚姻的存在嗎?」當然這個問題我問過一些朋友,每個人對於婚姻的看法都不同,深受傳統價值觀的人會回答出比較淺層的答案。偏利益觀點的人也是
Thumbnail
最近與好久不見的朋友到咖啡館敘舊,這位朋友雖小我6歲,但對於人生的領悟及觀點卻非常的早熟。 記得我們在談論一個話題,我問他「你對於婚姻的看法是什麼?兩個人若相愛真有需要婚姻的存在嗎?」當然這個問題我問過一些朋友,每個人對於婚姻的看法都不同,深受傳統價值觀的人會回答出比較淺層的答案。偏利益觀點的人也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