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重點在於存錢的「習慣」,而不是存錢的「金額」。
概念是對的,支出不變的前提下,月收三萬省吃儉用才能存下一萬元,跟月收六月輕鬆存下四萬元,效率差了四倍。
但實際上會碰到幾個問題:
不要管現在月收多少,先養成存錢的習慣,某方面來說,收入少反倒容易養成習慣,因為:
收入少 -> 標準低 -> 相對容易達成目標 -> 正向回饋 -> 持續執行
假設,每月收入為最低薪資$26,400元,扣掉勞健保和食衣住行各項花費後,完全沒有結餘,這時候說要存錢太強人所難。但若稍稍調整一下,每個月只要挑一天少喝一杯飲料,存下$50元就好。每個月存$50元有什麼用?單看金額確實用處不大,但重點在於「習慣存錢」。
若是少喝一杯飲料難度太高,再換個難度更低的方式,準備一個容器(飲料杯、鐵鋁罐、寶特瓶皆可)放在家中大門旁,每天晚上回到家,就把口袋中的1元和5元硬幣投進去,每天投每天投。這個行為的重點,不在於存錢的金額,而在於「養成存錢的習慣」。
沒實際測試過,但預估不用500個1元硬幣,就能裝滿一個手搖飲紙杯。
當明年最低薪資調整為$27,470元後,生活習慣不變的前提下,每月可支配金額約增加$1,000元(薪資調漲後,勞健保也隨之調漲),這時候有幾種選擇:
當每次收入增加,請立即思考並調整作法,以符合自身需求。
當薪資從$26,400元、變為$27,470元、變為3萬元、變為4萬元,每個月可存金額會跟著逐漸提升。但若一開始沒有養成「存錢習慣」,往往收入提升後,就是支出也隨之提升,甚至是大幅提升。
存錢金額由$0元增加為$10元的難度,遠遠低於由$0元增加為$100元,甚至是增加為$1,000元的難度。
「從無到有」的過程是最難的,「由少變多」的過程則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