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在乎連結出了什麼問題,有人會說,那是你自己的問題,怎麼可能是別人的問題,或是我的問題?我有什麼問題?你應該解釋清楚才對。既然你看不出問題,你大概也不會在乎這是個「問題」,而是人際關係而已。而如果真的有這麼簡單,過你自己的三享生活,讓你生活格外有意義,這大概就是很基本問題(question 或是 problem,隨便你怎麼稱呼)。
而你不了解問題,問題製造者本身,就當然看不出這是個問題。人際關係出了差錯,好像是在說我們連結溝通出了問題,別人都不了解我,沒有人願意理解我,就像在路上求救,沒有人真正上前關心,因為你喊得很小聲,在熱鬧的街區,或是繁忙的都會,誰真正在乎你的會不會是停下腳步的警察?
你又在乎嗎?人大概都只在乎自己的三享意義,簡單來說是人生最終的主旨,希望自己的家人安康,希望人生的直系延伸可以順遂,沒有人不這麼希望,過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的處世意義,這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爾後才了解的真正目的,你不會像我在八歲左右就在思考爾後的人生意義,生命的課綱,如果人要死後才了解什麼叫做活著,那每一個人死而復生的經驗應該就沒有什麽稀罕,甚至就像靈魂與軀殼可以放在不同的藍子裡面,想要當女人就當女人,想要當男人就是強壯的男人。但我們對於了解這個,或是活在當下的某一種意義,可不是光看道德學說,或是哲學書籍就好了解生命到頭來的意義,你真的懂叔本華的道理?你真的又懂那些樂觀學派的理念?孰是孰非,誰又真的了解?我們不是這些後天學派的實踐者,頂多也是他們的擁護者罷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理念,這些——你到了幾歲才了解?
國小、國中與高中,你了解嗎?讀完了基本學科,對於數學、國文與社會,還有地球科學等又真正了解,或是在乎多少?那些教我們是對於社會的真正該用到的道理,或是一套理論,或是讀完了英文,才發現中文還是比較實用?畢竟你現在不能出國,讀完了英文,可能還要再學客家語,或是閩南語之類的語言,這些又用到多少?我回顧我自己的學生生涯,對比現在的學生科目,只有多,沒有少。但沒有教我們的是人生沒有看到的道理,與真正思考的東西,性教育?即使你看了色情影片,對男女充滿好奇與衝動,彼此之間也是男女之間做徘徊,真正的理解,或是性別與朋友,我們的理解成了一知半解。
長大之後,那些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我很少看到從小學到出社會還有持續聯絡的朋友,即使有,這一定要彼此才行。真正的朋友是自己,而真正的理解,在社會上,在人際關係上,在彼此之間上,都成了一種陌生的距離,與一種很難雙手大開的擁抱關係。女生也是一樣,真正的閨蜜又有幾個?你真正可以放心跟她談論秘密嗎?你難道放心她不會搶你的男朋友嗎?你可能會怪罪你的男朋友是與她走得太近,把錯都怪罪於他,也可能在分享這件事情上,我們的公開與隱私都只是一種霧面玻璃,都知道背後在做什麼,只是用猜測得沒有非常一清二楚。
又在乎嗎?所以人們——由其是多數人,特別是專家學者,都叫你愛自己,不要過度努力,努力讓別人信服你,為自己抱不平,讓自己成長。這種觀念,一直持續至今,跳脫性別,跳脫任何這個都屬於多數社會合理本身上,更甚如此,只要一個人異於不同人,例如一個花美男,長髮,喜歡穿女裝,或是中性打扮,甚至愛上芭比娃娃,或是 Hello Kitty,粉紅色,馬卡龍色系等等,放大鏡就更容易如此。
性別不是這樣?男女很難分開,兩性關係出了什麼差錯或是問題,你大概也不會細細地在乎或是關心。自己的生活比較要緊,破碎的連結,就讓它破碎,政治的分裂讓兩種極端更往外擴展,讓性別與政治理念不同屬於他者,只有自己說了算。臉書的群眾往往就相對地兩種,你很難看到與你相反的那種,除非你真的願意,在一個極端的恐懼,貼上黑色的壁紙,換上怒吼的巴洛克風格,邁向重金屬的搖滾風格,還要在你的舌頭、鼻子,甚至看不見的身體部位鑲上金屬環,當然別忘了刺青,最好要有骷顱頭的圖案,或是虎、狼或是獅的大面積照片,這就更加賞心悅目,不是嗎?
但你的父母欣賞嗎?或者是說年輕人與長輩之間的代溝是怎麼回事?或是小孩與老人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這問題比較小),隨著年代逐漸改變整個世代,我們當然不覺得以前的撥接數據機是古董,是新穎的玩意,年輕人一開始就接受網路的大世代,訊息快速傳播,誰又真正在乎連結是多麽不方便,還要找公用電話回撥?
電玩、角色扮演手遊、以及那些偶像歌手,是我們在某一世代的年輕卻分眾的兩種,畢竟說實在話,連結之間的分裂,不像現在那麼完全塌陷,屬於自己的生活,愛自己,「多」愛自己,努力活出自己是從來沒有過。如果能夠重新一次,我相信你不會活在別人的陰影下,就像家庭主婦與上班的丈夫那樣的角色分野的鮮明,家庭主婦處處為家庭、孩子著想,擔心丈夫、家裡,還有孩子的學業,或是親戚的狀況是不會有過。我們是該為自己而活,只不過分野出這樣的一種自己生活意義,或者是說三享出來的全新生活概念,我們的泛意義就真的全然有意義嗎?
我沒有說沒有意義,泛意義當然有意義,先把偽意義去除,加上社會合理、個體合理與國家合理,沒有人不當一回事,因為生活本身的意義的確是為自己而活,但人生並沒有真正的快樂——我是指全體的快樂,越是出眾的分野,就像鮮明的貧富,或是反貧窮告訴我們的那些,更是能夠看出我們究竟是為什麼而活?我們當然沒有死過,而是在現今世代中,了解現在的當下的發生所需,是我們在歷練當中所經歷過的,這是沒有過的,何況,當社會當中口口聲聲說要愛自己,自戀不是罪這樣的訴求,我們不會覺得這是一種羞辱,而是活出自信的證明。
個體越是出眾,個體越是鮮明,個體越是合理,怎麼可能說是錯?過度的正確才是錯,只是我們又看得到嗎?我們真的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現任總統拜登說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是因為三面包夾烏克蘭,而俄羅斯卻說這是演習,或者說加強軍力不代表要發動戰爭?或者是說,東擴太誇張,所以才要反制回去?北約與歐洲往西難道不是一種錯誤?有人會說他們正確,是因為我們採信西方說法,而討厭中國或是俄羅斯的說法?別忘了聯合國是說英文的大宗國組織的(我知道有其他語言,但英文還是主語言),也別忘了西方所首的集合組織又是怎麼與亞洲的大集散地共處一個地球?這樣想好了!當中國所首的一個組織去對抗(話)西方的民主集散地,這就看見了兩個極端在相互拉扯與推動,然後再去看看貧富造成了那種我們不可想像的財富鴻溝,你說要拉回一種適當的貧富差距,這跟捐多少錢就真的很有幫助嗎?
因為這本質來說,當大盤商,中盤商與地方商,或是我們的個體手中,每一個人都想分杯羹,這裡的大盤商可以指國家,可以指企業,也可以指物流公司,當然也可以任何一個已經賺取「一點獲利」的組織都可以算在內。每一個都想挖一點,到你手中,你又分得多少?管他是外匯,還是存底,管他是進口還是出口,這中間不可能沒有價差,這又被誰給賺走?層層「剝削」下,可能你只有分到幾根皮毛。
而又改得了貧富問題的基本嗎?股市上上下下,在乎的都是那些在乎的,我沒有暗指股市不重要,而是我們越是在乎自己的投資,就越是可能難以掌握自己的控制資本,讓自己的付出血流成海。該在乎嗎?又不該在乎嗎?而是控制得怎麼樣,或是不控制得怎麼樣,我們在了解與不了解之間,就難以在一艘搖晃的船,前進得妥當。
我從來就不覺得,人真正知道自己真正在做什麼的真正所為(我多次強調「真正」是因為我們都以為那麼回事),實情上,或者現實中,當泛意義變得浮濫,當連結變得那樣殘破不堪,每一個人都只在自己的生活理念很少就本質上看到我們與我們的那樣的簡單與深沈(相關論述可以回顧我以前的文章),這個「多」就有可能一不小心就過度發展,這個極端在了解上,就有可能跨越某種極端,造成的偏見與文化挪用,就引發不少爭議。
社會當中口口聲聲說要愛自己,自戀不是罪這樣的訴求,我們不會覺得這是一種羞辱,而是活出自信的證明。
我不在乎國籍,只在乎文化,而文化是無關民族本身身上(切勿斷章取義),而是整體的環境在文明建立上而有一種整個文化的統稱,我說過先有文化,才有文明。文明是一整個建立文化體系上,才保有一整個文化傳統,這就關乎建築、食物、民族的歷代延續(這也是與文化環境有關),先不要去想這是哪一個民族,而是想文化本身的族系演變,就像亞馬遜原住民文化,挪到北極體系,那邊的樹林可以同樣挪用嗎?
而現代人的理解,就像記者喜歡「斷章取義」的那樣簡潔,就能代表整個意思?意義既然氾濫,誰又真正在乎原意?至少是完整的大綱(那也肯定很長),連結支離破碎,意義到處開花,這樣的未來,我們人類到底又是怎麼建立起光明的一片天?光靠(元)宇宙的概念?
因此,人類的未來,我們的明天,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你看我,我推你,連結與意義就半推半就,這又像什麼?自我吸收(光明或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