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習俗中秋聽香,我聽露易莎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中秋連假在社區的咖啡廳工作,有點不易。長輩們皆在此見朋友,激發我的台語耳全開、「不小心」就托腮歪頭聽起來,聽聽有沒有人提到「加蚋慶」之類的人物?

長輩議題很廣,從以前唸延平中學、在家看CNN對俄烏戰爭的判斷,聊看病、聊都更、罵死明揚、又同情公司肯定賠死並詛咒不能讓它脫逃出國了,相比其他區域比如下崁,感覺加蚋人是比較有錢的。當然會提到政治,總統候選人幾乎只聊柯,話題度高,對其愛恨交加。等等,這桌的長輩做過資政,但我認不出來,長庚中醫嗎?那會是西園路某中西雙醫?

比起遙祝「千里共嬋娟」,島嶼內外老友在全球嚴峻疫情之後,終於實現「但願人長久」,感覺長輩們都開心。

王詩琅曾這樣描述艋舺中秋,不是月亮特別大,而是賭風特別盛。

「八月桂花開,文旦上市,中秋節前後,賭骰子風甚盛。十五日為土地公生,即為福德正神的聖誕。供牲禮及米粉、中秋月餅及米粉芋(芋頭與米粉合煮),俗諺有「食米粉芋,有好頭路」,俗信食此則闔家有好職業。入夜賞中秋月,月下備置香仔桌,供生果、月餅等物拜月娘。家庭多闔家「賭狀元餅」(賭月餅)為樂。婦女有聽香,商家多出燈猜(燈謎)。這一天,書房的學生對老師呈送紅包,老師則贈月餅兩個以答為例。」

中秋夜在「家蚋子」特別點「花好月圓」。我說這道到底什麼呢?好奇,結果是.....

中秋夜在「家蚋子」特別點「花好月圓」。我說這道到底什麼呢?好奇,結果是.....

中秋晚上肯定是很熱鬧,婦女聽香,聽香就是燃起線香許願之後,看看燃起的香煙往哪飄?沿路去找窗戶,在窗外偷聽人家說話,即所願之線索......

百年前艋舺婦女中秋聽香,那我算是中秋聽露易莎?

此為百年後中秋聽香的艋舺婦女

此為百年後中秋聽香的艋舺婦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ling Tsai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艋舺女子是煞氣與溫情的奇妙綜合體!這裡有街訪(也是街坊)記事,追尋在地作家王詩琅、朱點人、柳塘等前輩的足跡。當然不排除會吃吃喝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Thumbnail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Thumbnail
中秋連假在社區的咖啡廳工作,有點不易。長輩們皆在此見朋友,激發我的台語耳全開、「不小心」就托腮歪頭聽起來,聽聽有沒有人提到「加蚋慶」之類的人物?
Thumbnail
中秋連假在社區的咖啡廳工作,有點不易。長輩們皆在此見朋友,激發我的台語耳全開、「不小心」就托腮歪頭聽起來,聽聽有沒有人提到「加蚋慶」之類的人物?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八月十五月圓人團圓,祝大家佳節愉快 清宮留下的《十二月令圖》的八月景,必然是以中國三大節的中秋賞月為主題,到了這一天,今人烤肉賞月,古人以詩伴月、以酒酬情,玩月、賞月、吟詠酬唱、酌酒淸歌。 家人同在的歡慶團圓,家人不在身邊的則將思念之情吟詩賦歌。例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那是某一年,一個閒來無事的中秋節夜晚,我們在伊斯坦堡住家院子裡玩的遊戲:相傳只要在月圓時刻,將手指向月亮,指月的人會在隔天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耳垂下方被割了一道傷口,屢試不爽。
Thumbnail
那是某一年,一個閒來無事的中秋節夜晚,我們在伊斯坦堡住家院子裡玩的遊戲:相傳只要在月圓時刻,將手指向月亮,指月的人會在隔天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耳垂下方被割了一道傷口,屢試不爽。
Thumbnail
昨天是中秋節,中國人第二重視的節日。有些年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五那天沒有空看月亮,十六看也來得及,今年據說還是十五的圓。
Thumbnail
昨天是中秋節,中國人第二重視的節日。有些年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五那天沒有空看月亮,十六看也來得及,今年據說還是十五的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