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深海的記憶》試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全通路版本書封

全通路版本書封

書名:《潛水:深海的記憶》

作者:丹陽

書籍分類:韓國文學

出版社:大樹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0/05

ISBN:9786269756216


這次參加大樹林出版社舉辦的《潛水:深海的記憶》試讀活動,難得有機會能讀到韓國末日題材科幻小說,果然有十分特別的閱讀體驗。

人類對於神秘的「深海」有嚮往之心,當然也少不了對未知的挑戰。書中描述未來的韓國首爾被大洪水淹沒,整座城市變成一片汪洋。倖存下來的人們已找不回當年充斥休閒娛樂、熱鬧又幸福的景色,大家都在拚命設法活下去。為了因應這個時代,孩子們紛紛成為潛水員,潛入深海找尋值得誇耀的「戰利品」。而主角在某次下潛的過程中,意外找到一個人類少女外型的機器人,並帶回岸上打算啟動電源將她喚醒。

這個機器人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個能完整重現逝去親友的記憶與意識的機器人,外觀、記憶、思想都和死者本人生前一模一樣。故事這裡講到主角面臨了一個抉擇,那就是該不該喚醒這個機器人。畢竟現在是日子非常困頓的洪水後時代,生活品質不如以往,但主角又覺得必須靠這個機器人贏得比賽,來鞏固潛水地盤和戰利品。

主角的叔叔認為擅自喚醒機器人是很不負責任的自私行為,但主角和夥伴也表示,若不先把它喚醒的話,要怎麼問它的意願為何?

這部分的問題饒富哲學探討意味,畢竟擅自把機器人喚醒,到時候發現情況不對,又再把對方關機拔掉電池,感覺起來就像是在主導對方的死活。我們身為人類,究竟是否有資格為別人的生死做選擇呢?另外,對象雖然是一個「機器人」,卻是依照死者生前的模樣製成,甚至有著死者生前的記憶和意識,這樣是否也能把它當成一個人類看待呢?


試讀活動只提供了小說的第1、2章,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趕快接下去看後面的劇情了!我喜歡關於事物本質的探討,這部作品巧妙地融入了這項元素,加上又是科幻末日主題,令人十分期待後續發展。

#大樹林出版社 #潛水深海的記憶 #潛水DIVE

博客來獨家書封

博客來獨家書封


歡迎有緣人來逛逛~~品味日常美好小確幸❤ 這裡放的是一些日常生活札記,書籍讀後感分享,偶爾還會突然出現簡單的小創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天隨筆/最近讀的書/本月手帳主題/逛誠品書店/好歌分享/手作夏季簡餐食譜
前陣子麒若學長在部落格上發表的某篇社論文章,被某個不知名的網友一字不漏地整篇搬走,當成是自己寫的作品。對方甚至還到社交軟體的各大群組、多人聊天室中高調轉貼宣傳,完全不怕原作者來抓。兩人針對作品原創一事展開了一番討論,內容大致是,倘若發現自己創作的內容被別人整套拿去當成自己的東西來發表,會有什麼感受。
此書教你釐清煩惱、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而非直接把答案告訴你。每個人的境遇、條件樣樣不同,無法用同一個答案來套用,作者用簡圖搭配步驟解說,一步步教你怎麼開啟思路、分析問題,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答案肯定不止一種,見解和觀點也見仁見智,處理問題的方法當然也有好幾種。配合本書思考後,你,會更加認識自己。
本書圍繞著一個大主題:「知足」。至於為何會對「知足」這個主題產生共鳴,有可能是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沒來由的空虛,也可能是突然對汲汲營營的追求感到厭倦,甚至可能是想更進一步提升自我價值、跳脫世俗框架的束縛,進而活出真實的自己。 「知足」可說是人生的重大課題之一。
《#看見屍體的男人》以目前試讀的章節來說,並沒有太燒腦或難懂的情節,讀起來流暢不卡,可抱著輕鬆的心情閱讀。很有追劇的感覺,宛如把一部韓劇化為紙上的文字順順地進入劇情。開頭不拖泥帶水,很快就點出吸引人的主題:主角是一個可以透過預知能力看見屍體的男人。這種看見是真的能看見在近期的未來死去的人屍。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雨天隨筆/最近讀的書/本月手帳主題/逛誠品書店/好歌分享/手作夏季簡餐食譜
前陣子麒若學長在部落格上發表的某篇社論文章,被某個不知名的網友一字不漏地整篇搬走,當成是自己寫的作品。對方甚至還到社交軟體的各大群組、多人聊天室中高調轉貼宣傳,完全不怕原作者來抓。兩人針對作品原創一事展開了一番討論,內容大致是,倘若發現自己創作的內容被別人整套拿去當成自己的東西來發表,會有什麼感受。
此書教你釐清煩惱、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而非直接把答案告訴你。每個人的境遇、條件樣樣不同,無法用同一個答案來套用,作者用簡圖搭配步驟解說,一步步教你怎麼開啟思路、分析問題,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答案肯定不止一種,見解和觀點也見仁見智,處理問題的方法當然也有好幾種。配合本書思考後,你,會更加認識自己。
本書圍繞著一個大主題:「知足」。至於為何會對「知足」這個主題產生共鳴,有可能是對目前的生活感到沒來由的空虛,也可能是突然對汲汲營營的追求感到厭倦,甚至可能是想更進一步提升自我價值、跳脫世俗框架的束縛,進而活出真實的自己。 「知足」可說是人生的重大課題之一。
《#看見屍體的男人》以目前試讀的章節來說,並沒有太燒腦或難懂的情節,讀起來流暢不卡,可抱著輕鬆的心情閱讀。很有追劇的感覺,宛如把一部韓劇化為紙上的文字順順地進入劇情。開頭不拖泥帶水,很快就點出吸引人的主題:主角是一個可以透過預知能力看見屍體的男人。這種看見是真的能看見在近期的未來死去的人屍。
世界瞬息萬變,我們得先問問自己的慣性思維模式是否依然適用?在不同時代的趨勢面前,我們面對問題勢必要彈性思考,並隨時更新觀點。然而放下舊有觀念與思維並非易事,長期以來大眾習慣接受專家、學者或是高影響力大人物提出的答案和論點主張,壓根沒有質疑的念頭,營造出一種虛假的和平社會,同時,也是失去進化的社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我去年寫的兩篇青少年小說,「冒牌機器人」相關文章,被推為「即時精選」,被不少格友按讚,特別補充說明一下。本書故事中設定,一位少女因為生病即將死亡,被身為科學家的父母改造成具有人類意識,身體是機器的人。引發「你會想要變成機器人」的問題。 . 讀書會進行時,因為想要多瞭解一下機器人,看
Thumbnail
日記12/25   今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一個女生在飛車上廝殺——她應該是個生化人,長得也許像洋娃娃一樣,然後留著鮑伯頭。最後我們停在一個灰色的現代大樓廣場上,她得到機會搶了地上的槍,朝我瞄準。   那時心裡只想,這裡這麼空曠,好像也沒得躲了。我像以前小時候閃躲避球那樣閃了幾下,後來一個
Thumbnail
  女主角康兒醒來後,發現自己成了複製人,剛完成意識下載程序。但她卻缺少過去一年半的記憶。而且在這段期間,她的本尊似乎已經身亡。於是複製人康兒開始探查自身命案。故事也在這個過程中,展開一系列關於複製人生命的探問,包括複製人的身分認同、社會關係、權利義務、刑事問題與法律責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我把它稱作為「深海」,是因為它無垠。 而我將自己命名為「潛夢員」,是因為我探索在夢裡,用記憶來分析所見,並適度的向現實提供數據,好讓自己可以說服自己鏡子中的人是什麼模樣。
這是一場夢,中間許許多多瑣碎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了。 後來,有一台公車翻覆了,沒多久救護車過來了,一個人,是機器人,很確定是一個人型的機器人下來了,協助救助受傷的人。 那個機器人的模樣,真是難忘,像極了電影裡的機器人,有模有樣。 ---------------------------------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最近我去年寫的兩篇青少年小說,「冒牌機器人」相關文章,被推為「即時精選」,被不少格友按讚,特別補充說明一下。本書故事中設定,一位少女因為生病即將死亡,被身為科學家的父母改造成具有人類意識,身體是機器的人。引發「你會想要變成機器人」的問題。 . 讀書會進行時,因為想要多瞭解一下機器人,看
Thumbnail
日記12/25   今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一個女生在飛車上廝殺——她應該是個生化人,長得也許像洋娃娃一樣,然後留著鮑伯頭。最後我們停在一個灰色的現代大樓廣場上,她得到機會搶了地上的槍,朝我瞄準。   那時心裡只想,這裡這麼空曠,好像也沒得躲了。我像以前小時候閃躲避球那樣閃了幾下,後來一個
Thumbnail
  女主角康兒醒來後,發現自己成了複製人,剛完成意識下載程序。但她卻缺少過去一年半的記憶。而且在這段期間,她的本尊似乎已經身亡。於是複製人康兒開始探查自身命案。故事也在這個過程中,展開一系列關於複製人生命的探問,包括複製人的身分認同、社會關係、權利義務、刑事問題與法律責任。
Thumbnail
沒有人是自願來到這個世界,也因此當我們感到痛苦的時候,會想要探討生命的意義,為的是讓自己適應當下的困境,也緩解對未來莫名的恐懼。 然而,在人工智慧日臻成熟的此時,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迎來人工智慧的重大變革,在韓國小說家金英夏的長篇小說《告別》中便出現了超擬真機器人與複製人的角色,他們
Thumbnail
各種正踏上拯救人類路程的人們,與機器人的大規模進軍,衝突著,主角逃到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面紗逐漸揭開……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我把它稱作為「深海」,是因為它無垠。 而我將自己命名為「潛夢員」,是因為我探索在夢裡,用記憶來分析所見,並適度的向現實提供數據,好讓自己可以說服自己鏡子中的人是什麼模樣。
這是一場夢,中間許許多多瑣碎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了。 後來,有一台公車翻覆了,沒多久救護車過來了,一個人,是機器人,很確定是一個人型的機器人下來了,協助救助受傷的人。 那個機器人的模樣,真是難忘,像極了電影裡的機器人,有模有樣。 ---------------------------------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