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框架外的動畫新格局──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入圍動畫片評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林巧芳/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動畫片評審

今年獲邀擔任 2023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評委,綜觀投件的作品,能感受到每件作品背後創作者滿滿的用心與認真琢磨的痕跡。這現象展現了現今國內學生作品整體技術表現品質的提升,但值得留意的是國內學生的作品容易受到現今產業與流行文化的薰陶與置入性影響,經常造成作品在闡述創意理念時,受限於當今流行的文化符碼,反而使得國內學生作品在打開創造力的格局與視野時,經常顯得不夠多元與宏觀。

《流向北冥》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流向北冥》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以三層面建構動畫美學

最後決定入圍的作品,在幾個層面的關鍵指標中脫穎而出。入圍的八部動畫片:《流向北冥》、《游墓》、《死囡仔》、《寶九》、《好好拜拜》、《砂魚》、《芭蕾小姐》、《余憶童稚時》,包含 2D 動畫、3D 電腦動畫和停格動畫,如按照各類型動畫製作的掌握程度而言,是相當出色的。這部分的評選根據就各類型動畫作品的技術呈現與掌握程度,譬如鏡頭掌握、分鏡剪接、媒材設計及細節的展現等等,構成視覺形象的組成,成就各個作品形式的展開,此為作品第一層次的展現。

接著,形塑作品的第二層次是針對題材內容的掌握、及題材與音畫之間的曼妙搭配與安排,這部分在學生作品的經營上通常顯得較為虛弱與單薄,這涉及到片長、影像節奏的感受及影像敘述語法的組合,這部分的組成,有時是語言、文字的使用有所貫穿與交代,有時得來自聲音(配樂)與畫面的組織安排前後呼應,從中建構題材的背景與推動影像的張力──或許,可以說這是對影像更為抽象的理解與對影像內容全面的捕捉,這層面的展現,是現今國內學生作品普遍無法進一步處理的環節,因為這通常需要進一步透過田野調查建構出對題材的考究與考據。

最後,第三層則為觀點的形塑與聚焦,影片整體背後要傳達的觀點,不僅為視覺表面上的陳述,還會是推動影片整體背後要訴說的作者觀點,最後得以塑造作品的核心論述,同時也將達成動畫短片中最為迷人、最花時間深思熟慮與慎重處理的美術風格。如此一來,動畫的美術風格層次便不拘泥於一開始的基本設定而已,換言之,動畫的風格經常得以展現作者獨特視線及彰顯動畫短片獨樹一格的力道,也可以說動畫的美學即是風格轉化為內容與形式合一的美學觀點。

《游墓》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游墓》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跳脫框架展現動畫創作新格局

本屆入圍的作品,藉由上述三個層面的評析,雖初步作為影像方法論的建立與評選關鍵的抉擇,但實際上若能跳脫這三個層面的框架,仍是在競賽評選過程中,最後獲勝的關鍵。相信競賽的殘酷舞臺背後,總存有莫大鼓勵新生代創作者勇於創造動畫的大刀闊斧,最後成就具魅力的影像作品。入圍的八部作品分別展現了獨特面向:《流向北冥》對場景有著相當細膩的刻劃,並建構出角色與海中生物之間的情感共鳴,使本片在音樂與視覺的構成上達成和諧且富含詩意的景緻;《游墓》影片風格以帶有水墨寫意的調性,織構荒蕪之墓撿拾已逝的生靈,不只讓逝者安息,也讓生者得以慰藉,以此傳達自然與生命的生死循環法則;《死囡仔》以多重美術風格建構臺灣在地視野,透過特殊石膏板的直接動畫手法,大氣展現了對動畫史足跡的致敬與尊崇;《寶九》以獨特的美術風格創建出青春戀曲的羈絆與視角,同時透過寫意的基調揮灑了青春難題的虛無縹緲,並展現出具作者風格魅力的影像書寫。

《好好拜拜》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好好拜拜》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此外,《好好拜拜》以偶動畫製作出桌上的菜餚,同時也流露作者對媒材的精確掌握,再藉由詼諧的對白,細膩傳達出祭祀文化儀禮的再現與追思情感;《砂魚》在鏡頭設計與製作技術上有絕佳完整的表現,作為初試啼聲的動畫作品,值得高度肯定;《芭蕾小姐》細膩、細緻、甜美的唯美風格,無論在美術及動畫表現上,均能呈現迷人且如精品般的動畫品質;《余憶童稚時》對角色表演掌握得宜,精彩呈現出角色之間相互追逐、挑釁的場面調度,並營造出影片整體的輕快節奏與趣味性。

《砂魚》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砂魚》劇照/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綜覽本屆的入圍動畫片,值得再進一步思考,雖然技巧與技術通常有金科玉律可遵循,但所謂的「法則」,其實應當具有彈性,若創作者能適當推翻,不被技巧帶著走,反而能使用技巧來滿足動畫創造的特定需求,進而打造出全新的視角。且最後也會以令人意外的方式引起共鳴。

創意與靈感雖沒有固定套路,但作品的呈現最後總涉及如何把意念傳達給觀眾,若能找到關鍵性細節的建構及深入題材豐厚與豐富程度,或許就能畫出或拍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對於動畫創作的意猶未盡,就這麼開始了。以上,獻給這次入圍的八部佳作。




林巧芳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現任教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曾發表實驗動畫短片《日日月月》、《紅花開》、《大熊想家》、《Slow Return》等,亦曾獲東京錄影帶影展「傑出大賞獎」、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等獎項。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

由新北市政府主辦,徵選當年度優秀的學生影像作品,涵蓋劇情片、紀錄片、動畫片、實驗片共四種類型,同時專為高中職(含)以下學生設立「種子新星獎」,是範圍最廣的學生電影獎。

2023 新星影展於 10 月 21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府中15展開,即日起可上 Accupass 免費索取電子票券:https://reurl.cc/Ry4e9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們除了對有形主題的傳遞十分有把握,對於原始情感的傳遞也不馬虎。影視作品作為能觸及聽覺與視覺的載體,能做到將某個時空、某個情緒進而是某個悸動,傳遞到觀眾的內心,完成電影的魔法。
Thumbnail
創作者們除了對有形主題的傳遞十分有把握,對於原始情感的傳遞也不馬虎。影視作品作為能觸及聽覺與視覺的載體,能做到將某個時空、某個情緒進而是某個悸動,傳遞到觀眾的內心,完成電影的魔法。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於文學創作的新認識
Thumbnail
創意與靈感雖沒有固定套路,但作品的呈現最後總涉及如何把意念傳達給觀眾,若能找到關鍵性細節的建構及深入題材豐厚與豐富程度,或許就能畫出或拍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對於動畫創作的意猶未盡,就這麼開始了。以上,獻給這次入圍的八部佳作。
Thumbnail
創意與靈感雖沒有固定套路,但作品的呈現最後總涉及如何把意念傳達給觀眾,若能找到關鍵性細節的建構及深入題材豐厚與豐富程度,或許就能畫出或拍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對於動畫創作的意猶未盡,就這麼開始了。以上,獻給這次入圍的八部佳作。
Thumbnail
來到下學期,敝校的美展又緊鑼密鼓地開跑了。 每次同學遇到的問題,通常都來自於「沒有靈感」,總會有同學說「老師,我很想參加,但就是沒有靈感,該怎麼辦?」今天就我幾年的經驗,試著對有相同困擾的同學一些建議。 幾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這是老話一句,從生活與身邊看到的東西,對學生來說是最深
Thumbnail
來到下學期,敝校的美展又緊鑼密鼓地開跑了。 每次同學遇到的問題,通常都來自於「沒有靈感」,總會有同學說「老師,我很想參加,但就是沒有靈感,該怎麼辦?」今天就我幾年的經驗,試著對有相同困擾的同學一些建議。 幾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這是老話一句,從生活與身邊看到的東西,對學生來說是最深
Thumbnail
2023 年 5 月 4 日,我以「四格漫畫獎評審」的身分,出席「第 34 屆銘傳文藝獎」的頒獎典禮,另一位評審是銘傳商設系的王瓊芬老師。典禮結束後,我們和得獎同學交流,分享評審時的看法和考量,我也從瓊芬老師身上學到不同的觀點。此篇是評審完成後提交的師評,供各位參考指較,希望它是篇具有啟發性的文章。
Thumbnail
2023 年 5 月 4 日,我以「四格漫畫獎評審」的身分,出席「第 34 屆銘傳文藝獎」的頒獎典禮,另一位評審是銘傳商設系的王瓊芬老師。典禮結束後,我們和得獎同學交流,分享評審時的看法和考量,我也從瓊芬老師身上學到不同的觀點。此篇是評審完成後提交的師評,供各位參考指較,希望它是篇具有啟發性的文章。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動畫組參賽作品《Whiff》、《byebye.》、《路上》、《奧》、《艄》、《花度》。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動畫組參賽作品《Whiff》、《byebye.》、《路上》、《奧》、《艄》、《花度》。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Thumbnail
編按:本文為 2022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系列文章之一,主要談及紀錄片組參賽作品《洞》、《跳飛機》、《站到站》、《舊橋戀人》、《貓男》、《忠情的凝視》。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可以看見多元的創作力,雖時不時會運用到同一主題和元素,但能因創作者自身的成長背景與關懷的事物不同,誕生出別具風格的影像作品。甚至以地區劃分時,也能在其中觀察哪些地方的影像生命力正蓬勃茁壯?又有什麼相共通的母題?而哪些國家又在今年相對沒那麼令人驚艷。
Thumbnail
在今年的競賽中可以看見多元的創作力,雖時不時會運用到同一主題和元素,但能因創作者自身的成長背景與關懷的事物不同,誕生出別具風格的影像作品。甚至以地區劃分時,也能在其中觀察哪些地方的影像生命力正蓬勃茁壯?又有什麼相共通的母題?而哪些國家又在今年相對沒那麼令人驚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