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常偷東西回家怎麼辦?

更新於 2024/10/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小志又拿同學的東西回家了」

「我都不敢帶小志去買東西,他都會趁我不注意把糖果放在口袋裡」

「跟他講很多次,別人的東西不要帶回家,他就是沒在聽」

看著父母無奈的神情,似乎已經嘗試了所有方式,但仍然看不到孩子行為的改善,因此前來尋求協助,經常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孩子常常偷東西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父母覺得明明孩子就衣食無缺,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就是想偷拿東西,開始擔心別人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小偷,也開始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孩子,心中的焦慮越發增長、揮之不去。

習慣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養?以下提供一些方式和大家分享:

  1. 溝通:可以與孩子坦誠地溝通。試著了解他們為什麼會偷東西,是不是有缺乏物質,或是有特定原因或觸發因素。聆聽他們的解釋,並同理孩子的感受。
  2. 價值觀的教育: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讓他們了解偷竊可能會造成的一些後果,例如:與他人的信任感降低、可能別人東西不見會被誤會。另一方面也與孩子討論物權的概念,哪些東西是屬於別人,哪些東西是屬於自己,要拿別人的東西以前都需要詢問。
  3. 代幣制的應用:確保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都有適當的管教,並設立明確的規範。可以先與孩子討論,如果他們今天都沒有偷東西,可以得到一些小特權,但如果今天違反規定,這些相應的特權就會被取消,讓他們理解錯誤並改正。
  4. 角色模範:作為照顧者,孩子很容易模仿和學習,我們需要展示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讓孩子模仿。
  5. 練習協調:鼓勵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討論,得到其想要的東西,例如:想要的東西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購買,或是與照顧者討論怎麼樣能得到這些東西,讓孩子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也讓孩子學習如何與別人協商。
  6.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孩子的偷竊行為已造成持續性的困擾,且用了很多策略仍難以改善,可以考慮尋求醫療專業協助,以探討可能的根本原因並提供適當的治療。

與孩子建立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讓孩子知道我們關心他的需要,也願意與他協調,得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可以減少孩子在我們背後做不當行為的機會,也能夠增加孩子自我控制、溝通協商的能力。


臨床心理師:張加恩

線上課程:陪你讀懂孩子的心裡事https://enenpsychologist.rakosell.com/zh/product/introduction-1926

合作邀請

https://enenpsychologist.my.canva.site/hom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加恩臨床心理師 的其他內容
在臨床上經常會碰到固執的孩子,只要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不斷地哭鬧,直到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為止。 每個家長使用的因應策略不同,應該如何做才好?
正向教養是建立在積極、尊重和關愛的基礎上,如何與孩子一同制定規範,把孩子納入彼此合作的體系當中,使孩子更願意遵守規範,是我們也需要學習的。
阿德勒(Alfred Adler)醫師提出了一個在心理學上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不當行為的四個錯誤信念與目的」,並闡述了這些行為背後的錯誤信念。這些概念有助於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建立更健康的心理和行為模式。
在臨床上經常會碰到固執的孩子,只要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不斷地哭鬧,直到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為止。 每個家長使用的因應策略不同,應該如何做才好?
正向教養是建立在積極、尊重和關愛的基礎上,如何與孩子一同制定規範,把孩子納入彼此合作的體系當中,使孩子更願意遵守規範,是我們也需要學習的。
阿德勒(Alfred Adler)醫師提出了一個在心理學上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不當行為的四個錯誤信念與目的」,並闡述了這些行為背後的錯誤信念。這些概念有助於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建立更健康的心理和行為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兒子放暑假期間,過程有發生不同驚喜變化 印象深刻的是,在07.28這天時 因早上睡醒我有因一些事情有了點情緒上來 😶 而當天的女兒也是有點情緒突然來了 🫥 在後來老公用好中餐要給我們一起吃時 那時我先走到浴廁所梳洗整理自己 💦 順便整頓一下自己的情緒好好平復一下 😶‍
Thumbnail
每到過年,總有孩子因為壓歲錢的分配問題跟爸媽吵架--父母有父母的苦衷,孩子有孩子的願望,一旦無法達成妥協,年味便充滿了火藥味。本文先從一篇法普文切入,從法律角度探討壓歲錢的歸屬問題;再從個人的教學經驗出發,分享個人的建議。希望同時建立起孩子的金錢觀念與親子間的協調管道,過一個「人財兩得」的好年!
Thumbnail
由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齊聚臺灣K12教育的各家出版社共同攜手合作,臺灣史上第一場跨百年教育內容展覽「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將在11月4日至9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Thumbnail
「今天小志又拿同學的東西回家了」 「我都不敢帶小志去買東西,他都會趁我不注意把糖果放在口袋裡」 「跟他講很多次,別人的東西不要帶回家,他就是沒在聽」 看著父母無奈的神情,似乎已經嘗試了所有方式,但仍然看不到孩子行為的改善,因此前來尋求協助,經常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男孩側趴在紅磚色橡膠軟墊,茂密的黑髮裡,有一座快樂的森林,把心捧起來的時候,能說的故事很多,這是男孩自己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能從森林裡帶出來給世界的快樂,是很多人心裡得以依靠的暖與溫柔。
Thumbnail
成癮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各方面長久累積」的過程,同樣的,要幫助孩子脫離癮,也不是短時間、單一方法就容易奏效,小至孩子、大至整個家庭可能都需要有些調整。 孩子的成癮或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些改變了」、「孩子有我不了解的地方」,甚至「我自己都有我不了解的地方」,調整心態,正面以對!
Thumbnail
在手機上常會有記錄「使用螢幕時間」的功能或APP,它是用來提醒我們注意眼睛使用的健康程度。我們都知道,長期使用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孩子太早接觸手機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其注意力跟認知發展,我相信這是所有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前,會顧慮到的事情。
Thumbnail
這是由Sarepta studio的挪威公司所製作的一款小品手遊。 遊戲中主角領養了一個來自生命之泉的孩子,我們可以體驗當時孩子們走投無路的心情,以及撫養者的困難與無助。
「我的孩子適合進入庇護工場嗎?」 「為什麼進入的時候還要面試?」 「庇護工場不是政府的資源人人皆可使用嗎?」 在服務身心障礙者的過程中,以上是許多家長常提出來的疑問,也是社會大眾目前對庇護工場較不清楚的地方,因此希望藉著這篇文章概要的說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兒子放暑假期間,過程有發生不同驚喜變化 印象深刻的是,在07.28這天時 因早上睡醒我有因一些事情有了點情緒上來 😶 而當天的女兒也是有點情緒突然來了 🫥 在後來老公用好中餐要給我們一起吃時 那時我先走到浴廁所梳洗整理自己 💦 順便整頓一下自己的情緒好好平復一下 😶‍
Thumbnail
每到過年,總有孩子因為壓歲錢的分配問題跟爸媽吵架--父母有父母的苦衷,孩子有孩子的願望,一旦無法達成妥協,年味便充滿了火藥味。本文先從一篇法普文切入,從法律角度探討壓歲錢的歸屬問題;再從個人的教學經驗出發,分享個人的建議。希望同時建立起孩子的金錢觀念與親子間的協調管道,過一個「人財兩得」的好年!
Thumbnail
由臺灣教科書出版協會主辦,齊聚臺灣K12教育的各家出版社共同攜手合作,臺灣史上第一場跨百年教育內容展覽「爺奶/爸媽/我/孩子的教科書特展」,將在11月4日至9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登場。
Thumbnail
「今天小志又拿同學的東西回家了」 「我都不敢帶小志去買東西,他都會趁我不注意把糖果放在口袋裡」 「跟他講很多次,別人的東西不要帶回家,他就是沒在聽」 看著父母無奈的神情,似乎已經嘗試了所有方式,但仍然看不到孩子行為的改善,因此前來尋求協助,經常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男孩側趴在紅磚色橡膠軟墊,茂密的黑髮裡,有一座快樂的森林,把心捧起來的時候,能說的故事很多,這是男孩自己知道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能從森林裡帶出來給世界的快樂,是很多人心裡得以依靠的暖與溫柔。
Thumbnail
成癮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各方面長久累積」的過程,同樣的,要幫助孩子脫離癮,也不是短時間、單一方法就容易奏效,小至孩子、大至整個家庭可能都需要有些調整。 孩子的成癮或許是要告訴我們:「要做些改變了」、「孩子有我不了解的地方」,甚至「我自己都有我不了解的地方」,調整心態,正面以對!
Thumbnail
在手機上常會有記錄「使用螢幕時間」的功能或APP,它是用來提醒我們注意眼睛使用的健康程度。我們都知道,長期使用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孩子太早接觸手機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其注意力跟認知發展,我相信這是所有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前,會顧慮到的事情。
Thumbnail
這是由Sarepta studio的挪威公司所製作的一款小品手遊。 遊戲中主角領養了一個來自生命之泉的孩子,我們可以體驗當時孩子們走投無路的心情,以及撫養者的困難與無助。
「我的孩子適合進入庇護工場嗎?」 「為什麼進入的時候還要面試?」 「庇護工場不是政府的資源人人皆可使用嗎?」 在服務身心障礙者的過程中,以上是許多家長常提出來的疑問,也是社會大眾目前對庇護工場較不清楚的地方,因此希望藉著這篇文章概要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