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問題行為,家長如何照顧好自己?三個關鍵步驟幫你減輕壓力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進到治療室,家長開始談論著孩子的狀況,但有時候在孩子問題行為較頻繁的情況下,家長也累積了許多情緒,我想「照顧好家長自己的狀態」是面對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步,因為當自己的身心狀態不佳,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伴侶,或是身邊的其他人,因此家長的自我照顧很重要。

有一天,二歲的孩子在百貨公司想上廁所,進到廁所後冷不防地按了一下緊急求救鈴,頓時鈴聲大作,警衛急急忙忙衝上樓察看,家長因為覺得麻煩到別人,氣急敗壞的喝斥著孩子,希望孩子能透過這次責罵的教訓,再也不按鈴,孩子哭哭啼啼,但卻感覺沒有學會一般,下次又做了同樣的事情。

但有天家長發現一件事,曾經孩子想要碰家中的電腦零件,他嚴肅的的請孩子不要觸碰,孩子從此以後看見電腦零件都會說:「不能碰碰」,他發現在冷靜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效果反而比大聲喝斥還要好,這可能跟孩子面對高漲的情緒,喚起了內在的焦慮,情緒占滿認知資源有關,讓孩子難以從中學習。

「有時候真的沒辦法在他按下緊急鈴的時候還平心靜氣的跟他說話」、「有時候真的很累,沒有精力慢慢跟孩子處理這些問題」、「當我有情緒的時候實在很難溫柔與堅定」,我想這些都是家長經常遇到的議題,所以我想不論是尋求其他人的協助,或是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都比在不穩定的狀態處理孩子問題來得好。

身體健康:生理上的健康是我們該重視的,例如家長適當的飲食、睡眠、運動應該要視為養育孩子重要的一部份,可以和伴侶輪流照顧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去運動,散步、上健身房,都是適合的活動。

情緒健康:建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可以幫助我們對抗壓力,從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得到支持,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得到緩衝,當我們與親近的人訴說自己的生活與感受時,我們會覺得比較沒有那麼孤單。

靈性活動:靈性活動有許多形式,包含冥想、瑜珈、祈禱、走進大自然等,尋找適合的活動,讓我們自己的內心可以有更多安穩與能量。

我們每天努力工作,還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為孩子尋找各種適合的資源,我想這些都是值得鼓勵自己的事情,當我們覺得疲累、沒有能量、負面情緒很多的時候,多安慰自己、多鼓勵自己,有需要時就尋求協助,我想會越來越有自信面對生活的挑戰。


臨床心理師:張加恩


線上課程:陪你讀懂孩子的心裡事https://enenpsychologist.rakosell.com/zh/product/introduction-1926


合作邀請

https://enenpsychologist.my.canva.site/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加恩臨床心理師
8會員
151內容數
2023/10/09
「我的孩子似乎不太會表達情緒,常常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愣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好像平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突然間在一個時刻就會不知為何大哭起來」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孩子沒辦法自己表達情緒的情況,事實上,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是一個複雜的歷程,不是單純把情緒開口說出來而已。
Thumbnail
2023/10/09
「我的孩子似乎不太會表達情緒,常常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愣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好像平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突然間在一個時刻就會不知為何大哭起來」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孩子沒辦法自己表達情緒的情況,事實上,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是一個複雜的歷程,不是單純把情緒開口說出來而已。
Thumbnail
2023/10/06
「今天小志又拿同學的東西回家了」 「我都不敢帶小志去買東西,他都會趁我不注意把糖果放在口袋裡」 「跟他講很多次,別人的東西不要帶回家,他就是沒在聽」 看著父母無奈的神情,似乎已經嘗試了所有方式,但仍然看不到孩子行為的改善,因此前來尋求協助,經常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Thumbnail
2023/10/06
「今天小志又拿同學的東西回家了」 「我都不敢帶小志去買東西,他都會趁我不注意把糖果放在口袋裡」 「跟他講很多次,別人的東西不要帶回家,他就是沒在聽」 看著父母無奈的神情,似乎已經嘗試了所有方式,但仍然看不到孩子行為的改善,因此前來尋求協助,經常偷東西的孩子應該怎麼教?
Thumbnail
2023/09/30
在臨床上經常會碰到固執的孩子,只要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不斷地哭鬧,直到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為止。 每個家長使用的因應策略不同,應該如何做才好?
Thumbnail
2023/09/30
在臨床上經常會碰到固執的孩子,只要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不斷地哭鬧,直到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東西為止。 每個家長使用的因應策略不同,應該如何做才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電視新聞中,不乏能看到大人情緒失控的案例,更何況對於還不了解「情緒」是什麼的孩子而言,情緒控管更是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遇上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刻,例如哭鬧、尖叫刻。而面對這樣的場景,照顧者可能會慌了手腳,或因為帶著疲憊的狀態而克制不住脾氣,卻又在事後感到滿滿自責。 這樣的錯誤處理,很
Thumbnail
在電視新聞中,不乏能看到大人情緒失控的案例,更何況對於還不了解「情緒」是什麼的孩子而言,情緒控管更是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遇上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刻,例如哭鬧、尖叫刻。而面對這樣的場景,照顧者可能會慌了手腳,或因為帶著疲憊的狀態而克制不住脾氣,卻又在事後感到滿滿自責。 這樣的錯誤處理,很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孩子失控、或固執耍牌氣時,有沒有哪些動作可以協助他抒發?或讓他能彈性一些?」 這種時刻真的是頭痛,家長常恨不得有魔法立刻把小孩____ (自行填空) 另一個重點也是:「如何協助孩子調節緊張、失望、或挫折等情緒」。 試著從身心工作的角度,說明大人可以嘗試的幾種方式與步驟:
Thumbnail
「孩子失控、或固執耍牌氣時,有沒有哪些動作可以協助他抒發?或讓他能彈性一些?」 這種時刻真的是頭痛,家長常恨不得有魔法立刻把小孩____ (自行填空) 另一個重點也是:「如何協助孩子調節緊張、失望、或挫折等情緒」。 試著從身心工作的角度,說明大人可以嘗試的幾種方式與步驟: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Thumbnail
#6Y #4Y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我們家有陣子大概每天都要上演的家庭劇場:小兒子K常常因為講不清楚自己的意見,說著說著就哭鬧起來,我請他冷靜反而鬧得更兇,或是遠離他有時還會衝過來打人,雖然我的理智上告訴我說要好好說,但聽久了尖銳的哭鬧聲常常也讓我的脾氣上來了,也跟著大聲講話想制止他,直到他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