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治療室,家長開始談論著孩子的狀況,但有時候在孩子問題行為較頻繁的情況下,家長也累積了許多情緒,我想「照顧好家長自己的狀態」是面對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步,因為當自己的身心狀態不佳,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伴侶,或是身邊的其他人,因此家長的自我照顧很重要。
有一天,二歲的孩子在百貨公司想上廁所,進到廁所後冷不防地按了一下緊急求救鈴,頓時鈴聲大作,警衛急急忙忙衝上樓察看,家長因為覺得麻煩到別人,氣急敗壞的喝斥著孩子,希望孩子能透過這次責罵的教訓,再也不按鈴,孩子哭哭啼啼,但卻感覺沒有學會一般,下次又做了同樣的事情。
但有天家長發現一件事,曾經孩子想要碰家中的電腦零件,他嚴肅的的請孩子不要觸碰,孩子從此以後看見電腦零件都會說:「不能碰碰」,他發現在冷靜的情況下教導孩子效果反而比大聲喝斥還要好,這可能跟孩子面對高漲的情緒,喚起了內在的焦慮,情緒占滿認知資源有關,讓孩子難以從中學習。
「有時候真的沒辦法在他按下緊急鈴的時候還平心靜氣的跟他說話」、「有時候真的很累,沒有精力慢慢跟孩子處理這些問題」、「當我有情緒的時候實在很難溫柔與堅定」,我想這些都是家長經常遇到的議題,所以我想不論是尋求其他人的協助,或是先安頓好自己的情緒,都比在不穩定的狀態處理孩子問題來得好。
身體健康:生理上的健康是我們該重視的,例如家長適當的飲食、睡眠、運動應該要視為養育孩子重要的一部份,可以和伴侶輪流照顧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去運動,散步、上健身房,都是適合的活動。
情緒健康:建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可以幫助我們對抗壓力,從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得到支持,可以讓我們在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得到緩衝,當我們與親近的人訴說自己的生活與感受時,我們會覺得比較沒有那麼孤單。
靈性活動:靈性活動有許多形式,包含冥想、瑜珈、祈禱、走進大自然等,尋找適合的活動,讓我們自己的內心可以有更多安穩與能量。
我們每天努力工作,還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為孩子尋找各種適合的資源,我想這些都是值得鼓勵自己的事情,當我們覺得疲累、沒有能量、負面情緒很多的時候,多安慰自己、多鼓勵自己,有需要時就尋求協助,我想會越來越有自信面對生活的挑戰。
臨床心理師:張加恩
線上課程:陪你讀懂孩子的心裡事https://enenpsychologist.rakosell.com/zh/product/introduction-1926
合作邀請
https://enenpsychologist.my.canva.site/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