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推薦)幻滅,實現夢想的起點 I《缪斯的真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者:文野纹
類型:寫實、藝術
回數:17話(已完結)

~在意劇情的自己知道~

一部關於藝術學習的漫畫,主角捨棄原本順遂的人生方向,順從內心對於繪畫的熱愛,報考競爭激烈的藝術大學,過程中挫折無數,一段在夢想與現實中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想到「藍色時期」,這次要談的不是這部。

「繆思的真諦」描述出社會多年的主角,因為一次契機,拾起過去對於繪畫的夢想,決心重考藝術大學,展開探索自我的一段過程,簡單介紹的話,幾乎就是另一部「藍色時期」。

說到「藍色時期」,會知道的人多半是因為之前的動畫化,而本作的劇情走向完全是重疊動畫的改編範圍,從準備到考試這段過程,遇上的困難都是相似的,加上篇幅上有些差距,只有17回的份量,導致討論到的議題更加單純。

但不論是對於核心議題的討論,抑或是情感的深刻,我覺得完全不遜於「藍色時期」,不只是表現還好的動畫版,而是媲美漫畫的程度,較短的篇幅,故事的轉折也較為緊湊,像是濃縮過後的版本,甚至本作的處裡更加現實一些,體感上也更虐了。

眷顧

不會實現的才是夢想,能夠實現的叫做理想,夢想的實現或許不是美好,而是絕望吧。—我說的

為沒接觸過「藍色時期」的人補充一下,故事中投考東京藝大的錄取率是全日本科系最低,約20分之1,即便本作似乎沒有局限特定學校,許多考生也會花費數年才能考上。

虐的地方不在於有多難考,而是到底一個人得要為了什麼,才願意耗費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在這?

這並不等同於一樣花了大把時間考公務員,公務員考的是職業,是下半生的穩定(?)收入,考美大卻是夢想的追尋,是學生時期才有餘裕的探索,而一旦沒考上,可是直接脫離學生身分,直接面對現實了。

相比「藍色時期」中主角是應屆考上的天選之人,本作社會人重考的身分,格外讓人意識到現實面的困境。

又不是說重考就能考上,藝術可沒有正確答案,而處在重考的狀態,會讓人逐漸認清自己的無能,既不是學生能夠不在意現實壓力,又沒有正式進入職場,做著兼職的打工,唯一會的只有繪畫,但為了考上而畫的根本稱不上作品,就只是一堆昂貴的垃圾。

看到用垃圾來稱呼真的很有同感,當初大學讀設計時,我和同學也是如此看待自己熬夜生產出來的物體,讀設計、美術需要花的材料費是很多的,成品卻沒有任何用處,結束得自己拆了丟掉,還不能回收。

偏偏在同樣的環境下,就是能看見同儕、甚至是後輩的作品,會讓你讚嘆怎麼這這麼好,最終會懷疑起自己,認清自己的才能與不受眷顧、不適合走上這條路。

想起高中選志願前就有耳聞學長姊的勸戒「要真的有興趣才選ㄝ」,當然是有興趣,其他科系哪有創作有趣,直到進去才懂得喜歡跟愛的差距,而藝術這種不賺錢的領域,完全要靠有愛才走得下去。

夢想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不曾考慮過如何實現,而在過程中與現實妥協,夢想成了理想,卻也實現了。

要是有那麼一刻,夢想實現了,卻是在你妥協以後,那還會是美好的嗎?

謬思

前面說到的核心議題,或許追尋夢想、做自己熱愛的事會是共同點之一,尤其在如此不遵循主流道路的故事,這種叛逆很好理解,但對我來說這還不夠深入。

「藝術沒有正確答案」,這是我想討論的部分,或許不只在藝術與這兩部作品,現實人生中許多重大的抉擇都是如此,像是該考研究所嗎、要出國留學嗎、我該從事什麼職業諸如此類,但相比之下,許多領域多少都能找到參考的指標,唯有(藝術)創作必須找到自己的觀點,如果作品不是獨一無二就毫無價值可言。

在回應這個課題上,兩部作品都有分別給出深刻的回應,這也無法輕易帶過,完全是跟故事的發展、腳色的成長綁定在一起,也因此更有說服力。

本作以繆思作為回應,不僅只是創作靈感的來源,作品中的繆思更是主角希望得到認同的對象。

主角美優並不是受到眷顧的人,雖然是社會人,個性少根筋,唯一的長處只有繪畫,但也比不過別人,也因此對自己毫無自信,甚至無法喜歡自己。

作品中的諸多配角就像是繆思,美優通過這些腳色的認可找到自我價值,卻也只是虛假脆弱的支撐。

為了得到認可,美優去迎合、模仿、揣摩他人希望的模樣,也就活成別人眼中的理想,從未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觀點。

至於謬思的真諦,或許可以在結局中看見主角找到的解答吧。

幻滅,實現夢想的起點

故事中的虐,或許有相關經驗會更加感同身受吧。

即便已經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為了擺脫不喜歡的自己做了所有嘗試,但內心真正渴望的、想追求的事物,全部都是不知道,不管任何目標,都遠在現實高牆後,自己的能力根本邁不出那怕一步。

偏偏故事中,能堅持夢想的(不只主角)都是認清自己的極限後,不再執著他人的評價,反而豁然開朗,看見世界的美好,才在這樣的現實地獄一路前行。

過程中很讓人掙扎的閱讀體驗,充滿的負面情緒,甚至有些情緒勒索、渣人行徑大概有的人接受不了吧,但結局看完意外的整個人正向起來。

或者說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勵志作品,前面九成的劇情不斷虐人,即便如此,結局時主角仍能不放棄的堅持下去,專注在眼中捕捉到的美好,對照開始,會覺得自己也跟主角一起經歷了這段成長耶(幻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39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4/26
作為運動漫畫,「一百公尺」對於比賽的說明實在有些貧乏......,不是!跑步、100公尺短跑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到底有什麼可以說,而讀者還不知道的? 但或許就是在這樣單純的題材項目上,所有的篇幅才得以回來好好描寫最單純的,關於運動員自身的心理。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3/11
-有雷- 回應別人時想到的觀點,關於諾瓦克最後是真有發現自爆的是女兒嗎? 老師在這邊的設計很有誤導性,作為讀者的我們,很清楚知道爆炸當下的兩邊身分,特別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看會格外的有悲劇性。 但諾瓦克是如何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早已死去的女兒?從明確的訊息上是不太可能知道的,除非腦補在其他沒描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2025/01/11
重新翻閱後,發現魚豊老師的作品實在是架構嚴謹,進展到最後時還能有力的回應一開始的課題。 在「100公尺」或是「fact」兩部時也有接近的做法,但還是「地。」做的最好,如果看完之後的想法只有「感動」的話,再次複習一下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本篇分析範圍為漫畫1至4話及59至61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藍色時期(ブルーピリオド)》作者:山口飛翔 一開始接觸到藍色時期是因為Netflix將漫畫改編成動畫。意外點開看後,發現《藍色時期》動畫主要的核心是圍繞在男主角八虎考取國立東京藝大的故事展開。藍色時期不是單單講述「畫畫」而已,他把考試的痛苦、對於美術的疑問、普通人對「畫作」的問題一一攤開。
Thumbnail
《藍色時期(ブルーピリオド)》作者:山口飛翔 一開始接觸到藍色時期是因為Netflix將漫畫改編成動畫。意外點開看後,發現《藍色時期》動畫主要的核心是圍繞在男主角八虎考取國立東京藝大的故事展開。藍色時期不是單單講述「畫畫」而已,他把考試的痛苦、對於美術的疑問、普通人對「畫作」的問題一一攤開。
Thumbnail
既然上一篇提到了「藍色時期」,就在這邊一次寫下來吧。 作者:山口飛翔 類型:寫實、藝術 回數:65話(連載中) 獲獎:2020年「漫畫大賞」第1名、講談社漫畫賞一般部門大賞
Thumbnail
既然上一篇提到了「藍色時期」,就在這邊一次寫下來吧。 作者:山口飛翔 類型:寫實、藝術 回數:65話(連載中) 獲獎:2020年「漫畫大賞」第1名、講談社漫畫賞一般部門大賞
Thumbnail
不會實現的才是夢想,能夠實現的叫做理想,夢想的實現或許不是美好,而是絕望吧。 作者:文野纹 類型:寫實、藝術 回數:17話(已完結)
Thumbnail
不會實現的才是夢想,能夠實現的叫做理想,夢想的實現或許不是美好,而是絕望吧。 作者:文野纹 類型:寫實、藝術 回數:17話(已完結)
Thumbnail
看到那些美圖背後付出的努力,反而覺得創作者是為了療癒、滿足欲望等需求而存在,是偉大的存在,如果沒有他們的作品來撫慰現實世界的自己,也是某方面的世界毀滅了。 因此我改變了想法:我想畫出自己喜歡、大家也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看到那些美圖背後付出的努力,反而覺得創作者是為了療癒、滿足欲望等需求而存在,是偉大的存在,如果沒有他們的作品來撫慰現實世界的自己,也是某方面的世界毀滅了。 因此我改變了想法:我想畫出自己喜歡、大家也喜歡的作品。
Thumbnail
回歸到最初的想法 總會有無數的念頭閃過,有時是一些細碎的靈感,有時候是一些人生的期許。 某些事,看起來遙不可及、搭不上邊。但抱著期望,做一些白日夢。似乎是可行的。 兩個月前,從愛瑞克大的《內在原力》一書,找回到曾經的夢想—畫畫。於是報名了課程,可惜最後課程沒有開成。 最近,有收到了羅芙奧拍賣會目錄,
Thumbnail
回歸到最初的想法 總會有無數的念頭閃過,有時是一些細碎的靈感,有時候是一些人生的期許。 某些事,看起來遙不可及、搭不上邊。但抱著期望,做一些白日夢。似乎是可行的。 兩個月前,從愛瑞克大的《內在原力》一書,找回到曾經的夢想—畫畫。於是報名了課程,可惜最後課程沒有開成。 最近,有收到了羅芙奧拍賣會目錄,
Thumbnail
描繪藝術的動漫作品不多,《藍色時期》算是少數以現代藝術教育為主題在漫畫圈有如黑馬的異色題材。故事以原本回家社的高中生矢口八虎在美術課認真畫一幅畫後萌生對藝術的興趣,最終以日本入取率超低的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為目標的藝術之路。
Thumbnail
描繪藝術的動漫作品不多,《藍色時期》算是少數以現代藝術教育為主題在漫畫圈有如黑馬的異色題材。故事以原本回家社的高中生矢口八虎在美術課認真畫一幅畫後萌生對藝術的興趣,最終以日本入取率超低的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為目標的藝術之路。
Thumbnail
我不是要強調漫畫的POWER到底有多強大這件事,實際上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都是在他們年少、也就是青春期的時候,因漫畫而開始了接觸他們熱愛世界的契機——是的,我想說有魔力的不是漫畫,而是那個充滿決定性轉捩點的青少年時期,所有的改變都有可能發生在那個每天都會發生天崩地裂的時期。
Thumbnail
我不是要強調漫畫的POWER到底有多強大這件事,實際上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都是在他們年少、也就是青春期的時候,因漫畫而開始了接觸他們熱愛世界的契機——是的,我想說有魔力的不是漫畫,而是那個充滿決定性轉捩點的青少年時期,所有的改變都有可能發生在那個每天都會發生天崩地裂的時期。
Thumbnail
哇靠繪圖紀錄終於更新了欸!
Thumbnail
哇靠繪圖紀錄終於更新了欸!
Thumbnail
「喜歡的事物當成興劇就好」,我認為這句話是大人的想法喔!……把喜歡的事物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不是很正常嗎?
Thumbnail
「喜歡的事物當成興劇就好」,我認為這句話是大人的想法喔!……把喜歡的事物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不是很正常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