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孤獨這回事

2023/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久前看了一篇有關「孤獨」的文章。作者提到自己在體會過「孤獨」後,認為它並沒有人們描述的如此美好高尚,反而常常感到空虛寂寞,因此作者認為階段性的孤獨確實能帶給人們成長,用更真誠的眼光看待自己,但其所感受到的快樂與滿足,是和心意相通的人們體驗生活、建立連結的時候。所以作者認為,「孤獨」不一定代表「成熟」,也可能是「孤僻」,並提出「懂得與人建立充滿愛、信任與創造力的關係,只有心智成熟者才辦得到」的觀點。


身為一個「孤僻」的人,我確實不覺得自己有成熟到哪裡去,總歸一個「自我」與「懶」字。太過看重自己,覺得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懶得出門,懶得找話題,懶得應付沈默的尷尬。

許久以前我不是一個「自我」的人。在剛上國中時我非常期待能擁有許多朋友,因此就算內向的性格,也強迫自己踏出舒適圈主動與他人交談,也有了比較好的與能說上幾句話、出去吃個飯的朋友。但由於性格使然,我非常少和別人開誠布公地談自己,總是擔任傾聽者的角色,就算是一對一亦然,因此雖然感覺和每個人都交情不錯,事實上大部分都是隨時都可以鬆開或斷掉的絲線。

曾經不只一次和一大群人出去玩,前一晚興奮地翻來覆去,不斷在腦中沙盤推演明天可能發生的趣事。但真的出發了,沿途不是起爭執,大家都要配合照顧兩方情緒,就是這兩個人想去哪裡,但另外兩個想去別處,又有某些人突然聯繫不上。在靠著意志力拖著疲憊回到家的路上,抑或者看著隨大家一起花不少錢買的小廢物、空蕩的錢包時,我總是在後悔為什麼要答應這趟行程。當然這可能也跟我的期望太高,與現實有落差有關。


或許是因為我太挑剔又太奇葩,一直認為沒有遇到所謂的「合拍」的朋友。一兩個比較好的朋友有時也會讓我有「我們不合」的感受,還是說這是正常的?本來就沒有一拍即合的關係?至今我依舊沒有答案。但能確定的是,我和比較好的朋友相處起來,確實輕鬆許多,我也慢慢地只和他們約出去逛街吃飯。

等到換了一個新的環境,我便漸漸不再熱衷於「交朋友」這件事,那個就算耗心神、付出了高成本,卻低回報的失敗投資使我身心俱疲。就連以前很好的朋友群,也因為都有各自的生活,有些漸行漸遠。於是我把重心留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相處久了也挺愉快,卻也縮回自己的世界裡,有時看見不用溝通就能迅速分組的一群朋友也會覺得寂寞。極少數時候有機會被約出去,也自顧自地覺得格格不入,時刻想逃離。這麼看來這樣下去我真的會變成社交障礙吧,就像生物許久不用的器官終究會退化得什麼都不剩。


但反過來想,倒也很享受這樣的生活,不會在想獨處、做自己事情時被打擾(像是獨自觀察人群與天空),不用浪費時間陪人上廁所(中途還要想怎麼填補中間的沈默),不用被別人的步調影響(對啦大家都沒在讀書然後都考很好)(沒事只是舉例沒有在影射)。與自己相處的同時,也有了更多時間聆聽自己、對自己想要的事物更清晰,前方的迷霧逐漸散開了,前方的路也在我面前展開,不論是對是錯,我都知道那是自己要的,也不致失去方向,所以我從來都不後悔更了解自己一點。

然而當聽見或看見別人在討論課業很想湊上去討論卻又覺得很奇怪,感覺自己很勢利,不過不去接觸也沒辦法讓自己更進步,我深知思想若不碰撞,就會一直停滯不前,因此有時也需要與人相處。話說在討論課業的就不算是朋友嗎?我倒是覺得跟同學們討論哪場革命在幾年時我們就像一群朋友在討論劇集的劇情呢。但為什麼我會有感覺很勢利、在利用他人的想法呢?是因為討論的東西太正式?還是因為成績介在中間使單純變了質?我也不是很清楚。

無數矛盾的問題與煩惱接踵而至,但一如往常的,我們仍會向前。

1會員
8內容數
生活無非就是文字與時空的交錯縱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