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要去整理的事情,比如房間很亂需要整理、很多書當初要讀沒有讀、跟某位朋友關係處不好。
很多人向外跑,與人交際,並不是真的喜歡與人互動,而是他們選擇逃避孤獨的場面,他們會認為孤獨就是很慘沒人要,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憐,但其實他們不是害怕孤獨,而是害怕寂寞。
你可以想像孤獨就是進入心流的狀態,一個人主動專心的做一件事情,深思一件事情,而寂寞則是因為個人的主觀情緒導致。
一個人專注做一件事,我可以說它是孤獨的,但沒辦法說他寂寞,但他自己若覺得寂寞,那就是成立的。
一個人失戀被朋友帶去唱歌放鬆心情,他不是孤獨的,但他卻會認為自己是寂寞的。
你是傾向於孤獨的人嗎?
書中提到,在嬰兒時期的成長階段,若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不夠緊密,也就是當你需要安全感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那麼長大後比較容易傾向孤獨,原因是當你孤獨時,你能藉由想像力來讓自己有了些依靠,於是長大後你更喜歡孤獨帶給你的安全感。
他們藉由孤獨時創作,這過程能夠療癒自己的內心,這些創作比如是繪畫、彈琴、寫作,書中提起西方許多有名作家與畫家的感情世界很難進入婚姻,甚至只有性生活沒有戀愛,是因為小時候的依附關係不緊密的因素所造成。
但這畢竟是 1988 年出的書,我看完後的解釋是,孤獨跟心流很像,很多人無法進入心流狀態,就是因為沒有孤獨的機會,你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不緊密肯定影響佔比很大,但別忘了,現在腦科學的發展也開始證實後天學習更為重要。
那時代沒網路,你能學習的機會本來就少,大腦能獲得的練習量不夠,但現在你想學什麼上網查,請教練都很方便,只差你願不願意出時間、金錢、精力來練習。
所以後天的主動學習、主動練習,才是你人生的主要課題,不要因為發現自己依附關係不緊密,就認為自己一輩子就只能如此。
然而孤獨不是一個人待在一個室內空間就算,你開著音樂、開著電視、滑動態,都是被動接收資訊,上面說的繪畫、彈琴、寫作,甚至寫詩、插花、茶道,才是孤獨的象徵。
像是自由書寫為什麼會被說有療癒的效果,我想就是因為主動創作帶來的效益,透過主動思考把自己在意的事情寫在紙上,這過程能夠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目前孤獨時間佔生活比例約 8 成,我認為好的比例大概是 7 成,但這是可以浮動的,如果你有長期孤獨習慣不用太高興,因為這本書針對孤獨來解釋,所以會圍繞在孤獨的議題來講。
後續也談到關於被動孤獨,也就是被關進牢裡的犯人,就算很多犯人關在一起,但是獄卒藉由蒙住他們雙眼、放吵鬧的聲音、浸泡在水裡,不只五官感受,連皮膚感受都被剝奪,這種被動孤獨感會給心理帶來極大傷害,後續容易有憂鬱症狀,自殺慾望等等。
你可能認為被動孤獨感一般人不會遇到,但我認為是有的,且時常發生。
1、雖然沒事卻還是想拿手機來看
2、知道是垃圾食物還是會想吃
3、手機演算法給你一堆妹子圖與垃圾娛樂
4、住所、台灣交通、台灣文化的噪音汙染
5、空氣汙染
6、國際局勢不穩定造成內心焦慮
7、媒體鋪天蓋地的資訊網洗你腦
如果一個人沒去注意自己生活型態,他可能都不覺得自己每一天都在被動接受資訊,若沒知識就更不可能會覺得這些被動接受資訊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我對孤獨目前的詮釋是:「主動做一件你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整理房間變的乾淨、每天寫下日記、把要看的書籍看完、網路追劇後寫下心得、品嚐美食後做出比較與評比、建立運動習慣。
你會認為吃美食跟追劇好像不太對吧?
單純追劇與吃美食本身就是休閒娛樂,沒什麼意思,但是當你抱著寫心得或做些評論的心態來看,那就會主動認真思考的去體驗這些活動。
因為書中提及孤獨的好處是更了解自己,療癒自己內心沒有彌補的缺口,所以我用這個思維帶回行為上,不一定要限定一個人的情境才能做,而是你大腦有主動思考的事情,只是說,當你大腦要開始思考的同時,你必須要不被打擾才有辦法做到。
我在這裡埋個伏筆,書中說到孤獨是一項需要培養的能力,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那時代大家需要向外連結,所以外向的人相對很吃香,但忽略了孤獨帶來的好處與幫助。
然而這時代網路促使大家更容易享受孤獨了,相對的,男人們要去想想要如何開始與人做連結,別忘了我剛剛說 7 成孤獨,但那 3 成的與人連結,重要的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