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種能力 : 學會獨處能夠滿足你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孤獨,是一種能力 : 學會獨處能夠滿足你的生活

孤獨,是一種能力 : 學會獨處能夠滿足你的生活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要去整理的事情,比如房間很亂需要整理、很多書當初要讀沒有讀、跟某位朋友關係處不好。

很多人向外跑,與人交際,並不是真的喜歡與人互動,而是他們選擇逃避孤獨的場面,他們會認為孤獨就是很慘沒人要,覺得這樣的人很可憐,但其實他們不是害怕孤獨,而是害怕寂寞。

你可以想像孤獨就是進入心流的狀態,一個人主動專心的做一件事情,深思一件事情,而寂寞則是因為個人的主觀情緒導致。

一個人專注做一件事,我可以說它是孤獨的,但沒辦法說他寂寞,但他自己若覺得寂寞,那就是成立的。

一個人失戀被朋友帶去唱歌放鬆心情,他不是孤獨的,但他卻會認為自己是寂寞的。

你是傾向於孤獨的人嗎?

書中提到,在嬰兒時期的成長階段,若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不夠緊密,也就是當你需要安全感的時候父母不在身邊,那麼長大後比較容易傾向孤獨,原因是當你孤獨時,你能藉由想像力來讓自己有了些依靠,於是長大後你更喜歡孤獨帶給你的安全感。

他們藉由孤獨時創作,這過程能夠療癒自己的內心,這些創作比如是繪畫、彈琴、寫作,書中提起西方許多有名作家與畫家的感情世界很難進入婚姻,甚至只有性生活沒有戀愛,是因為小時候的依附關係不緊密的因素所造成。

但這畢竟是 1988 年出的書,我看完後的解釋是,孤獨跟心流很像,很多人無法進入心流狀態,就是因為沒有孤獨的機會,你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不緊密肯定影響佔比很大,但別忘了,現在腦科學的發展也開始證實後天學習更為重要。

那時代沒網路,你能學習的機會本來就少,大腦能獲得的練習量不夠,但現在你想學什麼上網查,請教練都很方便,只差你願不願意出時間、金錢、精力來練習。

所以後天的主動學習、主動練習,才是你人生的主要課題,不要因為發現自己依附關係不緊密,就認為自己一輩子就只能如此。

然而孤獨不是一個人待在一個室內空間就算,你開著音樂、開著電視、滑動態,都是被動接收資訊,上面說的繪畫、彈琴、寫作,甚至寫詩、插花、茶道,才是孤獨的象徵。

像是自由書寫為什麼會被說有療癒的效果,我想就是因為主動創作帶來的效益,透過主動思考把自己在意的事情寫在紙上,這過程能夠更了解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目前孤獨時間佔生活比例約 8 成,我認為好的比例大概是 7 成,但這是可以浮動的,如果你有長期孤獨習慣不用太高興,因為這本書針對孤獨來解釋,所以會圍繞在孤獨的議題來講。

後續也談到關於被動孤獨,也就是被關進牢裡的犯人,就算很多犯人關在一起,但是獄卒藉由蒙住他們雙眼、放吵鬧的聲音、浸泡在水裡,不只五官感受,連皮膚感受都被剝奪,這種被動孤獨感會給心理帶來極大傷害,後續容易有憂鬱症狀,自殺慾望等等。

你可能認為被動孤獨感一般人不會遇到,但我認為是有的,且時常發生。

1、雖然沒事卻還是想拿手機來看
2、知道是垃圾食物還是會想吃
3、手機演算法給你一堆妹子圖與垃圾娛樂
4、住所、台灣交通、台灣文化的噪音汙染
5、空氣汙染
6、國際局勢不穩定造成內心焦慮
7、媒體鋪天蓋地的資訊網洗你腦

如果一個人沒去注意自己生活型態,他可能都不覺得自己每一天都在被動接受資訊,若沒知識就更不可能會覺得這些被動接受資訊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傷害。

我對孤獨目前的詮釋是:「主動做一件你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整理房間變的乾淨、每天寫下日記、把要看的書籍看完、網路追劇後寫下心得、品嚐美食後做出比較與評比、建立運動習慣。

你會認為吃美食跟追劇好像不太對吧?

單純追劇與吃美食本身就是休閒娛樂,沒什麼意思,但是當你抱著寫心得或做些評論的心態來看,那就會主動認真思考的去體驗這些活動。

因為書中提及孤獨的好處是更了解自己,療癒自己內心沒有彌補的缺口,所以我用這個思維帶回行為上,不一定要限定一個人的情境才能做,而是你大腦有主動思考的事情,只是說,當你大腦要開始思考的同時,你必須要不被打擾才有辦法做到。

我在這裡埋個伏筆,書中說到孤獨是一項需要培養的能力,這本書的起源來自於那時代大家需要向外連結,所以外向的人相對很吃香,但忽略了孤獨帶來的好處與幫助。

然而這時代網路促使大家更容易享受孤獨了,相對的,男人們要去想想要如何開始與人做連結,別忘了我剛剛說 7 成孤獨,但那 3 成的與人連結,重要的是品質。

更多閱讀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男人成長駭客的沙龍
134會員
323內容數
解鎖野性智慧,奪回人生主導權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17
讀者留言:「一開始女生對我講話還很禮貌又會注意我的情緒,但認識半年後漸漸開始對我兇兇的、不耐煩、時常拒絕我,看到我就會變得很煩躁有點躁鬱症。」   我先假設這位女生真的沒有躁鬱症的相關症狀。   交女友前,不要透漏太多自己身家,你要做的就是專注吸引女人。   我用手機比喻。   小米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5/02/02
人生職涯,要先追尋賺錢,才能夠遇見自己的熱情。 ​ ​ ▶熱情需藉由工作技能照射出來 ​ 許多追尋熱情的人,最後因為熱情把自己的時間與金錢送掉。 ​ 不是因為熱情有毒,而是沒技能支撐的熱情是毒藥。 ​ 好比社會新鮮人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要開手搖飲,甚至還不加盟,打算自己做。 ​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2024/11/02
讀者迴響 40 | 怎麼知道女人不愛自己了? ​ 讀者來信:「女生會想親親抱抱但會排斥性愛是不是代表不愛了,撇除心理或身體狀況」 ​ 一次還好,連續好幾次都是這樣,那很大機率就是你沒吸引力了。 ​ 但這種行為模式,不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 ​ 絕對值,就是你第一次遇到女生逛街不牽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我喜歡在吵雜中戴上耳機,聽著我自己喜歡的音樂,彷彿與世隔絕,我就像個太空人,在自己的宇宙中遊蕩、探險,雖然有時會有些孤獨,但只有這種時候,我才能真正看清我內心的想法。 每當夜幕低垂,我就會放下手機,逃離世間紛擾,回到我專屬的小窩,開始我的創作,每當這種時候,我才能走出我內心的不安焦慮感,並感受到內心
Thumbnail
我喜歡在吵雜中戴上耳機,聽著我自己喜歡的音樂,彷彿與世隔絕,我就像個太空人,在自己的宇宙中遊蕩、探險,雖然有時會有些孤獨,但只有這種時候,我才能真正看清我內心的想法。 每當夜幕低垂,我就會放下手機,逃離世間紛擾,回到我專屬的小窩,開始我的創作,每當這種時候,我才能走出我內心的不安焦慮感,並感受到內心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Thumbnail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Thumbnail
獨處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獨處也是我們一定要學會的技能,因為人生難免孤獨,很多人以為自己待在家滑著手機就是學會獨處了,那只是在消磨時間而已,善於獨處的人,會在孤身一人時覺得平靜自在。
Thumbnail
獨處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獨處也是我們一定要學會的技能,因為人生難免孤獨,很多人以為自己待在家滑著手機就是學會獨處了,那只是在消磨時間而已,善於獨處的人,會在孤身一人時覺得平靜自在。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Thumbnail
(圖片:點我) 好的孤獨,讓你靜下心來面對自我。當你一個人獨處,自我的力量就開始覺醒,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人類,一直都是無法離開群體索然而居的物種,遠古的年代,人組織成一個社群可以一起捕獵野生動物獲取肉類,聚集在一起抵禦其他部落種族的侵略。因而,人生活在社會的一天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與他人對話,無論
Thumbnail
(圖片:點我) 好的孤獨,讓你靜下心來面對自我。當你一個人獨處,自我的力量就開始覺醒,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人類,一直都是無法離開群體索然而居的物種,遠古的年代,人組織成一個社群可以一起捕獵野生動物獲取肉類,聚集在一起抵禦其他部落種族的侵略。因而,人生活在社會的一天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與他人對話,無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