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程萬軍《大明帝局》的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著書名是「大明帝局」,照片中的書影是由「崧博文化」出版的繁體版封面,2022年3月初版。

原著書名是「大明帝局」,照片中的書影是由「崧博文化」出版的繁體版封面,2022年3月初版。

這本書的作者程萬軍,按「百度百科」的介紹,是作家、媒體人、歷史學家,也是中國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人,著有《破解中國歷史十大死結》、《逆淘汰》、《看透日本》、《大明帝局》、《長進:中外史上的30條血訓》等書。目前我們台灣能見到的繁體版有《大明帝局:被閹割的王朝,士大夫的奴化》,以及用「讀史的長進」作為書名的《長進:中外史上的30條血訓》。


這本書的優點在於:作者毫不隱諱地將朱元璋、朱棣屠殺與整治臣民的惡質行為披露出來,拒絕淡化、粉飾、美化他們的行徑一些中國人、台灣人、海外華人常會看在朱元璋、朱棣父子驅逐蒙古人,恢復中華文化,締造萬邦來朝的太平盛世……等等豐功偉業的份上,努力為兩人的各種言行辯護,有意無意誇大那些被害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聽‧他們在說歷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09/30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2023/09/30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作者在本書提出以下的觀點:朱元璋、朱棣這對父子並非迫於政治形勢,不得不屠殺功臣、整治在野文人,而是出於鞏固皇權、為後代子孫盤算的自私心理,慮心積慮佈下兩大盤的棋局,那些被殺害與整治的臣民不過是二人用完即扔的棋子。
Thumbnail
作者在本書提出以下的觀點:朱元璋、朱棣這對父子並非迫於政治形勢,不得不屠殺功臣、整治在野文人,而是出於鞏固皇權、為後代子孫盤算的自私心理,慮心積慮佈下兩大盤的棋局,那些被殺害與整治的臣民不過是二人用完即扔的棋子。
Thumbnail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中國曾經掀起一股說史熱潮,明代史事與重要人物成為熱門話題,相關影視、小說、電影、電視劇也大量出現,於是社會上冒出一堆明粉、明迷……
Thumbnail
文帝死後,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仍在釋放著強大的慣性。 因為他將「黃老之術」交棒到了他的皇後,即後來的竇太後。 竇太後不像當年的呂太後那樣強勢,她對於政策的影響力是依靠持續教育獲得的。 老太後在皇室辦起了黃老培訓班,要求所有宗室子弟都必須學習並深入實踐黃老理論,並以此為指導思想治國。 從中
Thumbnail
文帝死後,已經持續了近四十年的休養生息政策仍在釋放著強大的慣性。 因為他將「黃老之術」交棒到了他的皇後,即後來的竇太後。 竇太後不像當年的呂太後那樣強勢,她對於政策的影響力是依靠持續教育獲得的。 老太後在皇室辦起了黃老培訓班,要求所有宗室子弟都必須學習並深入實踐黃老理論,並以此為指導思想治國。 從中
Thumbnail
裴矩正埋首於公文之中。 雖說竇建德稱帝已久,但手下第一謀士孔德紹本佛門子弟,對於宮廷典章制度,所知有限。也正因如此,孔德紹才會與裴矩、崔君肅等儒士達成盟約。 像不像,三分樣。 朝廷的架式擺出來,才不會讓人覺得只是一群野盜小丑。 這方面,裴矩是大師中的大師。
Thumbnail
裴矩正埋首於公文之中。 雖說竇建德稱帝已久,但手下第一謀士孔德紹本佛門子弟,對於宮廷典章制度,所知有限。也正因如此,孔德紹才會與裴矩、崔君肅等儒士達成盟約。 像不像,三分樣。 朝廷的架式擺出來,才不會讓人覺得只是一群野盜小丑。 這方面,裴矩是大師中的大師。
Thumbnail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Thumbnail
解嚴後,許多中國文學和史學作品湧入台灣,這些作品當中,不少是過去中華民國政府查禁封殺的東西,本文要介紹與評論的吳晗及其代表作《朱元璋傳》,即是一例。
Thumbnail
我年輕時以為,人類災難的99%都是因為沒有常識造成的。現在滄桑半百,終於知道,剩下的那1%也是。 ——旭
Thumbnail
我年輕時以為,人類災難的99%都是因為沒有常識造成的。現在滄桑半百,終於知道,剩下的那1%也是。 ——旭
Thumbnail
朱元璋曾出過一本暢銷書,叫「大誥」,是明朝的一本紅寶書,專門為人民指明方向的。因為明一開國就貪官污吏、刁民潑婦橫行,然後又受到前面元朝的不良影響太深;所以,朱元璋感覺,必須要靠他來指明方向,否則,朱天下就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了。其實,明還是有一點法律、有些典章制度的,但朱覺得,這些通通不如他的英明。
Thumbnail
朱元璋曾出過一本暢銷書,叫「大誥」,是明朝的一本紅寶書,專門為人民指明方向的。因為明一開國就貪官污吏、刁民潑婦橫行,然後又受到前面元朝的不良影響太深;所以,朱元璋感覺,必須要靠他來指明方向,否則,朱天下就不能世世代代傳下去了。其實,明還是有一點法律、有些典章制度的,但朱覺得,這些通通不如他的英明。
Thumbnail
昨天又看了大陸作家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第三集。明朝那些事我已經看了第六遍,這是ㄧ本把深厚的歷史研究內容,用嘻笑怒罵和無厘頭搞笑的方式,所寫出來的一本寓教於樂的好書。 有一次王陽明乾脆跑到九華山,地藏菩薩佛寺坐禪,表示既然皇上不信任我,奸臣又要搞我,我乾脆坐禪出家當和尚,官位富貴不要了。
Thumbnail
昨天又看了大陸作家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第三集。明朝那些事我已經看了第六遍,這是ㄧ本把深厚的歷史研究內容,用嘻笑怒罵和無厘頭搞笑的方式,所寫出來的一本寓教於樂的好書。 有一次王陽明乾脆跑到九華山,地藏菩薩佛寺坐禪,表示既然皇上不信任我,奸臣又要搞我,我乾脆坐禪出家當和尚,官位富貴不要了。
Thumbnail
「想借介紹本書讓大家對明末翻案產生興趣,進而多看看這段歷史。」
Thumbnail
「想借介紹本書讓大家對明末翻案產生興趣,進而多看看這段歷史。」
Thumbnail
2017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該報資深記者吉密歐的文章,稱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與中國明朝時期頗有可比性。 文章說,明朝的皇帝為了整治貪官污吏,不惜讓官員人頭落地,甚至株連九族。然而,最後明朝還是由於朝廷腐敗走向解體而滅亡。今天,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現代版的反腐運動與明朝幾乎如出一轍。 文章
Thumbnail
2017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登了該報資深記者吉密歐的文章,稱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與中國明朝時期頗有可比性。 文章說,明朝的皇帝為了整治貪官污吏,不惜讓官員人頭落地,甚至株連九族。然而,最後明朝還是由於朝廷腐敗走向解體而滅亡。今天,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現代版的反腐運動與明朝幾乎如出一轍。 文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