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老化包含1. 避免疾病和失能、2. 維持高度的身體與認知功能,以及3. 持續地參與生活三要素(Rowe and Kahn 2000)。大家都不想老來生病給兒孫帶來困擾,所以盡量避免生病與維持身體功能讓「失能」不會跟自己扯上關係,雖說是消極地維持健康,但也能給老人積極正面的想法。
其實不管老人或是年輕人,為了要不生病,對於自己身體與認知的功能的維持都必須靠著不間斷地活動與練習來維繫。年輕人不用說要上班賺錢,所以一定會有生產性活動,老人若能參與社會活動的進行再加上生產性活動,將會使得老人們可以有更好的心理狀態保持歸屬感、榮譽感跟自我價值感,進而在老年仍然能夠實現自我(這大部分都是Galloway and Jokl 在2000年說的)。
大家都會老,初老、早老、很老、老糊塗、老不修、人老心不老、成功老化都是在描述客觀狀態,至於活躍老化與有生產力的老化或是對社會有貢獻的老化,都應視為正面的價值,我們可以將老化視為資產,有能力的年長者不是正在增加,而是他們本來就在那裡,只是沒有被客觀的認知,且隨著醫療不斷進步,健康與長壽不再是夢想。很多有能力的年長者正在增加,甚或有著健康、高知識與普遍受過教育,但同時希望晚年生活有意義與貢獻,因此「有生產力的老化」,其定義不僅限於「有經濟價值的活動」, 更廣闊地來說,自我照顧與社會參與休閒都是有生產力的老化(蔡宜蓉2009)。
我對於日本老人學的研究來自於某次參加了台南的頂尖學府國立成功大學的失智博覽會,我看到很多台灣的廠商都有很好的開發能力與精心研發的各種設備、裝置能夠來協助長輩,不管是失能的或是健康的老人都能有機會使用到,而且台灣也像日本一樣,積極推動DX發展,包括數位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大型企業積極採用DX,使得日本和台灣兩地對DX技術的採用意願不斷增加。特別是地理位置接近且擁有眾多IT技術相關企業的台灣,有可能成為初創企業的海外擴展目標。希望這些科技能在不久的將來協助更多人獲得SA=「成功老化」。
附註:截圖是日本的某個財團法人贊助的研究報告,光是看研究主題就覺得「啊~日本真的走在很前面!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