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做準備,樂當創齡實習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週末我常去市場買菜,市場通道只夠左右兩線的人一來一往,來採買的人很多,摩肩擦踵的,若遇到有人行走緩慢、推著輪椅來,或買菜時菜籃車沒往攤商靠,都會造成回堵或塞車的狀況。有回我聽到走在我前面的年輕人抱怨說,「市場一堆老人又走這麼慢,齁~」

我心想,老人是怎樣!幸運的話,有天你也會老!

許多人不喜歡被稱「老」,是因為不想承受或接受這個社會印象,但有不少老人,就將其內化,尤其是7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常覺得自己不中用,生活態度消極,想要依賴兒孫。

每逢年節假期回婆家時,婆婆總會跟她幾個適婚年齡的孫子說,趕快找對象結婚生小孩,老了才不會孤單。偏偏這些孫子孫女都不著急,還有抱持不婚不生者,讓婆婆實在無奈又搞不清楚年輕人的想法。

這樣的光景在我面前,必須認清的事實是,養兒防老已過時,辛苦養大的孩子成年後,能把自己照顧好不成為啃老族就好;少子化的現今,老後獨居也有可能是必然,因此,不能讓自己老得消極。

日前寫過一篇退休培養興趣的文稿,提到前嘉裕西服總經理江育誠退休前15年,花了一萬小時學畫,才讓自己卸下工作接續退休生活時能無縫接軌,過得精彩。這給了我一個啟發,現今剛年過50的我,也該開始規劃學習,為老後生活做準備。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創齡」這個詞源自日本,是心態的養成或轉變,即以全然不受限的精神年齡開創人生下半場。所以心態很重要,如何看待自己,也會決定別人跟社會如何看待你。

自古以來,大家都想要長生不老,當百歲人瑞變成常態時,大家要來思考一個問題,長壽究竟是禮物還是咀咒? 應該是說,你要讓長壽變成禮物還是咀咒。每個人都要思考自己是誰、要如何建構人生、如何自我實現。

過去的人生是線性的,也就是求學,工作,退休三個階段,這個分法也跟年齡畫上等號,可是在長壽時代,時間變多了,變長了,年齡不再決定一切,人生就有很多不同的選擇跟組合,就有無限的想像,我們沒有前人的路可遵循,我知道這樣有時會讓人迷惘不安,而且女人還有更年期身心的轉變要去面對,很辛苦的。

我決定在創齡生活中發揮創意,因為有句話說,現在的你,是過去的累積;未來的模樣,現在你能決定。

日本國寶級人瑞醫生日野原高壽105歲,生前致力推廣「新老人運動」,期勉高齡者應學習調整心態。他有幾個重要的提醒,學起來:

1.歡歡喜喜成為新老人。

2.扮演清楚說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的黑臉角色。

3.貧窮和粗茶淡飯對健康沒有壞處。

4.逐漸停止便利和富裕的生活。

5.直到死亡前一刻,都是「人生工作者」。

6.不論到幾歲,都不忘要保持開創的胸襟。

7.全心全意過好今天。

8.尋找生活型態的好典範,並向典範學習。

9.悲傷的經驗,會令人變得溫柔。

10.人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改變生活方式。

11.不要畏懼失去,而給予會帶來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0會員
116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台灣走向高齡化已是事實,前幾天看到個統計數據,國發會推估,到了2034年,台灣50歲以上的人數將超過總人口的一半。我是統計數據之一,不想被年紀及社會刻板印象所制約,也不想成為社會的負擔,而是要體現許多可能性,所以我要當一個「創齡實習生」。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根據內政部2021年8月發布,臺灣人平均壽命為81.3 歲,其中男性78.1 歲、女性84.7 歲,都達到歷年新高。百歲人生,已經是必然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變化,但我們有意識到嗎? 對於百歲人生時代的來臨,熟齡人士可以用「第二次機會」來看待,人生的第二曲線會有另一段高峰,甚至有機會超越第一曲線的高點。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台灣是少子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生育率與晚婚讓我們的社會結構漸漸地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我們平均壽命是80歲,假如於法定退休年齡65歲退休,那麼退休生活和退休金要持續20年以上,像這樣的生活規劃別說是學校沒有教的,許多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學習,也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Thumbnail
台灣是少子高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低生育率與晚婚讓我們的社會結構漸漸地改變,生活在2020年的我們平均壽命是80歲,假如於法定退休年齡65歲退休,那麼退休生活和退休金要持續20年以上,像這樣的生活規劃別說是學校沒有教的,許多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來觀察學習,也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下手...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生命是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們有緣,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時代正在迅速改變,我們這一代人過的生活,跟三、五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完全不一樣,面對的挑戰也跟過往的人類社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嶄新的世界,安排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是八十多歲,平均的意思是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口預期壽
Thumbnail
生命是一場認真的遊戲,我們有緣,繼續玩耍到地老天荒」  時代正在迅速改變,我們這一代人過的生活,跟三、五十年前我們的父執輩完全不一樣,面對的挑戰也跟過往的人類社會完全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來面對這嶄新的世界,安排自己的人生。  現在台灣平均壽命是八十多歲,平均的意思是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口預期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