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如何開始、如何操作?(一)找題目&問題意識

2023/10/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這篇的動機,一方面希望為了自己的所學和擔任助教兩年時間的所授,留下一些記錄;一方面也希望有意願踏入研究領域的新鮮人們,有一些參考的依據。在這個重視量化數據的時代,願意選擇做質性研究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如果能幫助一些些後進心血,提起興趣或是減少繞路,那也算是比較對得起曾經傾囊相授的教授們的用心了。

這篇主要還是以我學習和做「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經驗切入,雖然質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大同小異,但在不同子領域還是有各自的專業,或許稍嫌偏頗,若真有偏誤也請前輩們不吝賜教。

一、找題目&問題意識

說真的回頭看還真覺得這是整個研究最重要也最困難的環節,因為命題和發問很可能會直接決定整份研究的走向,資料蒐集、引用理論、方法使用到成果產出,都是也都該緊扣著問題意識。

raw-image

圖源:Pexels

正因為這如此重要,所以其實決定的時候反而不需要太過擔心,尤其是研究初期,在經歷文獻回顧和議題相關的公開資訊蒐集之後,還是可以再針對發問做微調。畢竟在研究者覺得一個議題有趣、可操作時,大有可能其他前輩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或許已經撰寫完成且發行論文,也或許是已經公開分享過這樣的觀點和意見。這時候就很可能需要對自己的發問做調整,但其實無需因此灰心。有著前人的研究基礎,不僅某種意義上代表這個議題的可討論性、關注度、和重要性,也可以藉此了解「其他人」對這個議題的觀點和切入點,反思自己想做什麼、還能做什麼,是非常好的借鏡材料。

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

操作上,關於「找題目」這件事,最容易被詢問(質疑)的第一題就是,為什麼是做這個題目?對一個碩士生,第一次被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可以覺得,要你管我想寫就寫寫得出來就好。但現在回頭看,這樣的質詢並不純然是為了刁難。現實面,政策研究和公司提案等等,需要申請資源,就要有辦法說明,無論是成本效益,或是對學術圈的貢獻度。

raw-image

圖源:Pexels

儘管碩論的情境可能無需在意這部分,但反覆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也對於研究的發展和書寫很有幫助。想關懷的領域、做研究的初衷、或是能延伸的討論,隨著研究資料和引用文獻越來越多,偶爾是會迷失的。如何把持著不急著下一些便宜行事的結論、客觀地看待手邊的研究資料,定期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是一個能讓自己靜下來階段性整合成果的重要過程。

所以要怎麼說明「為什麼要做這個題目」?這邊可以提供幾個方向:一是「代表性」,無論是在媒體社群熱議的文化現象,或是歷久彌新的經典作品,幾乎都能在代表性上不證自明,或在蒐集證實其代表性的數據和憑據時容易許多。二是「趨勢」,可能是研究領域,也可能是各式的專業領域,這些趨勢未必已經廣為人知,但至少在圈子裡的人是了解這些主題的前沿位置。例如我自己在永續領域工作,或許大眾對於永續ESG的理解還是以節能減碳和公益為主,但同領域的研究者或從業者對於「碳定價」、「TNFD」、永續揭露準則等的重要性可以肯認,儘管未必有足夠多的報導和曝光度支撐,同樣可以論證這個研究題目的價值。

補充一點,通常我還會建議找題目時,盡可能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尤其是對碩士新鮮人。這並非絕對,但研究生生活已經足夠苦悶,如果對於自己的研究,在材料的取得上不用再從零開始地尋找,對於回顧的文獻和前人的發現也能感到新鮮有趣,那至少可以減緩一點點痛苦的情緒。

問題意識

如果題目是「方向」,那問題意識就是「切入點」,而且通常是要以問句形式呈現。

雖然未必是一個專業的建議,但就人文研究而言,我過去擔任助教時,會請我的學生們先嘗試以「性別」、「國族/種族」、「階級」、「人地關係」等社會科學主流的幾個討論權力關係的面向,去分析自己選定的方向有沒有適合的切入點。同時也藉由初步的資料搜集,看看普羅大眾在討論這些被選定的問題時,通常的延伸面向會是什麼。這些切入點又會因為各自學科領域的專業而有些微的不同,例如地理學會著重「空間」的意義,歷史學可能格外重視檔案資料的「時間」軸和「時代」背景。

擬定問題意識最重要的,其一是議題相關資訊的大量蒐集,新聞、影片、政策、學術研究、乃至於YouTube等影片或論壇推文討論,亦或是有關的電影、戲劇、動漫作品等等,都有機會幫助我們更多元地認知這個議題。

raw-image

圖源:Pexels

其二是,盡可能避免「先射箭後畫靶」的命題。研究很忌諱的是,還沒有開始做就先預設了問題的答案,然後套用研究方法、蒐集傾向預設答案的文獻(或對於中性的文獻做預設的解讀),回答了一個「還沒做研究就得到答案」的問題,甚至就這樣當作研究結論。我不會武斷地說這樣就一定完全沒有價值,但確實會少了很多自由度和拓展發想的可能性和機會。此外,也盡量不要以「yes/no」的問句來作問題意識。很多時候,或至少我認為對文化研究而言,大部分的題目最終會得到的,是各方的利害關係人對於議題都有其源自自己立場而產生的不同觀點,不會只是純粹的非黑即白、二選一的意見表態。

理想上,可以嘗試命一個題是,曾經聽過不止一方的意見,可以稍微試想這些意見來源可能做出不同結論的原因,但基於研究者個人推論和資料搜集,不太能拼湊出完整的解釋。因此需要回顧文獻、需要設計研究方法,例如訪談更多群體的人、例如爬蟲分析網路上相關的討論、例如實際到現場觀察、例如更深入地分析歷史檔案或影音文本,藉由「研究」,才有辦法更清楚地、盡可能全面地回應這個「問題意識」。能做到這樣,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個「好」的問題意識了,至於後續做了更多研究才發現事有蹊蹺,要回頭過來調整,也是沒有問題。只是同樣地盡量不要是調整成一個「先射箭後畫靶」的提問,或是為了大部分研究材料的傾向,而把問題意識調整地更容易回答(這種時候應該要想想為什麼研究材料的蒐集方式是不是出什麼問題!)。

奠基於前人的發現,讓自己的研究成為進一步補充議題相關領域或子議題研究領域的研究缺口。這大抵會是第二階段「文獻回顧」的核心價值。

對我而言,至少「問題意識」和「文獻回顧」是兩個相輔相成且通常需要迴圈幾次的階段。問題意識協助聚焦資料蒐集的方向(學海無涯,什麼都看是理想但真的太困難了),而回顧完這些文獻之後,勢必會更了解其他研究者想些什麼、又已經把這個議題發展到什麼階段。

但因為已經寫太長了,文獻回顧的部分就下一篇再聊好了。

69會員
169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