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取景,誰在觀看?窗戶中的女性群像|Dulwich Picture Galler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於「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特展探討窗戶中的女性及其歷史。(Photon by Graham Turner)

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於「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特展探討窗戶中的女性及其歷史。(Photon by Graham Turner)

本文同步刊載於文化部「博物之島」,非經同意禁止轉載於其他平台。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以自身傲人的人像館藏輔以商借作品,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Reframed: The Woman in the Window)。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展出的女性圖像形式多元,從供權力者賞玩窺視的對象,到積極反動性別陳年積習的用力發聲,從中,展覽藉此重新想像了”Frame”(框架、景框)在藝術史中的多重意義,並帶領觀眾思考「觀看」(Looking)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如何隨著時代而演化?

本展廣泛蒐集藝術史中不同文化與政經背景之下的女性圖像,媒材十分多元,從石雕、油畫、攝影,到現地製作的行為表演。觀眾可以輕易在展中發現西元前900年腓尼基人的象牙製女性石雕、巴洛克時期荷蘭巨匠林布蘭畫中與陽台鳥籠為伍的女性面孔,以及倫敦新冠肺炎封城下,隔著窗戶相視而笑的親人。作品中不泛有許多為人熟知的藝術家,如「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與英國當代畫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當然也有富有活力的新面孔,共同替女性與藝術史之間複雜又曖昧的關係作了完整的「重新取景」。

「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Reframed: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特展展場。(Photon by Graham Turner)

「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Reframed: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特展展場。(Photon by Graham Turner)

因新冠肺炎導致被迫封城的倫敦,人們被迫分隔。希姆蘭.簡尤華拍攝的<奶奶的愛>透過窗戶兩側可見卻無法觸碰的親人,側寫出大疫之中親情的可貴。(Simran Janjua, Dadi's Love, 2020, photograph © Simran Janjua) 

尼德蘭油畫巨匠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早在文藝復興前的荷蘭巴洛克黃金時期,便已將女性與窗戶的概念廣泛入畫。至今,畫中那些笑容可掬的女性身分是幫傭或娼妓,依舊眾說紛紜,被客體化的她們的身分與姓名從觀看體驗中缺席,被觀看的女性已不再具有現實的自我身分,而是成為了「景觀」的一部分。

窗戶定義著空間,形成視線與感知的分野。加拿大藝術家Jeff Wall在其兩公尺長的燈箱裝置”A View from an Apartment”探索室內與戶外之間隱晦的異質性,圖中,物品隨意閒置的客廳帶有十分鬆散的家居氛圍,兩位女性住戶進行著各自的家庭日常,並與其背後巨大窗戶中遠處繁華的溫哥華港形成隱喻的對比。窗戶如利刃般切割著空間,作為一道屏障,Wall以有目的性的景深構圖反映出當代社會壁壘分明的地域概念與結構。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Girl at a Window, 1645, oil on canvas, 81.8 x 66.2 cm,DPG163.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London

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Girl at a Window, 1645, oil on canvas, 81.8 x 66.2 cm,DPG163. Dulwich Picture Gallery, London

加拿大藝術家傑夫.沃爾的攝影作品Jeff Wall, A view from an apartment, 2004-2005,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167.0 x 244.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加拿大藝術家傑夫.沃爾的攝影作品Jeff Wall, A view from an apartment, 2004-2005, transparency in lightbox, 167.0 x 244.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作為窗戶的一種,帶有機動性質的車窗延伸出更多取景彈性。Andrew Jackson的攝影作品”Hand#1" 以帶有衝擊性與侵略性的構圖角度,將觀者帶入第一人稱的類戲劇場景。相機一旁的駕駛試圖以手勢與一名非裔婦女進行對話,對方以整隻手遮住臉,掌心朝前,試圖阻止車上的攝影者透過車窗進行侵略性的捕捉。照片中的臉均被巧妙遮蔽,僅靠著手勢、肢體語言便形塑出了貫穿車身內外的緊張對峙感。

Andrew Jackson, Hand#1, Kingston, Jamaica, 2017, Photograph, Digital C-Print. 陳玠綸攝影

Andrew Jackson, Hand#1, Kingston, Jamaica, 2017, Photograph, Digital C-Print. 陳玠綸攝影

Tom Hunter,Woman Reading Possession Order, 1997, cibachrome print mounted on board, 29.7 x 21.0cm,courtesy the artist Tom Hunter)

Tom Hunter,Woman Reading Possession Order, 1997, cibachrome print mounted on board, 29.7 x 21.0cm,courtesy the artist Tom Hunter)

人稱「行為藝術之母」的Marina Abramovic的”Role Exchange”則替整場展覽做了有力的結尾。她於其阿姆斯特丹個展的開幕當日,與一名紅燈區的性工作者進行了為期整日的「身份交換」。時值青春年華的她戴起胭脂、撩著裙擺倚躺在紅燈區的玻璃窗前招客,化身成為了握有權力與金錢者賞玩的對象;那位性工作者取而代之的於開幕酒會上身著西裝抽著大煙,啜飲香檳並與富豪藏家們寒暄。

Role Exchange, Marina Abramovic, 1975, Super 8mm film transferred to two-channel video (black and white, silent). 19 min. 陳玠綸攝影

Role Exchange, Marina Abramovic, 1975, Super 8mm film transferred to two-channel video (black and white, silent). 19 min. 陳玠綸攝影

Wolfgang Tillmans, Smokin Jo, window, 1995, unframed inkjet print, 208 x 138 cm ©Wolfgang Tillmans, courtesy Maureen Paley, London

Wolfgang Tillmans, Smokin Jo, window, 1995, unframed inkjet print, 208 x 138 cm ©Wolfgang Tillmans, courtesy Maureen Paley, London

有文明的建設,才有藝術的發生,藝術史即是一部小型人類史。21世紀的人們期待建構一個更加平等包容的社會,「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特展如一面三稜鏡,映射出斑斕的光束,無須晦澀難解的性別理論或學術研究,觀眾得以用更加輕鬆的姿態,一窺女性在綿長歷史中如何被觀看,最重要的是,我們得以在今日透過截然不同的景框,重新認識那些窗戶中的女性。


資訊來源與參考資料


本文同步刊載於文化部「博物之島」,非經同意禁止轉載於其他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len Chen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上山下海、一生懸命,用文字帶你進入一座又一座的美術館,最即時的英國/歐陸展演報導與藝術評論。
Galen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8
一年之始慶信沒讓自己墜入窮忙的輪迴,設定的幾項目標,都是小事,甚至可稱為細瑣,但都十分容易達成,成就感是糖。 那天突然發現自己撰寫Michael Armitage展覽稿件時在文中下意識在某段句子中用上了「家國」二字,仔細想想,還頗值得玩味。 家國家國,是各自獨立的「家」與「國」,還是如家一般的國?
Thumbnail
2024/08/08
一年之始慶信沒讓自己墜入窮忙的輪迴,設定的幾項目標,都是小事,甚至可稱為細瑣,但都十分容易達成,成就感是糖。 那天突然發現自己撰寫Michael Armitage展覽稿件時在文中下意識在某段句子中用上了「家國」二字,仔細想想,還頗值得玩味。 家國家國,是各自獨立的「家」與「國」,還是如家一般的國?
Thumbnail
2024/02/25
倫敦霍尼曼博物館舉辦特展「茶, चाय, Tea (Chá, Chai, Tea)」,展現茶葉在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貌。從路線、發音到茶文化的影響,讓人重新認識隱藏在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除此之外,展覽也針對茶葉貿易所帶來的衝突、抗爭與勞動剝削進行探討,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這一特色飲品所涉及的複雜議題。
Thumbnail
2024/02/25
倫敦霍尼曼博物館舉辦特展「茶, चाय, Tea (Chá, Chai, Tea)」,展現茶葉在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貌。從路線、發音到茶文化的影響,讓人重新認識隱藏在每一杯茶背後的故事。除此之外,展覽也針對茶葉貿易所帶來的衝突、抗爭與勞動剝削進行探討,帶領觀眾重新審視這一特色飲品所涉及的複雜議題。
Thumbnail
2023/11/29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的《Capturing the Moment: A Journey Through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捕捉此刻:繪畫與攝影之旅)探討攝影與繪畫在藝術史中相愛相殺的雙生關係,但此展依賴私人藏家的策展方針卻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Thumbnail
2023/11/29
倫敦泰特現代館(Tate Modern)的《Capturing the Moment: A Journey Through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捕捉此刻:繪畫與攝影之旅)探討攝影與繪畫在藝術史中相愛相殺的雙生關係,但此展依賴私人藏家的策展方針卻引來正反兩極的評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珍靜靜地站在新開幕的「時光畫廊」中央,周圍是柔和的環境光照,每一幅作品都被一層金色的光暈輕柔地撫摸。牆上掛滿了由年長藝術家創作的肖像和風景畫,每一幅都默默訴說著一生的故事,刻劃在畫筆的一筆一劃中。隨著訪客陸續進入,他們的表情變得柔和,被掛在前方的親歷史所吸引。
Thumbnail
珍靜靜地站在新開幕的「時光畫廊」中央,周圍是柔和的環境光照,每一幅作品都被一層金色的光暈輕柔地撫摸。牆上掛滿了由年長藝術家創作的肖像和風景畫,每一幅都默默訴說著一生的故事,刻劃在畫筆的一筆一劃中。隨著訪客陸續進入,他們的表情變得柔和,被掛在前方的親歷史所吸引。
Thumbnail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
Thumbnail
回應近年不斷深化的LGBTQ+與性別賦權運動,英國倫敦達利奇畫像藝廊(Dulwich Pictures Gallery)在2022年推出特展「重新取景:窗戶中的女性群像」。此展旨在爬梳擁有長久歷史的圖像主題—「窗戶與女性」,並試圖於藝術史圖像學研究之外,融入更為貼合時代的策展概念。
Thumbnail
源於art home的駐留計劃,將皇后大道中行的唐樓改成藝術工作室,工作室的條件有利camera obscura 暗房的做法。藝術家Dory發現這個可能性,於是開始了48天的暗房拍攝。 「那裏的窗口很大,四樓的駐留工作室外窗很大。」藝術家很快嘗試和工作室去建立聯繫,她仔細觀察了那裏的空間感。
Thumbnail
源於art home的駐留計劃,將皇后大道中行的唐樓改成藝術工作室,工作室的條件有利camera obscura 暗房的做法。藝術家Dory發現這個可能性,於是開始了48天的暗房拍攝。 「那裏的窗口很大,四樓的駐留工作室外窗很大。」藝術家很快嘗試和工作室去建立聯繫,她仔細觀察了那裏的空間感。
Thumbnail
馬琳·杜馬斯展示的是流竄在畫中人物的一股電流、這些人物的私密內在、他們最如實的自我、他們情感的本質。
Thumbnail
馬琳·杜馬斯展示的是流竄在畫中人物的一股電流、這些人物的私密內在、他們最如實的自我、他們情感的本質。
Thumbnail
她們在兩種非線性敘事中,各自解構了傳統的秩序空間,進而於文字、影像中,建構新的、充滿流動性與生命力的陰性場域;更透過一種虛幻、脫離真實的想像,掙脫與破壞現實束縛,遁入且陶醉於那「不合法的自由」(illegitimate freedom)中。
Thumbnail
她們在兩種非線性敘事中,各自解構了傳統的秩序空間,進而於文字、影像中,建構新的、充滿流動性與生命力的陰性場域;更透過一種虛幻、脫離真實的想像,掙脫與破壞現實束縛,遁入且陶醉於那「不合法的自由」(illegitimate freedom)中。
Thumbnail
不只解說牌、不只導覽、不只影音書;是深入分析,是光學解剖,是研究發表,也是一趟時光之旅。
Thumbnail
不只解說牌、不只導覽、不只影音書;是深入分析,是光學解剖,是研究發表,也是一趟時光之旅。
Thumbnail
 在二十世紀初的巴黎有位出身為稅務督察長與女僕之私生女的女子,在一群以男性為主的畫壇中,以温婉柔美的畫風見長,在「洗衣船」-未成名藝術家如畢卡索等人之聚集處,展露其繪畫天分,也因她是唯一的女性,而被稱為巴黎畫派最美麗的牝鹿。  
Thumbnail
 在二十世紀初的巴黎有位出身為稅務督察長與女僕之私生女的女子,在一群以男性為主的畫壇中,以温婉柔美的畫風見長,在「洗衣船」-未成名藝術家如畢卡索等人之聚集處,展露其繪畫天分,也因她是唯一的女性,而被稱為巴黎畫派最美麗的牝鹿。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沒有純粹為觀者服務的鏡頭,這並不表示它不美──自然變幻的光線,油畫般濃郁的色彩,愛人們會心的視線無疑是美的,但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並沒有讓別人眼中的她們取代她們對自己的認知,好比瑪莉安在電影開頭的油畫課很明確地下了指令:「你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觀看我。」
Thumbnail
《燃燒女子的畫像》沒有純粹為觀者服務的鏡頭,這並不表示它不美──自然變幻的光線,油畫般濃郁的色彩,愛人們會心的視線無疑是美的,但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並沒有讓別人眼中的她們取代她們對自己的認知,好比瑪莉安在電影開頭的油畫課很明確地下了指令:「你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觀看我。」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缺乏自由與平等的故事,面對的是18世紀整個社會結構體制的壓迫,因此艾洛伊茲不要瑪麗安認為不反抗是她的過錯;因此瑪麗安認為自己沒有權力要求艾洛伊茲反抗;因此她們選擇以回憶的方式保留對方。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缺乏自由與平等的故事,面對的是18世紀整個社會結構體制的壓迫,因此艾洛伊茲不要瑪麗安認為不反抗是她的過錯;因此瑪麗安認為自己沒有權力要求艾洛伊茲反抗;因此她們選擇以回憶的方式保留對方。
Thumbnail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Thumbnail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