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個月的慢跑|100名追蹤終於抵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在方格子待了三年多,終於在(2023/10/25)抵達了100名追蹤。雖然這個一百名追蹤者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應該不是困難事,但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條慢慢長路。

raw-image

且用且珍惜

最早加入方格子,主要是想要找到一個獨立的空間,無拘束地放上自己的創作。早期的各類平台最終都成為流量、廣告滿佈的場所。現在回想起來,當年覺得很厭煩的事情,回過頭來看似乎也是滿合理的狀況。流量趨勢下的必然走向只會數據更迭越來越快速、載體本質越來越輕薄短小。

相對起來,依靠著非廣告為主流的方格子仍然支撐著真的所屬不易,說支撐或許有些過份,畢竟方格子平台不停地進化中,看不見有止息的時候 (這或許驗證了那句『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但我要說的只是要珍惜每個平台的存在。因為電晶體裡的Gate開關最終都成為整個數據浪潮的一部份,即便要退出所有公有式的平台要自架網站,其年費也會讓你退卻。

這是一個極度免費也極度昂貴的世代。每一個人都可以走進名為「現代」的百貨公司,但現在不僅只是販賣的是專櫃裡的商品,或許只是站著不動也需有成本,可能在此百貨公司內的道路上閒晃要繳納一定的「停駐費」。

試用14天後享有XXX, OOO Pro資格。點選XXX開始試用。


這些日子,唯一停下的是──

這中間經過了多次的更迭與改變,譬如說專題、個人頁面更新、Premium成立、成為Premium創作者、Telegram聊天室時代、Discord的成立、VAF V能量賽季、各類策展、Project V、討論區、貼文的誕生、沙龍、新的階梯式方案、新沙龍(大專題)改版、多次編輯器改版,一直到近期引進的數位商品。不知不覺43個月就過去了,這中間我有8個月的時間成為了資深魔法師(據說超過一個月未發文會被系統代入一個魔法師稱號)。

不過唯一不變的是──方格子沒有停下來。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聽見有新的更新出現。唯一有停下來的是我畢竟八個月的停更期,一晃就過。

這中間有不再更新的創作者、也有新的方格子新面孔。秉持著佛系經營的我有滿大一段時間追蹤者穩定地停滯在30個至40個不等。在理解了一個事實之後,就覺得自己不再畫地自限。

沒有人有義務要理解你,或者欣賞你,認識你的作品。

以前的創作者要擴及到受眾之前有許多橋梁,橋梁上有許多支點。如果是作家,那這中間就會是編輯、出版社。根據創作屬性的不同,這座橋墩上有各式各樣的人等、專業人士。而隨著資訊的更迭,現在這座橋墩可能不能依靠不同專業來維護。創作者可能得為自己肩負著這座橋墩的責任。自媒體成為趨勢之後,任何人都可以依靠自己觸及所有受眾。說「依靠」可能是不精準的說法,就像是現代的父母,可不是誰「幫」誰做家事,而是「一起」分工做家事。創作者不能只是用「依靠」這個名詞,而是得要成為自己的造浪者,塑形自己的品牌形象。

過去的我只是單純在寫作而已,但因為有時不同的平台上消失過久,曾經的忠實讀者也會離去。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以前我固定會在PTT發文,會記錄這些推文讀者ID,如果有新作發佈時會通知他們。

有次有個讀者回應我,很久沒上PTT,才看到我寄了一些信給他,後來才發現這個平台逐漸老化的,甚至許多人只在查特定資訊才會上去逛逛。

從那時候開始,我才認知「讀者是動態的」。

他們是真實存在的個體,並且會隨著年齡、身分、生活,各式各樣的可能變化。一直關注你的人,不一定會持續追隨下去,有可能角度不一樣、看法不一樣、生活改變了,這個讀者可能就有其他更值得注意的生活、主題而離去。

沒有什麼是不變的,唯一可以自己掌控不變的是──願意持續改變。


每個人停留在此地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家附近的百貨公司是一個辦活動非常認真的百貨公司。他們的主題設計總是會讓我停下不少時間去理解或者查詢,舉例來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半,肯定會有主題。有一次他們畫了各式各樣的「鬼」放置在百貨公司各個角落,畫風自然是超級可愛,可能連男生都會爆擊的那種,擺放的位置更是設計過,看起來就是經過幾經研究而做出來的,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設計效果,遠處、近處可以看出設計的差異,另外這些可愛小人物裝設更成為了晚上布袋戲舞台一部份。其「營包」設計既完整又極具有創意。

「營包」是營隊裡常用的一個名詞,每個營隊會有主題,每段大活動之間會有一個「營包」去進行串聯,營包除了可以拿來當墊檔作為買時間的武器、更可以以戲劇、活動方式進行,但不能背離整個營隊的主題。假設某營隊要以「咒術迴戰」作為主題,那麼你可能就會看到小隊輔活動中間串場時,上台演夏油傑跟​五條悟在咒專時代喇迪賽,接著兩人討論著就決定去逛逛煙火大會與夏日祭典好了(他們可能可以演一些時事梗,譬如剛說要去看煙火,然後背景就有煙火聲,就可以嘲弄煙火提早放的梗)。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戲劇內容猜測這應該是一個綜合晚會前的營包。

營包準備得爛,觀眾會是很痛苦的。相對的,要是逛街品質屢屢遭受困擾,也會影響購買意願。由於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我們不再是被父母丟去夏令營或者社團營隊的青少年,一旦覺得眼前的「營包」令人尷尬,或者充滿摩擦力,我們就會選擇離去。


不是品牌的品牌

大概在去年底到今年開始有了一個比較大的變化。自從寫完與上架失敗的小說家這部作品之後,試著讓自己成為那座橋墩中的一員,原因單純只是想介紹一個作品給更多的人認識,試著寫出一些文宣、試著以讀者角度訂價商品、試著將圖片加註自己的設計,甚至也寫了結局之後的解密版本、彩蛋、時間軸、後記。當時的我,只是想盡可能去介紹這個自己相當喜歡的作品。用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

接著開始發覺,如果只是照著過去的方式。只是將作品完成,拍拍屁股走人,或許是不太負責任的作法。原因是除了自己之外,已經沒有另外一個人可以更打從心底認為這部作品值得更多人看見。而且我非任何與聲量有關係的創作者,不是任意地丟出一個東西,就得要求人去買單它。

是啊,沒有人認識你,不是嗎?於是我甚至為小說寫了一個介紹文薛丁格價值的「失敗的小說家」|廣告

裡面寫道:

你會願意給完全不認識的創作者,給予100%的信任,將自己一個月的訂閱經濟一部份預算給他嗎?這個價格也是我覺得要是買到一個雷作,自己願意冒險的價位。因此這個價格算是給予不認識我的群眾,一個「萬一是地雷」的保底價。

站在可能觀望的群眾身邊,生活中我們會願意以什麼價格冒險買下一個陌生人作品。值得高興的是,這場實驗還真的讓一些人真的購買了失敗的小說家。雖然是以一杯咖啡價格販賣作品,說有什麼金錢收穫其實是談不上的,但更大的收穫是真的有人願意進行有價支持這件事。而這件事要完成得要讓一個人克服心中的摩擦力,讓自己每個月的靈花清單少掉一杯咖啡的價格,並且完成交易,無論它是拿出信用卡、Line Pay,他得要完成這件事,交易才會完成。

滿懷感激,是我對這整件事的心得。很微小的一小步,也是一大步。在那之後,我開始思考許多事情。腦海裡堆疊的故事很多,還需要很多力氣去完成,但如果只是放任「作者人格」自己寫完就結束這回合,並沒辦法讓觸角延伸。我腦中開始慢慢浮現「品牌」兩個字,難道只能是有名或者成功人士才談到這兩個字嗎?

無論是服飾、娛樂型消費,有奢華也有平民,對吧?任何形式只要符合某一種「統一性」,不能背離其這個統一性,應該是某一種「不是品牌的品牌」吧?而會說不是──單純只是這個還在萌芽的小東西並還沒具備完整的marketing策略、護城河、完整的生態鏈。正當我這麼思考的過程中,方格子的沙龍誕生了。


好像是越來越多元性的創作

我算是獲得了一個塑型腦中那「不是品牌的品牌」的機會。在那之後,即便是不多群眾關注,我仍然試著要怎麼去設定這個小玩具(沙龍上線時,我真的很像在玩線上遊戲,進行各種測試、編排),站著讀者的角度,如果點進哪個頁面會不會就放棄閱讀。中間寄過許多信給站方(真的很害怕會造成困擾,但有時就是希望有些icon可以微調),通篇大概都是說譬如說某一個小細節會阻擋到甚麼東西,或者說主頁裡看過去,可能有什麼東西可能會導致讀者放棄點擊意願。

除了塑型自己的城牆以外,我開始多逛逛任何一個角落的沙龍、創作者文章。試著以一個讀者角度進入,這中間一定有好的地方值得學習、也有可能會放棄閱讀的地方。而這100人追蹤大概就是在這段期間加快累積的。

而且同時間,會覺得需要改善的方案還有很多。除了還沒發表的作品以外,還有舊的文章調整。譬如7月10日才有支援的新編輯器讓我很想整包把舊文章重新再新。我假想自己是一個新讀者,如果習慣了7月10日後的行距模式,萬一信手拈來想要多看,看到了7月10日前的舊文章,會不會感受到閱讀品質有差異?進而可能放棄看某些作品可能。然後甚至在整理舊文中,不時覺得可能有些作品在某一些段落可能要進行微調,雖然維持原狀也很不錯,但似乎可以進行一些小型手術。這些事情成為待辦事項,每日都在調整中。

於是,除了寫作以外,好像甚至變得更多事情。而且除了一般的方格子常用的1200*630圖片格式以外,前兩個月才慢慢試著想要用IG製造更多引流機會,只不過CANVA濾鏡不滿意加上沒有使用付費版,得要周旋在上字體的App以及適當的濾鏡作品。而且每過一週,就會覺得前一週發的風格質感好像不夠(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每過一段時間就想要進行模板微調。

慢慢的,這種不是文字創作的創作,也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慢慢覺得Rick Owens說的真的很對,只有閉嘴努力work,不停work,才有選擇的機會。只有看到了缺點之後,才有能力慢慢依照這種方式補足。如果有興趣聽聽Rick Owens怎麼說的,可以看這篇文章閉嘴、Work、產出|只是呢喃


感謝你愛過也失望過

薪水小偷發佈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個印象很深刻的插曲。有個讀者非常喜愛這部作品,甚至很善意地提醒我錯字,但最後因為結局太難接受,發了一個回應給我。她對於這個作品有別的想像中的結局,也對這部作品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只能就我自己設計的角度解釋我會這麼寫的想法。雖然之後就沒有再見到她,但我是相當感謝她的回覆。一部作品被人刻意地在意著,無論好或者壞,都比上「無」好得太多。而在秋錢S1 - 公司冗員清除驚喜包以及秋錢S2 - 債務贖罪券連載過程也是,也有讀者對於金融系統尚設計的瑕疵。雖然可能是質疑,但我卻莫名覺得被肯定,奇妙的M屬性狀況。


現代的寫作者

我記得一個年輕就存在的夢想,就是能在書店裡看到自己的書放在裡面,只要有這麼一天就好。雖然這個夢想沒有改變,但現在得要考慮到可能擺完一兩周後就會被放進庫房裡變成庫存,被買斷出清。要能在實體世界裡成為某一個存在,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遠的站點。

不過現在這個stage也很好,因為還有很多想寫的故事、因為還很多人不認識自己、所以擁有更自由的空間持續地創作下去。隨時要腰斬某一個角色可以毫不手軟地做到,大概是這種任性的自由。我是那種標準被人期待就有可能會把事情搞砸的人。單純的生活,每日時間到了:就會修圖、改字、編排稿、寫作、看影片取材。

對我來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壞的是資訊的爆炸,讓每一個人的生存空間都降到了最小單元;但好的是,你有無限多種機會可以摻入新的東西在作品之中。許多耗費微小力氣就可以獲得的資源垂手可得。


  • 閉弦的呢喃】:暢讀《亂度的總和》沙龍內的所有付費作品。您的支持將轉化成曲率引擎的基礎科學研究設備。
  • 距離爆炸還有3984天】:以贊助的方式支持《亂度的總和》沙龍,順便贈送一季【閉弦的呢喃】通關權。本方案「不會」持續扣款。您的支持將轉化成曲率引擎的樣本組裝設備。在這三個月之中享有:「亂度的總和」沙龍全站舒適暢讀(解鎖全付費)。
  • 擬態結構】:每月49元,可以收看「坡上的擬態」、「開放流域」、「假詩弄斧」、「嗑奇幻」內的付費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香水百合-avatar-img
2023/11/02
這篇心路歷程很可貴,人都是流動的,珍惜每一刻以及在這裡遇見的每個作者/讀者 :D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9
香水百合 真的!謝謝大家的支持🙏
婈•序杯-avatar-img
2023/10/26
雖然這個一百名追蹤者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應該不是困難事,但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條慢慢長路。我也是有相同感受,雖然我還是未達到100名,但是恭喜你。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婈•序杯 謝謝!加油加油!
野口夏-avatar-img
2023/10/26
賀!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野口夏 謝謝!
恭喜!這也是讀者給你的肯定喔!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
avatar-img
亂度的總和
13.7K會員
504內容數
母體錯置的空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至少不後悔成為格友,暮然回首許多事方格子做到了\✧*。٩(ˊᗜˋ*)و✧*。/
Thumbnail
至少不後悔成為格友,暮然回首許多事方格子做到了\✧*。٩(ˊᗜˋ*)و✧*。/
Thumbnail
這次回來方格子感覺真的有些不同。
Thumbnail
這次回來方格子感覺真的有些不同。
Thumbnail
在方格子待了三年多,終於在(2023/10/25)抵達了100名追蹤。雖然這個一百名追蹤者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應該不是困難事,但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條慢慢長路。
Thumbnail
在方格子待了三年多,終於在(2023/10/25)抵達了100名追蹤。雖然這個一百名追蹤者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應該不是困難事,但對於我來說真的是一條慢慢長路。
Thumbnail
我發現我在方格子上追蹤的作者中,只有1/3有在定期更新文章,其他的作者都是最近一年甚至兩年以上沒有更新了,包括我自己也很少在方格子上寫文章,為什麼呢?
Thumbnail
我發現我在方格子上追蹤的作者中,只有1/3有在定期更新文章,其他的作者都是最近一年甚至兩年以上沒有更新了,包括我自己也很少在方格子上寫文章,為什麼呢?
Thumbnail
今年(2023年)的3月30日,收到中華電信「隨意窩」要結束服務的通知有好幾天了。 已經很久沒有經營部落格,想到當年的文章是由雅虎奇摩轉過去,自始至終也沒有什麼瀏覽量,內容也只是一些流水帳,根本不吸引人,收到了通知後,也提不起勁,再轉移到別的網站。 (現在每天大小鎖事,心情都直接發FB了)
Thumbnail
今年(2023年)的3月30日,收到中華電信「隨意窩」要結束服務的通知有好幾天了。 已經很久沒有經營部落格,想到當年的文章是由雅虎奇摩轉過去,自始至終也沒有什麼瀏覽量,內容也只是一些流水帳,根本不吸引人,收到了通知後,也提不起勁,再轉移到別的網站。 (現在每天大小鎖事,心情都直接發FB了)
Thumbnail
2023年4月24日,對我是很有意義的日子,因為終於達成100位追蹤的目標! 第一部分,寫給新格友們,分享我的追踪者數據,看我如何一路走來,達成目標,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啟發。 第二部分,為感謝其中十二位格友的一路陪伴和支持,我將為大家分享他們的好內容,希望藉此與大家產生共鳴,把他們追蹤起來。
Thumbnail
2023年4月24日,對我是很有意義的日子,因為終於達成100位追蹤的目標! 第一部分,寫給新格友們,分享我的追踪者數據,看我如何一路走來,達成目標,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一些參考和啟發。 第二部分,為感謝其中十二位格友的一路陪伴和支持,我將為大家分享他們的好內容,希望藉此與大家產生共鳴,把他們追蹤起來。
Thumbnail
認識方格子也要三年多了,一開始只是在痞客邦看到廣告,點過來發現介面很漂亮,而且也不會有廣告,而且做了很方便的搬家工具,出於好奇,就開始使用方格子,並開始寫一些跟跟痞客邦區別出來的內心想法,當作自己的一塊小園地。 然而,一路上可以看到方格子不斷開發新的數據工具、編輯系統、各式企劃與社群活動......
Thumbnail
認識方格子也要三年多了,一開始只是在痞客邦看到廣告,點過來發現介面很漂亮,而且也不會有廣告,而且做了很方便的搬家工具,出於好奇,就開始使用方格子,並開始寫一些跟跟痞客邦區別出來的內心想法,當作自己的一塊小園地。 然而,一路上可以看到方格子不斷開發新的數據工具、編輯系統、各式企劃與社群活動......
Thumbnail
最初是透過肉蟻小姐認識《方格子》網站,儘管知道裡面充斥無法言喻的文章寶藏,卻沒有立刻跳進這個匯集各種有趣作品和豐富知識的地方。因為比較習慣在FB和IG閱覽肉蟻小姐的圖文創作,當時決定有經濟能力後再進來支持。在2021年7月正式成為方格子會員,也嘗試7月底發表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最初是透過肉蟻小姐認識《方格子》網站,儘管知道裡面充斥無法言喻的文章寶藏,卻沒有立刻跳進這個匯集各種有趣作品和豐富知識的地方。因為比較習慣在FB和IG閱覽肉蟻小姐的圖文創作,當時決定有經濟能力後再進來支持。在2021年7月正式成為方格子會員,也嘗試7月底發表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最近,竭力地回想為何會遇見「方格子」,苦思莫解。後來安慰自己,想不起來是正常的,在資訊超載的時代,資訊比陽光及雨水多更多,且無處閃躲,令人喜悅或享受的片刻,卻乏善可陳,須細心追尋。
Thumbnail
最近,竭力地回想為何會遇見「方格子」,苦思莫解。後來安慰自己,想不起來是正常的,在資訊超載的時代,資訊比陽光及雨水多更多,且無處閃躲,令人喜悅或享受的片刻,卻乏善可陳,須細心追尋。
Thumbnail
各位格友好久不見,距離我上一次在方格子發文,想不到竟然已經是2年前了(遠目)(驚)。前陣子,方格子的夥伴們如火如荼地為網站做了許多重大的調整和改變,即將陸續在近期推出與大家見面。 本期的聊聊,我想帶大家看看方格子近期的動態。
Thumbnail
各位格友好久不見,距離我上一次在方格子發文,想不到竟然已經是2年前了(遠目)(驚)。前陣子,方格子的夥伴們如火如荼地為網站做了許多重大的調整和改變,即將陸續在近期推出與大家見面。 本期的聊聊,我想帶大家看看方格子近期的動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