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2023/11/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值得記錄一下。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養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顧。這樣的狀況,代表的不是單純個人的身體病痛、心理折磨,還包含著家庭、醫療、社福、長照的負擔。

《100歲的人生戰略》:「過去兩百年間,人類的預期壽命穩定成長;每10年就增加2歲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你目前60歲,有機會可以活到超過90歲。這樣的趨勢下,很多雜誌報導著,「百歲時代」已經來臨。

長壽不是問題,現在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與發達,讓我們可以留有一口氣在,但問題是,活到百歲的我們健不健康?活到百歲的我們是充實的還是擔憂、虛度的?


現在醫療進步,長照服務也越來越優化、社福團體也很多都在提供相關的資源與服務,但最後十幾年的生活都被病痛折磨,膝蓋痛、眼睛昏花、肌少症、慢性病纏身、認知退化等等,甚至生活無法自哩,需要仰賴他人照顧,你會想要嗎?

另外,以現在的退休年齡,做到65歲,距離100歲還有35年,我們工作期間累積的經濟狀況,可以支撐我們度過最後沒有工作的35年嗎?我們有興趣或是想做的事情來度過這35年,讓時間不虛度嗎?也是這樣,有些企業開始開放高齡就業的機會。


也許65歲離我們還很遙遠,更別說是100歲,很多事情都充滿不確定,但有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的呢?在不同的形態的社福產業待過後,讓我有這樣的總結:

未來的生活,是我們「現在」可以決定的,因為我們可以選擇/決定現在的習慣、飲食、作息、工作樣態、收入模式等等,這些都在一滴一滴的累積我們未來的生活樣貌。現在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恣意消耗自己、荒廢時光,未來都會對現在有所回應的。

把現在做的事情拉長遠來看,十年、二十年,這樣的狀況能否能持續、是否會有什麼轉變、風險?拉長遠來看後,很多事情就不是當下的一個點,而是我們人生的這一局,視野也會清晰起來。


如果我們的現在,會造就我們的未來,我們會怎麼選擇現在的生活呢?

Lily Cheng
Lily Cheng
是個社福產業的文編兼斜槓仔,這裡會有些工作帶給我的思考,也有些生活帶給我的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