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

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

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是驀然回首,發現身體不如以往,生活品質不如預期,內心又抗拒、又擔憂,

卻又無計可施,只能感嘆人生就是如此?


還是先有規劃、一路執行,最後能實現想要的老年生活?


是憂慮? 還是自在?

其實,都是來自我們做了什麼選擇、做了多少準備


「樂齡」、「自立」,「享受人生」

說得很簡單,但其實不是這麼容易。

不容易是因為有這些問題隱藏在背後:

如何在老的時候能夠快樂?

如何在老的時候能有安全感?

如何在老的時候有能力自立?

如何在老的時候能享受餘生?

我們想要的人生下半場,是什麼模樣呢?


這牽涉到的,不僅是我們個人的健康狀況、財務基礎,包含的是我們家庭,整個家庭的氛圍、健康、財務都會影響。我們需要想清楚我們的生活、價值觀、家庭組成,能不能完成我們理想時老年的生活樣貌?

健康狀況,可以讓我們一直保有健康,沒有生病、沒有虛弱,不用倚靠他人幫忙嗎?

財務狀況,可以抵過通膨、意外、生病、想過的生活,到老的時候,依然有安全感嗎?

家庭狀況,我們照顧好自己,家中其他成員需不需要我們?我們有打算住在哪裡養老?生病的時候,我們有辦法安頓自己,不用看別人臉色嗎?

如果真的走到了需要依賴家人,家人的氛圍、彼此的價值觀可以讓我們安心、放心、自在地生活嗎?


我想,之所以需要做好選擇、做足準備,不是畫無用的大餅,更不是杞人憂天、沒事找事,而是當一切都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快樂、很優雅、可以選擇、可以掌握,而不是迫於無奈、看人臉色、造成別人困擾與負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3/11/13
我這幾年因為身體不好,才意識到已經進入"老年",要好好為接下來的日子做準備,服務別人不需要了,服務自己才是首要的。我在另一個專題裏寫了幾篇"老"的自我觀察,歡迎閱讀。https://vocus.cc/article/5f9fcf5bfd89780001d1be5f
Lily Che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14
紀餘 謝謝分享~♥
avatar-img
Lily Cheng的沙龍
1會員
12內容數
在社福界生存的女子,接觸到的社會議題,有些觀察~結成各種小總結、小啟發、小疑問。
Lily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2023/11/15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2023/11/09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這是個值得記錄一下。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享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
Thumbnail
2023/11/09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這是個值得記錄一下。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享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
Thumbnail
2023/10/26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Thumbnail
2023/10/26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Thumbnail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Thumbnail
人不管幾歲退休都會面臨到老時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撐到終老所需數字 人生的規劃每十年都要重新審視一次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有健康的狀況 人都會老這個是大自然的現象,簡稱為退化 在面臨老要能接受失去的健康是比想像中來的快 現在人的平均年齡已經來到80幾歲所以財務要在退休算到80歲的開銷,60歲退休隨便一個
Thumbnail
人不管幾歲退休都會面臨到老時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撐到終老所需數字 人生的規劃每十年都要重新審視一次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有健康的狀況 人都會老這個是大自然的現象,簡稱為退化 在面臨老要能接受失去的健康是比想像中來的快 現在人的平均年齡已經來到80幾歲所以財務要在退休算到80歲的開銷,60歲退休隨便一個
Thumbnail
「你害怕老嗎?」 進入「人生後半場」,面對種種不安與憂鬱,要用什麼樣的心境和智慧去看開釋懷? 熟齡族以上最擔心的事,在本書都可以得到溫柔指引。
Thumbnail
「你害怕老嗎?」 進入「人生後半場」,面對種種不安與憂鬱,要用什麼樣的心境和智慧去看開釋懷? 熟齡族以上最擔心的事,在本書都可以得到溫柔指引。
Thumbnail
老年生活,你想過他會是長什麼樣子嗎?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有想過你自己老了的樣子嗎?那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有想過你是沒有意識再過你的老年生活時,你該怎麼辦? 再換個問題,如果你需要照顧老年長輩,在他們有意識的時候,你怎麼跟他們溝通?而如果他們是沒有意識的,生命卻持續往前進之時,身為照顧者的你,該怎麼
Thumbnail
老年生活,你想過他會是長什麼樣子嗎?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有想過你自己老了的樣子嗎?那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有想過你是沒有意識再過你的老年生活時,你該怎麼辦? 再換個問題,如果你需要照顧老年長輩,在他們有意識的時候,你怎麼跟他們溝通?而如果他們是沒有意識的,生命卻持續往前進之時,身為照顧者的你,該怎麼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