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和解信|和解主題:偶爾還是會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訂閱和解信✍🏻 IG @selfcare_freewriting

訂閱和解信✍🏻 IG @selfcare_freewriting

嗨,十月的你:

忽冷忽熱、秋意漸濃的十月,你過得還好嗎?

我的十月,過得扎實也斷裂;帶領了三場自我覺察工作坊、度過大五上的期中考,完成了一趟身兼導遊與翻譯的歐洲自由行;並且試著與畢業求職焦慮和平共處。

//

月中,帶家人回到年初剛離開的歐洲,去捷克、奧地利自由行。時隔半年多重遊,市容與街景皆喧鬧許多,彷彿長達三年的疫情,只是一場夢。布拉格老城廣場、查理大橋擠滿了如織的遊客。如果說,疫情教會了地球人什麼,我想大概是好好珍惜、把握眼前的日子。

這趟旅行,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前。幫爸媽拍照時,腦中突然想起,今年一月來奧地利的時候,就最喜歡美泉宮的花園,因為氣派又寬敞;那時便在心裡默默想著,如果有一天,可以帶全家一起來一定會很棒。結果沒想到!宇宙下半年就收了我這張訂單,同年十月重返維也納…人生真是出其不意,此行絕對榮登近期最有感成真的吸引力法則。

還有還有,雖已是秋天,奧地利的哈修塔特,仍有種春光明媚的靈動感。越來越熱衷拜訪好山好水的地方;也清楚記得,兒時的自己最抗拒的便是遊覽山川美景的行程,一心嚮往大城市。只能說,人真的會變(還可能180度大轉變的那種)。開闊純粹的自然風光,能讓我把屬於都市的煩惱擱置在九霄雲外。謝謝旅行讓人暫時抽離平常的生活,也不需要負起日常瑣碎的責任。

//

從捷克飛回台北的飛機上,我反常地看了四部電影,以往在飛機上是不看電影的。但這次,13個小時的飛行,幾乎沒有闔眼,大腦不停地運作著,盤點自己回台灣後要克服的種種難題,「下一步要往哪裡走?明年就要畢業的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我是不是忘記自己的初衷了?」飛機座艙,於我來說一直都是很特別的空間,坐在客艙裡穿梭於時差之間,特別容易善感,也格外適合思考人生。

睡不著得時候,我在手機備忘錄裡打下這段話:「有時候很希望人生可以像一本完成出版的小說,這樣就可以直接翻到結局,確保自己現在所遇上的大風大浪,最後都會以平安抵達作結。又或者,可以作為該提早放棄,或轉換跑道的提醒。但人生好像更像一部連載漫畫,只能一畫一畫的等更新。」幸好把思緒梳理成文字的方法依然管用,總能讓自己舒坦些。

//

今年十月,「畢業求職」重新回到我的生涯規劃中,想法上算是有了蠻巨大的轉變。原本一心一意想要一畢業就靠做自己喜歡的事活下去;但因緣巧合,有機會重新審視這個決定,突然發現先去找工作,何嘗不是一種選擇?還可以減輕想趕快經濟獨立的心理壓力。親自體驗到,「當人太執著於某個選項時,往往會看不見其他可能性」。

我知道,自己不會放棄想做的事,只是先去社會上打滾一圈見見世面,生命事件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順序;該做的、想做的,還是能慢慢累積、緩緩推進。我終於開始能接受「夢想不是本來的樣子」,因為人會變,夢想會變自然正常。也漸漸釋懷,過去的人生規劃並沒有因此白費,「計畫本來就是要拿來調整而非死守的」

延畢的日子裡,重新投入增修履歷、找工作、找實習的懷抱。看著琳瑯滿目的公司、職缺跟要求,常常會有種世界好大,我好渺小的微不足道感。這種感受,是既樂觀又悲觀的,「世界這麼大、工作這麼多,一定會有很適合我且我也喜歡的工作吧?」「世界這麼大、工作這麼多,怎麼就是沒有我想全心投入的職缺呢?」滑職缺像在滑網拍,需要緣分,而對天秤座的我來說,選擇更一直都是件要耗費極大心力的事情。延畢的日子裡,還相當好奇,大家都是怎麼看待「找工作」這件事;工作的本質究竟是為了賺大錢,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實現?

//

先謝謝你看到這邊。我的今年十月呀,冒出好多自己也給不出答案的困惑,寫日記的筆觸比以往顯得片段且零散。也許這就是心理學家 Carl Rogers 所言:「生命最好的狀態是流動的」樣子吧。(有來過自我覺察工作坊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我是 Carl Rogers 的大粉絲!)

偶爾還是會焦慮。在焦慮作祟的時候,我會聽很多podcast。最常聽的是〈下一本讀什麼〉、〈周慕姿讀靈魂腳本〉、〈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這幾個頻道都是我聽好久的頻道了,也許內容本身都與求職沒太大關聯,然正因為沒有太大關聯,才能好好提醒自己,世界還有很多面向可以關注。當然!我也會重聽自己跟Alan,還有40位來賓們,這一年多來一起錄的〈靈魂拷問〉。聽以前的自己說話,感覺很親切神奇,也常常再一次被Alan或來賓的談話內容逗樂,噗哧一笑。現在回頭看,做〈靈魂拷問〉真的完成了當初錄陪伴閒聊系podcast的初衷,非常感激。感謝Alan、感謝來賓、也非常感謝所有鼓勵過我們繼續錄下去的聽眾是你們讓這件事做起來更有趣。

//

偶爾還是會沒力。當沒有力氣努力的時候,我會去做瑜珈;平均一個禮拜至少逃去瑜珈教室兩次、一次約70分鐘。好喜歡每次大休息結束後,聽瑜珈老師說:「謝謝自己的身體、謝謝自己的努力,還有謝謝自己今天的練習,今天的課程到這邊,謝謝大家。」每次聽完這串都有種「啊,好療癒。」又可以繼續面對這個世界的感覺。忙碌的日常,別說是感謝自己的身體;更多時候,反而是在譴責自己不夠努力。

//

長大是漸漸意識到,世界公平又不公平,並非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回報;但運動不一樣,幾乎是有努力就有成果的事情,還可以扎實感受到,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都沒有白費。謝謝瑜珈一直都在,生活中能有第二種成就感來源,實在是好踏實的事情。

秋天是學習收成、感恩的時節,一不小心就打了超過2200字。謝謝和解信跟閱讀和解信的你聽我說了一年多的話,一起練習誠實面對偶爾還是會焦慮的自己,練習能好好跟自己說一句,謝謝你、辛苦了。


不要因為擔心未來,就忘記好好活在現在。

Maggie

2023/10/30

十月的 哈修塔塔&布拉格

十月的 哈修塔塔&布拉格


如果你喜歡這封和解信,也歡迎訂閱,也歡迎分享給你的在乎的人,讓每月一封和解信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

也歡迎 小額贊助 我一杯咖啡,成為創作路上的小驚喜!也歡迎回信跟我分享你和自己和解的旅程、和解信帶給你的感受。每封回信我都有好好讀,對我來說都是好有力量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Maggie Shih
14會員
65內容數
每月一封和解信,獻給這個月也很努力過日子的你;讓我們一起從生活的縫隙裡,找尋與自己和解的契機。 - 如果你與剛好想寫一封信給自己,但覺得無處安放,歡迎私訊給我,安置所有不想面對的情緒、或想好好和解的事情✍🏻💛
The Maggie Shih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1/31
「今年,準備好要當一個更勇敢的人了哦!」我在心裡對自己說。2025 年想為自己嚮往的未來,無畏一次。無畏不代表不害怕失敗,而是知道自己,並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沒有成功,就放棄希望與相信。
Thumbnail
2025/01/31
「今年,準備好要當一個更勇敢的人了哦!」我在心裡對自己說。2025 年想為自己嚮往的未來,無畏一次。無畏不代表不害怕失敗,而是知道自己,並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沒有成功,就放棄希望與相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終於開始能接受「夢想不是本來的樣子」,因為人會變,夢想會變自然正常。也漸漸釋懷,過去的人生規劃並沒有因此白費,「計畫本來就是要拿來調整而非死守的」。
Thumbnail
我終於開始能接受「夢想不是本來的樣子」,因為人會變,夢想會變自然正常。也漸漸釋懷,過去的人生規劃並沒有因此白費,「計畫本來就是要拿來調整而非死守的」。
Thumbnail
我是在逃,還是在追? 在台北這塊土地,有我的淚水與汗水,也有深深包容著我的信仰,的確現在的我對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並不是帶著功成身退的滿足感想離開這,我也想知道自己這麼急迫地想離開台北,是在逃避還是在追求更想要的生活。 但確定的是,我的靈魂在這裡不快樂,而能夠嘗試的各樣方法我都試過了
Thumbnail
我是在逃,還是在追? 在台北這塊土地,有我的淚水與汗水,也有深深包容著我的信仰,的確現在的我對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並不是帶著功成身退的滿足感想離開這,我也想知道自己這麼急迫地想離開台北,是在逃避還是在追求更想要的生活。 但確定的是,我的靈魂在這裡不快樂,而能夠嘗試的各樣方法我都試過了
Thumbnail
我真的在這裡,我靠自己,花了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 此時此刻,我自己一個人,站在這裡。 意識回來以後,我在那站了至少有五分鐘, 靜靜地沈浸並享受「我靠自己實現了我的夢想」的激動裡, 我等激動完全退去,平靜又歸來後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Thumbnail
我真的在這裡,我靠自己,花了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事, 此時此刻,我自己一個人,站在這裡。 意識回來以後,我在那站了至少有五分鐘, 靜靜地沈浸並享受「我靠自己實現了我的夢想」的激動裡, 我等激動完全退去,平靜又歸來後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對於「這輩子一定要去XXX」、「不出發就來不及了」、「去XX打工度假」……等等這類的旅行文章一定不陌生,然後一股腦兒的就飛走了,好像真的完成了什麼人生大事一番,那,然後呢? 從2015年開始出發去紐西蘭打工度假,然後到2018的澳洲,再來到捷克。朋友總是對我說:「下個國家要去哪?」、「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對於「這輩子一定要去XXX」、「不出發就來不及了」、「去XX打工度假」……等等這類的旅行文章一定不陌生,然後一股腦兒的就飛走了,好像真的完成了什麼人生大事一番,那,然後呢? 從2015年開始出發去紐西蘭打工度假,然後到2018的澳洲,再來到捷克。朋友總是對我說:「下個國家要去哪?」、「
Thumbnail
旅行並無益於生活環境的提升,只是短暫的逃離現實。這段話,有錯嗎?其實沒有對也沒有錯,純粹是切入點、看事的角度不同的結果。出外旅行,總有回家面對現實環境的時候,而原有的環境並不會因你出個門旅行回來就會有所改變。但是,旅行會讓一個人因為接觸了外面寬廣的世界而有了不同的人生激盪,也改變了未來的人生路
Thumbnail
旅行並無益於生活環境的提升,只是短暫的逃離現實。這段話,有錯嗎?其實沒有對也沒有錯,純粹是切入點、看事的角度不同的結果。出外旅行,總有回家面對現實環境的時候,而原有的環境並不會因你出個門旅行回來就會有所改變。但是,旅行會讓一個人因為接觸了外面寬廣的世界而有了不同的人生激盪,也改變了未來的人生路
Thumbnail
我利用異地在重創我自己,感官的利刃劃開我生命中成形的膿,等它重生。曾有句話很美,它說:三十歲之後的人生是年少記憶的複沓。就好比趁著在青春尚未乾涸之前,在彈性的空間裡置入更多多彩的元素,而隨後的人生時光,在回味、咀嚼、驗證之中,才能以更溫柔的姿態面對自己。
Thumbnail
我利用異地在重創我自己,感官的利刃劃開我生命中成形的膿,等它重生。曾有句話很美,它說:三十歲之後的人生是年少記憶的複沓。就好比趁著在青春尚未乾涸之前,在彈性的空間裡置入更多多彩的元素,而隨後的人生時光,在回味、咀嚼、驗證之中,才能以更溫柔的姿態面對自己。
Thumbnail
有兩年的時間內,我反覆感到憂鬱厭世。一年是因為居住環境與愛情,一年是因為工作。
Thumbnail
有兩年的時間內,我反覆感到憂鬱厭世。一年是因為居住環境與愛情,一年是因為工作。
Thumbnail
要回台灣了,在歐洲半年跑十三個國家共35個城市,帶給我那些新體悟?我又有甚麼收穫?
Thumbnail
要回台灣了,在歐洲半年跑十三個國家共35個城市,帶給我那些新體悟?我又有甚麼收穫?
Thumbnail
一轉眼,駐紮牛津已然半年,夏日的興奮新鮮全出,今日撐篙,明日與同學攀上學校劇院頂端小塔俯望這焦糖色的城市。不過冬日總要來的,四點就天黑的日子,吃完晚餐便感夜深,想起自己小時讀昆德拉,不言說不自知間,心裡似乎被藏下了種子,持續傳送「生活在他方」的念頭。想起將希望寄放在遠方的精彩未知,意圖不在意現下生活
Thumbnail
一轉眼,駐紮牛津已然半年,夏日的興奮新鮮全出,今日撐篙,明日與同學攀上學校劇院頂端小塔俯望這焦糖色的城市。不過冬日總要來的,四點就天黑的日子,吃完晚餐便感夜深,想起自己小時讀昆德拉,不言說不自知間,心裡似乎被藏下了種子,持續傳送「生活在他方」的念頭。想起將希望寄放在遠方的精彩未知,意圖不在意現下生活
Thumbnail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Thumbnail
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 越長大,看過越多不同人對生命的詮釋,和對嚮往的定義,也就越來越理解一件事:夢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只是真的很多人的夢想,不像社會媒體一般鼓吹的那樣遠大,不像一般資本主義社會對成功的定義。也許『只是』開心健康的生活,也許『只是』找個好伴侶,有個健康的寶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