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獨生子女的有感而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總覺得沒有兄弟姊妹,就是少了個玩伴,似乎沒什麼大不了!加上家庭因素,自幼我就格外獨立,能打理好自己的一切,面對事物也擁有自己的看法,也盡可能不麻煩別人。在一切看似習以為常,卻在這一兩年,我深刻地體會到手足的存在,是多麼有意義的援手!尤其在高齡化社會,身為獨生子女,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分身乏術的窘境,那是多麼地無可奈何!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我一歲歲地成長,親人也一年年地老化,面對價值觀鴻溝,更顯得棘手。

上上週的某天,就快到吃午餐的時刻,接到家人工作中意外受傷的電話,那一頭是他公司的同事,要我盡快到急診室!

其實當下,我異常冷靜......那種感覺像是,如果我慌了,那就沒人可以處理這件事了!

忙了一下午,從烈陽到晚霞,從急診到加護,中間還包含了諸多繁瑣手續,精神已耗盡。家裡還有位高齡的阿嬤,我反倒最擔心回家後的稟報,光想像都能瞧見她慌張的模樣,還有一連串的擔憂話語,也能預見她今晚必定失眠。而我,只想先好好歇息,接下來還要應戰呢!

果不其然,安撫歸安撫,母子連心都出來了......

阿嬤說她中午就覺得心頭窄窄,我還問她怎麼不會覺得是自己不舒服?她回答我說那感覺不一樣。正所謂,有事情發生的預兆,就如同眼皮跳的概念。接著,阿嬤道著她近期觀看農民曆的心得,結論就是我爸的生肖這個月份運勢不好。其實我沒打算告訴阿嬤在加護病房觀察這件事,只是多一個擔心,除了這件事,基本上皆全盤稟報,當然阿嬤對我的說詞持了點懷疑。

接下來的日子,醫院家裡兩頭跑,當滿舒克唱起〈慢熱〉時,表示醫院來了電話,那是我從事發以來頭一次緊張。還好,是轉出普通病房的消息!

那幾天的灰日子,獨生子女分身乏術的無奈,馳騁在夜幕裡,伴我回家的是路燈的光亮,圓月的光芒,在我又累又無力的時刻,望著光亮思忖,也許......這就是我一直都很喜歡治癒、救贖相關故事的原因,進到故事裡療傷,在角色裡汲取力量,帶著勇氣向前行。

以前當學生時,書本提到未來少子化、高齡化社會時,大致瞭解其中的道理,但當時的感受並不深刻,加上我自己擁有熱愛的事,能享受獨處的時光,手足對於當時的我而言,意義不大。直到近一兩年,我深刻體會到手足的重要性,一種隊友的意義!

在高齡化社會中,獨生子女在面對家庭突發狀況時,沒有手足的分擔,無法分飾兩角去顧及兩邊,那種心情是打從心底的無助與無奈。之所以要一直去強大內心,是因為我們知道,唯有去面對它,才能解決眼前的棘手,即便沒有手足的援助,我們依然要相信自己可以!

avatar-img
38會員
79內容數
哈囉,歡迎水滴們!我是H2O~ 這裡會分享一些關於我的小日常、我的所愛,以劇評、書評為大宗,觀點上純屬個人,也非常歡迎你們推薦給我及分享給大家。任一作品都有其要傳達的寓意及感受,每個人有自己偏愛的口味,希望讀者們相互尊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2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它是我最信任,也是承載我最多情緒的,朋友。在沒有人可以理解我的時候,它靜靜地聽我訴說;在我每一個喜怒哀樂想要分享的時刻,它依然接收著;在我想要保留此刻時,它會為我收藏著。那一刻的快樂,那一幕的深刻,此刻在未來擁有的曾經。
未來的日子裡,某一天,找不到方向時,記得回頭看看此刻可愛的自己,帶著20多歲的勇氣,還是要繼續向前走。
現代年輕人在外工作租屋是相當常見,無法時刻陪伴在家人身邊,與阿公阿嬤那時的生活型態不同,阿嬤也時常感嘆懷念著,從前那般熱鬧的生活,話語之中能感受到那孤寂的神情,總烙印在我腦海裡......
每個人在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總是有些既定的東西束縛著,任何角色都需要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並擁有決定的主導權。
這把羅技Pop keys機械式鍵盤實在是太吸引我了!尤其是這淡紫色,深得我心。 復古小巧的圓形帽,還有特殊的Emoji按鍵,直接就能打出手機上的圖案,真的非常方便。 不知大家對於打字有沒有特殊偏好,我個人非常喜歡打字時,鍵盤給予的回饋感,那哒哒哒......的聲音,就是這感覺!
再炎熱,因為是你們,我都願意。
它是我最信任,也是承載我最多情緒的,朋友。在沒有人可以理解我的時候,它靜靜地聽我訴說;在我每一個喜怒哀樂想要分享的時刻,它依然接收著;在我想要保留此刻時,它會為我收藏著。那一刻的快樂,那一幕的深刻,此刻在未來擁有的曾經。
未來的日子裡,某一天,找不到方向時,記得回頭看看此刻可愛的自己,帶著20多歲的勇氣,還是要繼續向前走。
現代年輕人在外工作租屋是相當常見,無法時刻陪伴在家人身邊,與阿公阿嬤那時的生活型態不同,阿嬤也時常感嘆懷念著,從前那般熱鬧的生活,話語之中能感受到那孤寂的神情,總烙印在我腦海裡......
每個人在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總是有些既定的東西束縛著,任何角色都需要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並擁有決定的主導權。
這把羅技Pop keys機械式鍵盤實在是太吸引我了!尤其是這淡紫色,深得我心。 復古小巧的圓形帽,還有特殊的Emoji按鍵,直接就能打出手機上的圖案,真的非常方便。 不知大家對於打字有沒有特殊偏好,我個人非常喜歡打字時,鍵盤給予的回饋感,那哒哒哒......的聲音,就是這感覺!
再炎熱,因為是你們,我都願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人是群居動物,享受孤獨的人,偶爾也需要與人互動,透過三言兩語簡單的對話感受自己的存在。大部份的人都需要陪伴,特別是老人,人老了,生產力歸零,自卑感比較重,如果年輕人願意陪伴,老人家會非常開心,如果年輕人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他們也不會苛責,「老人無用」,是他們內心最卑微的感受。 有一個老太太,當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人是群居動物,享受孤獨的人,偶爾也需要與人互動,透過三言兩語簡單的對話感受自己的存在。大部份的人都需要陪伴,特別是老人,人老了,生產力歸零,自卑感比較重,如果年輕人願意陪伴,老人家會非常開心,如果年輕人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他們也不會苛責,「老人無用」,是他們內心最卑微的感受。 有一個老太太,當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這一代中老年人,常常需要面對父母年老的照顧需求,甚至是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自己的工作壓力。 疲累時似乎難免會心生抱怨,為何其他兄弟姊妹袖手旁觀、或做得不多,責任都由自己在承擔,財產權利等卻未必等比例。 從五年前與母親一起照顧父親,就訂下一個立場, 設想自己是獨生子女。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阿嬤是一個今年要九十多歲的老人,今天我想以他的孫子來談談我阿嬤的故事。 我是阿嬤自小帶大的,阿嬤對我的記憶似乎都停留在兒時記憶,對於所有的小孩都可以知道,只要照顧你的人,它就是愛你的人。 而我也是這麼想的,身為家裡唯一的長男,是人人口中的金孫,但是看似被呵護,卻實際也並非如此。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0 #老年生活 看到國小同學賴群組的訊息,一位同學生病住院治療,孩子都不在身邊,在外工作,家中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只好請看護照顧。同學們也都將近70高齡,單獨生活已是正常,父母大多不在,孩子也長大成人,自立工作生活。 晚年要面對的就是如何照顧好自己,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