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中的眼神敘事(1)—以人物畫與繪本比較的實驗假設

2023/11/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很久很久以前就很喜歡《形狀三部曲》,在獲得通知再版上市的消息之後,我從家裡先撈出了英文的平裝書,重溫三個單純的形狀帶來的樂趣。

  翻著翻著,看著他們魔性的眼睛,我是在紙上開始寫了幾個句子。

形狀三部曲與潦草的筆記

形狀三部曲與潦草的筆記

只有一雙眼睛可以演戲嗎?可以當主角嗎?

他直勾勾的看著你

 雙眼直視前方

 瞪大雙眼

他把眼珠轉向側面

 看著誰?看著什們?

他把眼珠往上翻

 生氣了嗎?想到什麼了嗎?

他把眼皮半掩

 累了嗎?不想掙扎了嗎?懷疑嗎?

他再度把眼神轉向你

 有話要說嗎?

這幾句話只是當下閱讀繪本的時候的一些想法,沒有很完整的邏輯。

但因著這幾個句子,我忽然想要開啟一個實驗的假設:「如果試著用同樣的兩段文字,搭配不同的素材或說作品,會有怎樣的效果。」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觀看的實驗」:透過人物畫與繪本,比較臉部表情在簡化之後的視覺傳達力。

  這比較不是一般看繪本的習慣,我覺得大多數人看了可能不會有共鳴,但是看得懂的人會喜歡,這就是藝術欣賞很弔詭的地方,但我私心想要自己寫出來。但是要怎麼寫,才能符合邏輯的陳述?挑選適合的畫作,就花了很長的時間。

  最理想的狀態是,我能夠找到同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才能對應繪本也都是同一位插畫家。但是找來找去始終不滿意,希望可以設定在「同一個時代和同一個區域」創作的作品。我原本找了林布蘭的自畫像,後來發現哈爾斯(Frans Hals, 1582-1666)的作品,人物的眼神更加活靈活現。但屈就於與繪本的眼神對應,沒有全都適合眼神,於是修改了句子。

  為了要證明這樣的選擇是可行的,於是我還聽了幾場線上講座。其中有幾場是哈佛藝術博物館2019年關於荷蘭藝術的系列講座。(可以在Youtube上搜尋 "Ar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2019 Erasmus Lectures")
都不曉得哪時候如此用功!

  在《形狀三部曲》中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三個角色個性完全不相同,我也在翻過無數次繪本之後,赫然發現「正方形」是眼神變化最多的一個形狀。因為正方形很老實又遵守規則,所以常常被三角形嚇到,又被圓形說的話搞得不知所措。所以,之後的比較會以「正方形」為主,對比的作品範圍終於可以確定了!

  但後來又卡在一個不確定要寫多寫少的尷尬。寫的少立論不夠充足,寫的多恐怕變成論文。反反覆覆的修改草稿,就這樣一個月又過了一個月。
  然後……又想著要如何在社群上呈現適合的圖文的版面。過多的文字不適合IG和FB,這也是開啟這個方格子的動機之一!

我不是很確定這個假設是否正確,也不確定挑選的素材是否恰當。
也許應該保守一點的說:每一本書都要有適合它的獨特觀看方式。
但我希望可以讓讀者們知道,觀看有各種可能性。
所以,我還是會繼續完成這個「實驗」。

To be continued…



15會員
27內容數
日常的閱讀筆記,有些人文,有些藝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