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勸人放下這種事,只能拿來勸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應該算是今年度最喜歡的一本書,過程中無時無刻的醍醐灌頂(讚嘆),在還沒看完前就決定之後還要再好好看一遍,並且想把喜歡的句子和段落抄寫下來!

這是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別人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其實,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我想是大家最一開始的憂慮與困惑),但,完全不是! 全書,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不虛此行」。

raw-image


「勸人放下這種事,只能拿來勸自己」

人們經常自我意識過甚、想要所有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導致自己時常深陷痛苦之中,這是人之常情,不需太過於責怪自己,我們也沒辦法完全脫離這樣的自己,但是,可以「練習」,也就是藉由本書的書名「我可能錯了」,在憤怒情緒快要在心中升起、在衝突快要產生的時候,默念三句:「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當然這不是什麼神奇咒語,就僅只是一個自我提醒,作者自己也承認即便在修行返俗後,仍然有多次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我沒有錯,就是你錯了!」

但是,當我們能開始意識到「我也有可能是錯的」時候,並且刻意的一次一次練習,我們也才有機會,偶爾的減緩及消除這種痛苦與不必要的衝突,在書中也提到了一句話:「勸人放下這種事,只能拿來勸自己」(P.210),雖然可能只是作者的隨口一句,但這句話似乎就是「我可能錯了」最好的註解了!


raw-image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翻個兩三頁就有打動我的段落,於是隨手拿起了一本沒用到的行事曆,開始抄抄寫寫(而且還花了很多時間)

看到喜歡的句子記得註記一下,很值得摘錄下來隨時翻看,然後,很適合一段時間就再次翻閱複習。






影響最深刻的兩個地方

在此想分享兩個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1. P.191-192
    一段作者在泰國遇到的住持—阿姜.帕薩諾分享的故事,當時他與家人相聚過節,而他的堂兄倒了酒給他:「要喝一杯嗎?」,但因森林旅行派的僧人是禁酒的,於是阿姜.帕薩諾婉拒了,不過堂兄還是不死心:「喝啦!反正又沒人知道。」
    這時,阿姜.帕薩諾沉靜且真誠地說了:「我會知道。

    看完後真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驚覺一直以來人們所想知道可遵守的道德原則,以及我們為什麼要實踐道德行為,爭吵了少次,又提出了多少理論,其實總歸一句,不就是「我會知道。」過著道德的生活,也就是過著無愧於自己、不過於重擔的生活,完全取決於自己,並且這樣的選擇,會是值得的

    ——「這就是實踐道德的方式。這就是為自己言行負責的方式。」
  2. P.199
    這段只是作者分享影集中出現的便條紙文字,不過卻是令人印象深刻。
    上面寫著:
    「你遇見的每個人
    都在進行一場戰鬥
    你對此一無所知
    與人為善
    永遠如此」

    想起,總是偶爾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悅的情境,而且大多數時候對象都只是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也許他是走路撞到你卻沒有道歉,又或是臉很臭態度很不好的店員,當然,在當下遭受到這種待遇也一定很生氣,不過,有時想想,也不過就是一面之緣罷了,再生氣也只是傷害自己,也許對方正在遭遇人生低潮,無可奈何的怨氣發洩在生活,相較現在還算過得還行的我們,只能說服自己退讓一步,盡量善良。(這真的是我走在路上時常得提醒自己的話和保持的心態了😆否則很容易就爆氣)

本書所帶給讀者的意義,是在於書中的每個角落,要自己去發掘感受,能深深打動及影響作者的遭遇、體悟及提醒,或許也都能為我們帶來一些新的生命看法和改變,而且,應該鮮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敢這樣放棄一切的行動, 所以閱讀到了如此特別的故事(好似我也經歷了),又如此收穫滿滿,真的非常值得推薦一看!

五星推薦/喜愛指數:⭐️⭐️⭐️⭐️⭐️
這本書,我想適合每個人,不管你現在生活平靜,又或是時常憤世忌俗

然後用此篇作為今年結尾,2024年新年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之然的沙龍
40會員
72內容數
這裡記錄著一些日常、閱讀筆記、觀察誌
之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2025/04/09
2024/11/16
如果你認為你很低落、偶爾覺得心裡說不上的悶,但並沒有到生病的那種程度,或許這本書很適合你!
Thumbnail
2024/11/16
如果你認為你很低落、偶爾覺得心裡說不上的悶,但並沒有到生病的那種程度,或許這本書很適合你!
Thumbnail
2024/10/25
上個月底才剛出版的《28歲決定你的人生:為了享受之後的日子所該做的24件事》,看到了幾位書評家的介紹,加上正值準備跨越28歲的時刻(本月已成功跨越XD),這本書成功引起了我的興趣🤣
Thumbnail
2024/10/25
上個月底才剛出版的《28歲決定你的人生:為了享受之後的日子所該做的24件事》,看到了幾位書評家的介紹,加上正值準備跨越28歲的時刻(本月已成功跨越XD),這本書成功引起了我的興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近期閱讀的一本書:【我可能錯了】中,也提及到「在你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董啟章先生曾說:「買書有點像在買紅酒,有些陳年佳釀,是不能急著馬上享用的。 不同的是,日漸醞釀成熟的不是書,而是...」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有些書其實不適合「重點摘錄」。很多大師的教導,就算是散文式的書寫,其實有「進程」,他知道一般人常有的認知痛點,先處理下針,Guru級的,甚至會在實體書中佈下療癒能量,雖然他一句話都沒說,也可能他不是有意去這樣做,卻幫助了人。 但現在人很忙,普遍喜歡重點式的瀏覽,網上文章隨便掃過,這樣會很可惜。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