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殺手》中的笑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花月殺手》電影海報

《花月殺手》電影海報

★本文涉及《花月殺手》電影部分劇情,請斟酌閱讀

我在10月21日回臺北的時候,跟著朋友一起去松仁威秀的泰坦廳看了《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2023)。《花月殺手》並不是什麼搞笑片,而是改編自同名非虛構作品《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真實發生於美國歷史上的奧賽奇族謀殺案。這起連續殺人案讓美國政府得以成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FBI),但無論是前因還是後果,都不是值得美國驕傲的一起事件。

那麼,標題所謂的「笑點」是什麼呢?

對我來說,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拍攝《花月殺手》的手法上,我感覺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概念。這並不是說《花月殺手》就很好笑;即便我的確多次在戲院中笑出聲來,但黑色幽默帶來的多半是故事的荒謬與諷刺。

世紀交替之際,奧賽奇族人因為美國政府取消美洲原住民保留地,以及後續的土地分配法案而被迫遷移到一塊貧瘠的土地上。1907年,當時的奧賽奇首席酋長詹姆斯.碧赫特(James Bigheart)為族人爭取到該土地的公共礦產權;而後該地開始陸續發現原油,使得奧賽奇人透過開採、生產石油的特許使用金而致富。這樣的致富,使得非原住民的美國白人開始覬覦他們的財富,除了許多商人進駐保留地,希望販售對奧賽奇人來說可能不真的有用的商品外,甚至陸續有白人男性試圖與奧賽奇女性結婚,以繼承對方的土地人頭權(headright)。

電影剛開始時,李奧納多飾演的歐內斯特(Ernest Burkhart)在一戰結束後回到美國投靠舅舅威廉.哈爾(William Hale);才剛剛到家裡坐了下來,威廉就開始勸誘歐內斯特加入奪取奧賽奇財富的計畫中——

"You like women?"
"Sure."
"You like Red?"

電影中,歐內斯特的回答類似「紅的、白的、藍的……只要是女人我都喜歡」。這是我第一次在觀看這部片的時候笑出來,與我同行的友人也笑了;但我在離開戲院、回到老家,甚至回到花蓮之後,都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因為我後來才想到,坐在我右邊的兩名陌生女性沒有笑。

當然,我沒有要、也無法向他們解釋為什麼我當時會笑。會笑的理由各式各樣,我後來回頭去問了友人當時為什麼會笑出來,對方的回答是「藍的」讓他想到了曼哈頓博士,而且歐內斯特的回答既糟又渣;而我自己的原因則是「為什麼沒有綠的?歐內斯特是不是統派?」,以及「那也要對方也喜歡你才行吧」之類的想法而笑的。

有一種說法是,笑的出現雖然可能會造成誤會,但實際上是為了化解尷尬;我現在好像有點可以理解了。

《花月殺手》劇照

《花月殺手》劇照

後續情節中,其實也有很多「引人發笑」的片段,而且大多都是暴力、殺人的場景;例如女主角莫莉(Mollie Burkhart)的妹妹安娜(Anna Brown)被殺的片段,對我來說實在過於荒謬——安娜喜歡著歐內斯特的弟弟布萊恩(Bryan Burkhart),但布萊恩一直不肯給予安娜名分;他們在某天晚上出遊,安娜酒醉之後,一直嚷著叫布萊恩不准把自己殺掉,卻沒發現布萊恩其實正與其同夥把自己帶到荒郊野嶺,隨後便在安娜坐在一個石頭上休息時從後方對著安娜的後腦開槍。

為什麼明知道這些白人男性有所圖謀,卻沒有任何防備呢?我依然對這樣的荒謬笑出聲來。

後續的情節無須多提,整起事件被調查局發現、偵破、在法院確立了犯行,一干人等入獄,歐內斯特……奇怪的是,最後的收尾卻是一齣「廣播劇」。那依然是一個帶著點荒謬氣息的場景,演員們用著誇張的演技與各式各樣的器材在舞台上製造效果音,為這個荒謬至極的故事收尾。

——直到馬丁.史柯西斯本人出現,唸出下面的話語:

莫莉柯伯太太,享年五十,週三晚上十一點於自宅過世。純血奧賽奇人,葬於灰馬墓地,與父母、姊妹、女兒相伴。親身涉入的謀殺案,無人提及。
Lily Gladstone與Martin Scorsese

Lily Gladstone與Martin Scorsese

我的眼淚很自然地就流下來了。在那時,我才反應過來,這不只是電影、不只是故事;即便過程如此荒謬,但這的確是真實發生過的,在某個時期,或許也曾被人給遺忘的歷史。反過來說,重點或許就在於這件事發生的過程是如此荒謬,以致於它「有辦法」發生。跑片尾的時候,我整個人陷入突然湧上的情緒中,久久無法自已。

我不是很「資深」的馬丁.史柯西斯影迷,直到近年才慢慢發現他電影的魅力;當初看《沉默》(Silence, 2016)的時候,似乎也是到了電影結尾,才獲得了某種總結下來的感觸。老人家今年已經八十歲,對於像我這樣資淺的觀眾,或許該是找時間回頭看看他其他作品的時候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7會員
127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花月殺手》:凝視歷史 《花月殺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事件發生在1910至30年代,奧塞奇族人因為土地上發現的石油而掌握了巨大財富,卻遭到覬覦財產的人們計畫性的殺害,並試圖透過繼承來掠奪奧塞奇族人的財產。
Thumbnail
  《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根據美國1920年代「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改編;描述1897年,被政府趕到奧克拉荷馬州奧塞奇郡的北美原住民奧塞奇族,在一片鳥不生蛋的荒野中,發現了石油,奧塞奇族人獲得平均分
Thumbnail
  《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根據美國1920年代「奧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Osage Indian murders)改編;描述1897年,被政府趕到奧克拉荷馬州奧塞奇郡的北美原住民奧塞奇族,在一片鳥不生蛋的荒野中,發現了石油,奧塞奇族人獲得平均分
Thumbnail
在已知的歷史事件-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改編,從維基百科可以得知事件資訊上幾乎與電影如出一轍,而所謂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作者電影觀點:保持著對原住民的關懷,與卻也沒有太過著墨原民文化傳統,以如此有點政治性議題來說已算是有些淡化。
Thumbnail
在已知的歷史事件-歐塞奇印第安人謀殺案改編,從維基百科可以得知事件資訊上幾乎與電影如出一轍,而所謂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作者電影觀點:保持著對原住民的關懷,與卻也沒有太過著墨原民文化傳統,以如此有點政治性議題來說已算是有些淡化。
Thumbnail
由衷致敬這部作品,它為我們還原,並補完一段原先有可能被淹沒遺忘的黑暗歷史記憶。
Thumbnail
由衷致敬這部作品,它為我們還原,並補完一段原先有可能被淹沒遺忘的黑暗歷史記憶。
Thumbnail
進戲院前記得去上廁所,別怪我沒先說。 ✍️EP.1【我們將菸斗埋葬於此,將傳承葬送於塵土】 ✍️EP.2【引人入勝的畫面與配樂】 ✍️EP.3【土狼與黃鼠狼】
Thumbnail
進戲院前記得去上廁所,別怪我沒先說。 ✍️EP.1【我們將菸斗埋葬於此,將傳承葬送於塵土】 ✍️EP.2【引人入勝的畫面與配樂】 ✍️EP.3【土狼與黃鼠狼】
Thumbnail
所謂史詩,並不是放置在遼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就能成事,而是人物怎麼真實活在時代中,渺小個人與龐大世界衝撞摩擦、影響交織出躍然事件之上的意義;本片有了造就史詩的一切元素,卻只是把它當成謀殺案處理,其實真正的主題正是導演過去作品中反覆描繪的「群體認同」,在本片中竟都忘得一乾二淨,許多大可著墨的切入點,如:
Thumbnail
所謂史詩,並不是放置在遼闊的歷史文化脈絡下就能成事,而是人物怎麼真實活在時代中,渺小個人與龐大世界衝撞摩擦、影響交織出躍然事件之上的意義;本片有了造就史詩的一切元素,卻只是把它當成謀殺案處理,其實真正的主題正是導演過去作品中反覆描繪的「群體認同」,在本片中竟都忘得一乾二淨,許多大可著墨的切入點,如: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近期因不斷抨擊商業電影遭到炎上,由於駁斥漫威電影與主題樂園大同小異,再痛批IP續集與流水生產根本毫無價值,惹了自己一身腥。許多觀眾就藉此反問,到底什麼樣的作品,或是需要哪些要素,才符合他眼中所謂的電影藝術(cinema)?我想《花月殺手》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Thumbnail
金獎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最新作品《花月殺手》,總片長共3小時半的重量級歷史電影,時空背景取自1920年代的真人真事改編,美國西部大規模原住民謀殺案。以歷史悲劇闡述人性的慾望與貪婪、種族與社會階級問題,以及情感面的愛恨糾葛。 《花月殺手》日前在坎城影展首映,引起高度關注,夢幻卡司組合更是讓人目不轉睛,由
Thumbnail
金獎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最新作品《花月殺手》,總片長共3小時半的重量級歷史電影,時空背景取自1920年代的真人真事改編,美國西部大規模原住民謀殺案。以歷史悲劇闡述人性的慾望與貪婪、種族與社會階級問題,以及情感面的愛恨糾葛。 《花月殺手》日前在坎城影展首映,引起高度關注,夢幻卡司組合更是讓人目不轉睛,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