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齡人生70開始」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 幸齡人生70開始

作者: 和田秀樹   譯者: 林慧雯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

幸齡人生70開始

幸齡人生70開始



如果你能活到八十岁,你如何想像你的晚年樣貌?是健康的接受自然老化?還是因病無法自我照顧卻死不了?七十歲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剛退休不久的年紀,此時頭腦與身體大多還是處於健康的狀態,此年齡的生活方式將會是未來健康長壽的關鍵,本文作者身為坐六望七的高齡醫療領域之精神科醫師,為了在未來依然擁有健康的面臨老化的到來,他建議了一些在七十歲時期該有的生活方式,有幾點印象比較深刻也頗為認同,所以稍微記錄下來。

 

主動輸出式的學習

擁有學習的熱忱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年少時我們因此像塊海綿吸取成長所需的養分,中年時它化為前進未知道路的指引,步入老年後它是與現實社會的連結,上了年紀後,行動意願會下滑,作者認為這是額葉老化的關係,額葉掌控著關於人性,好奇心,悸動等高層次的微妙感受,此部位老化會造成意願與行動力下滑,讓人變得不擅於控制情緒,難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遭遇,如此一來,變得什麼都不想做,成天死氣沈沈的待在家裡,最後運動能力與大腦功能都會在短時間內大幅衰退,那麼,該如何預防額葉老化呢?那就是過著充面變化的生活,像是走不同的路,吃不同的餐廳,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甚至學習些新技能,就是不要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在學習上,作者也建議不要一人埋首苦讀,而是應該報名課程或是與同伴一起學習,盡量與人對話交換意見,不善於與人交流,亦可將所吸收的知識化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主動輸出相較於被動吸收,更可以活化額葉減緩老化。

 

享受美食

    通常上了年紀,食慾會下降,有時因為一些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也會讓老年人特別控制飲食,甚至作為晚輩的我們也會告誡長輩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少吃,但是作者確認為長者應該多吃肉才能促進「幸福的荷爾蒙」---血清素的生成,不要忍耐不吃自己喜愛的食物,要享用美食提升免疫力,縱使血壓稍為高一點,血糖超標了一些,膽固醇一直回不到正常值,這些正常值都是統計出來的數值,這些數值超過了一定的範圍確實增加了某些疾病的風險,但是這些風險也是計算出來的可能機率,所以除非是罹患重病,非限制飲食不可,不然只要正常飲食,享用自己喜歡的食物沒什麼不好。

 

醫療選擇

    過了70歲後,多數的長者都可能會有一些慢性病,多半都有在服用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的藥物,利用藥物將血糖血壓降到所謂的正常值,可能會使人感到身體倦怠,頭腦也會處於呆滯狀態影響日常生活,作者希望70歲後應該審視自己是否應該服用這些藥物,他不是要長者不要服用藥物,而是如果為了降低十年後心肌梗塞的風險,卻要現在就開始持續服藥,長期過著毫無活力的生活,這樣有什麼意義?他覺得過了70歲以後,應該將舒適愉快放在第一位,不需要求那些生化值一定要落在正常值的範圍內,畢竟「正常範圍」也只是統計一群人的數值所得到的一個範圍,與得到相關疾病的風險也只是統計出來的機率,超過了正常範圍,不表示一定會得病,所以作者認為,70歲後的醫療考量應該是維持長者舒適的生活,例如頭痛到想吃頭痛藥,卻因為想到自己還在吃其他的藥物,就決定忍耐不吃頭痛藥,這是本末導致的,雖然我還沒70歲,但記得某次醫生開了止痛藥給我備用,告訴我覺得痛就吃止痛藥,然後補了一句:忍耐不是美德。

    這本書裡其實還有提到其他可以延遲老化的70歲生活方式以及心態,很值得長者以及身邊有高齡長者的人好好翻閱,甚至可以作為自己上了年紀後的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房裡的書桌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2024/11/24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脂肪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於現代人而言,脂肪似乎成了一個有點負面的詞彙,聯想到的是腰間的贅肉和健康的隱患。然而,這個常被誤解的物質,事實上是人體內的一位守護者,承載著我們生存與繁衍的奧秘。
Thumbnail
2024/11/24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脂肪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對於現代人而言,脂肪似乎成了一個有點負面的詞彙,聯想到的是腰間的贅肉和健康的隱患。然而,這個常被誤解的物質,事實上是人體內的一位守護者,承載著我們生存與繁衍的奧秘。
Thumbnail
2023/11/27
有時與某些書籍的相遇純屬偶然,就只是在某個時刻沒有特殊理由的把他挑選了出來
Thumbnail
2023/11/27
有時與某些書籍的相遇純屬偶然,就只是在某個時刻沒有特殊理由的把他挑選了出來
Thumbnail
2023/11/13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有人短有人長,但頂多就是一百年,若再扣除無法自主的時間,再多也不過幾十年,這幾十年的時間我要拿來做什麼?
2023/11/13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有人短有人長,但頂多就是一百年,若再扣除無法自主的時間,再多也不過幾十年,這幾十年的時間我要拿來做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書名: 幸齡人生70開始 如果你能活到八十歲,你如何想像你的晚年樣貌?是健康的接受自然老化?還是因病無法自我照顧卻死不了?
Thumbnail
書名: 幸齡人生70開始 如果你能活到八十歲,你如何想像你的晚年樣貌?是健康的接受自然老化?還是因病無法自我照顧卻死不了?
Thumbnail
日本2022年暢銷書是和田秀樹醫師所寫的「幸福人生70開始」,因為他在三十多年的高齡醫學臨床經驗中,覺得七十來歲這個階段的生活方式,會影響往後餘生,但是七十後的身體結構跟年輕時不同,所以他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受到以往醫學常識的束縛。 和田秀樹的主張跟現在對慢性病控制的建議不太一樣的原因,我推測或許他是
Thumbnail
日本2022年暢銷書是和田秀樹醫師所寫的「幸福人生70開始」,因為他在三十多年的高齡醫學臨床經驗中,覺得七十來歲這個階段的生活方式,會影響往後餘生,但是七十後的身體結構跟年輕時不同,所以他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受到以往醫學常識的束縛。 和田秀樹的主張跟現在對慢性病控制的建議不太一樣的原因,我推測或許他是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逐年增加,人們開始思考老後的生活要如何度過。成為人瑞可能不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會有更多人可以做到的程度。當然,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下定論。但不管是好是壞,既然有可能成為當事者,就不能不來思考這樣的可能性。或許人體當初的設計,比較少用來對抗高齡,想想原始人存活的
Thumbnail
   隨著人們的壽命逐年增加,人們開始思考老後的生活要如何度過。成為人瑞可能不再是少數人可以做到,而是會有更多人可以做到的程度。當然,這到底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下定論。但不管是好是壞,既然有可能成為當事者,就不能不來思考這樣的可能性。或許人體當初的設計,比較少用來對抗高齡,想想原始人存活的
Thumbnail
「你害怕老嗎?」 進入「人生後半場」,面對種種不安與憂鬱,要用什麼樣的心境和智慧去看開釋懷? 熟齡族以上最擔心的事,在本書都可以得到溫柔指引。
Thumbnail
「你害怕老嗎?」 進入「人生後半場」,面對種種不安與憂鬱,要用什麼樣的心境和智慧去看開釋懷? 熟齡族以上最擔心的事,在本書都可以得到溫柔指引。
Thumbnail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Thumbnail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Thumbnail
原來,年紀大了之後,會自動開始過減法生活,會開始有所選擇,因為身體負荷不了。 既然身體已經無法像年輕時候那樣恣意,就不再強迫自己,要跟以前一樣。
Thumbnail
原來,年紀大了之後,會自動開始過減法生活,會開始有所選擇,因為身體負荷不了。 既然身體已經無法像年輕時候那樣恣意,就不再強迫自己,要跟以前一樣。
Thumbnail
退休一個多月,診所繁瑣的收尾仍在進行中,但我的方格子頁面已經產出十多篇文章、近兩萬字。幾位親友私下問我:都已經退休了為什麼不好好休息,非得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其實,除了創作、傳達理念原本就是我的人生目標,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退休以後如果「過太爽」,很容易罹很容易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甚至還會早死?
Thumbnail
退休一個多月,診所繁瑣的收尾仍在進行中,但我的方格子頁面已經產出十多篇文章、近兩萬字。幾位親友私下問我:都已經退休了為什麼不好好休息,非得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其實,除了創作、傳達理念原本就是我的人生目標,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退休以後如果「過太爽」,很容易罹很容易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甚至還會早死?
Thumbnail
乍看有點「離經叛道」,但這卻是一個誠實又誠懇的醫師所提供的幸福處方,也是這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生活指南。  這是一份可以讓我們幸福的醫師處方箋,寫給現已年屆七十五歲的長者,以及家有長者的年輕人,再加上剛退休或即將退休,正期待展開第三人生的熟齡朋友。  或許因為最近全世界都同時面對人類史無前例的社會狀況
Thumbnail
乍看有點「離經叛道」,但這卻是一個誠實又誠懇的醫師所提供的幸福處方,也是這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生活指南。  這是一份可以讓我們幸福的醫師處方箋,寫給現已年屆七十五歲的長者,以及家有長者的年輕人,再加上剛退休或即將退休,正期待展開第三人生的熟齡朋友。  或許因為最近全世界都同時面對人類史無前例的社會狀況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楔子-工作的第四年,我超憂鬱的!那年,我在護理之家服務。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對那麼多的「老、病、死」。在那環境下,死亡,相對就不可怕。病與失能臥床,才讓人感到揪心與折磨。空洞的眼神,訴說著靈魂想要掙脫軀殼的渴望......與絕望。 那段時間,我看到醫學進步下的另類超越極限。以前讀書時,總說人要活就要動
Thumbnail
楔子-工作的第四年,我超憂鬱的!那年,我在護理之家服務。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對那麼多的「老、病、死」。在那環境下,死亡,相對就不可怕。病與失能臥床,才讓人感到揪心與折磨。空洞的眼神,訴說著靈魂想要掙脫軀殼的渴望......與絕望。 那段時間,我看到醫學進步下的另類超越極限。以前讀書時,總說人要活就要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