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面對變老的勇氣:如果不想老時後悔,現在就要開始做的3件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綻放出生命的精采的光彩? 這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自己是否「有自己的內心動力?」是關鍵,那麼內心的動力如何而來?如何保有自己內心源源不絕的動力?

第一類,做個對自己負責任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依照心中的意願、意志力而行動,所以生病時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遇到困難時要努力嘗試突破,有時,別人會對我們的困難給予一些助力,但最終我們的雙手、雙腳長在自己的身上,還是要依靠自己去面對、走出去「行動」。

有太多的老人,我在和他們互動時,發現他們一生勤勤勉勉的對家庭付出工作賺錢、因應孩子、家庭、公司、工作的需求,看似負責,但其實這些都是社會加諸給他的,被動的因應外在要求配合,自始自終都沒有學的很懂,對自己需求聆聽、並加以負責的概念。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就是當年老時,歲數大時,再也沒有人可以要求我們,但我們也沒有長出「對自己自發性的動力」。

曾經我邀請我一個案主,當自己有空時可以多出去走走,他立刻回應我:我一個人有什麼好走的?又沒有人,也沒有目標。我聽了後覺得感嘆,難道自己靜靜地走在公園中享受蟬聲鳥鳴,綠意昂然的夏意,不是也是一種目標,一種可與大自然親近的享受。

「對自己自發性的動力」,就是了解自己而為人,內心的動力、興趣所在,自己的行為最終不見得要獲得什麼,只要做這件事就能享受過程中的快樂,那就是獲得,而多方的培養自己的興趣,展現學習的好奇心,都是帶給子己快樂的最好禮物。人生,不為誰而活,而是在自己想要的行動中,去展現出自己的意義與價值。因「自發性的動力」而行動,並了解自己的動力所在,這才是最終的自我負責。

第二類,做個樂於付出的人

有很多長者,知道自己的興趣,也有自發性的動力活動在支持他們的生活,沒有受到疾病打擊時也都好的享受退休生活,十分寫意自在,可是一旦疾病打擊時,便沒有那精神動力而顯得失志、內縮,不同於以往,這是何故?

其中的關鍵差異,是自己的生活是否單純的為自己的享樂而活,還是也在為他人付出,貢獻一己之力? 這類似佛家所提倡的「願力力量」,當一個人他只想到自己時,他的力量就夠他自己用而已,但是當他想要讓大家都更好時,他會更有力量與動力,去突破自己的困境,因為他將知道他不是只為了自己而活,他更乘載了別人的期望,若他能突破將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就像火災中的母親,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而舉起本來不可能舉起的重物,我們的基因中本來就存在的「利他的基因」,能夠利他將更有利於自己的生存。

像大家如果有看過失智症爺爺林添發的故事(可以在youtube 搜尋此關鍵字),就會知道這位八十幾歲的爺爺在六十多歲,受到失智症的影響使他退化到只有七歲的智商,經常的忘記東西,出門都要來來回回很多次,造成行動不便,但他最終也克服疾病,與之共處,甚至安撫了家人的緊張、擔憂。這其中的關鍵,就是他是個樂於付出的人,他有太多人想關心、有活動想做,所以他維持了他的活動力走出去,也訓練他的大腦別越來越退化。

第三類,做個不偷懶的人

年老時因為體力衰弱、疾病,帶給我們太多的藉口想逃避需要做的努力。精神分析學派的大師佛洛伊德指出,人都有本我的存在,那個依照原始慾望而行動的我,好逸惡勞是本我的特色。所以每個人的身上都帶有本我的部份存在。但是當我們一出生時,社會加諸給我們許多的要求,上學學習、受義務教育、十二年國教,甚至我們的父母、師長、環境也會因此來要求我們要去負擔某些義務、應盡之事,使我們「似乎」無法隨心所欲,故很多人在老年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能爽爽的過」,最好不要在有被要求,能隨心所欲、玩樂。這樣的想法,潛藏的價值觀就是自己想成為「偷懶、享受的人」。

一般來說,既然有本我的存在,那順其自然作為一個「偷懶、享受」的人,又有何錯誤之有?

其實,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可以。一句有名的話說:世界上只要不違反物理定律,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撇除道德規範的期待外,最大的影響就是對自己的健康不利。

滾石不生苔,肌肉組織需要努力鍛鍊才會長成,而美貌與纖細的體態更需要謹慎注意飲食的控制才能達成。這些可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都說明大自然喜歡勤勞者,也會給予勤勞者獎勵,所謂的「用進廢退」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當我們年老時,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各項生理機能的衰退,為了常保自己的健康,多動、不偷懶就是維持年輕的不二法門。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raw-image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https://forms.gle/QJtLNCbEGpHY8n9KA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https://lin.ee/CC80iV1

養心齋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yangxinzhai/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96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2025/03/31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Thumbnail
2025/03/31
網友問題 我和我老公在一起12年了,從高一就在一起……中間吵吵鬧鬧很多很多次!沒想到出社會之後,他竟然愛上了同事!那次鬧得很大,鬧到我們要分手了!最後因為我還是很愛他,所以當他跟我求婚時,我答應了…… 不過,結婚後發生太多瑣碎的事,才讓我了解我們之間其實一直存在很多觀念上的落差!最近先生要提出離
Thumbnail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5/03/18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
Thumbnail
2025/03/18
摩擦不可避免,感情只能消磨嗎? 兩個人相處,產生摩擦與傷害是無可避免的。尤其當我們還不夠了解對方時,難免會無意間踩到彼此的地雷。 更棘手的是,當伴侶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或許只能隱約察覺:「他好像不喜歡這樣」,但也僅止於此。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分散我們的注意,直到同樣的錯誤一次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Thumbnail
當人在面對生命的老化時,有上述不利的因子會出現,這也讓我想起聖嚴法師的一句話:我們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靈、健康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遭遇困難與打擊。 可以說年老的不利因子,將使我們把自己個性中的特質、傾向,表露無遺。怎麼樣類型的人在年老時容易憂鬱? 怎麼樣特質的人又能在年老中從容不迫,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今年過年聽到一個讓我掉下巴的實例,南部有位80+的姻親(男)是醫美的常客,不僅雷射除斑、打肉毒,還用高檔保養品,如此春風讓他維持自信,人緣也很好。
Thumbnail
今年過年聽到一個讓我掉下巴的實例,南部有位80+的姻親(男)是醫美的常客,不僅雷射除斑、打肉毒,還用高檔保養品,如此春風讓他維持自信,人緣也很好。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每日的學習! 2023/1/17 盡早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計畫態樣!提早做好準備!或許能讓你更能釋懷身邊很「阿雜」的事!持續正向積極地活下去! 中午看這樣景象,一個可以白理的老人,但身邊最終陪伴的不是自己的親人,是外傭在旁陪走? 不論他的家人是否還在世,想想,似乎大家也都可能需要面臨這樣的情境,除非你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要讓自己的「自我」茁壯沈穩,除了生活經驗的歷練,另外就是積極學習和自我訓練。 無論是關於生活處事的各種能力和知識,或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能力和處理經驗,只要「保持學習」都是在增進我們大腦神經元發展,同時也在滋養個體「自我」的獨立精神。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這不是電視賣健康食品的廣告詞,而是照護老媽的切身經驗。 常運動老樣子,不運動樣子老 別人是一面鏡子,我們或許不是年邁、固著的人,但是不是也常忽略自己的身體、耗損自己的健康?拖累的不僅是親人,辛苦的更是自己。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身體使用手冊,醫生只能救急不救窮,要健康得先了解原廠設定和自我維修。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Thumbnail
一旦這個法則開始全力運轉,你會發現自己在尋求的東西也正在尋找你 我所做的事,不是憑著自己做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有生老病死,年輕時期,能力強,記憶力好,一定要用心經營人生,努力打拼事業,要勇敢面對前方的種種考驗,要積極利益眾生。猶如太陽初東昇時,可盡情地發光、發熱,若待日落西山,要努力也有限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有生老病死,年輕時期,能力強,記憶力好,一定要用心經營人生,努力打拼事業,要勇敢面對前方的種種考驗,要積極利益眾生。猶如太陽初東昇時,可盡情地發光、發熱,若待日落西山,要努力也有限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