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退休至今一個多月,診所繁瑣的收尾事項仍在進行中,但我的方格子個人頁面已經產出十多篇文章、近兩萬字。幾位親友私下問我:都已經退休了,為什麼不好好休息,非得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其實,除了創作、傳達理念原本就是我的人生目標與志業以外,另一個更重要、卻常常被忽略的原因則是:退休以後如果「過太爽」,很容易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甚至還會早死!
以下引用自陳豐偉醫師〈較早退休,可能換來提早死亡與大腦變呆變慢〉的一段文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閱讀全文:
學者認為,一個「不費力」(undemanding)的生活環境,就無法抵禦、或甚至會加快某些大腦功能的退化...(中略)...學者引用經濟學「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理論解釋,「真的有用到大腦」,才會讓我們的大腦繼續把資源投資在腦神經細胞的儲存能力與執行速度。退休後不需承擔責任、或工作時有待退心態(on-the-job retirement),我們的大腦就往熄燈打烊準備了。
接下來我要進一步衍申說明,退休之後如果能維持「適當的壓力」,會讓身心更健康。這就得提到「毒物興奮效應」(hormesis)這個名詞。
危害健康之物也能幫助長壽?淺談「毒物興奮效應」〉這篇文章可以提供必要的入門知識,在此只先節錄幾個重點。

「毒物興奮效應」其實已經被提出幾百年了,只是近代研究工具與方法的發展,使科學家有辦法加以印證。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說明「毒物興奮效應」:許多傷害我們的東西,也可以對我們產生益處,關鍵就在「劑量」高低。
其關鍵原理就是,所有生物都有「自我修復」機制。如果身體遭受傷害,生物會產生相應的保護和防禦機制,而且不僅是修復「已經」產生的損傷,還能「預作準備」以應付將來的損傷。然而如果傷害的程度(劑量)太高,則會超過負荷,進而對身體產生破壞。

以下三項是很容易理解,也最常用來說明「毒物興奮效應」的例子(註):

一、藥物
任何能治療疾病的西藥,只要服用劑量太高,反而會變成「毒物」。
倒過來說,很多中草藥本身就有毒性,但如果在中醫師審慎處方下低劑量服用,反而對某些疾病有治療效果。以下這篇論文出自我的母校中國醫藥大學,對中草藥毒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中草藥毒副作用之認識〉。
二、節食
吃太少會熱量不足、營養不良,甚至會餓死,但適當的「飢餓」反而有助於身體健康,甚至能延長壽命。近年來風行的「168間歇性斷食」,與「毒物興奮效應」也有關係。透過斷食、限制熱量,在體內引發毒物興奮效應,促進細胞更新,提升抗氧化能力,提升代謝能力,這些身體反應都有益健康。
三、運動
運動對身體來說其實是巨大的負荷,不管是對心(心跳加快)、肺(喘不過氣)、肌肉(疲勞酸痛)皆然。但是由於「毒物興奮效應」,使身體產生代償機制(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自由基」),進而帶來益處。
最重要關鍵來了:「毒物興奮效應」的概念不只可以運用在「生理」方面,也能套用到「心理」方面。
最容易理解的實例就是:一個學生如果完全沒有壓力,讀書效率不可能太好。不論壓力來自父母(的處罰)、自己自尊面子)、同儕(的較勁)、心儀另一半(的眼光),如果處於「適度」壓力狀態下,就能提高表現。但如果壓力太大、超過負荷,則會帶來負面影響,反而降低效率。
前文提過,退休之後如果能維持「適度壓力」,會讓身心更健康。但是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
陳豐偉醫師的建議是繼續「兼職」從事原本的工作。重點不是為了賺錢謀生,而是為了讓頭腦維持運作。
我再補充一個可行策略:做喜歡做的事,或者學習想學的新事物,不過重點是要處於「適度壓力」狀態下,而非輕輕鬆鬆、懶懶散散的愛做不做。
  • 對學語文有興趣,很好。但如果只是興致來了就買本書來讀讀,沒心情時就好幾天完全不碰,那對身心健康益處不大(尤其是大家最在意、最擔心的腦力退化)。最好是報名參加老師會指定作業、還要上台發表的課程,給自己帶來適度壓力,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 我向來對寫作有興趣,對傳達理念有熱忱,所以不管何時退休,本來就必然會做這些事。但如果沒有給自己適度壓力,想寫就寫、想偷懶就擺爛幾天,那就真的會應驗「提早死亡與大腦變呆變慢」。因此我採取的策略就是加入〈方格子〉作者群,並且採取「收費訂閱制」,承諾每月至少發表8~10篇文章、20000字。如此一來,因為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心甘情願,又因為有適度壓力督促,所以必須動腦、動筆,無法偷懶,也才能避免提早退休後身心狀態急速退化的惡果。
至於何謂「適度壓力」?這又是另一個主題了。日子還很長,將來的文章中一定會常常談到這個概念,敬請拭目以待!
註:陳豐偉醫師的另一篇公開文章〈三溫暖烤箱(芬蘭式桑拿)對健康與長壽的重大影響〉,也有探討「毒物興奮效應」,建議讀者順便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1會員
874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無法下班的接案人生35/我用一段半退休的日子,休養我的生心!我想,那一段半退休的人生,我用運動和放慢步調的方式,休養了我的身心,即使焦慮不減、恐慌不斷,但在後來進入身心完全失控的那幾年,這一年半建立起來的運動習慣強壯了我的體格,那樣慢下來的速度,稍稍減緩了我的焦慮和恐慌感。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21-08-17
疫情讓我好像正在過理想的退休生活其實不能說是拖疫情的福,但是真的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我今年真是過著我這輩子最沒有壓力最隨心所欲的人生。 我講給你聽我typical 的一天 早上8:30起來-悠哉地到樓上去慢慢地吃一份非常豐盛的早餐大概九點結束 9:00 下來到studio 通常開始準備plan 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我通
Thumbnail
avatar
雪梨台灣阿姐
2020-09-08
我現在,過得正是退休生活!自上週生病後,我決定動手改造自己的生活形式,短短兩天,我就從忙碌的創業者,成為了退休人士。 我的工作效率維持不變,依然為想進步的人寫出有效的指南,但我的生活品質卻大幅提高,跟退休沒有兩樣,這邊我把訣竅寫給你,期待你可以跟我一樣年輕,就開始過退休生活。 運用聊天機器人回
Thumbnail
avatar
狐狸姊姊
2019-12-11
你想過提早退休嗎學會複利讓自己早點達到拐點, 學會審視自己的退休計畫,讓自己在衝動購物前好好想一想, 提早退休,真的不是不可能,
avatar
林書民
2019-12-08
我是一個只想過小日子的消極上班族我胸無大志,沒有什麼厲害的家世背景,也沒有什麼厲害夢想要編織,但是我知道的是,我很喜歡我的小日子。每天上班都只是為了過好我的小日子,如果真的要說夢想,我就只想把我的日子過的小、過的好,我與我的家人都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就這樣。 會想要寫出來,是因為我常常懷疑自己這樣對不對?
Thumbnail
avatar
小納很消極
2019-11-12
【閱讀時光】英國人,這樣過退休生活: 英式心靈富足學理財的「終極」規劃-退休,除了資金的準備之外,退休時的生活安排、身心靈的調適等,其實都會影響著資金的運用。一位長年旅居英國的日本作家,透過她的觀察及體驗英國人的退休生活及思維,讓「退休」成為豐富人生的另一篇章,值得一讀。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19-10-25
人生下半場:退休生活怎麼過?<p>每個人在乎的東西都不一樣,不見得有什麼是非對錯或價值高低的認定;每個人就是不一樣,當我們能把自己的時間盡量投注在自己看重的事物上,就會覺得幸福快樂。</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