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直離婚一直離的渣男亨利八世、個性尖銳筆鋒常帶激情的馬丁路德比起來,喀爾文的性格相對起來無聊多了。與其說喀爾文是一個改革家,不如說他是一個嚴謹的學者,理論澄澈,邏輯分明。
在神學上喀爾文最著名的主張就是 #預選說
通常歷史課文是這樣解釋預選說的:「人能否得救是上帝預先選定」,也就是說:上帝早就挑好了誰會得救,誰不會。然而,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會很容易讓人類感到自身的無能為力?如果上帝早就決定好了誰會得救?那我這一生還能幹嘛?還要做什麼呢?反正上帝早就決定好了!那我就廢!我就爛!從出生開始躺平就好啦?
如果你是這樣理解預選說的,那真的是大大誤會喀爾文啦!讓我來跟你分析一下喀爾文的神學思考吧。
首先,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是這宇宙至高無上的真理,作為宇宙和生命的創造者。上帝創造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祂全權掌握宇宙秩序的全局,所以上帝當然得以選定誰可以得救,誰不能夠得救。
如果你以為自己只要多做一點善事,多說一點好話就可以得救,那不就是妄想「人定勝天」,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上帝既定的安排嗎?太天真也太自大了!
喀爾文,正是要透過「預選說」的提出提醒信眾,必須謙卑!在上帝面前,必須先承認自身的卑微渺小。成功不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人類的成就與得救都是上帝選定的既定結果。既然我們所有的一切皆由上帝賦予的,所以,無論如何你都必須先相信,打從心底服侍上帝!
對於喀爾文來說,只有主張「預選說」,才能體現上帝的偉大!
因為「預選說」彰顯了上帝絕對的決定權,祂不僅在宇宙中編織著複雜的秩序,更在個人命運的展開中展現祂的神聖旨意。這是一種奇妙的應許。得救並非基於我們的功勞,而是上帝在祂無窮慈愛中所選擇的結果。「預選說」正是信仰的堅實基石。
接下來,我們再想想,既然喀爾文主張的上帝如此神奇,如此萬能!那麼祂會亂挑人嗎?會目睭去予蜊仔肉糊著(Ba̍k-tsiu khì hōo lâ-á-bah kôo--tio̍h)嗎?
會被萬能上帝選中的人,當然一定就是德行最良善的人,成就最卓越的人。所以,想辦法證明自己是被上帝選中的人吧!
喀爾文曾說:「一個人能否成為上帝的選民,雖然是由上帝事先揀定的。但人們可以感知上帝的呼召,進而知道自己是否有沒有被選中。對於每個基督徒來說,如果在某種對社會有益的事業中卓有成效,並且道德高尚,參加並服從上帝所建立的教會,他就具備了蒙呼召,成為選民的外在標誌。反之,便是棄民。」
因此,非常有趣的是,看似會帶來消極生活的「預選說」,反而造成為了想辦法證明自己是上帝的選民。讓喀爾文的追隨者,有了相當積極,且世俗化的人生目標。沒有人想當那個被上帝放棄的「棄民」,為了證明自己就是上帝的天選之人,我必須do something。
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爭取得救的機會,而是為了向世界證明,我就是上帝的選民。
上帝不會看走眼!
上帝不會選錯人!
我考5A++,我榮耀上帝
我緊牽老奶奶過馬路,我榮耀上帝
我天天都有簽聯絡簿,我榮耀上帝
當我們付出每一份努力,並非是為了追求外在的回報,像是天堂的救贖或上帝的按讚,而是無比渴望想用自己的存在彰顯上帝的榮耀,迫切地想向整個世界宣告:我就是神選之人!當信徒們皆擁有這樣由內而外湧動的強烈信念,讓喀爾文教派在精神力方面,無比的堅韌與強悍。
我們在教育中不是一再強調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嗎?相較於外在的獎勵或社會性的回報,只有源自內心深處的渴望,才能促使我們不畏艱難地持續挑戰與前進。
難怪恩格斯曾說:「當日耳曼的路德教派演變為諸侯的工具時,喀爾文在荷蘭創立了共和國。」他想說的大概是,由於喀爾文教派這種打從內心的強大信念,才能成就荷蘭在十七世紀發展出一個強大自主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