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以列報扶養甥孫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甲109年度扶養照顧其甥A及3名甥孫,A因為新冠疫情關係暫時與韓國籍先生B分居臺韓兩地,A為照顧3名年幼子女無法工作,均由甲照顧扶養,甲並檢附扶養其他親屬切結書等資料供核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扶養其他親屬3名未成年甥孫之免稅額共新臺幣264,000元,稽徵機關以不符合受扶養規定,乃以剔除。

所得稅法有關個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規定之適用,以納稅義務人對特定親屬或家屬盡其法定扶養義務為前提

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1款得減除之免稅額有:

  1. 納稅義務人本人。
  2. 納稅義務人之配偶。
  3. 納稅義務人之子女。
  4. 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直系尊親屬。
  5. 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之同胞兄弟姐妹。
  6. 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之免稅額。

納稅義務人如欲列報其他親屬或家屬之免稅額時,必須先符合民法第1114條第4款有家長家屬關係及第1123條第3項家置家長。同家之人,除家長外,均為家屬。雖非親屬,而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同居一家者,視為家屬之規定。

為何甲不適用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之免稅額?

  1. 甲與親屬於109年度不具家長家屬關係,據稽徵機關所查得之戶籍資料所載,甲與系爭親屬分別設籍於不同處所,且甲也未提示與親屬同居一家共同生活之相關事證,客觀上難認定109年度有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一家之事實,彼此間難謂具家長家屬關係,自無從產生家長之法定扶養義務,既無法定扶養義務,亦無扶養親屬免稅額規定之適用。
  2. 甲對未成年之親屬並無法定扶養義務,依民法第1115條規定之扶養義務,有先後順位之分,欲適用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1款扶養親屬免稅額之規定者,自應以扶養義務順位在先者為先,也就是原則上應由直系血親尊親屬優先扶養,若由扶養義務順位在後之家長為此扶養親屬免稅額之申報,納稅義務人自應就該受扶養親屬之直系血親尊親屬無法扶養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3. 甲主張列報扶養甥孫等3人時,自應先證明甥孫之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有因負擔扶養義務而不能維持自己生活之事實存在,而甲對此項事實並未提出證明,且經稽徵機關查證後,甥孫之母有繳納其等之全民健康保險費及人壽保險費,外祖父母亦有相當財產,客觀上非無法履行民法所定父母保護及扶養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難認定有由訴願人扶養之正當理由。

扶養義務係法律所明定,除有特定事由得減輕或免除扶養者之義務外,並不因出具切結書即可免除扶養義務。至於甲因能力所及,給與親屬生活上之資助,此種慈惠施與,肇於雙方感情而生,並非在履行法定扶養義務

節稅是一項重要的財務管理策略,為實現這累積財富的目標,這個專題將介紹我國的稅收法規,利用各種稅收減免、抵免和扣除,讓小資族可以利用的合法方法,降低繳納的稅款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資金,可以轉用在其他投資、儲蓄或個人和家庭需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甲於111年3月4日(登記日)出售其110年7月5日(登記日)買賣取得之房地(下稱舊房地),於111年3月30日辦理房地合一稅申報;之後甲在111年7月6日繕具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申請書,主張其於同年6月22日重購另一房地(下稱新房地),申請退還已納稅額;國稅局依據查得資料,因不適用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
A係商號,於112年3月29日申請稅籍設立登記,以連鎖加盟之方式經營早餐店,經國稅局認定具備使用統一發票之能力,稽徵機關依公式計算每月銷售額超過20萬,於112年3月30日准予稅籍登記,並核定為按一般稅額計算自動報繳使用統一發票之營業人。 都還沒開始營業,國稅局怎麼知道我每月的銷售額達到20萬?
雇主依照法規每月都要幫員工提繳一筆不低於員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存入員工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之中,若想要在退休後有較多的退休金可運用,上班族也可以向雇主要求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從自身的薪水中提繳退休金 自願提繳退休金有四大好處 每年可以參與投資收益分配,且享有不低於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保障
當出售房屋及土地產生所得或損失,不論有無應納稅額,應於規定日期起算三十日內自行填具申報書,檢附契約書影本及其他有關文件,向稽徵機關辦理申報,若有出售房地有賺錢,則必須找出適用稅率計算繳稅金額,而影響稅率的因素就是持有期間,以下說明一般情況下的持有期間如何計算, 先找出交易日(起算日) 原則上交易
實務上常見的投保型態是父母在子女年幼時,會以父母自己為要保人,子女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購買保單,等到子女長大或有經濟能力後,將要保人變更為子女 保單價值準備金是要保人的財產,無償變更要保人是ㄧ種贈與行為 要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契約,繳付保險費後,就享有保險契約所約定的權利,一 旦將要保人變更為他
依據所得稅法規定原則上房屋無償提供他人使用將被國稅局計算租金收入 因為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4款規定,將財產借與他人使用,除經查明確係無償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者使用外,應參照當地一般租金情況,計算租賃收入。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16條第2項規定,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4款所稱他人,
甲於111年3月4日(登記日)出售其110年7月5日(登記日)買賣取得之房地(下稱舊房地),於111年3月30日辦理房地合一稅申報;之後甲在111年7月6日繕具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申請書,主張其於同年6月22日重購另一房地(下稱新房地),申請退還已納稅額;國稅局依據查得資料,因不適用房地合一稅重購退稅
A係商號,於112年3月29日申請稅籍設立登記,以連鎖加盟之方式經營早餐店,經國稅局認定具備使用統一發票之能力,稽徵機關依公式計算每月銷售額超過20萬,於112年3月30日准予稅籍登記,並核定為按一般稅額計算自動報繳使用統一發票之營業人。 都還沒開始營業,國稅局怎麼知道我每月的銷售額達到20萬?
雇主依照法規每月都要幫員工提繳一筆不低於員工每月工資6%的退休金,存入員工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之中,若想要在退休後有較多的退休金可運用,上班族也可以向雇主要求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從自身的薪水中提繳退休金 自願提繳退休金有四大好處 每年可以參與投資收益分配,且享有不低於2年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保障
當出售房屋及土地產生所得或損失,不論有無應納稅額,應於規定日期起算三十日內自行填具申報書,檢附契約書影本及其他有關文件,向稽徵機關辦理申報,若有出售房地有賺錢,則必須找出適用稅率計算繳稅金額,而影響稅率的因素就是持有期間,以下說明一般情況下的持有期間如何計算, 先找出交易日(起算日) 原則上交易
實務上常見的投保型態是父母在子女年幼時,會以父母自己為要保人,子女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購買保單,等到子女長大或有經濟能力後,將要保人變更為子女 保單價值準備金是要保人的財產,無償變更要保人是ㄧ種贈與行為 要保人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契約,繳付保險費後,就享有保險契約所約定的權利,一 旦將要保人變更為他
依據所得稅法規定原則上房屋無償提供他人使用將被國稅局計算租金收入 因為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4款規定,將財產借與他人使用,除經查明確係無償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者使用外,應參照當地一般租金情況,計算租賃收入。 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16條第2項規定,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5類第4款所稱他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政部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2條之1規定,遺產稅、贈與稅之「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之器具及用具、職業上之工具,不計入遺產總額之金額」、「被繼承人之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喪葬費扣除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之指數
摘要 遺產稅容易漏報的項目 1. 退休金 2. 銀行保險箱 3. 死亡前二年贈與特定親屬財產 另外,若繼承人辦理拋棄繼承,則不能使用扣除額 以文章中提到的情況來說 "配偶尚未過世,膝下兩男兩女皆已成年,次男為重度身心障礙者。" 扣除額(2024 年最新數字) 配偶:553 萬 成年
Thumbnail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個人在年度中死亡,死亡年度的所得,除了依所得稅法第71條第3項規定可以免辦結算申報以外,仍然要辦理申報,分下面兩點說明: 1.如果死亡人遺有配偶,則由配偶合併辦理結算申報,死亡人的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都可以按照全額扣除;或由符合規定之納稅 義務人列為受扶養親屬者,亦同。 2.如果沒有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1、2、3、8、11、19、27、37、38、43、55、64、65、73、76。 1. (2) 對扶養義務有數人的老年案主而言,下列何者為第一順位?(1)兄弟姐妹(2)直系血親卑親屬家長(3)直系血親尊親屬。 解答:卑親屬是指自己的子女、孫子女。尊親屬是指.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在台灣,早期常見因為某一兄弟姊妹無後嗣,父母作主便將其他兄弟姊妹的孩子報戶口在無子嗣的子女名下,而導致非親生的孩子誤報為婚生子女。 例如,叔叔的孩子其實是大伯的孩子,或是姑姑的子女報在小叔的名下。 但這樣會產生繼承的問題,比如叔叔過世時,該誤報戶口的孩子是否可以繼承叔叔的財產? 又或者該子女是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財政部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2條之1規定,遺產稅、贈與稅之「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被繼承人日常生活必需之器具及用具、職業上之工具,不計入遺產總額之金額」、「被繼承人之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喪葬費扣除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之指數
摘要 遺產稅容易漏報的項目 1. 退休金 2. 銀行保險箱 3. 死亡前二年贈與特定親屬財產 另外,若繼承人辦理拋棄繼承,則不能使用扣除額 以文章中提到的情況來說 "配偶尚未過世,膝下兩男兩女皆已成年,次男為重度身心障礙者。" 扣除額(2024 年最新數字) 配偶:553 萬 成年
Thumbnail
本文介紹民國113年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的內容,重點在於扣除額的計算及修正後可適用的項目。修正內容包含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的調整,房屋租金的特別扣除額增加,並取消了排富條款,以及瑞蒙對此修正的觀點。
個人在年度中死亡,死亡年度的所得,除了依所得稅法第71條第3項規定可以免辦結算申報以外,仍然要辦理申報,分下面兩點說明: 1.如果死亡人遺有配偶,則由配偶合併辦理結算申報,死亡人的免稅額和標準扣除額,都可以按照全額扣除;或由符合規定之納稅 義務人列為受扶養親屬者,亦同。 2.如果沒有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1、2、3、8、11、19、27、37、38、43、55、64、65、73、76。 1. (2) 對扶養義務有數人的老年案主而言,下列何者為第一順位?(1)兄弟姐妹(2)直系血親卑親屬家長(3)直系血親尊親屬。 解答:卑親屬是指自己的子女、孫子女。尊親屬是指.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在台灣,早期常見因為某一兄弟姊妹無後嗣,父母作主便將其他兄弟姊妹的孩子報戶口在無子嗣的子女名下,而導致非親生的孩子誤報為婚生子女。 例如,叔叔的孩子其實是大伯的孩子,或是姑姑的子女報在小叔的名下。 但這樣會產生繼承的問題,比如叔叔過世時,該誤報戶口的孩子是否可以繼承叔叔的財產? 又或者該子女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