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發佈日期: 2020 年 5 月 31 日 作者: LIU SHERRY

raw-image

【服務項目:法律訴訟法律諮詢生活法律調查蒐證

父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義務,子女也必須孝敬父母(民法第1084條)。
民法第 1117 條(受扶養之要件)

  1. 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
  2. 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

*受扶養權利者:需要被照顧的人
*不能維持生活:身上的財產不足以支出生活所需
無謀生能力:沒辦法靠自己養活自己

以上三點可以說是「被扶養的構成要件」,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當然不需要被人扶養照顧,甚至可以說還要讓人照顧是多餘的行為。大部分扶養義務都還是是以「無謀生能力」為限。意思就是,身上雖然可能沒錢,但還有辦法靠工作賺取收入來維持生計,就沒辦法要求他人來扶養自己。

父母就算「有謀生能力」還是能被扶養

56 年台上字第 795 號判例(謀生能力)

民法第1084條,乃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保護及教養義務,與同法第1114條第一款所定,直系血親相互間之扶養義務者不同,後者凡不能維持生活無謀生能力時,皆有受扶養之權利,並不以未成年為限。又所謂謀生能力並不專指無工作能力者而言,雖有工作能力而不能期待其工作,或因社會經濟情形失業,雖已盡相當之能事,仍不能覓得職業者,亦非無受扶養之權利,故成年之在學學生,未必即喪失其受扶養之權利。

但如果對象是直系血親尊親屬,即便他們有謀生能力,做子女的還是有義務扶養父母(民法第1084條第二項)。講白一點,就是父母們還是有勞動力,可以自己出去工作賺錢,但他們選擇退休離開職場。在沒有收入維持生活(不能維持生活)的狀況下,是可以跟子女們請求給予扶養費用。
因為子女要孝敬父母,負擔扶養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父母有足夠的財產維持生活,子女有義務給扶養費嗎?

最高法院62年度第2次民庭庭推總會議決議

民法第1117條第一項規定,受扶養權利者,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而同條第二項規定,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並非規定前項之限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是直系血親尊親屬,如能以自己財產維持生活者,自無受扶養之權利;易言之,直系血親尊親屬受扶養之權利,仍應受「不能維持生活」之限制

雖然第1117條第二項規定,子女們對父母的扶養義務不會因為父母有謀生能力就免除。但父母還是會受到另一項要件「不能維持生活」的拘束。也就是說,就算父母沒有謀生能力,但他們的財產如果有辦法讓他們維持生計,就沒資格向子女們要求給付扶養費了。

在錢還足夠的狀況下還繼續跟人要錢似乎也怪怪的吧?
等到真的沒錢再向子女們請求也是不遲的。

失聯多年的父母突然出現索取扶養費能拒絕嗎?

民法第1118-1條規定:受扶養權利者對負扶養義務者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由負扶養義務者負擔扶養義務顯失公平,負扶養義務者得請求法院減輕其扶養義務第一項第二款)。情節重大者,法院得免除其扶養義務(第二項)。

如果是子女們小的時候從來沒盡到保護照顧義務的父母,那這樣的父母與子女也只剩下血緣上的聯繫,在現實生活中形同陌生人,還向子女們要求給付扶養費用也不太合理。法官會依照父母 「不盡責的程度」來決定是否要減少或免除子女的扶養費用負擔。 (延伸閱讀:請求扶養費因離家太久被駁回

看完這篇文章後,如果還有其他與扶養費有關的問題,歡迎致電詢問
您的幸福美滿,就交給晚晴法律事務所來守護。


raw-image


分類:民法親子教育親戚家屬

標籤:和解調解談判婚姻家庭法律子女保護教養律師蒐證提告扶養費請求之訴民事訴訟律師法律諮詢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56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2024/06/19
本所提供法律諮詢服務時,偶爾會遇到「看似來詢問婚姻家庭問題,卻不算是婚姻家庭問題」的狀況。可能是兩人同居好幾年,已經論及婚嫁,但在結婚前對方出軌了,無法獲得侵害配偶權的賠償;也可能是同居生子,一方遲遲不想結婚,最後分手了,什麼錢都拿不到。
Thumbnail
2024/06/19
本所提供法律諮詢服務時,偶爾會遇到「看似來詢問婚姻家庭問題,卻不算是婚姻家庭問題」的狀況。可能是兩人同居好幾年,已經論及婚嫁,但在結婚前對方出軌了,無法獲得侵害配偶權的賠償;也可能是同居生子,一方遲遲不想結婚,最後分手了,什麼錢都拿不到。
Thumbnail
2024/06/18
夫妻吵架時說的氣話,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影響。這篇文章介紹了夫妻吵架時提出離婚要求的情況,以及能否提告尋求補救。同時探討了配偶外遇問題,及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提告。另外,文章還提到了改善吵架壞習慣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06/18
夫妻吵架時說的氣話,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影響。這篇文章介紹了夫妻吵架時提出離婚要求的情況,以及能否提告尋求補救。同時探討了配偶外遇問題,及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提告。另外,文章還提到了改善吵架壞習慣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2024/06/17
本文介紹了在交往中有人被愛沖昏頭,對方拿著私密照片進行恐嚇的情況。內容涵蓋法律諮詢推薦、散播私密照片可能觸犯的罪責,以及相關專業律師建議。文章提供了免費法律諮詢的連結,讀者可以點擊進行諮詢。是否能提告,怎麼保護自己,以及面臨這種情況的解決方法都在本文中有所提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首先,「欠」是一種債務關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一種債務關係嗎?所謂債務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當債務一還完,債務人與債權人就沒有任何義務與責任,但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建立在這種雙方都同意、協議的契約關係嗎?我能夠選擇我的父母或父母能夠選擇我嗎?契約有明確的履約要件,但親子關係有一套客觀的標準
Thumbnail
  首先,「欠」是一種債務關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一種債務關係嗎?所謂債務關係是一種契約關係,當債務一還完,債務人與債權人就沒有任何義務與責任,但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建立在這種雙方都同意、協議的契約關係嗎?我能夠選擇我的父母或父母能夠選擇我嗎?契約有明確的履約要件,但親子關係有一套客觀的標準
Thumbnail
父母跑來要錢,是相當頭痛的問題。無論對方是不是稱職的爸媽,再怎麼說都是生下自己的人,如今有難需要孩子協助,置之不理又好像有點太無情,但自己本來就生活不太容易,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給父母了。偏偏爸媽好像就打定主意要錢,開始軟硬兼施,還揚言不給錢就提告,弄得孩子簡直欲哭無淚。
Thumbnail
父母跑來要錢,是相當頭痛的問題。無論對方是不是稱職的爸媽,再怎麼說都是生下自己的人,如今有難需要孩子協助,置之不理又好像有點太無情,但自己本來就生活不太容易,實在沒有多餘的錢給父母了。偏偏爸媽好像就打定主意要錢,開始軟硬兼施,還揚言不給錢就提告,弄得孩子簡直欲哭無淚。
Thumbnail
近年新聞中可以發現有許多不負責任的家長在拋家棄子多年後,因為年老需要人照顧,而回過頭來,希望子女可以盡扶養義務,像這樣的社會案件其實並不是個案,而是屢見不鮮。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感到無奈與心寒以外,真的必須要被父母予取予求嗎?請看本文介紹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如何應對…
Thumbnail
近年新聞中可以發現有許多不負責任的家長在拋家棄子多年後,因為年老需要人照顧,而回過頭來,希望子女可以盡扶養義務,像這樣的社會案件其實並不是個案,而是屢見不鮮。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除了感到無奈與心寒以外,真的必須要被父母予取予求嗎?請看本文介紹遇到這種狀況可以如何應對…
Thumbnail
以現在這種科技發達講求真實性的年代,還存在著這樣充滿解釋空間的的條文實在是有點罕見。「孝敬」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每個人來講意義也都不太相同。有人覺得「給錢」就是孝敬,也有人認為單純給錢是不夠的,除了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還必須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陪伴。
Thumbnail
以現在這種科技發達講求真實性的年代,還存在著這樣充滿解釋空間的的條文實在是有點罕見。「孝敬」的方式有很多種,對每個人來講意義也都不太相同。有人覺得「給錢」就是孝敬,也有人認為單純給錢是不夠的,除了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還必須給予他們心靈上的陪伴。
Thumbnail
「孝敬」這樣的規定對人民來說確實有些太抽象,有時候父母們要的跟兒女們所給予的會有所出入。也因為每個家庭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這方面可能要請您自己去拿捏,與家人間達成共識。如果連私人情感上的事都要靠法律規範,那種法條反而會違反了憲法所保障的「自由」權。 筆者在這邊只能整裡幾個比較常見的狀況來和各位做討論
Thumbnail
「孝敬」這樣的規定對人民來說確實有些太抽象,有時候父母們要的跟兒女們所給予的會有所出入。也因為每個家庭遇到的狀況都不一樣,這方面可能要請您自己去拿捏,與家人間達成共識。如果連私人情感上的事都要靠法律規範,那種法條反而會違反了憲法所保障的「自由」權。 筆者在這邊只能整裡幾個比較常見的狀況來和各位做討論
Thumbnail
即便父母離異,在血脈上他們依舊是孩子的父母。不能因為父母離婚就讓孩子失去來自爸爸(或媽媽)的愛。即便大人覺得沒關係,但這樣的生長環境對孩子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所以,就算監護權只屬於其中一方,還是要讓對方定期和孩子接觸。這不只是對方的權利,也是孩子的權利。
Thumbnail
即便父母離異,在血脈上他們依舊是孩子的父母。不能因為父母離婚就讓孩子失去來自爸爸(或媽媽)的愛。即便大人覺得沒關係,但這樣的生長環境對孩子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所以,就算監護權只屬於其中一方,還是要讓對方定期和孩子接觸。這不只是對方的權利,也是孩子的權利。
Thumbnail
父母們確實很愛子女,在工作繁忙之際還抽空關心子女的生活狀況,看手機也是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但似乎覺得這樣的行為是應該的,沒考慮到可能會讓子女們因此對父母疏遠。這時候父母也只會覺得子女是進入叛逆期才不聽話,根本不覺得是自己造成的。
Thumbnail
父母們確實很愛子女,在工作繁忙之際還抽空關心子女的生活狀況,看手機也是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但似乎覺得這樣的行為是應該的,沒考慮到可能會讓子女們因此對父母疏遠。這時候父母也只會覺得子女是進入叛逆期才不聽話,根本不覺得是自己造成的。
Thumbnail
      孝順是許多古老文化及宗教的教導,也是普遍社會或甚至是傳統國度運用法律約制的教條,因此孝順理應是好事,也就應該是施與授之間快樂的事,但為什麼卻會演變成有些人的憾事呢?       尤其在面對東方文化的成長背景下,社會或長輩習慣以倫理道德的架構,評價或甚至苛責下一代不順從或溝通不良的作為是不
Thumbnail
      孝順是許多古老文化及宗教的教導,也是普遍社會或甚至是傳統國度運用法律約制的教條,因此孝順理應是好事,也就應該是施與授之間快樂的事,但為什麼卻會演變成有些人的憾事呢?       尤其在面對東方文化的成長背景下,社會或長輩習慣以倫理道德的架構,評價或甚至苛責下一代不順從或溝通不良的作為是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