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黃金時代」之終結-世界知名影評人,法國《正片》主編-米榭西蒙,昨天過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曾帶領《正片》(Positif)雜誌,與《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分庭抗禮的影評人,米榭西蒙(Michel Ciment),於昨日(11月13日)去世,引發國際影評界、電影界與文化界的哀悼,悼念「影評黃金時代」之消逝。

raw-image


隻身對抗《電影筆記》的影評人

米榭西蒙於戰前1938年,出生於巴黎工人世家,於學生時代即十分活躍,參與戰後電影俱樂部的辯論,並於學生雜誌撰寫影評。

讓這位青年影評人一舉成名的,是不到三十歲的米榭西蒙,隻身對抗當時呼風喚雨的《電影筆記》,力挺被法國評論界遺棄的導演或者作品,如1963年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審判》(Procès),被新浪潮影評人評得一文不值,卻經由米榭西蒙掀起筆戰,奠定其影史地位。

因對抗《電影筆記》一舉成名,米榭西蒙幾年之內,成為《正片》的「終身主編」,支撐起這個專業影評雜誌,六十年至今的艱難存在。

相對《電影筆記》的命運,如雲霄飛車,高低起伏,不斷替換主篇群(如侯麥被踢下主編位置)、政治立場180度急轉(從巴黎毛派,轉向就片論片)、金主不爽撤資(雜誌面臨倒閉多次),《正片》一直是法國影評界的長青支柱,具有六十年的一致性-對抗《電影筆記》。

raw-image


從「影評百慕達三角洲」,迷航出走

米榭西蒙認為,法國影評界,存在一種意見的獨裁體制,尤其是《電影筆記》、〈世界報〉(Le Monde)和〈解放報〉(Libération),影評意見「三位一體」的獨佔,形成一種「影評的百慕達三角洲」,米榭西蒙的個人天職,就是帶領《正片》,提供另一種意見,從迷航中出走。

米榭西蒙帶領《正片》,探討被忽視的電影作者,如他的第一本書,即是為伊利卡山(Elia Kazan)的影史地位平反。然而米榭西蒙最重要的貢獻,在他對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之數十年力挺與訪談、研究,讓他於歐洲成為絕對不可忽視的作者導演。

除了庫柏力克,米榭西蒙還力挺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和珍康萍(Jane Campion)等導演,出版了十八本電影相關著作,並於法國文化電台,五十年如一日,開設影評廣播節目,推動世界電影史的建構,成為歐洲文化界的一種人文風景,與影評風格。


「影評黃金時代」的消逝

超過半世紀以來,米榭西蒙與《電影筆記》的對抗,今天於文化界看來,卻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互補,他補充了新浪潮影評人,和主流媒體〈世界報〉、〈解放報〉,沒有看到的那一面,力挺更多作者導演,更讓藝術電影與商業影視碰撞出有機的交集。

可以說,〈正片〉與〈電影筆記〉之競爭合作,支撐起「影評的黃金時代」,主動建構一種不斷演變的世界電影史。米榭西蒙帶領的《正片》,和新浪潮影人帶領的《電影筆記》,以一種表面相對、實際互補,代表一整代影評人,曾經擁有過的關鍵影響力,在資本主義至上的電影產業,衝撞出一種對電影藝術的堅持,以影評的力量,不但掀起法國新浪潮,還發現了六十年代東歐作者電影,推波助瀾七十年代紐約作者導演、八十年代德國新電影、九十年代好萊塢復興、澳洲電影復興,與世紀交際的華語藝術電影復興。個人曾有幸與米榭西蒙交談,他對台灣電影如數家珍,如胡金銓、侯孝賢與楊德昌。

「影評的黃金時代」,如影評人能夠推波助瀾,帶動波瀾壯闊的電影運動,似隨著網路世紀來臨,每個人都是影評人,這個工作,似從帶領朝流的文化底蘊,變成喧譁一時的口水浪花。


raw-image

【影評黃金時代,與台灣電影關係,長期研究,分享實踐】


1,〈電影筆記〉七十年,其不斷之生存危機,與思考實踐戰鬥


2,台灣電影如何共振法國〈電影筆記〉理念-「反人類中心主義」影像實踐


3,蔡明亮創造的時間 -〈電影筆記〉前主編傅東授權,《日子》法國上映影評,全文翻譯



*本文為長期無償分享之一篇,感謝以一杯咖啡的經費,贊助持續分享:

https://vocus.cc/pay/donate/once/5d822472fd897800011b93b7



    316會員
    207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影評】朵拉與失落的黃金城 - 老少皆宜的佳片朵拉與失落的黃金城改編自美國教育電視動畫《愛探險的朵拉》(Dora the Explorer),由曾演過《變形金剛5:最終騎士》的拉丁裔潛力女星伊莎貝拉莫娜(Isabela Moner)擔綱少女版的朵拉,十分恰如其分,因為她本身其實就具有某種神秘的野性美...
    Thumbnail
    avatar
    Gimmy Ho
    2023-05-05
    【影評】《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漫威影業的邪典電影,毀譽參半的新階段開篇沒有感人的故事、沒有動人的成長曲線,評價也普普通通, 但最重要的,這部電影將為我們介紹一名全新的復仇者! 也只能放隊長與東尼的舊照了,真的好想他們。
    Thumbnail
    avatar
    黃眼惡魔的侍奉者
    2023-03-03
    影評|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原本是蠻期待這部開啟漫威第五階段的首部電影,但進電影院觀影完畢後,倒是擔心後續故事的發展,如果以棒球賽來形容,開局這位打者頂多打了個擦棒球而且還差點飛出界外。 敘事過於老套
    Thumbnail
    avatar
    老羊
    2023-02-23
    釀影評|金黃色的永恆片刻,即是《日麗》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Thumbnail
    avatar
    黃曦
    2023-02-19
    【影評】《窒友梅根》M3GAN - 期待孩子有個金剛不壞之身,但卻忘了承受痛苦也是成長的一環很有趣的觀影體驗;當《窒友梅根》演到梅根在夜晚與凱蒂談論有關友情承諾、保護和被保護,甚至討論生死觀時,突然唱出這段原本由希雅演唱的《金剛不壞》(Titanium)這首歌。影廳裡的人突然爆笑,但我卻雞皮疙瘩一陣鼻酸...
    Thumbnail
    avatar
    XXY
    2023-01-15
    釀影評|《秋天的童話》:夢回港產愛情片黃金年代,夢回懷抱美國夢的唐人街「可惜你今天已別去了,可惜那秋天已別去了……」片尾曲如此唱著,1987 年紐約之秋已成過去,世貿雙子星也不再,但這部作品讓觀眾夢回港產愛情片黃金年代,也夢回那條仍懷揣美國夢的唐人街。不知不覺,這段童話竟越看越清晰,越想越銘心。
    Thumbnail
    avatar
    彭紹宇
    2022-05-17
    影評|金馬影展開幕片|面對青春,誰能不徬徨、跌宕? ─《青春弒戀》本片試圖描繪春春晚期的男男女女,如何在愛裏打滾、沈醉,然後再不斷落空、沈淪,一會舔舐傷口,一會搞到皮開肉綻,儘管憨傻、愚頑,卻也緩緩勾起共鳴,促使觀眾,因著這一份熟悉漸感驚恐;無論是害怕被拋棄、在關係中尋求替代、餵養心底的空虛,還是要盼許一份成年禮,個個都是吸引人們,墜落於愛戀這座深井的甜蜜餌料。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1-11-11
    釀影評|《藍調天后》裡的黃金年代、黑臀舞,唱片工業與黑人的悲劇Boseman 將進退維谷的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咧嘴大笑,但不是因為內心愉快,而是帶有計畫;他悲觀悽愴、求救無門,卻又同時帶著微弱的希望,呼喚著神的到來;他對白人怨妒厭惡,又同時豔羨卑下。五味雜陳、百感交集,這樣的角色多難掌握呀。非常期待 Boseman 獲得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
    Thumbnail
    avatar
    希米露
    2021-04-16
    【影評】黃金時代---時代的色彩端看自身  「灑滿著白月的當兒,我願意關了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這是蕭紅為了逃避感情困擾遷於日本寫給愛人蕭軍的信中句子,這種悲極反笑的
    Thumbnail
    avatar
    文生
    2018-06-20
    釀影評|《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歡快和刺激之餘,仍不免遺憾<p>刺激的動作場面、幽默的喜劇調性,預示接下來的 MCU 發展、置放讓系列影迷笑開懷的彩蛋元素,都做得充分有力。可惜,嚴肅的情感啟發失去戲味,力道發散、鋪陳不足,終究讓電影的故事層面看來薄弱而遺憾。</p>
    Thumbnail
    avatar
    蔡曉松
    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