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選舉與緊急狀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候選人之死

《推銷員之死》是美國當代戲劇名作,候選人之死則會構成我國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30條第1項的發動條件。

沒有一萬,只有萬一。候選人忽然駕鶴西歸,不是不可能。今年八月南美洲厄瓜多舉行總統大選,在距離投票前十天有一位候選人遭槍擊暗殺身亡;離奇的是,涉嫌行兇的七名嫌疑人,有一人當場被擊斃,其餘六人在遭逮捕後,全部在獄中死亡,這下死無對證,不知他們會怎麼解決。

我國也不是沒有此類案例,而且也沒多久以前。根據中央社報導,在2022年九合一大選時,無黨籍嘉義市長參選人黃紹聰忽於11月2日凌晨過世;嘉義市選委會表示,依選舉罷免法30條第1項規定,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於登記截止後至選舉投票日前死亡者,選舉委員會應即公告該選舉區停止該項選舉,並定期重行選舉。因此嘉義市選委會先公告停止選舉,再重新辦理登記、審查資格、抽籤等作業。

停止選舉的另一個事由:緊急狀態

以上是依法暫時停止選舉,不過這不是停止選舉的唯一事由。根據司法院釋字第543號,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規定,為應付緊急危難或重大變故,總統有權直接依憲法授權發布緊急命令,具 有暫時替代或變更法律之效力。

這可是非常大的權力,當然不能隨便亂用,總統必須於發布命令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果立法院不同意,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我國法制史上以緊急命令停止選舉,這種大絕只用過一次(記得應該是唯一一次),發生在1978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即將在12月23日舉行增額中央民代選舉,但12月16日美國突然片面宣布與我國斷絕外交關係,前總統蔣經國以國家遭遇緊急危難為由,發布緊急處分,宣布暫停選舉,延期舉行,並停止一切競選活動。

斷交事件到底能不能構成停止選舉的緊急狀態事由,後來引發學界討論。以當年來說,當然立法院是一定會同意的(誰敢不同意),所以程序上沒有太大問題;重點不在法律,在於這是一個政治判斷,當時的黨外人士與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對立因此不斷升高,隔年爆發「美麗島事件」,影響非常深遠。

緊急狀態不僅嚴重影響基本權,根本就是出大事了;希望在書上讀到就好。



avatar-img
103會員
56內容數
沙龍這名稱太高級了;這裡是蝸蝸講不聽 [沙箱]。根據一般定義,沙箱 (sandbox ) 是安全的測試環境;蝸蝸的沙箱不是封閉隔離場域,採開放風格,請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蝸蝸講不聽 [沙箱] 的其他內容
投票日倒數 61 天,各陣營開始爭執全民調問題;有想過什麼是全民調嗎?民調就民調,多個「全」字有比較厲害、還是比較準嗎?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太深遠了,所以什麼都有人拿戰爭來當比喻;然後根據三段邏輯,比喻就可以互相形成隱喻鏈。例如像這個:商場如戰場,作戰可以類比到選戰,所以......選舉可以像商業?政治也可以行銷?
這幾天在Facebook上到處可見,只要提到「萬惡的1450」就會提高觸及率,於是無論有關無關,什麼事情都可以扯到萬惡的1450;因為只要能提高觸及率,講一句萬惡的1450又怎樣?不痛不癢又不犯法啊,那當然要講,流量密碼誒,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是吧。
選戰有陸軍、海軍、空軍三種作戰的說法,是用傳統戰爭概念來類比選舉活動而產生的比喻。為達勝選目的,在投票日之前,候選人需要以不同「作戰方式」來說服選民將票投給自己。
「當選無效」看起來和「選舉無效」只差一個字?請注意當選無效之訴,可是以「選舉有效」為前提,對某特定人之當選提出爭議之訴訟,由管轄法院審理判定當選人之當選是否合法正當。
距離第16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的投票日-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剩下大約兩個月,時間不多了;如今透過選舉展現民意幾乎已成為國人共識,但落實民主並非一步到位,民主也需要保衛,無法輕鬆高枕無憂,在此先呼籲大家記得屆時盡量都要去投票,行使您的公民權。
投票日倒數 61 天,各陣營開始爭執全民調問題;有想過什麼是全民調嗎?民調就民調,多個「全」字有比較厲害、還是比較準嗎?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太深遠了,所以什麼都有人拿戰爭來當比喻;然後根據三段邏輯,比喻就可以互相形成隱喻鏈。例如像這個:商場如戰場,作戰可以類比到選戰,所以......選舉可以像商業?政治也可以行銷?
這幾天在Facebook上到處可見,只要提到「萬惡的1450」就會提高觸及率,於是無論有關無關,什麼事情都可以扯到萬惡的1450;因為只要能提高觸及率,講一句萬惡的1450又怎樣?不痛不癢又不犯法啊,那當然要講,流量密碼誒,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是吧。
選戰有陸軍、海軍、空軍三種作戰的說法,是用傳統戰爭概念來類比選舉活動而產生的比喻。為達勝選目的,在投票日之前,候選人需要以不同「作戰方式」來說服選民將票投給自己。
「當選無效」看起來和「選舉無效」只差一個字?請注意當選無效之訴,可是以「選舉有效」為前提,對某特定人之當選提出爭議之訴訟,由管轄法院審理判定當選人之當選是否合法正當。
距離第16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的投票日-2024年1月13日(星期六),剩下大約兩個月,時間不多了;如今透過選舉展現民意幾乎已成為國人共識,但落實民主並非一步到位,民主也需要保衛,無法輕鬆高枕無憂,在此先呼籲大家記得屆時盡量都要去投票,行使您的公民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本周大事如下: a、繼川普的槍擊事件後,另一個新劇本也出現了,美國總統拜登21日宣佈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表態支持副總統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24日發表退選後首場全國演說時表示,他決定交棒,因為這是團結讓國家前進的最佳方式,沒有什麼比「拯救民主」更重要,並稱這個國家有容納新
Thumbnail
某日,我國的甲總統候選人於造勢舞台上呼籲選民用選票下架執政黨,然而正當甲慷慨激昂地闡述政見時,乙於數公尺外的樓頂開槍射擊甲,然子彈僅造成甲左耳受傷流血,子彈最終係造成台下的支持者丙死亡。(發想自近期川普案) 上述案例即學理上所謂「打擊錯誤」,又稱為行為錯誤(Fehlgehen der Tat),係
Thumbnail
2024年7月21日,美國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變革。現任總統喬·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正式宣布支持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通常稱為賀錦麗)作為民主黨的新提名人選。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不僅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格局,也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臺灣無疑是受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之一。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週末發生最大事件莫過於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活動時遭受暗殺槍擊事件,一個習慣性的轉頭驚險躲過子彈狙擊,這是繼1981年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之後首位遇刺受傷的總統或候選人。 時代雜誌最新封面隨即換上川普高舉手臂喊出Fight的姿態,諸葛呆認為這無疑是一記重拳!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美國大選仍在進行初選階段。民主黨已無競爭對手,但共和黨有川普和海莉相互競爭。川普面臨刑事指控可能失去競選資格,而海莉緊咬不放,仍相信獲勝的可能性。法院對川普的判決可能影響大選結果。本文分析了川普和海莉在大選中的形勢。
Thumbnail
總統候選人竟公然否定自己宣示效忠的對象嗎(指國家和憲法)?此事不值大驚小怪。這並非口誤,也非測水溫,因為水溫已掌握十之八九,而是切西瓜,此悖逆之論並無導致選舉失分。歷史也是一種新陳代謝,李登輝主義版的“中華民國台灣”勢將淡出,這個與“前朝遺老”的公約數,如今成為該剪掉的前朝辮子。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本周大事如下: a、繼川普的槍擊事件後,另一個新劇本也出現了,美國總統拜登21日宣佈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表態支持副總統賀錦麗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24日發表退選後首場全國演說時表示,他決定交棒,因為這是團結讓國家前進的最佳方式,沒有什麼比「拯救民主」更重要,並稱這個國家有容納新
Thumbnail
某日,我國的甲總統候選人於造勢舞台上呼籲選民用選票下架執政黨,然而正當甲慷慨激昂地闡述政見時,乙於數公尺外的樓頂開槍射擊甲,然子彈僅造成甲左耳受傷流血,子彈最終係造成台下的支持者丙死亡。(發想自近期川普案) 上述案例即學理上所謂「打擊錯誤」,又稱為行為錯誤(Fehlgehen der Tat),係
Thumbnail
2024年7月21日,美國政治舞臺上演了一場戲劇性的變革。現任總統喬·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並正式宣布支持副總統卡瑪拉·哈里斯(通常稱為賀錦麗)作為民主黨的新提名人選。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不僅徹底改變了美國政治格局,也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臺灣無疑是受影響最為顯著的地區之一。
Thumbnail
2024年7月13日,美國政壇出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賓州的競選演說中遭遇暗殺攻擊。所幸川普僅受輕傷,安然無恙。這一事件不僅深刻影響了美國當前的選情,也對金融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
Thumbnail
週末發生最大事件莫過於前總統川普在競選活動時遭受暗殺槍擊事件,一個習慣性的轉頭驚險躲過子彈狙擊,這是繼1981年時任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之後首位遇刺受傷的總統或候選人。 時代雜誌最新封面隨即換上川普高舉手臂喊出Fight的姿態,諸葛呆認為這無疑是一記重拳!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美國大選仍在進行初選階段。民主黨已無競爭對手,但共和黨有川普和海莉相互競爭。川普面臨刑事指控可能失去競選資格,而海莉緊咬不放,仍相信獲勝的可能性。法院對川普的判決可能影響大選結果。本文分析了川普和海莉在大選中的形勢。
Thumbnail
總統候選人竟公然否定自己宣示效忠的對象嗎(指國家和憲法)?此事不值大驚小怪。這並非口誤,也非測水溫,因為水溫已掌握十之八九,而是切西瓜,此悖逆之論並無導致選舉失分。歷史也是一種新陳代謝,李登輝主義版的“中華民國台灣”勢將淡出,這個與“前朝遺老”的公約數,如今成為該剪掉的前朝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