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必害怕失敗》

2023/11/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我讀了羅志仲老師的新書《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對於做決定、以及決定的對錯與否,有了不一樣的觀點。志仲老師的文筆極為動人,書裡其一的章節:「失意的博士,兩難的困境」,逼出了我的眼淚。


2018年的夏天,我也是個失意的人,已經失業長達一年半。邀約前來面試和主動投遞履歷的曲線,形成了死亡交叉點。時序一入夏,每天放在桌前的手機,突然成了啞巴。偶有聲響,多半是打錯電話、再不就是推銷小額信貸,彷彿業務也知道我過得很慘似的,不斷詢問,需不需要周轉。


周轉?我想問,一頭栽向流沙坑的人生,是幾十萬周轉金就能脫身的嗎?呆了半晌,還是把這句話吞嚥回去,何必逞口頭凶狠呢?搞不好我很快就需要向來路不明的發話人,尋求周轉。


我是做過催收這一行的,現在居然將錢莊借調視為備案。我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害怕。越是害怕,境遇越是找到機會將我踩踏。到最後,我連初階的職位都去應徵。真是報應,以前我拿到中年謀職的履歷,免不了臆測,為什麼會降格以求至此呢?難道真的山窮水盡嗎?


對,就是山窮水盡。我工作很努力,但年紀和薪資是拖油瓶。我面試技巧一等一,可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在決定去應徵便利商店的收銀員之前,我先突破了自己的自尊心盲腸,拿15年的年資,叩問只需要3-5年年資的工作。


天無絕人之路。我相信,只要我彎得下腰,會有一口飯吃。


沒多久,真的有機會送上門來。對方是聲名響亮、卻也狼藉的大戶,看到我的資歷,負責應試的人,興許動了惻隱之心:「我們這個職位,其實有一定的階級彈性,如果談過之後,覺得您的資歷足當大任,可以爭取管理級的職銜。」


我一聽,激動得眼淚都奪眶而出,馬上約定了面試時間。


幾天後,強壓著蹦蹦作響的心,我來到巍峨的企業門面前,冷氣吹得我一陣發寒。來接待我應試的人,也寒著一張臉,帶我繞過上上下下無數彎繞的門廊,好不容易在某個會議間坐下,問沒幾句資歷,先脫口而出實情:「老實跟你講,我做到這個禮拜,之前你這個位子的人,也是因為受不了烏煙瘴氣,所以離職不幹了。這差事,不容易。」


蝦毀?這是甚麼整人實境秀嗎?我還沒有經歷過這麼真心話大冒險的面試場合,只能勉強提出疑問:「所以,你的建議是?」


對方聳聳肩,「我沒甚麼建議,這是你的職涯和人生。只是想提醒你一些風險罷了,可能我不該講。你就當我沒說過好了。」


時間容不得我多作思考,對方一收聲,電腦銀幕前的應試直屬主管上線了。看起來是個很體面的西方人,沒甚麼不對勁。也對我的資歷,很有興趣地提出了切實的問題。


但是,之前的「風險預警」,在我心裡越演越烈,嚴重影響了我的面試表現。應該十拿九穩的題目,我的回答漏洞百出。


一出會議間,我就知道沒希望了。果然,我沒再接到複試的消息,也輾轉從朋友的朋友那裡得知,那個位子依然虛懸,活像是個都市傳奇。我的心情,和志仲老師筆下如出一轍,我好生氣、好失望、好沮喪。


為什麼要輕信那席「風險預警」?也許對方不懷好意?而就算烏煙瘴氣好了,我出來工作這些年,哪一份工作不是烏煙瘴氣?明明窮途潦倒到戶頭見底,還在挑三揀四甚麼呢?


我原本可以掌握住這個機會的,偏偏我脆弱到不行。關鍵時刻舉旗不定,耳根子還軟得很。躲在棉被裡痛哭了一場,我連續病了兩個星期。回想起來,那是我人生的最谷底。


那之後,我終究沒有去應徵超商店員,因為我的動作和反應不夠快,在超商當店長的朋友勸我打消此念,「把你的精力和才華,用來好好寫作吧。來我店裡吃,算我的。」


於是,我又以無業姿態,過了好幾個月,白天去圖書館,零星接點寫稿的外快,吃飯就在朋友的超商解決,直到我接到現在的工作邀約。


一晃眼,五年過去了,當初那份我自覺要把握、最後錯過的工作崗位,找著了適合的人選,我們彼此認識,只是不那麼相熟;而原本沒有自信可以待過三年的現職,竟然已經邁入五周年的門檻,成了相對資深的員工。


志仲老師的文字,此時狠狠打入我的心中:「我當年的確錯過了一次還不錯的機會,然而我也在日後得到其他的機會,一得一失之間,是失去的比較多?還是得到的比較多?有時候,實在很難估量。」


而我當年的臨陣退縮,是絕對差勁的選擇嗎?志仲老師的詮釋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在人生中做出的某些決定,其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哪怕時間拉長了,對錯的界線仍然很模糊。」


頭腦的思維,一向堅持著「對與錯」、「好與壞」,志仲老師的觀點,我很喜歡:「如果能跳脫二分法,或許就能用更豐富的眼光,來看待這輩子所發生的事,我雖然不知道那個決定是對是錯,但我體驗到了某些人生的況味。」


對,這就是我想跟前來解讀或諮詢的朋友們說的,我們可以依循人類圖的知識,做出相對合適自己的決定,但盡量不要用絕對的對或錯,來衡量決定的價值,活到一定的年歲,便會明白,每一個決定,都有它的價值。


我們之所以謹慎或躊躇,多半因為害怕失敗,志仲老師比我經歷過更多波折,那些被主流價值認定為失敗的事例,如今滋養了無數迷惘無所從的人。我也沒想過,重新書寫自己谷底的一段,竟能感受到生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美意。


分享志仲老師在書中的小練習給大家:

✍️以「如果不必害怕失敗,我會立刻…」為題,自由書寫十五分鐘,好好享受這個過程。

✍️寫完後,唸出來,去感覺唸與寫的不同,也去感受內在。


祝福你,能藉此觸碰到真正的心意所向,別讓「失敗」,成為做決定的阻礙、以及評價決定的唯一標竿。


下了決定,就好好投入。拿不定主意,給自己一點時間,切莫著急。懊悔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無妨啊,人生,大抵禍福相倚,現在的錯誤,可能成為將來的福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