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必害怕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我讀了羅志仲老師的新書《重啟人生的17個練習》,對於做決定、以及決定的對錯與否,有了不一樣的觀點。志仲老師的文筆極為動人,書裡其一的章節:「失意的博士,兩難的困境」,逼出了我的眼淚。


2018年的夏天,我也是個失意的人,已經失業長達一年半。邀約前來面試和主動投遞履歷的曲線,形成了死亡交叉點。時序一入夏,每天放在桌前的手機,突然成了啞巴。偶有聲響,多半是打錯電話、再不就是推銷小額信貸,彷彿業務也知道我過得很慘似的,不斷詢問,需不需要周轉。


周轉?我想問,一頭栽向流沙坑的人生,是幾十萬周轉金就能脫身的嗎?呆了半晌,還是把這句話吞嚥回去,何必逞口頭凶狠呢?搞不好我很快就需要向來路不明的發話人,尋求周轉。


我是做過催收這一行的,現在居然將錢莊借調視為備案。我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害怕。越是害怕,境遇越是找到機會將我踩踏。到最後,我連初階的職位都去應徵。真是報應,以前我拿到中年謀職的履歷,免不了臆測,為什麼會降格以求至此呢?難道真的山窮水盡嗎?


對,就是山窮水盡。我工作很努力,但年紀和薪資是拖油瓶。我面試技巧一等一,可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在決定去應徵便利商店的收銀員之前,我先突破了自己的自尊心盲腸,拿15年的年資,叩問只需要3-5年年資的工作。


天無絕人之路。我相信,只要我彎得下腰,會有一口飯吃。


沒多久,真的有機會送上門來。對方是聲名響亮、卻也狼藉的大戶,看到我的資歷,負責應試的人,興許動了惻隱之心:「我們這個職位,其實有一定的階級彈性,如果談過之後,覺得您的資歷足當大任,可以爭取管理級的職銜。」


我一聽,激動得眼淚都奪眶而出,馬上約定了面試時間。


幾天後,強壓著蹦蹦作響的心,我來到巍峨的企業門面前,冷氣吹得我一陣發寒。來接待我應試的人,也寒著一張臉,帶我繞過上上下下無數彎繞的門廊,好不容易在某個會議間坐下,問沒幾句資歷,先脫口而出實情:「老實跟你講,我做到這個禮拜,之前你這個位子的人,也是因為受不了烏煙瘴氣,所以離職不幹了。這差事,不容易。」


蝦毀?這是甚麼整人實境秀嗎?我還沒有經歷過這麼真心話大冒險的面試場合,只能勉強提出疑問:「所以,你的建議是?」


對方聳聳肩,「我沒甚麼建議,這是你的職涯和人生。只是想提醒你一些風險罷了,可能我不該講。你就當我沒說過好了。」


時間容不得我多作思考,對方一收聲,電腦銀幕前的應試直屬主管上線了。看起來是個很體面的西方人,沒甚麼不對勁。也對我的資歷,很有興趣地提出了切實的問題。


但是,之前的「風險預警」,在我心裡越演越烈,嚴重影響了我的面試表現。應該十拿九穩的題目,我的回答漏洞百出。


一出會議間,我就知道沒希望了。果然,我沒再接到複試的消息,也輾轉從朋友的朋友那裡得知,那個位子依然虛懸,活像是個都市傳奇。我的心情,和志仲老師筆下如出一轍,我好生氣、好失望、好沮喪。


為什麼要輕信那席「風險預警」?也許對方不懷好意?而就算烏煙瘴氣好了,我出來工作這些年,哪一份工作不是烏煙瘴氣?明明窮途潦倒到戶頭見底,還在挑三揀四甚麼呢?


我原本可以掌握住這個機會的,偏偏我脆弱到不行。關鍵時刻舉旗不定,耳根子還軟得很。躲在棉被裡痛哭了一場,我連續病了兩個星期。回想起來,那是我人生的最谷底。


那之後,我終究沒有去應徵超商店員,因為我的動作和反應不夠快,在超商當店長的朋友勸我打消此念,「把你的精力和才華,用來好好寫作吧。來我店裡吃,算我的。」


於是,我又以無業姿態,過了好幾個月,白天去圖書館,零星接點寫稿的外快,吃飯就在朋友的超商解決,直到我接到現在的工作邀約。


一晃眼,五年過去了,當初那份我自覺要把握、最後錯過的工作崗位,找著了適合的人選,我們彼此認識,只是不那麼相熟;而原本沒有自信可以待過三年的現職,竟然已經邁入五周年的門檻,成了相對資深的員工。


志仲老師的文字,此時狠狠打入我的心中:「我當年的確錯過了一次還不錯的機會,然而我也在日後得到其他的機會,一得一失之間,是失去的比較多?還是得到的比較多?有時候,實在很難估量。」


而我當年的臨陣退縮,是絕對差勁的選擇嗎?志仲老師的詮釋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在人生中做出的某些決定,其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哪怕時間拉長了,對錯的界線仍然很模糊。」


頭腦的思維,一向堅持著「對與錯」、「好與壞」,志仲老師的觀點,我很喜歡:「如果能跳脫二分法,或許就能用更豐富的眼光,來看待這輩子所發生的事,我雖然不知道那個決定是對是錯,但我體驗到了某些人生的況味。」


對,這就是我想跟前來解讀或諮詢的朋友們說的,我們可以依循人類圖的知識,做出相對合適自己的決定,但盡量不要用絕對的對或錯,來衡量決定的價值,活到一定的年歲,便會明白,每一個決定,都有它的價值。


我們之所以謹慎或躊躇,多半因為害怕失敗,志仲老師比我經歷過更多波折,那些被主流價值認定為失敗的事例,如今滋養了無數迷惘無所從的人。我也沒想過,重新書寫自己谷底的一段,竟能感受到生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美意。


分享志仲老師在書中的小練習給大家:

✍️以「如果不必害怕失敗,我會立刻…」為題,自由書寫十五分鐘,好好享受這個過程。

✍️寫完後,唸出來,去感覺唸與寫的不同,也去感受內在。


祝福你,能藉此觸碰到真正的心意所向,別讓「失敗」,成為做決定的阻礙、以及評價決定的唯一標竿。


下了決定,就好好投入。拿不定主意,給自己一點時間,切莫著急。懊悔自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無妨啊,人生,大抵禍福相倚,現在的錯誤,可能成為將來的福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讀者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身為投射者,對於來到眼前的機會,到底應該要從何判斷,那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邀請呢?因為擔心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也害怕自己的拒絕,顯得給臉不要臉,反而辜負或傷害對方的一片真心。所以,應該先答應比較好嗎?
在夢想成為作家之前,我曾計畫成為播音員。廣播的相關學程,是我在大學唯一感興趣的科目,與世隔絕的小小播音間,使我覺得安全,操作那些隨時跟著音頻上下閃動的機器,彷彿大部分的事情,盡在彈指之間。
說好要跟大家實況轉播海外行程的進展,忙到一段落,熱騰騰奉上。 進京述職,我不是沒有經驗,但這絕對是史上最全力備戰的一次。自己都不知道在如臨大敵甚麼。
很久沒時間好好寫周一系列了。清晨醒來,發現今天就是周一,我已經害怕這個周一很久,另一方面,也有種說不上來的期待,隱約蟄伏其中。
我的台語講得很差,多半以自己是外省第三代的緣故作為含糊的藉口。然而,在宜蘭出生的我,其實也可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宜蘭囡仔。童年在宜蘭長大的時光,回想起來,是我悠長記憶裡,唯一的光。
我自知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回應他人稱讚的弱咖,哪怕是簡單說一句「謝謝」,都像要了老命一樣困難。所以,我特別留意讚美對方的藝術,自以為技高一籌。  但是,被我讚美的人,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是懷疑我言過其實、別有居心。
有讀者問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身為投射者,對於來到眼前的機會,到底應該要從何判斷,那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邀請呢?因為擔心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也害怕自己的拒絕,顯得給臉不要臉,反而辜負或傷害對方的一片真心。所以,應該先答應比較好嗎?
在夢想成為作家之前,我曾計畫成為播音員。廣播的相關學程,是我在大學唯一感興趣的科目,與世隔絕的小小播音間,使我覺得安全,操作那些隨時跟著音頻上下閃動的機器,彷彿大部分的事情,盡在彈指之間。
說好要跟大家實況轉播海外行程的進展,忙到一段落,熱騰騰奉上。 進京述職,我不是沒有經驗,但這絕對是史上最全力備戰的一次。自己都不知道在如臨大敵甚麼。
很久沒時間好好寫周一系列了。清晨醒來,發現今天就是周一,我已經害怕這個周一很久,另一方面,也有種說不上來的期待,隱約蟄伏其中。
我的台語講得很差,多半以自己是外省第三代的緣故作為含糊的藉口。然而,在宜蘭出生的我,其實也可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宜蘭囡仔。童年在宜蘭長大的時光,回想起來,是我悠長記憶裡,唯一的光。
我自知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回應他人稱讚的弱咖,哪怕是簡單說一句「謝謝」,都像要了老命一樣困難。所以,我特別留意讚美對方的藝術,自以為技高一籌。  但是,被我讚美的人,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是懷疑我言過其實、別有居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其實我的個性很像長相思裡面的相柳, 認準了一件事情打死不退, 這個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非常非常大的缺點, 沒辦法做了就是做了沒有後退的空間, 小時候發的誓到現在我沒有違背, 但是有沒有後悔? 有, 所以我要去找工作, 結果又被破壞, 破壞得徹徹底底, 我有的時候會想如果我不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尋找工作時的糾結心情,面對兼職和正職的選擇,以及對自媒體的想法和寫作的啟發。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從出版社離職之後的我,又開始了求職之路,只是沒想到會這麼艱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其實我的個性很像長相思裡面的相柳, 認準了一件事情打死不退, 這個有一個很大的缺點, 非常非常大的缺點, 沒辦法做了就是做了沒有後退的空間, 小時候發的誓到現在我沒有違背, 但是有沒有後悔? 有, 所以我要去找工作, 結果又被破壞, 破壞得徹徹底底, 我有的時候會想如果我不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台灣找工作的困難和荒謬的面試經驗。作者分享了自己因為政策調整而找工作的轉機,以及面對不瞭解狀況的公司而遭遇的特別的面試經驗。文章通過生動的敘述,揭示了在台灣求職的真實困難,以及作者的堅持和幽默。文章充滿趣味和笑點,對於站在求職路上的讀者來說,將是一篇易懂且具有共鳴的文章。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一位清大中文博士,但是他的工作與生活卻並不如一般人預期的光鮮順遂,他如何在長期失業、父子失和、突遭意外的人生逆境中,一步步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從迷盲中走出來,成為人際溝通講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尋找工作時的糾結心情,面對兼職和正職的選擇,以及對自媒體的想法和寫作的啟發。
Thumbnail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從出版社離職之後的我,又開始了求職之路,只是沒想到會這麼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