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過程,而非結果》

2023/10/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自知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回應他人稱讚的弱咖,哪怕是簡單說一句「謝謝」,都像要了老命一樣困難。所以,我特別留意讚美對方的藝術,自以為技高一籌。

 

但是,被我讚美的人,不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就是懷疑我言過其實、別有居心。

 

例如,我稱讚女兒,「姐姐,妳不賴嘛,這次數學考了八十幾分喔,以前老媽我都考不到這種分數耶…」

 

唸小五的女兒,立即把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好了、好了、好了,媽媽,妳可以stop停止了喔,我知道妳要說甚麼,千萬別跟妳媽一樣之類的話。我不是妳,也不會變成妳,謝謝。」

 

例如,我誇耀部屬,「Good Job,這次的成果,對品牌的能見度幫助很大…」

 

部屬的眉頭皺了一下,臉上一點也沒有開心的表情,「老闆,妳是不是還有其他沒錢又很緊急的事,準備要交代給我?」

 

就連我讚許婆婆的手藝,「喔,媽媽,這道梅干菜扣肉也太好吃了吧…」

 

先生都會在一旁露出「公關咖又來了」的神情,鐵面無私地揭穿我,「妳怕胖、又不吃飯,梅干菜扣肉不配飯,哪會好吃?」

 

天啊。我心裡大聲吶喊。我、沒、有、這、個、意、思、啊。

那為什麼不分親疏,大家對我的讚美,非但不領情、還很容易想歪呢?

 

答案在崇義老師和芳儀合著的新書《內在黑洞》裡,當我在稱讚孩子、部屬、婆婆的時候,我彷彿聽到崇義老師的提問,從書扉裡輕洩而出,「妳是真心這麼想的嗎?妳是用頭腦、還是用心,給出這句讚美?」

 

頭腦說,當然是肺腑之言啊。心裡,則有點遲疑,嗯,要說真心,好像也沒那麼純粹。怕誇得太多,孩子志得意滿,反而馬失前蹄。部屬則不能不誇啊,不然她下次不想做了怎麼辦?那婆婆,嘴巴勤快乖甜是必須的,媳婦光白吃白喝,已經夠不好意思的了。

 

這些隱藏在心內,真正的念頭,是我對「讚美」的擔憂。擔憂的緣由,來自於我對「讚美」的不堪承受,覺得自己做得遠不夠多、不夠好,不足以擔當這些讚美。此外,也來自於,收下讚美之後,自己必須得負擔更多責任、且從此失敗不得的恐懼,使我總是選擇趨於逃避。

 

我和芳儀筆下描述的情況,一模一樣,從小,大家老是誇獎我的字寫得好,那來自幼時毛筆的苦練與薰陶。但是,只要一被關注,我必定會在書法比賽中慘遭滑鐵盧。久而久之,我視「讚美」如詛咒,不停在逃。

 

一個不知道如何回應與接納「讚美」的人,我給出的言語冠冕,表面聽起來堂皇,實際給人的感受,既空洞、也壓迫。不知不覺落入結果論的窠臼,針對檯面上的光榮、最終回的勝利,表達肯定。

 

彷彿過程並不重要,彷彿輸了就沒甚麼可說。我疏忽了一個重要的關鍵,那些發生在過程裡的參與歷程、選擇差異,才是造就正向發展的真因。

 

像是,女兒之所以脫離了六七十分的低標,是因為她選擇先做有把握的運算題目,不再照著順序答題。

 

像是,部屬在那次發表會上,以低得可憐的預算大獲全勝,歸功於她膽敢向需求單位釐清排序,不把錢花在搞排場的派頭上,認認真真打了快要一個月的電話,向各家媒體pitch深度的專題。

 

也像是,婆婆的梅干菜扣肉,無敵好吃,真心不騙。除了她選用遵循客家古法醃製的梅干菜攤商,我竟忘了,是甚麼原因,讓梅干菜扣肉不配飯,也鹹淡適宜呢?婆婆知道她的媳婦不怕餓,就怕胖,細緻調整了所有佐料和肉菜的比例。如此,才有我的滿口生香、卻不死鹹膩味。

 

如果,我在「讚美」他人的同時,能遵照崇義老師的建議,不針對結果來稱讚,轉而肯定一個人參與的過程,好奇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釐清他的思考運作邏輯為何,將幫助我以更加同理的心態,發自內在,給予對方支持的力量。

 

這,也許才是「讚美」的真諦與意義。

 

關於「讚美」的反思和練習,收錄在《內在黑洞》的第二章:自我價值的黑洞。我覺得我在這個黑洞裡,作繭自縛了一輩子,於此刻看到隱約的光,對於收受讚美,崇義老師說得好:「別人評論一件事情的美好或醜陋,都只能代表他們自己的觀點,我不一定要認同,接納別人稱讚帶來的內在衝擊,就可以簡單地去回應別人了。」

 

重點是允許自己,對「讚美」保持著也許排斥、也許奔騰的感受,慢慢地,就能表裡一致地給出恰如其分的回應:

 

👍聽到你的稱讚,我真開心。

👍我確實花了一番功夫,謝謝你注意到了。

👍感謝你的妙語如珠,我都還沒注意到這些細節呢。

👍我不習慣聽到別人讚美我,不過你的話讓我精神為之一振!

 

而對於給予讚美,重心永遠在關注參與的過程,尤其在轉折處多加探索,表達開放與好奇,強化賦能於人的環節,從細微之處著手,反而能凸顯用心。

 

💪好奇過程:這次你做了甚麼不一樣的事嗎?怎麼會想到要轉換焦點呢?

💪轉折探索:媽媽,你怎麼會想到要改變佐料的比例呢?

💪賦能於人:媽媽很喜歡你這麼認真、又懂得改變應答策略的樣子。

 

謝謝崇義老師和芳儀的力作《內在黑洞》,以十個橫亙在家庭、伴侶、親子議題的黑洞為引,手把手為我們搭建出向內探索的亮源,只要能安住於內,黑洞,也可以是我們與人相連、相偎的依歸與根基,並不足懼。

 

崇義老師的書,和他本人一樣睿智而溫暖。芳儀雖然我還沒有機會認識,但已經被她具感染力與畫面感的文詞所圈粉,很開心能與優秀的前輩們,一同以文字行善,鼓舞更多黑洞裡的人,感受心內的暖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