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演奏樂(44)大師級的功力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Giorgio Moroder《Love's Theme》

From Midnight Express



人類生來就有審美眼光,這些天賦無需透過學習,天然地與生俱來,所以不用教導甚麼是俊男美女,各人心中有數。


藝術的境界略有不同,雖然各有不同喜好,但始終有其基準,舉一個例子,畢加索成名之後,總有人評擊他,懷疑他的才華被高估,言過其實,因為他的甚麼抽象派之作,較少人看得明、看得懂。又在這些人裡面,又不知道真的有多少人懂欣賞,究竟是裝流淚扮感動,抑或是深受共嗚,只有當事人才知。


畢加索沒有辯解,一言不發地隨手拿起一塊炭,在白色的畫紙上即席揮毫,在場評擊他的那些人一看之後,即時無語。


已經設定完好的電子琴很容易操作,手指按下去就有美妙的聲音,Giorgio Moroder 因著電影配樂「Midnight Express 午夜快車」打出名堂,但這成名之作卻是心跳的衝擊聲,而非大眾聽得明的美妙樂章,筆者有理由相信他就在電影配樂中故意露上一手。而事實上追聽 Soundtrack 的樂迷理所當然地,不但「發現」此曲目,還有共識地知道它是此電影所有配樂中最美的一首。


非樂迷不一定知悉這首配樂,但此曲卻影響深遠,日後的 New Age Music 及混音歌曲興起,這些後輩無論取得如何的輝煌成就,總會有著臨摹Giorgio Moroder 這首名為 Love's Theme 的痕跡。


如果以畢加索的故事為例,對 Giorgio Moroder 亦具有相同的意義,如果懷疑 Giorgio Moroder 的功力,這首音樂會令到批評他的人啞口無言。




我的目標,是要介紹 100 首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27會員
667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David T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樂器演奏與現代混音技術之間的關係,特別聚焦於James Canwell的音樂創作。他運用混音技術創造了類似管絃樂團演奏流行曲的音樂,挑戰了傳統樂器演奏的地位。文章講述了《Love Boat》的影響及James對音樂的熱情,並反思了過去音樂風潮的變遷,以及對於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
Thumbnail
2024/11/30
這篇文章探討了樂器演奏與現代混音技術之間的關係,特別聚焦於James Canwell的音樂創作。他運用混音技術創造了類似管絃樂團演奏流行曲的音樂,挑戰了傳統樂器演奏的地位。文章講述了《Love Boat》的影響及James對音樂的熱情,並反思了過去音樂風潮的變遷,以及對於音樂文化傳承的使命。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了輕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到現代流行音樂的轉變,分析了輕音樂如何在電影配樂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中特別提到1939年《亂世佳人》到1997年《鐵達尼號》的關鍵時刻,以及著名輕音樂團Paul Mauriat的退休,反映出輕音樂的盛衰以及其對於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探討了輕音樂文化的歷史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到現代流行音樂的轉變,分析了輕音樂如何在電影配樂中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中特別提到1939年《亂世佳人》到1997年《鐵達尼號》的關鍵時刻,以及著名輕音樂團Paul Mauriat的退休,反映出輕音樂的盛衰以及其對於文化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16
本文章探討音樂如何與文藝小說融合,透過經典例子展示文藝作品中音樂的魔力。以亞瑟王傳說中的浪漫情感以及OMAR AKRAM的音樂作品《Take My Hand》為例,深入分析音樂對愛情故事的影響和感動力,並介紹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期望讓更多人分享這份藝術的美好。
Thumbnail
2024/11/16
本文章探討音樂如何與文藝小說融合,透過經典例子展示文藝作品中音樂的魔力。以亞瑟王傳說中的浪漫情感以及OMAR AKRAM的音樂作品《Take My Hand》為例,深入分析音樂對愛情故事的影響和感動力,並介紹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期望讓更多人分享這份藝術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李察·吉爾是知名的影星,曾在《American Gigolo美國舞男》成名。本篇文章介紹了Giorgio Moroder、James Last等著名音樂家的經典演奏樂。歡迎閱讀並瞭解被遺忘的經典音樂作品。
Thumbnail
李察·吉爾是知名的影星,曾在《American Gigolo美國舞男》成名。本篇文章介紹了Giorgio Moroder、James Last等著名音樂家的經典演奏樂。歡迎閱讀並瞭解被遺忘的經典音樂作品。
Thumbnail
Giorgio Moroder《Love's Theme》 From Midnight Express 人類生來就有審美眼光,這些天賦無需透過學習,天然地與生俱來,所以不用教導甚麼是俊男美女,各人心中有數。 藝術的境界略有不同,雖然各有不同喜好,但始終有其基準,舉一個例子,畢加索成
Thumbnail
Giorgio Moroder《Love's Theme》 From Midnight Express 人類生來就有審美眼光,這些天賦無需透過學習,天然地與生俱來,所以不用教導甚麼是俊男美女,各人心中有數。 藝術的境界略有不同,雖然各有不同喜好,但始終有其基準,舉一個例子,畢加索成
Thumbnail
經典不一定動聽。 Giorgio Moroder 1940年生於意大利,音樂履歷簡單,15歲自學吉他,18 歲以職業音樂家身份巡迴歐洲,晚上表演,白天從事錄音工作。 這樣的簡單才突顯了他的天才,他是電子音響工程中的鼻祖級大師,雖然也被譽為歐洲迪斯科和電子舞曲的先驅,稱他為「迪斯科之父」,
Thumbnail
經典不一定動聽。 Giorgio Moroder 1940年生於意大利,音樂履歷簡單,15歲自學吉他,18 歲以職業音樂家身份巡迴歐洲,晚上表演,白天從事錄音工作。 這樣的簡單才突顯了他的天才,他是電子音響工程中的鼻祖級大師,雖然也被譽為歐洲迪斯科和電子舞曲的先驅,稱他為「迪斯科之父」,
Thumbnail
《Love's Theme》這首樂曲可以稱為『演奏樂之后』 Paul Mauriat 的《Love Is Blue》曾打入美國流行曲排行榜第一位 ,是標準Instrumental History 的樂曲, 因為它符合了『輕音樂團 用管弦樂演奏流行【歌】曲』這樣精準的定義,然而《Love's Them
Thumbnail
《Love's Theme》這首樂曲可以稱為『演奏樂之后』 Paul Mauriat 的《Love Is Blue》曾打入美國流行曲排行榜第一位 ,是標準Instrumental History 的樂曲, 因為它符合了『輕音樂團 用管弦樂演奏流行【歌】曲』這樣精準的定義,然而《Love's Them
Thumbnail
太喜歡電影的開場了,一個人對著樂譜四散的空曠房間指揮,這畫面實在太美、太詩意!謝謝導演透過鏡頭讓我們一窺大師工作的神聖場域,天才的房間果然凌亂(笑)。
Thumbnail
太喜歡電影的開場了,一個人對著樂譜四散的空曠房間指揮,這畫面實在太美、太詩意!謝謝導演透過鏡頭讓我們一窺大師工作的神聖場域,天才的房間果然凌亂(笑)。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在電影中,「1900」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真摯眼神,最為令我感動,看著每一位旅客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他用自己獨有的內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樂的形式傳遞,抒發。他的樂曲是天籟,一如他的靈魂般的純淨,體現他內心的安靜與清明。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Thumbnail
去年一段從新竹通勤到臺北工作的日子,只要下班一上了車,我都會播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因為時間很剛好,只要聽見第四樂章的女聲獨唱,睜開眼睛就是新竹街景。現在再聽這首樂曲,彷彿會聞到客運皮椅的氣味,還有迎向自由時間的心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