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0803 sakti]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突然好想念外出就可以躲在河邊看書的日子。

我在Sakti待了兩週,住處離河邊非常近。我總是喜歡在山澗的樹蔭下閱讀一個下午,再起身沿著田埂散步到草甸,看著牛群吃草,看著金黃色的濕地,看著夕陽餘光一點一點從山上褪開,成了暗紅色的山。住這裡真的不用跑遠,眼前就是風景。甚至我在當地傳統生態廁所如廁時,方窗外就可以看見大片橘色花田。我實在很享受在這裡上廁所(居然廁所可以拿來享受?),在Sakti村當地建築與地景共存,我能輕易與大自然有能量的連結。


我在當地傳統生態廁所如廁時,方窗外就可以看見大片橘色花田

我在當地傳統生態廁所如廁時,方窗外就可以看見大片橘色花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我居住在這裡的渡假村,有一隻叫Pawo的狗。我在晚上走到住處外面賞星時,它會起身輕聲跑到我旁邊,不時轉身來磨蹭我的腳邊,甚至攀爬過牆,在側門外等我。

後來我離開這個渡假村有段時間了,住在sakti的其他住處。但我還是喜歡散步在這一片青稞田與溼地,喜歡找個樹下曬太陽看書。那天陽光暖活,我的視線正被一隻牛吸引,突然一隻哺乳類動物向我衝來,猛往我臉上舔。我把眼鏡扶正好看清楚牠是誰,正是Pawo,我心裡好暖,向牠抱抱。即使我不能進去渡假村看看牠,但只要牠在外面發現我的蹤跡,就能迎向我的懷抱。牠看到我非常興奮,我想牠並不是對待所有人如此。我和牠有特殊連結:是一種我在閱讀,牠在旁邊午睡的連結;是一種我在晚上散步,牠會陪在身邊保護我安危的連結。

Pawo來河邊找我

Pawo來河邊找我

raw-image
Pawo來河邊找我

Pawo來河邊找我

雖然Sakti是冷門地方,很可能是特定的西方人族群才知道,但它的地理位置很有潛力被看見。這裡可以通往邊境Pankong lake、Tsomoriri、Hanle,也可以經Warila pass到Nubra valley,它是被路過的公路村莊,旅行步調不妨緩慢些,可以在這裡停歇一兩晚,再去邊境旅行。

Sakti可以通往邊境Pankong lake、Tsomoriri、Hanle,也可以經Warila pass到Nubra valley,它是被路過的公路村莊,旅行步調不妨緩慢些,可以在這裡停歇一兩晚,再去邊境旅行。

Sakti可以通往邊境Pankong lake、Tsomoriri、Hanle,也可以經Warila pass到Nubra valley,它是被路過的公路村莊,旅行步調不妨緩慢些,可以在這裡停歇一兩晚,再去邊境旅行。



回基隆兩個月,還是不太適應地狹人稠的北部,往往要刻意搭車到某個定點親近自然,而搭車的過程中有許多喧擾。即使台灣一些與自然共活的地方,總免不了觀光客。

有沒有一種地方,不會招來太多外來者,就只是讓人們在此靜靜過自己的日子,與村民過著類似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我想就是這樣的生活模式漸漸消逝,才會有嚮往之或以此娛樂的外來者進入。

我們該保存的,除了文化景觀,是否也包含這樣的生活態度?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ladakh.india

blog:

https://vocus.cc/user/5a41f247eceaedd6be91640c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茶。歐瑪。拉達克-北印的一千零一頁的沙龍
3會員
16內容數
2024/09/28
在Sasoma村的那段時間,我喜歡走後山meditation cave路線,環境遺世獨立,真的很適合瑜伽士在洞穴裡靜坐。 不太受人類干擾的山路,我常常遇見土撥鼠。 土撥鼠很敏感,我走在高處山路,距離牠們約三四層樓高,聲響寂靜,但即使如此,輕巧的腳步聲在牠們耳裡依然巨大,當牠們聽見我路過,
Thumbnail
2024/09/28
在Sasoma村的那段時間,我喜歡走後山meditation cave路線,環境遺世獨立,真的很適合瑜伽士在洞穴裡靜坐。 不太受人類干擾的山路,我常常遇見土撥鼠。 土撥鼠很敏感,我走在高處山路,距離牠們約三四層樓高,聲響寂靜,但即使如此,輕巧的腳步聲在牠們耳裡依然巨大,當牠們聽見我路過,
Thumbnail
2024/05/18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2024/05/18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2024/05/11
Stok有一個兩層樓高的小巧房子,離Stok水邊很近,我時常坐在戶外雅座,面對大河看著閒書,和貓咪一起曬太陽,哪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呢? Stok媽媽最愜意的事情,是到花園採集幾片薄荷葉,進廚房煮茶,灑點方糖粒,端著獨門的薄荷茶來桌邊招待我,跟我用幾句不順的英文聊天,或是我用幾個拉達克單詞與她聊
2024/05/11
Stok有一個兩層樓高的小巧房子,離Stok水邊很近,我時常坐在戶外雅座,面對大河看著閒書,和貓咪一起曬太陽,哪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呢? Stok媽媽最愜意的事情,是到花園採集幾片薄荷葉,進廚房煮茶,灑點方糖粒,端著獨門的薄荷茶來桌邊招待我,跟我用幾句不順的英文聊天,或是我用幾個拉達克單詞與她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早安!清晨涼涼的,很適合晨運。 太陽公公含羞帶怯的在白雲裡窺探我運動。田裡稻苗一片欣欣向榮,很難想到半個月前才剛插秧而已。鴨鴨躲在田裡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但是不時會傳來他們的叫聲.今天早上一隻鴨鴨跑到田埂上透氣,所以總算看到身影。池上的清晨就是這麼美,0修片(這裡比大坡池美喔-池上不是只有大坡池)
Thumbnail
早安!清晨涼涼的,很適合晨運。 太陽公公含羞帶怯的在白雲裡窺探我運動。田裡稻苗一片欣欣向榮,很難想到半個月前才剛插秧而已。鴨鴨躲在田裡已經很難用肉眼看到,但是不時會傳來他們的叫聲.今天早上一隻鴨鴨跑到田埂上透氣,所以總算看到身影。池上的清晨就是這麼美,0修片(這裡比大坡池美喔-池上不是只有大坡池)
Thumbnail
早安,今早的池上被霧包圍,清幽靜謐,置身其中,就是仙境啊!而我站在仙境中,仙味也跟著上身。 這裡抬頭就可以看見三三二二的鴨子橫空飛過,八哥成群數不清多少隻,越看越可愛。耳邊都是鳥兒的歌唱聲,遠方的雞鳴狗吠不時傳來。竹雞叫聲、猴子的怒吼間斷。對了,昨天傍晚騎自行車🚲時還看見一隻環頸雉呢。
Thumbnail
早安,今早的池上被霧包圍,清幽靜謐,置身其中,就是仙境啊!而我站在仙境中,仙味也跟著上身。 這裡抬頭就可以看見三三二二的鴨子橫空飛過,八哥成群數不清多少隻,越看越可愛。耳邊都是鳥兒的歌唱聲,遠方的雞鳴狗吠不時傳來。竹雞叫聲、猴子的怒吼間斷。對了,昨天傍晚騎自行車🚲時還看見一隻環頸雉呢。
Thumbnail
層巒疊嶂隨處可見,美得驚心動魄。 家的隔壁是墓地,墳墓緊挨著墳墓。房東建了一處社區在陡峭的坡上,每次出門都得一路煞車。 有好幾戶人家養狗,其中一戶的狗們,但凡有人經過,都會猛烈地撞擊鐵門,並大聲吠叫,其他放養的狗則會隨處大小便,剛鋪好的水泥地沾滿狗屎。 人們想上班就上班,老闆們常常無預警貼
Thumbnail
層巒疊嶂隨處可見,美得驚心動魄。 家的隔壁是墓地,墳墓緊挨著墳墓。房東建了一處社區在陡峭的坡上,每次出門都得一路煞車。 有好幾戶人家養狗,其中一戶的狗們,但凡有人經過,都會猛烈地撞擊鐵門,並大聲吠叫,其他放養的狗則會隨處大小便,剛鋪好的水泥地沾滿狗屎。 人們想上班就上班,老闆們常常無預警貼
Thumbnail
回宜蘭婆家後上山探險,跟著Baby貓的腳步,巡視整個園區,享受宜蘭的寧靜夜晚。尼喬洛娜原木屋提供了遠離塵囂的璞真環境,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重新歸零,感受自然的洗滌與心靈的放鬆。
Thumbnail
回宜蘭婆家後上山探險,跟著Baby貓的腳步,巡視整個園區,享受宜蘭的寧靜夜晚。尼喬洛娜原木屋提供了遠離塵囂的璞真環境,讓人可以在大自然中重新歸零,感受自然的洗滌與心靈的放鬆。
Thumbnail
突然好想念外出就可以躲在河邊看書的日子。 我在Sakti待了兩週,住處離河邊非常近。我總是喜歡在山澗的樹蔭下閱讀一個下午,再起身沿著田埂散步到草甸,看著牛群吃草,看著金黃色的濕地,看著夕陽餘光一點一點從山上褪開,成了暗紅色的山。住這裡真的不用跑遠,眼前就是風景。
Thumbnail
突然好想念外出就可以躲在河邊看書的日子。 我在Sakti待了兩週,住處離河邊非常近。我總是喜歡在山澗的樹蔭下閱讀一個下午,再起身沿著田埂散步到草甸,看著牛群吃草,看著金黃色的濕地,看著夕陽餘光一點一點從山上褪開,成了暗紅色的山。住這裡真的不用跑遠,眼前就是風景。
Thumbnail
清晰的空氣、遼闊的視野、充滿綠意盎然的小部落,是個讓人放鬆的好所在
Thumbnail
清晰的空氣、遼闊的視野、充滿綠意盎然的小部落,是個讓人放鬆的好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