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法規必讀摘要後,接著就是環控的必讀摘要內容啦!環控內容多且雜,讀起來也蠻費力的,不過我覺得讀起來非常實用也蠻有趣的。本篇文章為大家整理在建築師考試中,環控必須要讀的大鋼,讓準備本科目的考生能夠對於考試內容大致了解,因內容較多,將分成上下兩篇文章分享,各章節更深入的內容再待我後續文章分享啦!
準備物環也需要耗費不少精力與時間,若有相對應的工作經驗年數就可以把這科抵免! 不過用以計免試科目的建築工程經驗好像不包括建設公司,營造廠、建築師事務所比較無爭議,免試資格可以在考選部官網查詢 (連結)。
【標章系列】
【綠建築EEWH系列】
綠建築 EEWH 由四大範疇組成:生態 E (Ecology)、節能 E (Energy Saving)、減廢 W (Waste Reduction)、健康 H (Health)。目前最新版本之〝綠建築評估手冊〞為2023年版 (下載連結),建議可以讀一下台灣建築中心簡短的指標說明後 (連結),再去閱讀綠建築評估手冊,可能會更容易理解,以下說明必讀內容:
1. 綠建築評估體系:先行了解綠建築評估各系統體系,其運用於哪些不同類型之建築,讀完基本型後,再繼續讀其他類型之評估體系。
- EEWH-BC (基本型):最重要,主要還是要熟讀這個,必讀!
- EEWH-RS (住宿類)
- EEWH-GF (廠房類)
- EEWH-RN (舊建築改善類)
- EEWH-EB (既有建築類)
- EEWH-OS (境外版)
- EEWH-EC (社區類):其中熱島效應蠻重要的,可以特別看一下!
- EEWH-BERS (建築能效評估系統)
2. 綠建築九大指標:
於綠建築評估手冊中,有非常完整的介紹各指標內容,也會介紹設計手法,┬缺點就是字有點多,有點像論文,但個人還是覺得蠻實用的,以考試方面來說,在建築設計畫圖時,有些內容也蠻適合帶入自己的設計說明中的。下圖為九大指標內容:

九大指標配分表 (表格源於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而綠建築標章內在計算總得分非常複雜,有非常多的計算公式,個人覺得不用把所有公式背起來,但必需要理解公式中的變數因子,理解哪些東西會影響到分數的計算,不要因為公式看起來很難就不看,只需要把他認知為一個符號,而去理解這個符號代表的意義,下圖為公式摘要表,更詳細的公式說明還是需看綠建築評估手冊,後續我也會分享綠建築的簡單摘要文章。

表格來自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將RS1~RS9分數總合後即可大致了解會落於哪個級別。

表格來自2023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
3. 節能名詞及計算
當申請綠建築-基本型時,日常節能及水資源是必須通過的項目,其中又以日常節能更為複雜,因此也延伸出許多外殼節能之評估因子,運用於不同使用類組之建物,以下列出一些必須瞭解之名詞:
- ENVLOAD 建築外殼耗能 (特重要)
- Req 外殼等價開窗率 (特重要)
- AWSG 窗面平均日射取得率 (特重要)
- Uaw 外牆平均熱傳透率
- Uaf 窗平均熱傳透率
- Uar 屋頂平均熱傳透率
- HWs 透光天窗部分之平均日射透過率
- Rvi 外殼玻璃可見光反射率
- SF 窗平均遮陽係數
- DH 冷房度時
- IHK 冷房日射時
- fk 日射修正係數
- Ki 遮陽係數
【綠建材】
分為生態、健康、再生、防音、透水、節能等綠建材,其中節能綠建材(高性能) 中之高性能玻璃最為重要,評定因子需要瞭解:
- Sc 遮蔽係數
- 可見光反射率
- 可見光穿透率
【智慧建築】
智慧建築雖然也常被討論,不過個人認為考的機會較少,可以大略看過有印象就行。
【物理環境系列】
【外界氣候】
外界氣候中,都市氣候為討論度較高的議題,最重要的即是都市熱島現象的理解,戶外的通風設計、地表蒸發冷卻設計、地面遮蔭設計、地表輻射減量設計、透水性設計、建築節能設計皆為重要議題。
都市熱島影響特點:
- 溫度上升(高溫化)
- 濕度下降(乾燥化)
- 紫外線、日射量減少
- 雲霧量增多
- 降雨量上升
- 平均風速降低
- 空氣污染
【光系列】 (自然光、人工光)
光系列有非常多的內容,大略可分成四大小單元說明,包含日照、日射、採光、照明。
/ 日照 /
1. 日照的認識
在日照方面,陽光照下來會落在幾個地方:
- 對於土地上的日照,在都市中高聳的建築多,對於基地的日照權影響也甚大
- 建築外表面,其產生的熱量在夏天時可能會對於室內環境的空調造成負擔
- 撒進室內的陽光,對於室內採光極為重要
因此在日照這個單元中,最重要的即是需瞭解太陽的運動方式(真運動、視運動)、不同時間點的太陽位置 (算式法、極投影圖法)、高度角、方位角...等,以做到配合日照去規劃適宜的建築配置。
2. 日照評估指標
評估三大要素:時數、面積、品質,以建築技術規則 - 建築設計施工編中規定說明
第39-1條:規範基地日照時數、面積
第40條:規範室內日照
第41條:規範室內日照面積
第42條:規範建築陰影即日照品質
3. 日照控制手法 (日照計劃)
日照控制之計劃又可分為幾個層次:
- 都市日照計劃 (街道方位、街廓...)
- 敷地日照計劃 (方位、鄰棟間距、高度、周遭環境...)
- 建築日照計劃 (方位、形體...)
- 開口日照計劃 (建築開口面積、方位、各式遮陽...)
/ 日射 /
1. 日射的認識
日射又可分為四種:
- 直達日射
- 天空輻射
- 大氣輻射
- 地表輻射
其中直達日射+天空輻射又可合稱為全天空日射,而日射量則受大氣通過率影響 (空汙、濕度、水氣...)
2. 日射評估指標
通常以日射計算熱得,來評估節能計畫,又可分為透光部分的日射熱得 & 不透光部分的內外溫差熱得,通常有以下三類評估方式:
- AWSG 窗面平均日射取得率
- Req 外殼等價開窗率
- ENVLOAD 建築外殼耗能
3. 日射控制手法 (日射計劃)
- 外部環境計劃 (改善微氣候,運用植栽、水體...)
- 建築外殼計劃 (兼顧節能、通風、採光,分為不透光部分的隔熱手法、開口部分的遮陽係數降低...)
/ 採光 & 照明 共同項目 /
採光及照明主要範圍大多為針對室內環境的光學控制,因此也需先認識相關光學名詞如下:
- 光束F (光通量,即可見光的多寡),單位 Lumen=Lm
- 光度I (單位立體角,可見光的密度) ,單位Candela、cd、燭光、Lm/sr
- 照度E (單位面積,受照射的可見光的密度),單位Lux、Lx、Lm/m2
- 光束發散度R (發光面單位面積所發出總光束量),單位Radlux、rLx
- 輝度B (光束發光面對某特定角度,單位投影面積的光度),單位nt、cd/m2
- 色溫度 (°K),1000~3300°K 暖光 / 3300~5000°K 中 / 5000~20000°K 冷光
/ 採光 /
採光光源來自於自然光,又可分為直射日光、晝光(天空光),而採光的好壞則可能受室外因素影響、開窗因素影響、室內因素影響
1. 評估指標
- 晝光率
- 均齊度
- 輝度分布
- 眩光指數
2. 控制手法 (即利用開窗方式、遮陽方式,控制光源如何進入室內)
- 側光 (最常見),在垂直面上開窗
- 頂光 (天窗、光井...)
- 頂側光 (在非水平的屋頂上開的窗)
- 特殊採光 (導光板...)
/ 照明 /
照明單元即為認識如何控制人工光源的配置,設計出最適宜的光源設計,而光源的控制又可分為光源種類的不同及燈具種類的不同,其不同種類之間的差別比較 (比較其發光效率、壽命、演色性、色溫、特點),會是本章的重點之一。
1. 光源
- 光源之性能:光通量、發光效率、壽命 (光束衰竭率)、演色性、頻譜特性、電特性、色溫度
- 光源之種類:白熾燈(普通白熾燈、鹵素燈)、氣體放電燈(低壓鈉氣燈、低壓螢光燈、高壓水銀燈、高壓鈉氣燈、高壓複金屬燈)、LED發光二極體
2. 燈具
- 燈具之性能:燈具效率 (裝上燈具後的Lm/燈泡本身的Lm)、遮光角、截光角、配光曲線(水平、垂直)
- 燈具之種類(配光量):照度由高到低依序為,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全面漫射照明-->直接間接照明-->半間接照明-->間接照明
3. 評估指標
- 質:是否眩光、反光(垂直面、水平面)、陰影、輝度比
- 量:照度&色溫是否在舒適範圍、均齊度是否良好、CNS照度標準
4. 控制手法
- 照度計算 (逐點法、光通量法)
- 天花及壁面照明相輔助
- PSALI 晝間輔助人工光照明 (重要)
- OA照明 (辦公室照度控制) (重要)
【音系列】
聲音的控制對於聲音細緻度要求較高的建物、大型空間、需極小聲音干擾的空間都極為重要,因此本系列主要需認識聲音的類別、量測單位及運用方式,即是需瞭解如何做到建築中聲音的“控制”,以下摘要必讀內容:
1. 聲音評測方式、單位
- 物理音響 (P波、聲能單位):音能W、音強I、音壓P、音能密度E、聽閥、痛閥、音頻
- 生理音響 (聲級單位):將聲能單位轉換為聲級單位,常見的分貝數即為音強級[dB] (重要),其聲音的合成計算方式可以稍微了解一下。
- 感覺音響:此為考量人耳對於不同頻率之聲音會有不同的感覺,因而產生。主要需瞭解的內容包含響度級(Phon)、聲音響度(Sone)、等響曲線、dB(A)。
2. 餘響 (殘響)
餘響是在做關於音響控制建築時,必定會考量的性質之一,算是非常重要的因子之一。
- 回音與餘響差異
- 餘響時間 & 計算方式
- 不同類型空間之最佳餘響時間
3. 吸音 & 隔音
在學習吸音及隔音前,需先瞭解聲音的來源為何? 其可分為空氣傳音&固體噪音、外部&內部,音之傳播路徑又可分為直接傳播、側路傳播,並須考量內損因素。
- 適合不同頻率之吸音材料做法 (全帶域、中高音域、高音域、中音域、低音域)
- 吸音係數
- 傳透係數 & 滅音度 & 傳透損失TL
- 隔音原理:材料的質量、完美度、堅硬度、隔離性、聲音的頻率都會影響隔音的效果
- 重合效應
- 樓板衝擊音相關規定
4. 音響控制相關
- 最佳室內音響環境因子
- NC曲線
- 顫動回音
- Leq 等價噪音級
- Lx 時間率噪音級
【熱系列】
熱系列之重點即是熱量之傳遞及舒適度影響,常常也會牽扯到節能相關議題,熱量的來源可以分為建築外及建築內,也就是建築外界之溫度傳遞以及建築內之發熱體 (人、設備...等),而熱量也會影響到人使用建築物的舒適程度,因此產生了許多用來評估這個環境舒適程度的方法。
1. 熱量從室外傳遞至室內,必須瞭解之相關名詞:
- 熱傳透率 U
- 等價外氣溫度 Te
- 熱容量
- 時滯現象
- 熱橋現象
2. 室內環境評估因子 (將會用到:人代謝量、著衣量、氣溫、濕度、氣流、周壁輻射):
- 有效溫度(ET) 及 修正有效溫度 (CET)
- 不快指數 (DI)
- 作用溫度 (OT)
- 新有效溫度 (ET*) 及 標準新有效溫度 (SET*)
- 平均值預測申報 (PMV)
【氣系列】
氣系列主要說明室內外空氣之流通,而為何會需要交換室內外空氣? 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出室內空氣汙染源包括:室外空氣、室內人員、空調系統、事務用具、建材、有機物,最常見的像是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可以通過室內外的有效換氣解決。
而換氣方式又可分為自然換氣及設備換氣,不過氣系列主要討論自然換氣,設備換氣會於設備章節說明。
自然換氣又可以分為以下兩類,需要去了解其原理以及 換氣量 之計算方法:
- 重力換氣 / 通風 (利用溫差)
- 風力換氣 / 通風 (利用風壓)
相關必須瞭解之內容:
- 必要換氣量之計算
- 換氣次數之計算
- 如何優化室內換氣設計
- 如何優化建築環境通風
- 空氣品質標準 (須了解相關規定)
【小結】
本篇文章主要說明建築環控考試中,標章系列及物理環境系列可能會考的內容摘要,尚未深入說明,僅供考生大略參考,其實在讀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環控中所讀的內容有許多都能夠應用於建築設計或敷地設計中,都是屬於建築師考試的養分,不管需不需要考這一科,都蠻適合讀些看看,將對自己有用的資訊記下,興許對於考試會有些幫助!
接著下篇也將會摘要出設備相關可能會考的範圍,也是非常重要且多的內容,敬請期待!
我是深呼吸,若還喜歡以上內容,可以再持續關注我,接下來也會更深入的說明各單元內容說明解析,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