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憶起被清晨遺忘的二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從有記憶開始到18歲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我們搬三次家,最後一次原本留給二伯更大的房間,但他卻因為肝病走了。從小不曾跟二伯聊天,頂多看到他會叫他,二伯也不一定會回答。在二伯狀況好的時候爸爸會讓他跟我們一起吃晚餐,其他的時間除了大伯、爸爸會帶二伯出去散散步外,二伯就待在我們家裡為他準備的房間,也真的是個門只能從外面開的精神病房。


爸爸說二伯是二二八事件的邊緣受害者,從小就很調皮的爸爸排行老六,每天在外玩耍回到家都是脾氣最溫和的二伯幫他洗腳。二二八事件後二伯學校的老師經常被約談或消失,溫和膽子小的二伯越來越害怕,開始產生被抓被害的妄想。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被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當年沒有「思覺失調」這個名詞,神經病這三個字從二伯高中以後就跟著他一輩子。


還記得二伯的房裏總是會清出被他撕得非常整齊1.5平方公分的紙,在藥物的控制下二伯說話、動作都很遲鈍,撕紙或許是他唯一打發時間的方法。在二伯發病期是會不肯吃藥,覺得有人要害他,曾經因為他不肯吃藥,需要把藥水滴在他的飯裡。在二伯最恐懼的時候是會打人的,被二伯打過一次的哥哥說:我拿飯要給二伯吃,轉身的時候被二伯打了一下,但他只會打一下就趕快離開,我知道其實他在怕我。我們在爸媽的教育下都不會怕他,媽媽也把二伯當成理所當然要跟著我們一起住的家人,二伯過世後我們搬到比較大的房子,偶爾還會提起可惜二伯沒能住到大房間......


看到《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這齣以精神病房護理師多恩(朴寶英 飾)為主角,劇情的每一條線都描述不同的精神疾病,因為從小跟二伯生活的關係特別有感,都跟著劇情感嘆、流淚。劇裡的病人有些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可以出院重新進入社會生活,也有出院後落入原本的漩渦,結束自己的生命。從劇情裡不僅可以更理解不同疾病病人可能的感受,例如恐慌症就像溺水般感覺吸不到空氣,卻還要不斷猶豫要不要119求救的痛苦,還可以看到醫生對不同病症的觀察、剖析和治療方法,理性知識、感性同理兼具,真是5星大推的好劇!


因為二伯的關係,當然對劇情裡精神病家人的描述特別有感,以前對精神疫病的認識與治療方法一定沒有現在好,看完本劇後不禁想:如果二伯的病用現在的知識和藥物治療,會不會好起來?或許能跟二伯聊聊天呢?我們家人在聽到親友有「長期睡不著」或「一直睡」都會建議對方去看身心科,真的不可輕忽。另外,根據「哇噻心理學」的 podcast 對本劇專業內容部分的評論,二位主持人都說內容很正確,也很推薦大家去聽。

媽媽曾說:以前罹患精神病的人真的很可憐,就像活在地獄......這個感嘆也許用字是重了,但也是身為精神病患者家人最真實的感想。好久沒有想起二伯了,小時候不懂陪伴的重量,現在因為本劇被喚起記憶,過了半百回頭看,懂了媽媽的感嘆。


raw-image

與本劇相應的食物
本劇讓我回憶滿滿,相應的食物不是針對本劇來聯想,而是「回憶」,就決定選「味鼎安和」的飯糰和蛋餅,飯糰從小就有,但蛋餅就只是蛋和餅,不像現在飯糰蛋餅都可以加入其他配料。這家店的「爆漿飯糰」不僅糯米本身蒸得軟硬適中,裡面包的配料有傳統的菜脯、偏甜的肉鬆外,脆口的老油條以及爆漿來源起司和半熟蛋黃,讓飯糰的口感和口味都更加豐富。蛋餅最推薦「九層塔」蛋餅,粉漿的蛋餅皮酥脆的口感,搭配蛋液裡切成大小適中能保留九層塔風味的內餡真的很香。本店的米漿加入黑白芝麻一起打,濃郁香醇,搭配在一起真的很飽很好吃,推薦給大家!




► 歡迎到 IG:38huaping 有新劇短評喔




avatar-img
15會員
21內容數
Podcast 「2050.comm跨世代溝」裡文花的個人單元「我這個花評」文字版。從2020年開始可以說沒有間斷看劇,尤其以韓劇為主。這不是個嚴肅考究的評論,就只是個50代的阿姨用充滿熱情和認真的態度表達看劇的心情和想法。每一齣劇都會聯想一種食物,是受到台大葉丙成教授的啟發,就借用來自娛娛人增加樂趣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得到我的人都很貪婪,無論是錢或權利,他們都想利用我獲得某樣東西。但妳不一樣,妳只想過得像原本的妳,所以我才喜歡妳,我想跟妳繼續在一起。」
看著本劇原作漫畫的人們啊~ 請告訴我你們腦中響起什麼樣的的音樂?
雖然我們最後還是像平常那樣聊些有的沒的,但我有種疲勞一掃而空的感覺 《重啟人生》是近來最好看的日劇!有閨蜜好友的人一定要看!如漫無目的散步般的速度,加上幽默又令人傻眼的可愛轉折,一集集好好地疊加出純屬於閨蜜間的約定與情誼。
金淑銀編劇從劇名、劇情,到角色間精彩的對話,充分表達被霸凌者想復仇的心態、目的,復仇期間想放棄又重拾的動搖,甚至復仇後是否重生的心理狀況,在在都展現金編對霸凌事件的研究以及對復仇二字的深思,完完全全回答了我對復仇者的疑問,也讓很容易變成狗血劇情的復仇劇增加了詩意與深度。
《王后傘下》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宮廷裡鬥爭的殘酷 《衣袖紅鑲邊》用宮女們隱形又脆弱的角色來形塑宮鬥的劇情
「我是天生沒有齒輪的圓,這就是我無法和世界連結的原因,但其實我不需要輪齒,我只是在模仿別人的行為」 純惡之人存在嗎?是天缺?還是人精? 有時候我也是一個怪人吧!
「想得到我的人都很貪婪,無論是錢或權利,他們都想利用我獲得某樣東西。但妳不一樣,妳只想過得像原本的妳,所以我才喜歡妳,我想跟妳繼續在一起。」
看著本劇原作漫畫的人們啊~ 請告訴我你們腦中響起什麼樣的的音樂?
雖然我們最後還是像平常那樣聊些有的沒的,但我有種疲勞一掃而空的感覺 《重啟人生》是近來最好看的日劇!有閨蜜好友的人一定要看!如漫無目的散步般的速度,加上幽默又令人傻眼的可愛轉折,一集集好好地疊加出純屬於閨蜜間的約定與情誼。
金淑銀編劇從劇名、劇情,到角色間精彩的對話,充分表達被霸凌者想復仇的心態、目的,復仇期間想放棄又重拾的動搖,甚至復仇後是否重生的心理狀況,在在都展現金編對霸凌事件的研究以及對復仇二字的深思,完完全全回答了我對復仇者的疑問,也讓很容易變成狗血劇情的復仇劇增加了詩意與深度。
《王后傘下》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宮廷裡鬥爭的殘酷 《衣袖紅鑲邊》用宮女們隱形又脆弱的角色來形塑宮鬥的劇情
「我是天生沒有齒輪的圓,這就是我無法和世界連結的原因,但其實我不需要輪齒,我只是在模仿別人的行為」 純惡之人存在嗎?是天缺?還是人精? 有時候我也是一個怪人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
若只是將《模範計程車》當成一部「以暴制暴」休閒娛樂片實在有點可惜,從劇本中委託案與南韓重大社會案件的高度聯想性可以看出,編導有很大的企圖心想用娛樂來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也想要透過電視劇與社會大眾一同探討共犯結構的形成,並思辨怎樣才是真正的「教化罪犯」。
韓劇今日是第一次其實是一部探討這個世代的自我價值,工作,愛情,家庭和婚姻的作品,內裡隱含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人生命題,此劇勇於打破現代的固有的價值和框架,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視劇,這個世代必看的劇集。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
若只是將《模範計程車》當成一部「以暴制暴」休閒娛樂片實在有點可惜,從劇本中委託案與南韓重大社會案件的高度聯想性可以看出,編導有很大的企圖心想用娛樂來包裹嚴肅的社會議題,也想要透過電視劇與社會大眾一同探討共犯結構的形成,並思辨怎樣才是真正的「教化罪犯」。
韓劇今日是第一次其實是一部探討這個世代的自我價值,工作,愛情,家庭和婚姻的作品,內裡隱含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人生命題,此劇勇於打破現代的固有的價值和框架,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視劇,這個世代必看的劇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讓我想起去年很愛的一部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久違的韓劇也難得從第一集愛到最後一集。 其中我特別喜歡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段台詞───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從小,阿三的父親的管教十分嚴厲,自從他使用毒品逃避生活的不愉快後, 因幻覺、思考鬆散、妄念、暴力行為,已數次住院接受藥物、電療療程。 阿三說:「我很糟糕,我爸就是看不起我,我恨他。」
Thumbnail
大叔李善均離世後 重新點開看了一集就因為太悲傷而棄劇的「我的大叔」 四天看完15集,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內心不為人知的一面 扒開我們用「沒事」來包裝的黑暗內心 一直感覺這是我、我是他,沒辦法走出來 讓我無法忽視的,是小酒館的老闆娘-鄭熙 每天打烊後,跟著社區顧客一起走回家 其實是跟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回想六年前的農曆七月,突然發作故事,我扯著嗓子大吼大叫、劈頭撒髮,開始不認識家庭成員,見人就咬就打,家中所有銳器皆被藏起來,於是,喜得急性精神病房四人歡樂房!喔YA!展開本人逆轉人生!    剛清醒時,整個人被綠色布條綁緊(約束帶),在一間充滿軟墊房內,怎麼用頭撞或嘶吼,甚至大小便失禁也不
Thumbnail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讓我想起去年很愛的一部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久違的韓劇也難得從第一集愛到最後一集。 其中我特別喜歡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段台詞───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從小,阿三的父親的管教十分嚴厲,自從他使用毒品逃避生活的不愉快後, 因幻覺、思考鬆散、妄念、暴力行為,已數次住院接受藥物、電療療程。 阿三說:「我很糟糕,我爸就是看不起我,我恨他。」
Thumbnail
大叔李善均離世後 重新點開看了一集就因為太悲傷而棄劇的「我的大叔」 四天看完15集,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內心不為人知的一面 扒開我們用「沒事」來包裝的黑暗內心 一直感覺這是我、我是他,沒辦法走出來 讓我無法忽視的,是小酒館的老闆娘-鄭熙 每天打烊後,跟著社區顧客一起走回家 其實是跟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