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即身體,閱讀即主奴:讀陳柏煜《決鬥那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所有分行詩都是圖像詩,這點在陳柏煜最新出版的詩集《決鬥那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這點,在網路平台(如臉書或博客來)與詩刊(如《創世紀》以下節錄的詩作)閱讀詩集的詩作時,排版有時會與印刷的版本有所出入,無法完整還原作者的設計。

陳柏煜在挑戰的不只是美學風格的層次,還有自新文學史以降的「句」、「行」與「節」的陳舊觀念:在每個詩行之間規律插上空行,甚至以句點為其綑綁。如此不採取迴行的「一句一行」、「一行一節」結構,可以看出詩人試圖發動作者(主人?)的控制權,裂解並重構原有的空間秩序;看似呆板的設計讓每個意義單元顯得明確且獨立,大大凸顯了詩作的敘事性,類似的形式設計在詩集中不時出現。

讓我們從頭開始閱讀同名詩作〈決鬥那天〉──這首詩刊於《自由副刊》時,空行被誤刪,以下為詩集中之正確版本:

終於我們達成共識。
 
於是銀帶綁上屋頂的竿子在風中扭動。
 
鄰居皆來道喜。
 
忽忽若有所亡。
 
放棄傍晚過後例行的偵查。
 
與仇人製造太多桃色新聞。
 
理念與肢體衝突仍然是俊逸的。
 
我的房間保留你的把手,沿著把手攀爬會通往遠方的惡地。

開篇首句打破慣常的邏輯,故意不說清「如何達成共識」,而「鄰居皆來道喜」與「忽忽若有所亡」的矛盾情境也巧妙製造出張力;從「我的房間」到「遠方的惡地」,僅需要「把手」就能通向「你與我小題大作的老地方」,詩中一切盡是曖昧至極的想像。接續的兩行,陳柏煜也沒有要放過大家:

扭動的銀色緞帶正替人們解決問題。
 
我的水管不時被打破因此我也打破別人的水管。

「銀帶」是什麼?「把手」又是什麼?「水管」又是什麼情色的象徵嗎?習於散文式敘事的讀者想當然爾地只能一臉茫然,不得其暗房的門而入。

四處尋找詩中的線索:菅芒和沙石、我和你牽著各自的狗──被牽著的是狗還是我們?我想起了項圈,想起王柄富的〈自卑〉,想起洪萬達的〈幸福〉。詩中的一切都是短暫的欺騙:鄰居不只是旁觀者,仇人當然也能近在眼前,所有觀看都是權力的對位關係,每個讀到這裡的知情者都裝上尾巴,開始吐舌頭:

哦遠方的惡地。
 
那是你與我小題大作的老地方。
 
斑鳩低空飛過菅芒與沙石。
 
很遺憾我們有了共識。
 
出神的狗被各自帶回。
 
氣味還在現場。

水管在不斷攻守交換之後,終於繳械投降於頓呼格:「哦遠方的惡地。」一切神奇但不意外,「共識」自此從一開始的「終於」進一步深化成了「遺憾」。但誰說兩者不能是同一種意思?私以為,並不是敘事讓情緒有所變化,而是這首詩打從開始就是一種回顧,就是一種倒讀──散戲時分的共識彷若初初碰頭的共識,迴環往復的「終於」和「遺憾」是無法戒除的癮,是甘於其中的痛快與疲憊,畢竟「理念與衝突仍然是俊逸的」,畢竟「氣味還在現場」。

回頭看這首詩的視覺結構,〈決鬥那天〉採取「一句一行」的形式,且每行之間設計有空行(或可理解為一行一節),這使得其在形式上與郭品潔的名作〈我相信許美靜〉有所差異。空行本身帶有的匱乏與渴望之感,是主體的驅動,是所有人的無可奈何;而身為一位讀者,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窒息式的情節不斷發生,每次翻讀都是再次重播、重播、重播。

陳柏煜對於「行」與「句」的關係,有著極為明確的創作意識,因而能嫻熟地操弄讀者的感官,如此「一句一行」的類似設計在〈在愛的帝國〉中更進一步:

全套的運動服,快速抽取紙巾。人們預備著可怕的計畫與美麗的事實。

而在〈名聲的考證〉詩中也出現:

狄金生小姐用絲線將寫在各種紙片上的詩作縫成厚厚的書稿。

如果以上詩句被自動分行,並不是《創世紀》或方格子的錯。一行含標點近乎30個漢字空間,陳柏煜一邊挑戰紙本物質媒介的極限(畢竟字數這麼多的一行在呈現上,必然會變為兩行甚至三行),一邊遠程對著不特定讀者邊緣控讀(是的,一種關於觀看的控制),試圖揣摩視覺感知的極限,一切刺激彷彿在大庭廣眾之下野外裸露。

值得注意的是,詩集《決鬥那天》不只在「行句關係」有所創新,還有其他千奇百怪的縝密思考,如〈進出口〉和〈粉紅結〉的詞語並置,以下為〈粉紅結〉節錄:

粉紅結    很私人
關於     常用藥品

對立概念的並置言說,以下為〈池田亮司〉節錄:

黑色,演算未知數XYZ
白色:無所謂
黑色,暴力地思考靜力之平衡
白色:冰塊內的閃電是全知全能者

或者填滿與留白,以下為〈橋〉節錄:

微光接收訊息。收到指令,它
從內部摸一下打卡鐘,從插座
反手關上門。『   』離開

又或者是〈魔點〉的後設書寫、〈釋迦〉的同中求異、〈金卷芳俊〉行首縮排形成的弧度⋯⋯種種具有高度創作意識的設計,都讓這本詩集的閱讀體驗彷若BDSM。

文體即身體,陳柏煜正對著讀者把玩自己的器官──揉捏中心化的「行句關係」、綑綁被寫爛的「敘事視角」,試圖在麻木的體感之外變出一些新東西。在愛與死的間隙,也許正如馬翊航在詩集附錄的精彩詮釋:愛的藝術是不舉、是男男片,是主奴等待連體。翻開《決鬥那天》,裡頭迎接讀者的是一個只能觀看和苦思、只能屏息忍住蹂躪慾望的透明新房。


原文刊於《創世紀詩雜誌》217期(2023年12月)之「風格與天氣」專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1會員
111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湖南蟲在第一本詩集《一起移動》的專訪表示自己喜歡「不刻意用太多隱晦艱澀的字句」的詩作,如此偏好也延續至第二本詩集的風格,以直白抒情口吻寫成的《最靠近黑洞的星星》。睽違六年,湖南蟲以獨立出版的方式推出了他的第三本詩集《奶油事變》,當中收錄了22首詩作,當中有眾多藝術文本的轉譯和對話。
Thumbnail
2025/03/13
湖南蟲在第一本詩集《一起移動》的專訪表示自己喜歡「不刻意用太多隱晦艱澀的字句」的詩作,如此偏好也延續至第二本詩集的風格,以直白抒情口吻寫成的《最靠近黑洞的星星》。睽違六年,湖南蟲以獨立出版的方式推出了他的第三本詩集《奶油事變》,當中收錄了22首詩作,當中有眾多藝術文本的轉譯和對話。
Thumbnail
2025/02/12
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Thumbnail
2025/02/12
曹疏影問道:「時代的深刻裂變確定無疑發生之後,再提起筆來的時刻,是變得艱難,抑或容易了呢?」作為被留下的人,也許只有繼續書寫才能不再離開,才能超越「能否書寫」的大哉問,同時解決更深一層「如何書寫」的論題。對於這些精神層次的撞擊,曹疏影發揮其擅長的技藝,用這本語言上具有挑釁意味的詩集來回答。
Thumbnail
2024/12/05
更精確的說,我以為扈嘉仁最擅長的並非敘事,而是從一閃的意象聯想所延伸闡發的畫面。又如〈言之鑿鑿〉的「我聽見蛋殼破裂,而殼中/安排好了什麼」,可以和蕭宇翔「倒地的神木在我眼中,船已成型」以及曹馭博「一名石頭裡沉默的巨僧」對讀,這些實則都包納於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意向之中。
Thumbnail
2024/12/05
更精確的說,我以為扈嘉仁最擅長的並非敘事,而是從一閃的意象聯想所延伸闡發的畫面。又如〈言之鑿鑿〉的「我聽見蛋殼破裂,而殼中/安排好了什麼」,可以和蕭宇翔「倒地的神木在我眼中,船已成型」以及曹馭博「一名石頭裡沉默的巨僧」對讀,這些實則都包納於楊牧「『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的意向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文體即身體,陳柏煜正對著讀者把玩自己的器官──揉捏中心化的「行句關係」、綑綁被寫爛的「敘事視角」,試圖在麻木的體感之外變出一些新東西。在愛與死的間隙,也許正如馬翊航在詩集附錄的精彩詮釋:愛的藝術是不舉、是男男片,是主奴等待連體。翻開《決鬥那天》,裡頭迎接讀者的是一個只能觀看和苦思、只能屏息忍住蹂躪慾
Thumbnail
文體即身體,陳柏煜正對著讀者把玩自己的器官──揉捏中心化的「行句關係」、綑綁被寫爛的「敘事視角」,試圖在麻木的體感之外變出一些新東西。在愛與死的間隙,也許正如馬翊航在詩集附錄的精彩詮釋:愛的藝術是不舉、是男男片,是主奴等待連體。翻開《決鬥那天》,裡頭迎接讀者的是一個只能觀看和苦思、只能屏息忍住蹂躪慾
Thumbnail
每當我看著雨夜操刀,總覺得他是在烹煮一首永遠傳送不出去的五感同步情歌。
Thumbnail
每當我看著雨夜操刀,總覺得他是在烹煮一首永遠傳送不出去的五感同步情歌。
Thumbnail
鬼屋夏之夜熱鬧滾滾。 屋外蛙叫、蟬鳴、鳥啼,牆外鄰居咆哮對罵;客廳被鑫奕盤踞,鋪滿報紙,揮灑他的墨跡;我提啤酒想要來換他的墨寶。 「換你的字,怎樣?」 「我是心煩,寫字定心,你偏要拿酒添心火。」 「酒也能定心啊~你沒有聽過『喝酒心頭定』嗎?」 「那是酒鬼掰的,別當真,而且會起酒疹。」 「
Thumbnail
鬼屋夏之夜熱鬧滾滾。 屋外蛙叫、蟬鳴、鳥啼,牆外鄰居咆哮對罵;客廳被鑫奕盤踞,鋪滿報紙,揮灑他的墨跡;我提啤酒想要來換他的墨寶。 「換你的字,怎樣?」 「我是心煩,寫字定心,你偏要拿酒添心火。」 「酒也能定心啊~你沒有聽過『喝酒心頭定』嗎?」 「那是酒鬼掰的,別當真,而且會起酒疹。」 「
Thumbnail
導讀人:中文四B 何宏文 導讀作品:《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導讀篇章:〈肉球〉 作者:鍾旻瑞 出版:九歌 出版日期:2019/08 鍾旻瑞,一九九三年生,政大廣電系畢業。臺北人,從事編劇、導演等。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台積電學生青年文學獎等。十七歲時寫的小說〈醒來〉,便入選《九歌100年小
Thumbnail
導讀人:中文四B 何宏文 導讀作品:《觀看流星的正確方式》 導讀篇章:〈肉球〉 作者:鍾旻瑞 出版:九歌 出版日期:2019/08 鍾旻瑞,一九九三年生,政大廣電系畢業。臺北人,從事編劇、導演等。 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台積電學生青年文學獎等。十七歲時寫的小說〈醒來〉,便入選《九歌100年小
Thumbnail
#攻受無分 #晉江事件 #脖子以下不能描寫 *這是之前在Lofter連載時期寫的,寫於2019/5/30。
Thumbnail
#攻受無分 #晉江事件 #脖子以下不能描寫 *這是之前在Lofter連載時期寫的,寫於2019/5/30。
Thumbnail
輕輕的笛聲,何秉舜的編曲,為殘酷的現實,鋪上一層糖衣,配上青澀而貼地的木結他,將所有幻想中的童話故事甜蜜慢慢中和,讓薛凱琪、讓我們慢慢嘗到現實的味道。
Thumbnail
輕輕的笛聲,何秉舜的編曲,為殘酷的現實,鋪上一層糖衣,配上青澀而貼地的木結他,將所有幻想中的童話故事甜蜜慢慢中和,讓薛凱琪、讓我們慢慢嘗到現實的味道。
Thumbnail
太吵了! 在風呼嘯的時候 幽靈狂吼 那些色彩的影子 交媾呻吟 穿越真空的爆炸聲 我想睡了...... 停止你們的舔舐 六或九,以迴紋之姿 觀音坐在蓮上,看著 兩名老漢推著腐車 嶙峋瘦骨
Thumbnail
太吵了! 在風呼嘯的時候 幽靈狂吼 那些色彩的影子 交媾呻吟 穿越真空的爆炸聲 我想睡了...... 停止你們的舔舐 六或九,以迴紋之姿 觀音坐在蓮上,看著 兩名老漢推著腐車 嶙峋瘦骨
Thumbnail
這個故事我會用輕鬧的方式來作描述,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將它寫成一個悲劇作終結。未知結果會是如何,這是對我自己一種挑戰。我不是不懂寫悲劇,只是我習慣不想太消極,但在設定人物時,或多或少已經決定了悲劇的主因,而在每個單元故事的最後,我亦想反映出一個要點,「世界就是不完美,有好的人就可以了」
Thumbnail
這個故事我會用輕鬧的方式來作描述,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將它寫成一個悲劇作終結。未知結果會是如何,這是對我自己一種挑戰。我不是不懂寫悲劇,只是我習慣不想太消極,但在設定人物時,或多或少已經決定了悲劇的主因,而在每個單元故事的最後,我亦想反映出一個要點,「世界就是不完美,有好的人就可以了」
Thumbnail
用粵文寫最開心的地方,是可以盡情去發揮對話的樂趣。就算不用髒話,我相信也能表達出二人在互相「作弄」之間的情緒變化,不用「畫公仔畫出腸」。當然是不是令大家喜歡,真的因人而異。 第一章:我有我寫故,妳有妳驅鬼 (二)
Thumbnail
用粵文寫最開心的地方,是可以盡情去發揮對話的樂趣。就算不用髒話,我相信也能表達出二人在互相「作弄」之間的情緒變化,不用「畫公仔畫出腸」。當然是不是令大家喜歡,真的因人而異。 第一章:我有我寫故,妳有妳驅鬼 (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