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跟大我十歲而且是我前同事的男友交往並慢慢向身邊的人告知這件事情之後,不少朋友都有詢問我是否對於「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有了新的想法。
我覺得很意外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興趣,又加上我也想要好好的透過文字爬梳這段歷程,於是就把這個過程寫成了文章,希望給有類似或沒有類似經驗的大家一個參考。
我在 Podcast 裡面有講過,「我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沒有喜歡的受器」。
在此,請先讓我說明一下,我這句「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的意思是:「不明白在交往之前、兩人相處還不能說很久或很深入之時,就說喜歡是怎麼一回事」
對我來說,「喜歡」的要件之一是:在往來密切之下,能與對方相處自在、愉快。
但是,「往來密切」在台灣往往是交往之後才比較有機會建立起來的互動模式,比方說一週見面 2 次以上、每天講電話、週末常常待在一起等等。
所以邏輯上就形成了一個死結,我對喜歡的定義需要交往後的行為模式來驗證 → 我還沒喜歡別人,所以覺得不能交往 → 因為不能交往,所以覺得不確定是否喜歡對方 → 造成「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
我目前分析下來,認為這就是造成我「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的原因!
不過,那我沒有被吸引的感覺嗎?那種感覺不叫做喜歡的感覺嗎?
對我來說,「被吸引的感覺」是我被某人勾起好奇心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感覺。
「被吸引的感覺」是啟動我想要去思考、去探究我是否喜歡對方的誘因,但他本身對我來說並不是喜歡的感覺。
會跟男友交往的最最最一開始,我也是因為一起工作時,從男友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漸漸對這個人產生了好奇心,變得想多跟他攀談、相處,想要了解他的世界觀、價值觀。這樣的好奇,讓男友從平板的、只是一起工作的「同事」位子跳脫出來。
確實,從上面的論述來說,不交往就很難進行緊密交流的體驗,沒有緊密交流,我也無法判別是否喜歡這個人。
那麼,即使有好奇或欣賞的心情,也很難變成喜歡進而促成交往。
這樣的話,從同事位子跳脫出來的男友,何以可以坐上「戀人」的位子呢?
當時的我,還沒有把上述機制搞的很清楚,只是有「還需要更多相處的感覺」。
所以我就主動跟(當時還非)男友提議說:「我很喜歡跟你相處,希望未來可以增加多一點相處時間」
男友當時聽了也答應了。
因為我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所以我也沒有顧忌,比較積極的找男友聊天、見面。過了約兩週,他問我要不要交往。
那時候,我回想過去這幾週與他相處,在我們的互動中,他帶給我什麼樣的感覺。
我認為在肢體接觸上面,他讓我覺得很安全且被尊重;思想層面的相處是有趣、愉快的,我會期待跟他講話、見面;我也看到他以行動展現他想要了解、參與我的世界(比方說,因為我去書展,所以他也去了一趟)。
我那時思考跟男友交往究竟能不能達成我想要的交往狀態的方式是:我假設若現狀持續下去,這是不是可以讓我感覺快樂且自在的交往狀態?我是不是對於這個人仍抱持著好奇與熱情?
思考後,我認為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的」,於是就跟男友交往了~
後來在網路上閒逛的時候,我聽聞歐美國家的交往邏輯跟台灣的交往過程不同,如下圖:
這讓我有點好奇,如果我生活在歐美國家,有沒有可能我就不會產生「不知道喜歡是什麼感覺」的困擾?
很顯然的,歐美國家的順序邏輯跟我的邏輯較為類似:如果沒有先緊密的相處,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對方、想不想跟對方交往?
(而台灣的邏輯比較像是:要先有交往的名目,雙方才可以變得更加親密)
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我又有更加釋懷的感覺。交往不交往、喜歡不喜歡,其實也是一種社會文化所形塑出來的制度。或許沒有好壞,但總歸說明了一件事情:如果這個文化(制度)不適合我的話,其實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所以重點不是自己為什麼有點奇怪,重點是了解自己適合的方式和文化(制度)之間的差距,並透過行動往自己適合的方式做調整。
比如,我還是可以透過其他方法自己想辦法創造多相處的名目。
上面說了,「不知道喜歡是什麼感覺」的意思是:「不明白在交往之前、兩人相處還不是很久很深入之時就說喜歡是怎麼一回事」
所以,現在的我經歷這一遭之後,我已經知道,當我對對方的感覺還沒有那麼強烈時,代表「我還沒有(達到可以說)喜歡」,之後有可能會增長,也可能不會。重點還是在我是否想要花時間、心力和對方培養感情。
而當感情已經夠深厚的喜歡,不論是朋友、情人之間的感覺我都是明白的,沒有困惑(鼓掌)
這次會把整個心路歷程寫出來,要感謝有聽《我們如何發現》Podcast ep3 的聽眾回饋我說:「我沒有想過有人會有這樣的心情(意指:不懂(戀愛)喜歡的感覺),但透過了解原來有人會這樣想,所以我也覺得自己變得更溫柔了,很開心」
所以這篇文章想要獻給跟我一樣或處在類似情境的人,以及所有跟我不同樂意變得對世界、對「不同」更溫柔而開闊的人。希望你們閱讀過後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