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在哪裡?為什麼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往生極樂世界的要件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極樂世界在哪裡?阿彌陀佛的淨土為什麼稱「極樂」世界」?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十方法界佛國淨土,數如恆河沙難以計算,區分上、中、下三級,需證悟到五道十地的見道位以上,始得往生。唯有慈悲的 阿彌陀佛,因地修學時為 法藏比丘,發下四十八宏願,創造了極樂世界,只要具足信、願、行,當生必能往生極樂淨土,九品蓮花悟無生,八功德水滌罪障,與 阿彌陀佛相應。

《佛說阿彌陀經》中,佛陀跟舍利弗尊者開示:「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世界的兩個特點是「但受諸樂」與「無有眾苦」。意思就是連「痛苦」二個字也未曾聽聞過,更別說是親身經歷、感受痛苦了!在淨土沒有晝夜、年月日之分,皆是無量壽,殊勝之處不勝枚舉。在偉大教主 本師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淨土三經:《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無量壽經》中對西方極樂世界有詳盡的描述。


極樂世界為什麼在西方?

法界分成十方,就是四方和四隅及上下,統稱為十方。以十方的概念而論,每一處都是廣闊無垠,看不到邊際,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究竟存在於十方的何處呢?如果我們以所處世界為主,用我們的角度來論,極樂世界位於西方。所謂的「極樂」指的就是極致快樂、最為喜悅之處。若能有殊勝福緣投生此處,無論歷經多生累劫的時空變遷,物換星移,在此淨土的快樂是永恆不變的,絲毫痛苦也不曾出現過,這樣究竟圓滿的清淨國土,才堪稱為「極樂淨土」。

為什麼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呢?

在阿彌陀佛淨土的菩薩法眷們都是非常精進不退轉的,可以說是成佛的保證班,不只是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也是時間早晚之事。​

極樂世界有一個非常殊勝之處,就是「永不退轉」。試想修一修又退轉,然後再發心,一遇緣境再生退轉,像我們爬樓梯一樣,爬三階,下二階,何時才能到盡頭;像我們在人世間,常常都要重來,實在是太辛苦了。只要先到極樂世界就沒有退轉的可能,修行成佛是指日可待的。​

慈悲 龍德上師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曾經開示過西方勝境:

  1. 國無惡道極樂世界無三惡道。慳貪是餓鬼的因,瞋恚是地獄的因,愚痴是畜生的因。淨土的眾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自然具足,無貪。淨土為諸上善人俱會之所,和睦愛護,無瞋。生到淨土,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見佛聞法無間斷,心開意解,智慧明達,無痴。淨土,無貪瞋痴的惡因,所以無三惡道。
  2. 黃金為地淨土所居住之房乃七寶宮殿,琉璃為地,黃金鋪路,寬廣平正,光明透亮。其中有七寶行樹,在行樹間,能見到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
  3. 蓮華化生十方世界眾生發願想求生淨土,七寶蓮池頃刻便會長出一朵蓮花,蓮花刻有發心求願往生者之名。修行者的功夫越深,蓮花就越大,有一由旬、十由旬……,大小不同,光色不一。想要蓮花很大,要有真修實證才行!當我們臨終時,阿彌陀佛以蓮花來接引。
  4. 空中莊嚴風吹著樹,花瓣飄散空中成花雨。花落在地面上,自然鋪成像地毯一般的花毯,柔軟光潔,踩在上面,會陷下去,腳抬起來,便又恢復了。時間過了,自然消失了;過一會兒,又落新的,六時雨花。


到極樂世界要多少時間?

《佛說無量壽經》中提到:當 阿彌陀佛、西方聖眾前來接引,具足上品往生資糧的行者時,行者親見 阿彌陀佛,「即隨彼佛往生其國」,指的就是當下。

例如:有一夜明珠,外面用黑布覆蓋,我們用手掀開布,看到夜明珠的光明四射,只需要極短的時間;而往生到極樂世界所需的時間比這個還更短,瞬間即達!因此,具足往生淨土的福德資糧,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往生極樂世界的要件

慈悲 龍德上師在開示《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時開示,修行人想要解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必須要了解佛陀的開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欲修淨業者, 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經云:「欲生彼國者, 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 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如此三事, 名為淨業。」

佛陀金口為我們宣說,前往西方極樂淨土的法門,如果我們能依教奉行,如理如法地修持,必能往生無礙。


快速通往極樂世界的法門—《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

快速通往極樂世界的法門

《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是近代極樂世界本尊──阿彌陀如來傳世內涵最為具足的淨土法門。

此教法是由 蓮花生大士傳授極樂淨土的息災、事業等修法,又由 米求多傑(Migyur Dorje)尊者於十三歲時親見 阿彌陀如來獲得親傳,再由彌陀化身-噶瑪恰美仁波切編纂成實修儀軌。成為近代極樂世界本尊──阿彌陀如來傳世內涵最為具足的淨土法門,能夠利益自他及亡者。

慈悲 龍德上師從多位大成就者處領受此法完整傳承,特別是由法主──米求多傑(Migyur Dorje)尊者代代傳承無有間斷之寧瑪派尊貴的 貝諾法王親自灌頂傳承。清淨無間斷的法脈傳承,長年吸引海內外各地,實修解脫道之佛子求受殊勝教法。

恭請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12月17日主法《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阿彌陀佛本尊灌頂》

更多請見

👑 光中極尊 佛中之王──觀音山 第一屆 佛王誓約九日祈願大法會

✦ 我要參加▸ https://www.fazang.org/amitabha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3會員
38內容數
「福田」分為三種: 一、恩田:對我們有恩的人。 二、敬田:凡屬於我們恭敬的對象,如師長、老師、善知識、諸佛、菩薩,都是敬田的範疇,我們都要供養承侍他們。 三、悲田:指我們要慈悲對待的對象,有生活困難、需要救助的人 從表面上看,好像都是在教我們付出、幫助別人,事實上,這是在幫助自己累積福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